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中科技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汇编

编者按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四年一次,代表了全国教学成果的最高水平。在 2018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华中科技大学共有7项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为了推广获奖成果的教改经验、扩大获奖成果的应用领域,本文汇编了华中科技大学七项获奖项目的专访报道,简要展示获奖成果的主要内容及华中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希望为各高校院系之后的教学成果培育提供更多思路。      扫描文末二维码进入“笃行-高校教师资源群”,即可获取高校教学成果奖申请书、教学成果报告等文件。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研究型大学机械专业

拔尖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2018年12月,由机械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及其团队完成的“研究型大学机械专业拔尖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这样一套培养体系中,学生不再仅仅只是“考生”,而是成为了真正的“探究者”。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使之未来能够成为引领社会和技术发展的领军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使命、责任与挑战。多年的教学经验却让丁汉、何岭松等一批教师发现:以往的人才培养中存在“有高原无高峰”,拔尖的学生太少;研究性学习、前沿研究机会、工程问题挑战等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不到位,学生成长空间不够广阔;学院资源多集中于研究生,研究型大学一流的学科优势在本科阶段所起作用不够凸显等问题。


怎样才能让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起来呢?丁汉带领学院教师重构了以能力为导向,科学与工程素养并重的育人体系,提出并实施了“面向问题的研究型课程学习+高水平科研实践+直面挑战性工程问题”的培养方式,以及融高水平创新教育教师团队、一流科研平台、业界同步的教学手段和前沿教学研究内容为一体的育人措施。


“理论性课程难上,学生学得没有兴趣,改变一下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只要运用了原理,无论是绘图机还是自行车测速表都可以。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本课程的知识,还开动脑力去观察和创新,并且能够融汇贯通其他课程的知识,一举三得。”何岭松开设了两门创新课程,其中一门就是机电测控综合训练。在课堂上,同学们要开动脑筋做出符合要求的装置才能完成课程考核。“他们只要有时间,就在那倒腾,很多学生做出来的装置都非常精彩。”



除了机械卓越计划实验班,机械学子们还有很多选择。他们可以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造个小型机器人去检测桥梁缝隙;也可以去中小企业,组团承接项目,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还可以参加学院的科研计划,申报自己想做的装置,把脑子里的想法变成现实。大家都感觉“从来没有想过,上学可以这么过瘾”。


不仅如此,听院士讲学科前沿,听国际知名教授解析创新教育,听杰青们在国家实验室开设的专业现场课,进入国家级科研平台接受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拥有发明专利、获得国际国内大赛奖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事情,机械学子们已经触手可及。



在这样的拔尖创新教育体系下,学生们有了飞快的成长。2018年10月,机械学院2016级本科生庞睿团队设计的ATP交互式水龙头获得德国IF设计新秀奖,“在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我结识了一大批重视创新、热衷于创新的老师和同学。三年里,我们团队在学院的支持下参加多次设计大奖、展览。与各专业老师、团队完成多项创新合作,大大提高了创新能力与意识。我相信这些经历,必定是我们未来工作的宝贵财富。”


学院近两届毕业生中,实验班约70%选择赴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国内外高校的充分认可。学生课内外实践成果在各种学科竞赛中累创佳绩,近5年获“互联网+”全国金奖、“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奖项166项;项目实施的“本科卓越实践计划”和“本科研究机会计划”,已由实验班拓展到普通班中的优秀学生;学子们累计帮助44家企业解决90余项技术难题,申请专利9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表现出了卓越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学校的工程实训和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创新团队,使我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学科交叉中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宽广,有能力去完成更加复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的创新教育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创业的勇气和韧性是多么可贵,对我们有多么重要,使我拥有了勇于尝试、不惧挫折的品质。”2017级本科生宁晓也对拔尖创新教育感触颇深。



学生实现梦想的过程,也是老师不断提升和成长的过程。副教授徐江说,“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拔尖创新教育的新要求敦促着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也更多地参与了科研项目,他们的新创意、新想法反过来又给了我们更多启发。”副教授张俐也说,“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我们才真正回归到培育人的本职工作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被学生们的热情感染,让自己甚至整个团队都充满了正能量。”


