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1962年泰晤士报驻印记者眼中的中印边境战争始末揭露!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个恒子 Author 恒子局座


本文共17500
阅读预计约30分钟

编辑 | 陈安澜 王娇杨



  前言  

本文整理自《印度对华战争》,作者麦克斯维尔是澳大利亚人,他在1962年前后是英国《泰晤士报》驻印度的记者。1970年此书出版,美国时任国务卿基辛格看了此书,认识到中国并非像传闻的那么“邪恶,难以打交道”,于是秘密接触中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周恩来曾邀请作者赴宴表示感谢,还亲笔在书上写了留言。印度则将此书列为禁书,并禁止作者再入境。原书为保持客观,将大量原始材料堆在一起,比较杂乱,且因为翻译问题,好多地方晦涩难懂。因此“一个恒子”公众号按照时间顺序,并结合其他史料,予以梳理。南亚问题研究小组特转载此文,供各位读者参考。

 

▲蒋介石和甘地,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决定他长大后的性格。一个国家的历史也决定这个民族看待问题的态度。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鲜血和战火的洗礼,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落后就会挨打。


印度则不同,他在二战之前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南亚大陆上一大堆相互独立的土邦。


英国殖民印度期间,雇佣过很多印度土邦的士兵打仗,带着他们参与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等多次战争。


一战之前,英国承诺,战争结束后会让这些土邦独立。


一战之后,印度人闹着要英国兑现诺言,英国不答应。


于是很多印度人发起各式各样的独立运动,如国民志愿团组建民兵组织,蘇利耶·森等人则发起武装革命。


这其中最有名当然属甘地的国大党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该运动成功使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政府陷入瘫痪,也让甘地在国际上声名远扬。


1942年,日本已经侵华多年,但战火还没烧到印度。


蒋介石访问印度。


虽然英国驻印度总督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都劝阻其不要和甘地会面,但蒋介石坚持要见。


蒋介石希望甘地能够动员印度人站在同盟国这边,一起打败日本、德国等法西斯。


甘地认为这是暴力。


他向蒋介石阐述了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称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以非暴力结束今天世界上的处处暴力,维护人类尊严。


蒋介石问:如果日本和德国“入勤”印度,先生也用不合作方式对待他们吗?


甘地很干脆地回答:不合作,绝对的不合作。


蒋介石失望而归,在日记里写:甘地爱印度,了解印度,但并不了解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类。


让蒋介石失望的还在后面。


1944年,日本进攻印度,甘地的国大党对日本人非常欢迎,派国大党领导的一些国民军跟日本协同对英国作战。


国大党认为日本人的“入勤”可以瓦解英国对印度的统治。


第二年,日本战败,首相东条英机在国际军事法庭上受审。


印度法官巴尔在法庭为日本战犯辩护,称这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报复,不是公平正义的审判。他主张所有日本战犯无罪。


战后,日本靖国神社为巴尔建造了“巴尔博士彰显碑”。


▲巴尔博士彰显碑,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二、印度和平独立


二战后,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纷纷要求独立,叛乱不断,甚至连印度也有很多武装叛乱。


英国在殖民地的税收根本无法支付平叛的军费。


也就是说,这些殖民地不仅无法像过去那样给英国挣钱,反而在花英国的钱。


因此,英国国内很多议员也要求政府赶紧允许殖民地独立,包括香港。


1947年,英国政府宣布退出印度殖民地,给自己留了最后的体面。


国大党随后草拟了一份印度联邦协议,要求曾被英国殖民的各土邦加入联邦。


如果不加入,国大党就会号召这个土邦的人到王宫前静坐抗议。


各土邦看联邦协议后,发现加入联邦坏处不大,便都签了协议。


印度联邦在1947年正式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几个月后,印度率先承认新政权,并跟中国建交。


两个新生政权,都有4亿以上的人口和悠久的历史,且几乎同时独立,因此惺惺相惜。


但国际社会对两国政权的态度则截然不同。


西方自然仇视共产中国,喜爱人畜无害的印度。


苏联对中国十分支持,但对印度也偏爱有加。


三、第三世界的领袖——印度


尽管中国认为国家被殖民是耻辱,但世界上大多数英国前殖民地国家对英国都抱有好感。


比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在法理上的国家元首至今都是英国女王。


英国的前殖民地国家每四年都会举办一次英联邦运动后,邀请英国女王参加。


在所有英殖民地国家中,印度享有最高的声望,不仅在西方国家备受赞誉,也被苏联奉为座上宾,在第三世界中更是享有巨大的声望。


注:美苏是第一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剩余的国家是第三世界。


1955年,尼赫鲁向世界号召不结盟运动,引起很多第三世界(包括中国)的响应。


尼赫鲁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顺理成章地成为不结盟运动代言人,负责在国际事务中为众多第三世界的国家说话。


比如,加沙、刚果、朝鲜、韩国,甚至美苏之间的纷争都邀请印度去当裁判,做仲裁者。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印度议会上,恭维印度:


“印度怀着伟大的信念同世界其他国家讲话,而人家则怀着极大的崇敬倾听印度。”


苏联也对印度十分有好感,承诺如果中印发生冲突,将为印度提供运输机支援。


1960年,苏联的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冷战气氛稍微缓和。


尼赫鲁认为这是他的功劳。他认为,印度一直宣传用讲理文明的态度解决国际争端,如今大国终于接受了印度的建议,并将其开始实施。


尼赫鲁在建国之初,就发表讲话,称:


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


这句话的意思是:印度要么做个超级大国,要么干脆亡了算了!


印度议员们普遍认为,印度的地位得到了美苏这两国超级大国的认可,因而印度也是超级大国之一了。


因此,印度的外交官常以第三世界代言人的口气,批评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


这让奉行实力外交的西方国家官员很难堪。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对尼赫鲁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当他会见完尼赫鲁后,他说自己感到深深的失望。


四、被孤立的国家——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迫切希望将自己革命成功的经验推广到世界,即支持别国的共产主义革命。


第三世界的很多国家因而非常讨厌中国。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这个会议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很多二战后诞生的新国家的第一个属于他们的国际会议。


会议召开前,尼赫鲁不顾其他国家反对,坚持邀请中国代表出席。


▲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小知识:


万隆会议召开前,周恩来在香港转机时,飞机被国民党特务和香港黑帮给炸了。


香港新华社社长不幸遇难。周恩来因为受缅甸总理邀请改道去了缅甸,幸免于难。


飞机被炸后,聂荣臻等人问周要不要不去万隆了。周非常重视这次会议,坚持要去。


详情以后在香港系列中写,敬请关注!


