李子治 | “讀書無用論”是文明的衰敗
華夏在數千年的文明發展當中,凡是處於正統王朝期間,從來沒有摒棄對於“詩書禮樂”的文化傳承和發揚。那麼,隨之而來的,產生了一個問題,如何去區別和選擇,浩如煙海的書籍呢?怎樣去讀書和認識書籍的種種不同呢?在當下,這似乎就成為了一種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按照古代對於書的劃分是“經史子集”,有一個輕重先後的排名順序,經:儒家典籍。史:曆代正史。子:諸子學說。集:詩詞之匯。古人關於書籍的這種分類,並不是毫無道理的,這同樣也不是一些人所謂的,儒家成為封建專制的幫兇,才因此而得勢。
恰恰相反,即使按秦後的兩千年中國王朝政治來說,凡是反對儒家,甚至試圖消滅儒家的,統統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雲煙之中,不復存在了,漢唐宋明,哪個不是文教興盛?縱使是兩晉南北朝與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時代,也沒有完全的斷絕儒家的存在。
通過歷史的進程,我們可以直接了當的看到一個歷史事實:凡明面堅決反對儒家的王朝,普遍短命,例如秦朝。雖然依靠武力滅了六國,聚合了天下,但是並沒有達到秦始皇所要想的那樣萬世不衰。與此同時,由於他的焚書之舉,導致了華夏文明上的第一次文明哀敗,這集中體現在重要華夏典籍的毀壞和散佚,也直接引發對後世的文教之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而儒家之《樂經》亦亡於此時。那麼由於殘暴不仁的統治,秦朝在陡然之間,土崩瓦解。賈誼在《過秦論》當中這樣說道:“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世間的各種學說之書,足以汗牛充棟。尤其是在當代,由於近百年來激進的反傳統統之路,我們大多數人對於經典的理解和學習,實際上,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不少外在因素的直接影響。那麼,去偽存真,明辨是非,就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如何在物慾橫流,真假交錯的時代之中,去尋找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西方人總是喜歡說中國人沒有信仰,那麼我們真的是缺失了信仰嗎?恐怕事實未必如此,且不論宗教意義上之信仰,單說昔日國人之信仰,就是“敬天法祖”。
如果不去敬畏天命,就無法安身立命;如果不去效法祖先,就會迷茫彷徨。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要追根溯源?我們究竟在尋找什麼?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如今在哪裡?我們被安置在了哪裡?你可以信仰任何一個宗教,相信其中的神明對於宇宙的主宰,也可以如同常人一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宇宙龐雜,窮生難知,更何況一代又一代的文明去探索和追尋。重要的是什麼,生於這個世界,活於這個世界,要明白自身的使命和責任。
如何去明白?有一個最大的捷徑:讀書。讀書以明理,如果一本書中不能告訴你真正的理,反而去給你灌輸一些歪說邪道,那麼無疑就是在起反作用,同時也是一種惡的產生,對於一個人良性的回歸更是一種阻礙。陽明先生曾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當整體環境正在逐漸走向崩壞,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無論知或不知,實質上都是一種可悲的存在。如果不能力挽狂瀾,那麼更是雪上加霜,更何況還有一些煽風點火的人呢?回歸經典,回歸傳統;不讀經典之書,不明世之正道。
有人認為西方文明,應當全面取代華夏文明的存在,也就是所謂的“全面西化派”,在他們的眼中,自己母國的文明和製度,如同風燭殘年的老人,已經是人生暮年,不日將走向永遠的腐朽。這種人的無知體現在打著啟蒙的口號,都幹著愚民的事情,實際上想辦成的和最終的效果是南轅北轍。
還有一種人,試圖採取西方理論與中國傳統文明相揉合,搞出來一個所謂中西貫通的集大成文明,那麼事實上又會是怎麼樣呢?不中不西,不倫不類,在文化上搞了一個“四不像”,自以為是文明的進步,實際上是文明的倒退。中西文明可以對話,但切記不要搞串聯,為什麼呢?舉個例子,把不同顏色的墨水混合到一起,但最終都偏離了各自的顏色。
文明之間本身就存在差異,不要試圖去彌合,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對文明的踐踏。這也是不敬畏天命的一種表現,妄圖用自己的一些所謂的理論,去覆蓋掉文明之間的這些差異,乃至於消除文明之間的不同。可能他們不明白什麼叫“和而不同”,做法的背後直接會產生“同而不和”,這也是一種不合乎道義的行為。