下一步,机械学院将继续在全体本科生中推进拔尖创新教育,努力让拔尖创新教育体系覆盖每一个机械学子,继续完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求创新”的培养目标,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学生的潜力是惊人的,只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给一点引导,他们就会做出意想不到的成绩。”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融合产业学科优势,基于“一课三化”举措,

推进光电专业创新人才的群体培养


经过6年多的摸索尝试下,光电信息学院“融合产业学科优势,基于‘一课三化’举措,推进光电专业创新人才的群体培养”教学成果荣获第八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引导多元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全体本科生都能够受益,使创新精英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项目主持人、光电学院原院长、现任华中大副校长张新亮如是说。


为了留住学子眼中那束可贵的光


2010年以来,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代表的光电信息产业和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光电信息学科得以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光电子信息产业和国家级科研平台对人才的旺盛需求,该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招收了400名以上本科生。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院面临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工科类专业较大规模学生培养共性问题越发明显。”谈起改革的初衷,杨晓非感慨颇深。“学生入校时,都是优中选优的尖子生。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眼中那束渴望知识的可贵的光,不能仅面向一两个实验班的三四十人开展小范围的创新人才培养,而是要面向全体本科生开展普遍的创新能力培养。”


找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为此,学院深入研究思考这些“共性问题”。


优质教师资源、创新实践资源等相对欠缺,创新教育受益面窄;课程体系的实践训练环节不足,理论和实践脱节;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同质化严重,个性发展得不到满足;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程缺乏深度学习,原始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学校教育与社会资源缺乏有效融通,科研和产业资源没有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找出了问题,更要找到出路。学生人数多、规模大,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经过多次研究,学院决定以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为突破口,依托国内排名并列第一的光学工程学科资源和“武汉·中国光谷”产业优势,开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改革遵行“群体培养与多元发展相统一、工程实践与科学思维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基于“一课三化”举措的综合育人体系,实现创新教育从部分学生受益到全体学生受益的转变,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其中,“一课”是强基固本的核心课程群,“三化”包括自主研究式学习的“数字化”、理论和实践互动融合的“一体化”、多方优质资源协同的育人环境“社区化”。



“我是2013年入校,正好赶上了这次教学改革。刚开始时没觉得自己接受的教学模式有什么不同,后来和其他学校的同学聊天时才发现,相比较他们的‘放养’,学院在我们身上投入的心力真的很大,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已经成功申请到耶鲁大学直博的陈雄超说道。


为了学子既懂菜谱又能炒出佳肴


“教学改革必须要牵住课改这个‘牛鼻子’,强基固本的‘一课’建设首当其冲。”这是全院改革实施以来,学院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优化课程体系上。


为此,学院构建以核心课程群为主干的课程体系,在核心课程教学中全面推行基于项目训练的研究式学习,实行了《职称晋升教师教学工作总体评价实施方案》,启动“教书育人质量点”考评机制,引导教师‘乐教’‘向教’。项目训练、学业导师等18项指标均列入年度聘期考核,小小的质量点成为撬动教师不断贴近学生需求的有力杠杆,让科研做得好的高水平师资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之中。


“老师,我的‘车’终于能动啦!”“老师,我的无人机能飞了!”曹丹华教授和吴裕斌教授经常在半夜收到学生发来的“喜报”。而这些“车”和无人机等小产品,充分体现了“光电系统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基于项目训练研究式学习取得的显著成效。


“一名优秀的厨师,不仅能看得懂菜谱,更能炒出佳肴。一名优秀的学生也是如此,不仅能熟背原理,更能在实践中制出产品。”作为核心课程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题组的责任教授,曹丹华深知动手能力才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的“试金石”。为此,课题组总结20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精心规划。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现在该课程体系包含“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实验”“光电系统课程设计”三门课,贯穿一学年,形成了“设计+加工+装配+调试”的产品诞生完整通路,摆脱了“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


“刚接触单片机时,我连说明书都看不懂,实验做着做着就想哭。吴老师就耐心地指导我,甚至是用下班时间辅导我。”那段“边哭边学”的经历,对于已经大四的唐世镇来说,更是一段“先苦后甜”的故事。“掌握单片机原理的学习过程让我对一个产品加工的全过程有了完整学习,从而让我从容面对了后来的挑战杯、互联网+等大赛。”