万隆国际会议上,很多国家指责中国支持别的国家内部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搞“新殖民主义”。


面对这些指责,周恩来跟北京商议后,决定放弃支持国际共产运动的政策,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互不干涉内政”


为了进一步表示诚意,中国承诺放弃双重国籍,广大海外华侨的中国国籍将自动作废。


(这一做法得罪了众多海外华侨,因此,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外华侨都对新中国充满怨恨,而支持台湾的中华民国)


尽管如此,各国仍然坚持认为中国是一个十分好战的国家,并对中国保持着一如既往的不信任。


会议上,尼赫鲁认为周恩来应该对自己表示感激,因此始终以大哥自居。


不过,在周恩来和其同事看来,尼赫鲁这个资产阶级的人物居然想做中国的监护人,十分离奇可笑。


中国对印度的态度,从国民党时期就已经定调。


潘尼迦曾在国民党政府时期担任印度驻华大使,他表示中国对印度是瞧不起的态度。


他说中国总觉得自己作为世界大国是公认的,不言自明的,希望印度摆清楚自己的位置。


(当时中华民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确实是公认的世界大国)


中华民国的这种态度也被新中国继承。


尼赫鲁访问中国后,谈起感觉说他“就像从中华帝国的属国或附庸国来的臣民一样,被引进谒见”。


▲毛泽东和尼赫鲁,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五、莫名其妙的麦克马洪线


1913年,清朝灭亡刚两年,各省军阀割据,西藏也是。


英国单方面用一条麦克马洪线把西藏划分为内外藏,其地图只存在于英国,当时的中华民国并不知道这条线。


后来知道后,中华民国表示强烈抗议,拒不接受。


1950年,解放军进藏,很多西藏贵族逃往印度。


印度的政客们对这些贵族很同情,也引出了印度跟西藏接壤的边界问题。


瑞典经济学家说过:每个新生政权的本能反应,就是紧紧保留住遗留给他的领土。


印度坚持英国殖民者留给他们的领土一寸都不能丢。


新中国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但也没有要求按照传统的边界划分,而是主张谈判。


周恩来在访问印度的时候,对尼赫鲁提出以边界上双方军队实际控制线作为边界。


因为传统边界线离新德里很近,且印度境内无险可守。


如果中国坚持传统边界线,则印度首都会每天提心吊胆,时时刻刻处于备战状态。


国际边界划分的目的是双方能和平共处,原则之一是尽可能让双方都感觉到安全。


因此,国界常以双方都难以逾越的山脉或者河流为自然边界。


中国的提法,如果以不带立场和偏见的第三方看来,是非常合理的。


但印度予以拒绝,坚持中国必须全部接受印度的主张。


为此,印度一位议员提议:


· 印度可以假装中国已经接受了麦克马洪线;


· 如果中国提出这个问题,印度可以假装问题不存在,拒绝谈判;


· 如果中国提出抗议,印度可以装作听不见。


这个提议符合印度立国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因此很快得到了尼赫鲁以及众多议员的赞同。


因此,印度对边界争端的态度就确定下来了,尼赫鲁在议会上公开讲话:


我们的地图表明麦克马洪线是我们的边界,不管地图不地图,这就是我们的边界。


这个事实没有变,我们坚持这条边界,我们决不让任何人越过这条边界。


同时,印度通过一项法律,规定任何印度人对印度宣称的领土如表示异议,都将处以3年以内有期徒刑。


六、印度高超的甩锅技术


在印度建国后,中印战争之前的十年里,印度被很多国家尊重,经常被邀请去做仲裁者,调节别国的纷争。


在印度的思维里,如果纷争不涉及自己,那么双方应该坐下来,通过谈判来解决分歧。


比如,美苏关系在60年代的缓和,印度就认为是自己调和的结果。


尼赫鲁说:我从灵魂里厌恶战争。


但一旦冲突涉及到印度,印度人心里认为的谈判就是:


印度人爱好和平是世界公认的,对方必须在谈判中无条件接受印度的主张。


如果不接受,那就是拒绝谈判,破坏和平。


在边界上的争端也是如此。周恩来提出按照实际控制线划分边界的提案自然而然地被尼赫鲁拒绝。


周恩来1956年的这次印度访问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1957年,中国在实际控制线后面修建了两条公路。


印度派巡逻队去侦察,结果被中国军队逮捕,随后遭到遣返。


第二年,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说他记得周恩来曾跟他说中国将承认麦克马洪线,为什么现在变卦了?


中国发布声明,说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勘探和谈判来确认边界,从没有承认过麦克马洪线。


尼赫鲁立即也对外发布声明:印度的土地只能属于印度的,我们印度跟中国对这些土地不存在争端。


周恩来继续回应:中印边界没有划定,双方存在争端,需要通过协商才能解决。


双方通过信件争吵了半年多。


周恩来说:在谈判之前我们应该维持现状。


尼赫鲁表示同意,说我们应该维持“麦克马洪线就是边界的这一现状。”


周恩来很生气,评价他“难以信赖,难以捉摸”。


在国际社会上,印度一向主张以谈判来解决问题,因此这次的争吵中,印度必须将拒绝谈判的锅甩给中国才行。


尼赫鲁想出了一个办法:公开发表声明,称麦克马洪线是确定无疑的中印边界,中国只需要跟印度谈判撤军等问题即可。


这样一来,中国如果拒绝谈判,国际社会认为双方的矛盾都是中国的责任。


后来的情况的确如此。连苏联也出面劝说中国不要拒绝跟印度谈判。


中国多次对外发布声明表示“边界存在争议” ,但没有任何西方媒体愿意传达中国的声音。


七、非暴力不合作战法


中印在边界问题上打了几年口水仗,但口水仗只能解决国际道义问题,不能解决陆地上的军队。


因此,不久之后,尼赫鲁提出了一个名为“前进政策”的绝妙办法,以驱逐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军队。


这个前进政策大致是:印度军队堵住中国军队的所有前进路线,不开一枪,不断向前推进,最终中国军队会被迫撤走。


前进政策的提出来源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印度人不使用暴力,只管自顾自地行动。而其他人也绝对不会打印度人,并最终会像英国人那样接受印度的要求。


尼赫鲁和印度很多官员抱着这样的看法:印度人热爱和平,反对暴力,这是世界公认的。无论印度人做什么,没有国家愿意跟印度开战。


澳大利亚记者形容这个政策:就像两辆车相对开过来,中国提议两人停下来,印度则认为中国应该给它让路。


怎么实施前进政策呢?