那麼受到西方近現代的各種文明理論的衝擊和影響,國人漸漸的對自身的文明感到了不自信,實際上是對自身文明體係產生了不認同。表面上來看,仿佛是一種文化自卑,但若深入剖析的話,這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割裂和斷層所導緻的文明排斥,不光表現在個人之激進,還著重體現在群體性反傳統行為。
關於“讀書無用論”之發端,似乎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從《論語》中的一段對話當中可以看到:子路使子羔为費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佞者。”(《論語·先進》)
孔子認為子路所言有一些強詞奪理,所以認為這些所謂的“能說會道”的,實際上不是什麼好事情。讀書與學習,是彼此之間有互相關聯的,那麼孔子也曾經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對於認識一些書籍的重要性,體現在它是否能真正的去引導人回歸良善,認知本源,乃至進一步達到天人合一。那麼,書中的文字,也絕對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人的一層一層境界提升,轉變為動態的心性感悟,這是一種靈魂的引領,從而伴隨著人去一路前行,甚至披荊斬棘,走過漫長的黑夜。
並不是所有的書都能給人帶來實際性的價值,也不是所有的書籍都能引導人去回歸良善,每個人的天賦秉性都有差異,這是先天所造成的客觀事實,那麼通過後天的學習和熏陶,環境的改變似乎可以轉變一個人。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群體性的環境也是如此,如果大家都是好人,那麼壞人也會自慚形穢。良知不是宣傳口號,也並不能憑空產生,如果先天性的蒙蔽,那麼就需要去積極的尋回,而不是去消極的反抗,自認為良知在心。
自以為是有的時候是一些問題產生的源頭,覺得自己掌握的“絕對真理”,那麼在認知上面就會對他人的意見和想法產生排斥,甚至試圖去消滅他人的想法與言論,營造出來一種絕對的思想控製,這就偏離了真理之道。
宇宙的法則,從來就不是掌握在自以為是,以及充滿了傲慢與偏見的人的手中。當神明俯視人間,對於製造“絕對真理”的人,都會不屑一顧。
輕視典籍的人與過去說出“讀書越多越反動”那一批人,實際上都已經呈現在一種可悲的邏輯思維中,認為一本書只是一本書罷了,認為只不過是白紙黑字罷了。他們實際上沒有真正的透過書籍當中的文字,看到背後的力量,同樣也沒有看到文明的傳承,到底是由於什麼原因而產生的。
這種可悲的來源之一,是因為在歷史文明演進當中,所發生的人為惡性強力因素所導致的文明排異,與其文明斷層所造成的群體性刻板認知傳遞。中國人的靈魂要往何處安放?我們民族的靈魂又該往何處前行?在一波又一波的動蕩不安之中,我們得到了什麼?這些歷史經驗,被寫進教科書,被宣講出來,被大眾所認知,但是真正的有人去反思嗎?時代並沒有拋棄經典,也從來沒有人放棄對於書籍的追求,鮮為人知的只是背後的真理。
文明的演進和興衰都有其中的規律可言,但從來都是缺乏勇於求索的人,真理為什麼從來只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因為“上知與下愚不可移”,而處於中間之人,又不肯深入去理解和學習這些高深而又玄妙的經典。如果可以沉浸其中,已經是很難能可貴的緣分了,更別說腳踏實地的學習了。
教育的必不可少在於“言傳身教”,而當代教育則把言傳和身教隔離開了,二者之間並沒有一個平行共等的關係,所以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教育問題與矛盾。從傳統逐漸消退,直到傳統教育體系崩潰,所謂的啟蒙教育和社會大變革,也是在緣木求魚。良知回歸的一個重要的表象,就是大家能夠充分認識到經典的重要性,並且開始積極主動的去讀書,這就如同求醫問藥一般,不明白病在哪裡,就無法對症下藥。同樣,讀書的根本性的目的,如果不是為了明理修身,那麼行的越遠,偏的越遠,甚至有害於人。
如果一個國家和民族,不能對天命有所敬畏,不能在人間行人道,那麼無論是經典還是書籍,都喪失了他們所被賦予的意義和使命,一個民族的文明若非有一個良性的傳承和延續,那麼勢必會引起民族文化的割裂和思想鬥爭,異端學說會佔領道德高地,進一步威脅民族與文化的良性發展。如果僅僅是將典籍視作文字的載體,那麼又何談文化的復興呢?這難道不是鏡中花,水中月嗎?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良知的回歸,從正確認知典籍入手,同時也需要對文明有歸依,安放國家和民族的靈魂。
【往期精读】
林安梧丨“麻木的禅”是社会不合理的压抑扭曲成的假相(含音频)
王元化:激进思想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以“人民”的名义,一是以“进步”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