从课改中受益的,不仅有学生,更有老师。核心课程之一的“物理光学”任课教师杨振宇教授甚至说“刚开始就尝到了甜头”。


原来,在课程实践环节,杨振宇将科研课题中的小问题凝练成学生大作业的题目,放手让学生去“折腾”,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做出来的大作业正好解决了我们部分科研问题,也给了我们发掘潜在研究生的机会。”


目前,学院已构建起12门核心课程群为主体、个性化多元选择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这种双赢互动的效果,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效,也推动课程体系朝着师生共享共进的良好方向持续深化。


为了学子早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挑战杯国赛一等奖、多项研究专利、第一台样机就被某知名企业一眼相中……谈起大二时就获得的这些荣誉,陈雄超认为主要得益于学院“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培养。


与核心课程群密切对应,学院构建起贯穿本科四年的一体化“四级实验实践体系”:即认知型(培养专业兴趣)—基础型(夯实专业基础)—综合型(强化光电系统构建)—能力提升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践行工程实践和科学思维的统一。


为此,学院开设了1.5个学分的科研训练课程。“这个课程没有固定的考试内容,没有固定的班级,只要学生做出了符合要求的成绩,就能拿到学分。”教学实验中心王英老师说:“这是一个个性化的培养过程,选择权在学生手中。”


在公用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院还建立了占地800平方米的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现有2名专职导师、20多名兼职导师和10多名学长导师。“这都是从我们这里产出的作品。”负责实验室运行管理的邓前松老师指着大厅里展示的“宝贝们”,一脸自豪地介绍道:“这里全天候免费开放,支撑课程项目训练、大创项目、学科竞赛、企业深度实习、实验室科研等能力提升计划,已经惠及8200多名学生。”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作为第一批入驻实验室的学生团队,2012级本科生饶楠杰团队获得过3项国家级奖励和多项校级奖励,在“光谷·青桐汇”活动中拿到11张投资邀约函。饶楠杰说:“全天候免费的实验用房、专门的高端仪器设备、老师们的技术指导,对于我们这个本科生创新团队来说,是很强大的支持。”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光电学子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锻炼平台,“社区化”管理服务则是光电学子专业素质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辅导员、班主任、专业任课老师都追着提醒我们,要完成科研训练课程。”已经研究生二年级的童天昊对本科时被“共同督促”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这种反逼式的管理模式对大一时迷茫的我们而言,其实是特别受用的。”


对此,“光纤通信技术”任课教师崔晟副教授回复说:“我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引导学生们早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


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玲介绍说,社区化通过挖掘学科资源、产业优势、社区资源等,将人才培养链由单一的教学区,延伸到“武汉·中国光谷”产业园区、科研实验区、寝室社区、网络虚拟社区等育人环境,着力打造“产学融通、科教结合、师生互动、朋辈互助”的育人共同体。“我们在探索由学院相对孤立封闭的育人模式,向多方协同的育人模式转变。”


经过一番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科人才培养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11年至2017年期间,学院编写和出版核心课程系列教材8本,发表本科教学改革和研究论文23篇,先后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117篇(其中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88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9篇,获批专利授权39项,累计获得国家和国际级学科竞赛奖190余项;每年近300名本科毕业生进入国内外名牌大学继续深造;6名本科毕业生获全球光子学领域十佳研究生称号,其中2名同时获得IEEE青年马可尼奖(每年全球仅4名获奖者)。



2月28日,学院2019年首场“百场讲座交流计划”开讲,院长唐江教授以“点滴荟萃·领略光电前沿”为题,与300余名学子共享光电学科最新研究动向。他叮嘱同学们:“唯有努力奋进,方能得到长久的充实与幸福。”


为了留住那束渴望的光芒,他们披荆斩棘率先改革;为了让学生烹出佳肴,他们全力以赴潜心向教;为了让学子早日站在巨人肩膀上,他们多方协调共同施教。一件件创新的产品,一篇篇高质量的论文,一座座闪耀的奖杯,一句句暖心的感激,鼓舞着光电学院继续在教改“试验田”上耕耘着、前行着。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2018年,“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新闻评论教育的“华中大模式”已然成型,成为了我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亮点。