印度开始不断派军队到中国军队控制线的后方建立哨所。


当然,中国作为回应,也在印度哨所的附近建立据点。


印度的乔杜里将军说:我们认为这不过是一场游戏,我们建立一个哨所,他们也建立一个,如此而已。


1959年9月,尼赫鲁指示边境部队,用武力击退“越境者”,即那些印度哨所后面的中国军队。


但他同时发布了一条自相矛盾的命令:除非遭到射击,否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开枪。


从后来公布的印度备忘录可以看出,尼赫鲁认为印度军队武力驱逐中国军人的时候,中国绝不会武力反抗。


他的命令发布下去后,底下的印度军队根本没办法执行。


11月,双方在空喀山发生枪击,各有伤亡。


印度人认为中国居然拒绝离开“印度的领土”,是背信弃义。


空喀山事件后,周恩来提议双方应该冷静一下,共同撤出军队,回归到之前的状态。


尼赫鲁表示同意,认为中国军队应该撤回到麦克马洪线以北。


为了表示诚意,尼赫鲁说:印度愿意撤回一个哨所。


印度的议员对尼赫鲁的这个建议大为赞赏,称赞这个建议“十分合理且切合实际,让中国能体面地撤除'勤略'”。


周恩来厌倦了这种书信上的咬文嚼字,提出双方高层举行高级会谈。


尼赫鲁拒绝了这个提议,说印度边界不容谈判。


后来在苏联的撮合下,尼赫鲁还是上了谈判桌,但坚持只谈判中国何时撤军,边界问题不存在争议。


就这样,双方的谈判没有实质性成果。


周恩来离开印度后,尼赫鲁在记者发布会上谴责中国“勤略”印度。


周恩来看到报道后,悲愤地说:


他(尼赫鲁)当面不说,我们一走,就攻击我们是‘勤略’,这不是待客之道。


八、非暴力战术取得战果


印度这块大陆并非只有英国殖民地,葡萄牙也有三块殖民地,名叫果阿、达曼和达德拉。


英国人走后,葡萄牙人拒绝撤出自己的殖民地。


1961年,印度出动几个师(数万人),浩浩荡荡地开往果阿。


▲印军浩浩荡荡开进果阿,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在开战前,尼赫鲁公开声明:葡萄牙不可能统治得了果阿。


美国对印度向果阿开战表示反对,称不会提供军队支持。


但尼赫鲁并未理睬。


果阿的葡萄牙总督手下只有3000名长期没有训练的士兵,且当地人对他们这些殖民者非常排斥。


葡军看大军来袭,而且本地人也不支持,自觉胜利无望,未放一枪一弹就逃跑了。


印度销量很广的周刊《闪电》称这场胜利是“我们最得意的时刻”


美国强烈谴责印度“入勤”果阿,尼赫鲁疑惑地反问:为什么要谴责印度人民都很希望做的事情呢?


麦克斯维尔在书中写道:印度对使用武力的态度有双重性。如果别人使用武力,就应该被谴责;如果印度使用武力,就是正当的行为。


九、中国:勿谓言之不预


勿谓言之不预,意思是:不要说我没有提醒过你们。


1962年,果阿之战胜利后,印度加大了对中国的前进政策:切断中国交通线,这样中国就会不得不退出印度。


中国措辞严厉地表示:勿谓言之不预。


说这话的同时,中国在印度所有新的哨所周围建立多个据点,并且加强了巡逻。


尼赫鲁认为中国是在虚张声势,绝对不会对印度反击,因此对议会说:这不值得大惊小怪。


另一方面,印度继续闷头在中国军队控制线后方建造哨所。


北京再次警告:如果再这样下去,中国军队将被迫自卫反击,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印度须承担全部责任。


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尼赫鲁对中国的警告不理不睬。


1962年5月,中国切断了自己身后印度哨所的粮食弹药等补给,哨所的印度士兵请求撤回。


尼赫鲁拒不批准,让他们坚守待援,用飞机给他们空投补给。


7月份,中国军队增兵包围了其中一个哨所,尼赫鲁给这个哨所下令:如果中国军队靠近阵地就开枪。


印度议会认为这个命令有暴力嫌疑,而印度是一个热爱和平的非暴力国家,因此将这个行动改名为“警察行动”。


尼赫鲁对议会演讲:印度在中国的哨所后面不断建立自己的哨所,这证明了印度有保卫领土的决心。中国如果体会到印度的决心,会不得不撤退。


北京对印度的说法无动于衷,觉得这很愚蠢,并没有任何撤回的动作。


尼赫鲁看到这一幕后,得出新的结论:前进政策没有给中国足够的压力,必须继续前进,直到迫使中国撤退为止。


印度的记者吹捧尼赫鲁的政策:


印度军队在250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全面推进,取得了拿破仑式的伟大胜利。


印度的多数媒体这样报道:


印度装备优良,实力雄厚,远非中国军队能比。印度的士兵一个能打七个中国士兵。


这样的报道多了之后,民众向政府发出质问:既然军队的优势这么大,为什么不大举进攻,把“入勤者”赶出印度的领土呢?


最有名的《印度斯坦报》在专栏中呼吁:


印度还要等多久,忍多久,才能让中国认清楚印度会为了他的尊严和决心战斗呢?


然而,事实上,中国军队在最紧张的地区,与印度享有兵力上十比一的优势,而且中国还占据各个有利地形。


这是毛思想里的“集中优势兵力”的战法。


十、印度保家卫国的决心


尼赫鲁在各种公开演讲中依旧坚持中国军队在认识到“印度保家卫国的决心”后,会不战自退。


这种说法非常符合印度的建国思想——非暴力不合作。


因此,尼赫鲁的这一做法备受民众欢迎。


经过媒体一段时间渲染后,印度民众认为印度取得胜利易如反掌,只是因为印度人爱好和平,所以才没有这么做。


印度的媒体质问政府为什么不赶紧让军队把中国人赶出“印度领土”。


西方的看客们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理念,也在为印度呐喊助威。


西方舆论早就把中印两国视为亚洲两个政治集团的决赛对手。


现在由于中国骤然夺取“印度领土”,竞赛已经开始了。


赛场上印度穿着民主色彩的运动衣,观众席上挤满了为印度欢呼的人群。


虽然"入勤"果阿稍微损害了印度的声誉,但并不影响他们在中印竞赛中对印度的支持。


西方世界报纸大声赞美印度勇敢地拒绝了中国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英国记者格林解释中印冲突中美国的反应:


在我们的意识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


中国是“好战”的国家,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发生争端,只要涉及中国,我们就立即假定这个争端是由中国挑起来的。


与乐观的政府高层和媒体民众不同,印度前线军官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很危险。


西部军区的道拉特·辛格将军认为这是一场丧失理智的、无望的赌博,印度军队不该投入战斗。


他在给陆军总部的报告中指出:


印度的哨所建在中国军队后方,只能靠空投补给粮食。


为了接到空投,哨所只能建在河谷等低洼空阔的地带,而中国军队在四周高地都建了据点。


一旦发生冲突,中国军队能轻而易举地摧毁哨所。


中国军队在西段占有巨大优势,印度哨所孤立无援。军事上,我们无法守住已有的阵地,更不要说强行进攻了。


辛格提议:根据过去的经验,只要我们不再破坏现状,中国不会愿意跟印度打仗的。


印度陆军总部收到他的报告后,不以为然,隔了快一个月才给一个很简短的回复:


前进政策很正确,继续推行。


辛格对这个回复很无语。他跟其他军官商议后,再次给新德里的参谋局寄信,表示目前印度军队的处境很危险,应该后撤。


参谋局接到信后,得出一个结论:前线军官畏战。


为了给前线打气,参谋局派出一名高官去前线视察。


这名高官到前线后,对士兵们说:经验证明,只要朝中国军队开几枪,他们就会害怕地拔腿逃跑。


印度的议会每天都会向媒体公布政府对前线的态度。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每天都会搜集报纸上的印度舆论和官员讲话,搜集整理发给北京。


北京看到印度的态度后,在9月中加强威胁语调:枪炮不是儿戏,玩火终将自焚!


因为印度从建国前直到1962年,四十多年里没有经历过任何像样的战争,因此对中国的各种警告,只当做虚张声势。


英国一位新闻记者看到中国的声明,兴高采烈地写道:国际社会非常高兴看到中国被印度成功挑衅,而且看样子印度也是认真的。


就在全世界吃瓜群众想看中印打仗的热闹的时候,另一件事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美国旁边的古巴政府革命成功,新政府反美亲苏。


苏联趁势在古巴部署核弹,美国人吓得不断集体做噩梦,美国总统跟幕僚们每天都在商量如何进行核反击。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古巴核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尼赫鲁先是谴责美国干涉古巴,但二十四小时之后,态度突然大转弯,开始称赞肯尼迪“有魄力”。


这可能是因为有人曾警告过他,如果不取得大量的美援,就无法解决中印冲突的装备问题。


中国对此嘲讽道:


印度虽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经济上仍然处于殖民地的地位。


对于印度一直声称自己爱好和平的做法,北京的座右铭是:“不问其言,但观其行。”


但西方媒体拒绝转载中国的声音,国际社会看不到中国的嘲讽。


苏联的赫鲁晓夫说:


印度这样一个在军事方面远比中国软弱的国家,真的会妄想对中国发动进攻,进行“勤略”吗?这简直开玩笑!


西方世界也和苏联一样的观点,认为印度的军事比中国弱小,不可能挑衅中国,因此肯定是中国在霸凌印度。


因此,苏联出动飞机帮助印度往前线运输军队。西方各国也支援各式武器给印度。


苏联和西方的舆论和军事支持让印度底气大增,尼赫鲁命令印度军队加速向前推进。


印度国内民众也群情激愤,认为中国在见识到印度决心后居然还不撤退,实在是执迷不悟。


但这可就苦了印度前线的将士。


十一、悲惨的印度士兵


印度的哨所建在中国军队后,食物等给养只能空投,空投的精准度很低,总是落到中国军队手里。


印度空军向前线空投补给,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印度的高层不仅没有任何一线经验,而且经常无视前线人的抱怨。


陆军总部的文官们认为:这帮士兵如果不逼迫他们,他们就会怯懦地后退,不去打仗。


因此,陆军总部给印度前线军队发了一道命令:所有部队准备好投入战斗,不应示弱,应尽可能包围中国部队。


前线的士兵根本无法执行这一命令,他们补给跟不上,对手中国的军队也不清楚有多少。


这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上层军官接受了尼赫鲁的判断,认为中国军队绝对不会反击,只能后撤。底层的军士认为政府肯定已经做好了后勤支援。


1962年9月,没有前线经验,靠巴结尼赫鲁上位的陆军中将考尔亲赴前线,命令辛格、达尔维等人必须把中国军队赶走。


辛格说目前情况下他的军队做不到。


考尔大怒,认为他畏战,再次命令他必须执行命令。


辛格无奈,只能表示服从命令。


9月14日,陆军总部接到报告,说多拉哨所(150人)下面的中国军队比预估的要少很多,只有50多人。


但是第二天,这里出现了两个中国步兵连(一个连90人);


五天后,这里集结了一个团(1500人)。


新德里的陆军总部接到了中国军队集结重兵的报告,但拖拖拉拉了半个月后才出台了对情报的分析命令。


陆军总部给前线的指令是:中国人虚张声势,印度军队只要一开枪,中国军队就会仓皇撤退。


前线的印度士兵接到命令后想骂娘。


他们被十倍的敌人包围着,而且敌人(中国军队)的据点设在高地,装备也要比他们更优良。在敌人炮口下的日子,别提多心惊胆战了。


十二、印度“伟大”的胜利


1962年9月22日,印度国内的民众失去了耐心,指责政府拖沓。


新德里着急了,把锅甩给前线,说前线军队对政府命令执行不力。


陆军总部催促前线的印度军队赶紧集结,把中国军队赶走。


前线部队知道这个事情很难执行,提出各种反对意见。


陆军总部只认为是他们在畏战,对他们的反对意见不予理睬,反倒加紧对他们的催促。


无奈之下,印度其他边境的军队拖拖拉拉地开往中印前线。


对峙初期,前线的中国军人对他们表示友好,有时候还会给他们送烟抽,甚至把一些误投到中国地区内的印度空投物资交还给印度。


中国部队通过扩音器告诉印度部队说,两国政府即将举行会谈来解决边界问题,并且要求他们审慎行事,不要开火,以免使局势恶化。


达尔维准将回忆道:


有时,中国人还很大方地通知我们说,他们要砍倒一棵树,如果我们听到树倒下来的声响,不要受惊。


10月初,尼赫鲁失去耐心,任命考尔为前线总指挥。


考尔催促军队尽快越过克节朗河,到中国军队的后方建立阵地。


前线印度军官听到这个命令,认为简直难以置信,因为中国军队一再警告,不允许他们过河。


如果他们强行通过,中途就会被中国的火力消灭,即使他们成功到达,也一定会冻死或者饿死在那里,因为给养根本送不上去。


考尔拒绝收回命令,但同意先派侦察部队前去寻找渡河点。


约五十名旁遮普士兵组成的侦察联队摸过河,在天黑前到达僧崇,并在山脊上留了一挺机枪和一个班(10个人)的兵力。


▲印军的侦察联队,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中国部队对这支侦察小队没有干预,也没有攻击他们。


这支侦察队回来后,考尔立即向新德里发报:


(他)以机智和果敢的战术,出敌不意,突破部队面临的重重困难条件,在敌人后方建立据点,在执行“把敌人清除掉”的任务方面作出了良好开端。


第二天,也就是10月10日,考尔集结军队,向中国军队占据的山口前进。


这次,中国军队开始反击。克节朗河对面的中国军队突然开火,火力十分强大。


考尔面对这种局面,彻底吓傻了。


达维尔事后说起考尔当时的反应是,考尔听到枪声后对他惊呼:我的天啊,你说对了,他们真的打起来了!