顶层设计先行,以理念引领新闻评论教育改革


在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教育改革已走过了36年。在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原主任赵振宇看来,学校新闻评论教育的顶层设计者是华中工学院原院长朱九思。曾任《天津日报》《湖南日报》总编辑的朱九思在1983年提出办文科时首选新闻系,并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方针。“学校历任校长都非常重视新闻评论教育,正是在他们的支持下,加上汪新源、程世寿、吴廷俊、张昆、张明新等历任院长(系主任)的努力,新闻评论教育的‘华中大模式’才会逐步成熟。”


时间进入到21世纪。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教学团队认识到,由于人人都能发声,评论不再是职业传媒人的“独门秘技”,这对职业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以往的新闻教育中,新闻评论仅被作为是一种新闻业务中的写作技能,这无疑弱化了新闻评论的重要性。基于此,他们率先提出“新闻评论是一项需要普及和提高的公民素质”,并将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提升到了学科建设的战略高度。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2001年,经赵振宇、顾建明与时任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李振文协商,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和校党委宣传部联合组建了全国高校中首个新闻评论社团组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前校长杨叔子院士、李振文等担任评论团顾问,赵振宇任团长,顾建明、江洪洋、何志武等老师担任教练,开创了专业教育与社团活动一体化的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之路。


图为新闻评论团合影(2001年)


2005年,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并列入高校招生计划,此为全国首家。自此,我校新闻评论教育有了专门的“实验田”:转专业时面向全校招生、小班教学模式、本科阶段即实行导师制......这些举措使新闻评论教育有了可依托的实体平台和体制保障,生源的多元化也进一步推动了学生间的交流碰撞和知识的融汇。


图为首届新闻评论班开班仪式

图为首届新闻评论班合影


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进一步实现了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的协同推进。该中心实行了开放的治学办法,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凤凰卫视、财新传媒等国内高校和媒体的几十位新闻评论专家为研究与教学骨干。通过深入调查国内新闻评论在理论、业务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开展了多项新闻评论课题研究与开放式新闻评论教育实验,共举办7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和3次新闻评论开放教育建设会,形成了系列的学术成果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为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编印的第一期简报

图为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举办的新闻评论开放教育建设会


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发展为华中科技大学评论学社。该学社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主体的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相互配合,并于2016年获得了“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推选展示”一等奖。


回溯学校新闻评论教育的改革之路,一项项极具创新性的理念和思路很早便开始在教学团队中酝酿,并逐渐形成了共识。从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精品特色课程方案到新闻评论方向班,以及面向全校招收学员的评论学社,教学团队以“三大板块”搭建起新闻评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骨架”。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突出整体谋划,全方位打造评论人才培养体系


3月18日下午,解放军报社评论部副主任桑林峰以《以吾心之理写天下文章》为题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无独有偶,澎湃新闻首席评论员沈彬、著名财经评论作家、电视策划人石述思等也都曾来到我校讲学。


说起学院的师资,2018级研究生韩宗峰忍不住连番点赞。“听说我们学院的师资有一个特色,即三分之一来自学界、三分之一来自业界、三分之一有理工科背景。我听课时偏重于实践性的课程,会更关注来自业界老师的指导。”韩宗峰说,学院的论坛讲座为同学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媒体大咖的渠道,而业界一流专家的授课能让他更具体地了解新闻评论的实操过程。


图为经济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齐东向来校主讲第六期新闻评论茶座


实践性的课程和来自业界老师的指导让韩宗峰受益匪浅,而这正是学校新闻评论教育的独特魅力。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顾建明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我们的新闻评论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业界密切合作,建设开放的教育平台,走出了一条专业教育与社团活动一体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并进、专业教育特色与校园文化品牌互生的发展之路。”


新闻评论人才培养改革涉及到培养体系的整体性变革。为解决新闻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团队以“三大板块”为核心,对课程体系、师资配备、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了系统性革新。