考尔连忙把指挥权交给部下达维尔,自己乘坐飞机逃往新德里!


考尔在新德里汇报的议员大会,是印度建国之后出席人员最齐全的一次。


考尔在新德里的议会这样报告:


天亮得很早,四点半左右,我已起床,我的勤务兵正在烧水冲茶。


我把镜子挂在第四号桥上面靠近我的掩体的树叉上,正在刮脸,这时,我听到河对面猛烈的枪声。


整整一个营的中国部队冲出阵地,根本不把沿河的印度军队放在眼里。


同时,重迫击炮也在向印度的阵地猛轰,凶猛的迫击炮组成火网。


老实说,我那时才完全理解我们陷入困境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我们应该重新考虑整个局势。


印度议会的议员们对他的报告做出总结:


会议听取了考尔关于战斗情况的报告。大家都认为他的报告是绘声绘色,充满想象力的。


在考尔离开之前,达维尔当时建议现在赶走中国部队已经是妄想,部队应该从克节朗河撤回到能够得到补给的阵地上。


考尔同意了他的建议,但却下令部队应该继续坚守在克节朗河阵地。


考尔走后,达维尔发现:枪炮声虽然密集,但中国部队并没有越过克节朗河的打算,只是要消灭自己阵地附近的印度侦察联队。


该侦察联队请求达维尔用主力部队火力掩护其撤回,遭到达维尔拒绝。


他担心主力部队一旦开火,享有兵力和火力优势的中国军队会迅速将其消灭。


达维尔只是命令联队自己撤回,本以为中国军队会在其过河的时候将其消灭,结果中国并没有这么做,只是静静地看着。


▲中国军队看着印度过河,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事后,中国军队以军礼埋葬了包括双方的死者。印度死者的战友在河对岸看得清清楚楚。


事情之后,达维尔焦急且担心地等着新德里的下一个指示。


新德里,议员们听了考尔的报告后,各执其词,每个人都有一套建议。


最后,大家让考尔自己给出建议。考尔提议让美国提供援助。


主持会议的尼赫鲁有点生气地拒绝了这个建议,因为这一建议意味着印度放弃了不结盟政策,也意味着印度将丢失不结盟运动领导人的地位。


尼赫鲁对议会说:


印度政府没有命令军人们要在很不利的地方固守下去,但我们的军队不愿意撤退,所以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言外之意是,这次失利的责任都是印度军队自己造成的,与政府无关。


解释一下:


印度是和平建国。建国之前,印度军队效忠于英殖民地政府,逮捕拘押过多个国大党的高层。


因此,建国之后,国大党领导的印度政府对印度军队非常不信任,也非常不待见他们,不愿意从前线提拔将领。


考尔做完报告后,尼赫鲁在官邸召开内阁会议,内阁各官员争论不休。


官员们争相把自己的观点说的含糊不清,以便一旦灾难降临,可以推卸责任。


前线失利的消息很快传到媒体耳朵里,媒体对外公布了这一消息。


印度人一直把印度陆军看成是所向无敌的。他们普遍认为:


克节朗河的印度军队是一支装备精良、信心坚定的特种部队。


只是由于政府过分的容忍和怯懦,才拦阻了他们去打垮蹩脚的中国部队。


民众质问尼赫鲁这次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尼赫鲁在演讲中解释:


中国这是突然发动的袭击,所以才成功。


就像日本也曾经偷袭美国珍珠港并获得成功一样。


局势仍在我们的掌控之下。


▲尼赫鲁向公众演讲,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印度的民众听完很高兴,相信印度会像美国对日本那样,最终让中国军队吃尽苦头。


知名报纸《政治家》第二天写道:


尼赫鲁先生清楚地、坚定地把全国人们所盼望听到的事告诉了大家。


那就是,武装部队已奉命把中国人从东北边境特区赶走,而在把他们从这一片印度领土清除掉之前,不可能同中国会谈。


其他媒体也跟风附和,大家认为尼赫鲁的解释意味着将会宣布让印度军队放手去干,于是翘首期盼着印度军队重新夺回阵地的消息。


在这种舆论氛围之下,尼赫鲁没有别的办法,决定继续增兵克节朗河,并命令他们准备好后就进攻中国阵地。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将印度的媒体报道搜集起来,报告给北京。


北京得出结论:印度准备跟中国开战。


于是军委吩咐前线做好准备。


但前线的中国士兵肯定觉得军委的提醒实在有些多余。


因为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占据有利地形。


而他们的印度对手们因为补给供应不上,在冰天雪地里挨饿受冻。


▲印度士兵的哨所,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印度前线的军官们也知道自己处于不利局面,向新德里抱怨:


让部队开到天寒地冻的地方,与各个方面都占优势的敌人对阵。


如果不得不如此,倒也罢了。


但明知道敌人也不想打仗,却硬要士兵跟他们拼命,则是一场丑陋的政治游戏了。


尼赫鲁无视他们的抱怨,对国际媒体发表公开讲话:中国正在“勤略”印度,印度将发起反击。


针对这种论调,北京反驳:


事实就是事实,中国如果真是在“勤略”和威胁印度或其他国家,否认一万次也不能改变事实。


如果不是,再多的宣传机构宣传中国的恶意,世界也不会相信。


然而,北京错了!


西方媒体清一色支持印度的说法,他们不在乎谁对谁错,他们只希望中国输。


由于西方媒体的宣传,很多亚非国家也倾向于印度。


苏联阵营的大多数兄弟党也同情印度。


北京有苦难言。毛泽东后来在会见外国领导人的时候,抱怨:“我们名声太坏,是‘勤略者’。”。


毛泽东很不明白印度为什么要挑衅一个比他强大得多的对手。


他说自己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通印度为什么搞中国。


但新德里却不那么认为,他们认为印度要比中国更强大,因为印度有世界大国广泛的支持。


尼赫鲁在对国际媒体的讲话中表示:


印度要是同中国作战,会震撼世界,因为中印两国谁也不能把对方打翻在地。


北京看到了他的说法,认为有必要给他“上一课”


因此制定了对印度作战策略:不打则已,一开战就必须惊人,以便震慑印度,不给西方势力反应的时间。


10月20日清晨5时,中国部队向天空发射了两颗照明弹。


照明弹升空后,中国部队向印度的阵地猛烈开炮,炮火连天。


▲中国军队开炮,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达尔维回忆道:


第一批炮弹在头顶上呼啸而过时,有几分钟我们都吓得目瞪口呆。


这种场面与迄今为止的沉寂状态相对照,更令人胆战心惊。


双方军队挨得如此之近,以至看来好象是部队发生了一场哗变一样。


印度部队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阵地一个接着一个被攻克。


四个小时后,也就是上午9时左右,沿河的印度第七旅阵线崩溃,阵地全部丢失。


达尔维的指挥部也在部下的掩护下紧急撤退,结果却发现中国军队早已埋伏在他们的撤退路上,他随即被俘。


▲印度士兵被俘,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两天后,达维尔所在的第七旅不复存在。


在消灭第七旅后,中国军队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向前快速推进。


印度国防部要求前线军队在色拉一带挡住中国军队,但前线部队称后勤不足,根本办不到。


印度国防部长梅农下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死守色拉。但命令刚到达前线,色拉阵地失守,军队节节败退。


▲印度将军在色拉,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在此之前,印度的民众们一直期待前线的捷报,但他们听到的却是如此噩耗。


记者们质问梅农印度军队能在哪里挡住中国军队的前进。


梅农当时已经慌了神,脱口而出:


他们(中国人)打得那么猛,跑得那么快,要到哪里就能到哪里。


随后,他意识到自己失言,但话一出口无法收回,只好将锅甩给前线部队,称前线的军队不懂得利用地形进行防守。


这位国防部长刚把锅甩给前线的印度军队,尼赫鲁总理就给他扣了一口更大的锅。


尼赫鲁对记者说:


他坚决不同意战争,但手下们(指梅农等人)认为东北边境印度军队拥有巨大优势,可以进行前进政策。


10月31日,梅农下台,尼赫鲁亲自接管国防部。


尼赫鲁接管国防部之后,北京建议双方高层坐下来谈判,按照1959年的实际情况确认边界。


北京认为这些建议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


但印度当时却不这么看待,他们认为:


印度的前进政策符合非暴力不合作的和平思想,而中国居然阻挠这种和平政策,是粗暴的“勤略”。


新德里拒绝了北京的建议,对媒体称:


印度是热爱和平的,一向谋求通过会谈来解决分歧。


但印度绝不接受中国“入勤”印度,占领印度领土并以此来作为会谈的筹码。


中国要是想真诚解决问题,就应该接受印度的全部主张。


北京方面认为印度简直不可理喻,于是准备加大打击力度。


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对印度的进攻就是对亚洲民主堡垒的进攻,看到印度战事失利,迅速伸出援手,表示愿意提供援助。


议员们称尼赫鲁要是再坚持不结盟和不接受援助,就是损害印度的安全。


尼赫鲁没再拒绝,并趁此机会对西方狮子大开口。


尼赫鲁随后向美国开出援助物资清单。清单要求的物资范围之广,数量之多,让美国五角大楼感到十分震惊。


美国国防部与印度官员会面,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更让美国难受的是,清单的内容十分混乱。


五角大楼花了五天才把清单分门别类统计了一下,将第一批援助物资装上飞机,运往印度。


五角大楼的高层哈里曼将军对他们说:“美国愿意援助印度,但印度对现代防务的昂贵和复杂性应有现实的理解。”


印度的原宗主国——英国,动作比美国快多了。


在美国还在整理印度的混乱清单的时候,英国援助的第一批军火已经到达新德里。


印度对外呼吁,各国对印度的军事援助要提供优惠条件。


英国表示响应,称前几批援助是馈赠。美国也给出十分优惠的付款条件。


法国跟印度非亲非故,要求印度按照正常的商业规定付款。


印度十分生气,对法国进行谴责。


印度还向以色列求援,但为了不得罪阿拉伯国家,称就算以色列援助也不会跟其建立外交关系,而且要求以色列的援助船只不能挂以色列国旗。


以色列很愤怒,但碍于美国要求,还是象征性地援助了十几架迫击炮给印度。


北京看到印度这么做,立即提醒不结盟运动中的亚非各国政府首脑。


周恩来说:印度政府已经公开向美国乞求军事援助,背弃了不结盟运动。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印度长期以来接受美国经济援助,现在又接受了美国的军事援助。


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标志”:


它表明尼赫鲁政府不结盟政策的外衣已最后脱落下来了。


尼赫鲁越是投靠美帝国主义,就越要适应美帝国主义的需要,坚持反华;他越是坚持反华,就越要投靠美帝国主义。


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


尼赫鲁一步一步地丢掉了“不结盟”政策,正是他投靠美帝国主义和坚持反华的必然结果。 


尼赫鲁对国外解释:因为军火供应是无条件的也是不附加任何要求的,所以决不影响印度的不结盟地位。


可能因为中国的宣传,也可能因为印度本身的做法就存疑,不结盟国家对印度不怎么支持。


中东的一位印度记者称:即使在中国“入勤”印度一周以后,仍然没有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党派、报纸以及知名人士公开表示过对印度的同情。


不仅如此,许多非洲国家还斥责西方对印度的军事援助。


苏联在冲突发生后不久,通知印度驻苏使馆说他们不再继续向印度提供米格式战斗机。


印度同时向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寻求支持,但国民党台湾这次站在共产党的一边,蒋介石表示:


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是英国统治印度期间单方面提出的。


中华民国从未接受过这条分界线,并且强烈反对印度的这项主张。


尼赫鲁对这些不支持他的外国朋友表示愤慨。他说:


人们总劝我不要打,好像我很喜欢打仗。


这些所谓不结盟国家是糊里糊涂的,也有点怕中国。


在印度人看来,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却并没有得到运动中各国对一个领袖的尊重。


这些国家竟然不肯公开支持印度,是忘恩负义、胆小怕事。


自由党党魁问道:


我们在世界政治的各方面曾经为这么多的国家干了那么多的事,而它们对印度却不同情、不支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但大多数印度议员对这些小国的态度不以为然。


一名无党派议员称:


印度正为民主制度打一场世界大战。引用二战时丘吉尔的话说:给我们家伙,我们就能完成任务。


当援助物资源源不绝地运达印度的时候,印度因失败而低落的心情重新高涨起来。


印度的民众以及媒体开始认为:


之前的失败只不过是胜利路上的小挫折,印度最终会像英国取得二战胜利那样取得对中国的胜利。


这次胜利会让印度变得伟大起来。


印度学生们焚烧毛和周的模拟像,还有的用血书签名保证忠于祖国事业;新德里和加尔各答的华侨商店,不管是开鞋铺的还是卖古玩的,都被捣毁一空,华侨店主都挨了打。


日本外交官员在小汽车上贴上日本的国徽和印地文的国籍证明,以免被手脚太快的暴徒误认为是中国人。


政府不仅不反对这些事,还对此加以表扬。


尼赫鲁认为:这证明前几年令人担忧的不团结和一盘散沙实际上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印度骨子里是团结的。


他还很富有诗意地感谢中国的这次行动,他说:这次行动骤然揭开蒙在印度脸上的面纱,使人瞥见印度的沉着的面貌,刚强、镇定、坚决,虽则是个古老的面貌,但却永葆青春而又充满活力。


尼赫鲁坚持以前的做法,一边拒绝谈判,一边在国际社会上控诉中国:如果中国人有什么领土要求的话,他们本来可以提出来讨论,拿出来谈谈,并采取各种不同的和平解决方式的。


他在许多场合表示印度人是具有内在的和平主义思想,印度民族是温和的民族,而中国人则是战争主义者。


《印度对华战争》的作者麦克斯韦尔总结,印度人对武力似乎有着双重标准:


如果是别人发动战争,则是好战的表现。而印度人发动战争,则肯定是正义的。


印度的民众开始忘记之前的小失败,把注意力集中在前线,热切期待着那里出现一场印军的大捷。


在民众的期待下,11月16日,印军发起进攻的集结命令。


然而,因为印度人普遍不守时的性格,印度军队的集结十分拖拉。


陆军总部下令前线限期进驻三个师,但实际上只有一个旅按时到达集结地点。


其中一个师直到停火之后才到达那里。


中国则相反,趁印度军队还没集结完毕,以似乎每天24小时的行军速度快速向前推进。


他们沿着小路大规模摸索前进,绕到印度军队的后方,而印度的军队对此一无所知。


这期间考尔生病,印度军长换成了从前线出身,拥有丰富经验的辛格将军。


辛格将军上任后,立即去视察前线。还没等他视察完,尼赫鲁将他撤掉,让自己信任的考尔重新当了军长。


▲考尔上任,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前面说过,因为历史原因,尼赫鲁和他的国大党对印度的军队非常不信任,不愿意从前线提拔将领。


前线的军官认为考尔没有经验,对他的上任表示抗议。尼赫鲁无视了他们的抗议。


前线的蒂迈雅将军讲:


陆军中的每一个官兵都知道,考尔是个从没有进行过实际作战的军人。陆军无法把这类事掩盖起来,军官们都不尊敬考尔。


考尔上任后,不等另外两个还没到达的师集结完毕,立即命令那个按时到达的旅向中国部队所占据的山头发起进攻。


同时,他向新德里发报称:自己已经组织起印度军队,开始了对中国军队的反攻。


新德里的高官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向媒体宣布。


印度的记者和民众对这次进攻大加赞赏,并用印度惯有的夸张风格对其做了宣传。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军队早已悄悄包围了印度的阵地,并且在印度军队的炮弹消耗光了之后,对其阵地发动猛攻。


没了弹药,印度军队一哄而散,阵地也随即丢失。


考尔再次慌了,命令该旅撤退,并电报新德里,称中国兵力十分强大,攻势凶猛,请求外国军队支援。


中国军队拿下印度的阵地的同时,还派出部队在印度那支旅撤退的路上埋伏伏击,让这支部队伤亡惨重。


▲中国军队伏击印军,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11月17日,中国军队在东西两段线发动总攻,几个小时后,印军被击溃,残部逃入原始森林中。


考尔给剩下的部队发了一封模棱两可的电报:一方面要求他们消灭路上的敌人,另一方面要求他们坚守阵地。


注:这样矛盾的命令是为了事后推卸责任,因为这次溃败后,考尔甩锅给该旅长,称他违反了自己的指示。


当天晚上,印军阵地的后方,一支援军在半路被中国部队伏击,军队溃散。(这是解放军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法。)


消息传出后,印度的士兵认为:


印度军队不管在任何地方碰到中国军队,一定会被打垮。


印度军队的士气开始瓦解,士兵们开始不再听从军,官的号令。


中国部队一开火,整个部队就开始溃退。


中国部队则紧紧地跟着后撤的印度部队,占领了他们已经修筑好的阵地。


印度军队的重武器、大炮和其他军用物资,丢在原处,其中包括许多尚未开箱的美制自动步枪。


▲中国军队缴获的美国武器,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旅长辛格无奈之下,宣布全面撤退。


18日凌晨5时,印度坦克部队两名军官到德让宗的师部汇报,发现师部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连岗哨都没有一个。


与此同时,中国大约一个营的部队出现在1000码(900米)左右的地方,并开始向师部开火。


炮火响起后,师长帕塔尼亚吓得从床上爬起来,跑出营地,惊慌失措。


他让手下赶紧通知前线的军队快点撤退,并向那两名坦克部队的军官发出口头命令:


驻扎在附近的坦克部队要设法向邦迪拉一带打过去;如果行不通的话,就丢掉坦克,奔向平原。


说完命令后,这名师长匆忙逃离师部。


两名军官见师长逃走,没有带着师长的命令回部队,而是也跟着逃走了。


一个多小时后,印军的坦克中队、野炮中队,还有几百名旅部的工作人员因联系不到师部,各自放弃阵地,部队崩溃,逃往附近的森林。


部分印度军官想组织起抵抗,但随即被中国的炮火打散。


中国一位士兵庞国兴在战后做总结报告中写道: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还击。


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因缺少指挥,印度军队在中国军队的灵活进攻之下,全线溃散,逃往平原。


到18日的中午,全部东段战线只有一个48旅还健在。


考尔军长命令48旅设法解救德让宗的师长,也就是之前那位不设岗哨,临阵逃跑的师长帕塔尼亚。


48旅提出抗议,认为这时候宜坚守阵地,贸然分兵很可能会被中国军队伏击。


考尔大怒,强令48旅必须在半小时内派出部队上路。


无奈之下,48旅抽调两个连去接应德让宗师长,但这两个连离开阵地没多久后,遭遇中国军队,迅速崩溃。


18日晚上,48旅正在阵地上挖壕沟组织防御,考尔突然命令该旅后撤。于是,该旅听从命令撤出阵地。


撤到半路的时候,考尔又命令该旅立即返回阵地固守,于是这支部队又折回来。


结果回来后发现阵地已经被中国军队占领。


该旅只好再次后撤。但后撤路上,中国军队一直保持骚扰。


到19日早上,该旅的兵力只剩下一个营(一个旅大约有3-5个营)。


19日上午,中国部队伏击了给他们运送弹药粮食的给养部队。


48旅的残余印度士兵得知这个噩耗后,不顾旅长命令,纷纷逃离阵地,逃往印度境内。


至此,整个东段已经不存在任何有组织的印度军事力量。


印度彻底失败,而中国则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但此时中国军队还在向印度的腹地大平原快速推进。