专业教师、业界导师和新闻评论员“三位一体”的强大师资配备成为了学校新闻评论改革教育的保障。从业界引进专业教师,丰富的媒体经验为人才培养增添助力。曾任新闻评论教学团队负责人的赵振宇就有长期在新闻媒体工作的经历。一些没有业界工作经历的新闻评论课教师被派往媒体“充电”,顾建明就曾前往光明日报评论部挂职。教学团队还“眼睛向外”,从2006年起陆续邀请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凤凰卫视和湖北日报等单位的学界专家和资深媒体人任兼职教授。一批中国顶尖的权威媒体成为了实习平台,让学生可以近距离感受职业新闻评论员的敏锐触角。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一门主体课加八门专题课的课程体系,使新闻评论班在全国独树一帜。“全国300余个新闻专业本科教学点,绝大多数只开设1门评论课,我们则开设了‘1+8’的课程。”顾建明介绍说,包括《新闻评论概论》、《中外新闻评论比较》、《新闻评论佳作评析》在内的多门评论专业课程的加入,使得新闻评论在学校新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以强化,更促进了学生从知识、实践到职业能力的转换。


图为由赵振宇讲授的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社会进程中的公民表达》


小班授课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也得到了学生的点赞。教学团队每周会安排两次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新闻评论1701班本科生张东琪认为,这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上能够达成充分的双向与互动。由于所在班级仅有20人,人人都得以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评论作品并获得点评。


图为新华网总编辑助理刘洪在为评论班学生点评修改作品


学生每年还通过暑期社会调查,完成一篇对上一年度中国新闻评论概况的调查报告,从2008年至今均在《新闻战线》发表。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媒体评论现状的认识,也使得教学能够紧跟媒体评论发展的步伐。


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曹林,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马璐璐、经济日报评论员欧阳优、南方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周虎城、河南日报评论部主笔薛世军、湖北日报评论部主笔肖擎、长江日报评论部主笔肖畅、深圳特区报理论评论部主笔邓辉林、深圳晚报评论部主任张强、新京报评论部副主任佘宗明……


一批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成为新一代的“意见领袖”,其中多人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因此而被誉为“新闻评论的黄埔军校”。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在教育部发布的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新闻传播学获得了A,这其中,新闻评论特色教育是很重要的加分项。”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前院长张昆说,“目前,新闻评论教育的‘华中大模式’已经成型。”


“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通过专业重构、课程重建、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方式革新,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和成长型传播人才。”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说。


据“势”行事,以事成“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探索还将继续,也必将创造出更多辉煌。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能源动力类“535”创新人才

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能源学院关于如何育人的确有着妙招。能源学院刘伟教授牵头推出的,能源动力类“535”创新人才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体系,在2018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对症下药,规划顶层设计


“刚入校时,我对于能源究竟学什么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只是模糊地觉得能源对国家很重要,未来应该很有发展前景。”廖唯唯说。


这种“模糊感”并非个例。作为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不少人在填报志愿时对大学里的专业分类都一知半解,遑论职业规划。因而,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时,能源学院希望尽快消除学生的“模糊感”,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抱着目标,能源学院最终形成了以“育人为中心、课堂为核心、实践为重心”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


在规划好顶层设计后,能源学院望闻问切,开始给自己把脉。他们总结了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存在的五大共性教学问题,即专业文化育人氛围不浓、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不足、教材前瞻性系统性不强、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高、学生培养国际化程度不够,并针对五大问题构建了“育人文化、课堂教学、实践平台”三 大教学改革模块,开展了“育人文化、教学能力、教材体系、 教学团队、国际化”五大教学基本建设,形成了能源动力类“535”创新人才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体系。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传统教育理念将‘教’摆在中心位置,‘学’处于从属地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必须确立‘育人’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三尺讲台’上,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此,必须处理好知识‘传授、运用、创新’三者的关系,将‘教’与‘学’的互动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从‘传授知识和技能’到‘培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根本转变,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刘伟说。


细致指导,重视课堂教育


建立了培养体系,能源学院一步一步将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大一时,能源学院就开设了学科基础引论及各类专业学科概论,消除新生“模糊感”,帮助他们了解能源学院的学科分类、研究领域和前沿动态,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其中,学科基础引论采用10至15人的小班教学模式进行,使学生“感觉跟平时上课很不一样,可以更加自由自在地与老师沟通,更加了解能源这一学科”。