距离中印交战区最近的印度大城市是提斯浦尔。


印军溃败后,考尔立即打电话给提斯浦尔地区专员,告诉他有关军事形势的最新消息,让他通知当地政府做好应对。


考尔在电话中把局势描绘得那么危急,以致于这位专员在接电话后很惊慌,不等新专员到来,就携带家眷逃往南部的加尔各答。


新的电话专员从新德里赶来时,发现当地的政府已经关门。


市政当局此前通过喇叭告知市民,称当局已经无法为他们这些市民的安全负责。


一些政客在街头发表演讲,号召民众组织起来,对抗即将“入勤”的中国军队。


然而,这些政客在发表演讲后不久,就率先逃离该地区。


看到政客们的做法,民众们也开始纷纷携家带口往南逃跑。


▲逃亡的难民,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银行烧掉现金,撤离城市。没有走掉的人跑到银行,拨弄那些灰烬,希望能找到一些钱币。


新德里的印度官员提议“焦土策略”,即炸毁提斯浦尔的自来水厂,发电厂等,不留任何东西给中国。


印度国内的民众们本来满怀期待地等待瓦弄大捷的消息。结果第二天,他们却收到了印度军队全线溃败的消息。


尼赫鲁情绪低落,在议会上证实了这个消息,并发表简短的讲话。


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全体议员在他讲话期间鸦雀无声。


他发言结束后,议员们纷纷站起来指责尼赫鲁要为失败负责任。


尼赫鲁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当天晚上,他向美国呼吁,请求美国派空军支援。


他的想法是:如果中国部队继续向新德里推进,就让美国的飞机到印度领土上拦击他们。


他的呼吁书对所需的美国空军的数量很明确——需要十五个空军中队(一个中队大约10-16架飞机),以及一个运输机中队。


美国对尼赫鲁的呼吁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从太平洋派出一艘航母驶向印度海域。


另一方面,从东部交战区到新德里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无险可守。尼赫鲁亲自视察了驻扎在新德里外围的部队,加强了戒备。


▲尼赫鲁视察部队,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十三、来自报摊的好消息


前线溃败后,考尔成为了背锅的人,他被尼赫鲁撤职,换上有一些前线经验的乔杜里将军。


乔杜里上任之后,立即辞掉考尔任命的那群部下,并下令让东北地区正在后撤的部队,在他们认为能抗御敌人的地方构筑阵地,不再后撤。


但该命令已经没有队伍能接收得到,大部分师部旅部的电台都在撤退途中丢失。


即便没有丢失电台,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无法集结出有战斗力的部队。


11月21日,早上6点左右,印度的内政部部长在外出的时候,看到地摊附近聚集了很多人,这些人都很兴奋。


他上前买了份报纸,发现报纸头条上写着中国昨天发布的公开声明:


中国宣布他们的部队将在24小时后停火,并在9天后撤退回1959年时候的控制线附近。


图源: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


此时的尼赫鲁还一无所知,直到内政部长把报纸拿给他才知道这个消息。


事后调查才得知,中国事先通知了印度驻中国大使,但该大使粗心大意,忘记通知尼赫鲁。


注:中印双方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没有撤回双方大使。


直到此时,印度政府才明白:中国不是要“勤略”印度,而是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惩罚。


中国单方面宣布停火的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


《泰晤士报》评价:


中国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与其说使人们松一口气,不如说使人们大吃一惊。


现在,打了胜仗的中国并没有在硝烟未散之时,把胜利者的条件强加于对方,中国坚持的仍旧是它一直建议过的东西。


不同的是它现在已不再是建议,而是警告。


中国在声明中表示:印度武装部队需同样从实际控制线后撤二十公里,如果印度政府不那样做,中国保留进行自卫还击的权利。


这一建议,中国曾多次提到,但印度一直加以拒绝,并且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也拒绝过一次。


很多外国媒体对中国的停战和声明表示难以理解。


中国对外解释:这些措施是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印度懂事了一些,中印边境局势才基本上和缓了下来。


英国前外交部常务次官卡西亚勋爵1966年回顾这场边境战争时说:一个大国不利用军事胜利索取更多的东西,有史以来这还是第一次。


十四、印度的反应


印度的军队别无他法,只能接受停战。


中国单方面的停火虽然使前线的印度军人们感到如释重负,但议员们却感觉奇耻大辱。


在11月21日,也就是中国宣布单方面停火的那天,印度召开国会会议。


尼赫鲁刚一坐下,议员们便跳了起来,称这是“典型的、盘算好的中国诡计”,要求印度政府不要理睬停火,继续拒绝谈判。


但这些文官议员们叫的再厉害,却没一个人有办法把中国人赶回去。


尼赫鲁只能继续采取以前的策略:非暴力不合作。


他对周恩来发电报说:中国的“勤略”是无效的,所有印度认为的领土都是无可争议,不容谈判的。


北京实在气的不行,召印度驻华大使,措辞严厉地指责印度“故意纠缠,逃避对实质问题的答复”。


北京提出两个尖锐的问题:


1、印度政府究竟同意不同意停火?


2、同意不同意双方官员会晤?


尼赫鲁不敢对这两个问题做出回应,对民众说中国的建议包含祸心。


但他给军队的命令则是除非受到攻击,绝不开枪。


他还想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中国,于是对媒体解释:中国的撤退是因为供应线不足,而且面对觉醒的印度民族,中国担心陷入全民战争,害怕了。


西方媒体按照尼赫鲁的说法解释中国为什么撤军,并且称中国之所以取得胜利,是使用了比印度多很多的军队,即典型的人海战术。


事实并非如此。


据印度陆军事后统计,中国在中印战场上使用了大约三个师的兵力,而印度方面使用了25个步兵营,双方兵力相差无几。


之所以中国军队能在印度战场上以多打少,印度军队解释:是因为中国方面修建了便利的公路,而印度境内经常下大雨,道路泥泞。


真实的原因是印度的民族性格导致的。


战前,印度陆军总部下达个军令需要两周时间来斟酌。下面的部队拖拖拉拉,直到战争结束都尚未真正集结齐部队。


而中国方面,战前三天集结一个团,一周内集结一个师(一个师有3-5个团)。


并且中国军队通过快速行军,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这场战争后,印度方面统计出的伤亡数字: 


印度:


死亡:1,383名 


失踪:1,696名 


被俘:3,968名 


中国:


伤亡未知,无一人被俘。


实际上,有两名士兵在战场迷路,在停战结束后被印度方面俘虏。


本文转载自“一个恒子”微信公众号2021年11月24日文章,原标题为《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印战争》,作者为恒子局座


本期编辑:陈安澜 王娇杨




  往期推荐↓  

政报·61期 | 民生危机加剧,莫迪做出一系列妥协

经报·54期|中国尿素出口波动导致印农业紊乱、物价攀升?重磅 | 莫迪政府“断臂求生”,宣布废除三项农业改革法案

▲重磅 | 王思远:印度战略界究竟如何看待在阿战略大溃败?


  更多内容请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