引导学生入门只是基础工作,后续还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培育他们的专业文化。为了更好地培育人才,能源学院三管齐下:一方面,经常向授课老师们宣讲,培养他们的育人意识;一方面,派遣老师前往国外求学,并将国外名校的课程带回国内;一方面,通过二课实践、工厂交流等一系列事情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我们的老师在外出交流时,都带着‘听课’任务。我们希望他们能把世界名校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带回学院来。现在学院开设的全英文工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等课程就是老师们从国外带回来的。”谈起这些,刘伟不无自豪。



为了将“育人”落到实处,课堂是一个主战场,课外也不能放松。能源学院建立学风周报制度,签署“学风自律承诺书”;制定教师、研究生、校友“三重班导师”制度,实施“5211工程”(5本2硕1博1导师组建学习指导小组),帮助学生提高了专业文化素养。


在5211工程中,院里的每位老师都会负责固定的几名本科生。他们结合学生个体特点,帮助每位本科生制定大学发展规划和学期学习计划,并跟踪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


育人为重,提高实践能力


在如此细致的指导下,能源学院的学生们很快就脱离了大学的迷茫期,对学科、学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光有专业知识也不行,还得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前,大学教师只关心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往往会忽略学生们如何运用知识以及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学生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十分迷惘。所以在我看来,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这种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刘伟说。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基于此,实践必不可少。二课实践是能源学院坚持多年的传统,学生们会在大二、大三时就加入教师的实验室,近距离感受和参与科研工作。“在二课实践里,我们小组设计了‘基于新型甲醛净化剂的空气净化滤芯’,不仅在节能减排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而且还得到了3个发明专利。”能源学院大四学生刘晓威说:“我们从大二就进了实验室,在实验室里提前接触了很多学科前沿知识,也使得我明确了未来的职业规划。”


除了二课实践,学生们还可以进入校内外实习、拆装和创新基地实践。毕业设计阶段,他们也能依托学校的科研平台开展个性化研究创新活动。



功夫没有白费。近年来,能源学院学生参加国家节能减排大赛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前列;读研和出国深造的人数保持较高比例;60%以上本科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能源学院也连续3年获团中央“活力团支部”称号,育人成果多次被国家级媒体报道,30余所高校来校考察能源学院的实践教学建设成果。


经过4年的学习,廖唯唯在学业、实践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已经从懵懂的“小萌新”变成了优秀的准研究生。他只是能源学院培养的许多优秀学子中的一员。在育人的理念下,在完善的培养体系中,能源学院无数学子正在继续成长,变得优秀起来。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发挥学科优势,依托班级平台,

创建研究型大学电气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在第八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电气学院副院长李红斌教授牵头的“发挥学科优势,依托班级平台,创建研究型大学电气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成果获二等奖。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他们打开学生的潜能“宝藏”的秘密。


不一样的成长


继续保持加权成绩排名靠前的优势,要发挥宿舍里寝室长的作用增加班级凝聚力,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新学期伊始,1703班班长吴鸿宇忙着把班级成长目标晒在群里。“每学期都有不同的目标,我们还会通过中期问诊来明确班级下一步的建设目标,让大家明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1607班班长蔡针铭分享的“班级成长目标”则有不同,快毕业了,同学们聚焦于考研、保研、出国和工作,并根据需求策划活动。为了给自己和班集体打气,他们还拍摄了个人小目标视频。



群策群力制定班级成长目标和任务,并分解给每位同学,每位同学再根据此目标制定个人成长手册,这是电气学院“班级成长工程”的特色举措。自2012年起实施,该项目覆盖全院学子,把班级建设成为了教师引导下群体成长和个体发展相融合的育人平台。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谈到设置“班级成长工程”的初衷,就要从学校每届7000多的本科生招生规模说起。在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中,如何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全面英才教育是一种挑战。院党委书记陈晋坦言,寻求一个合适的工作载体来落实教育目标至关重要。“一个年级太大了,无法渗透到每一个学生;学生个体太小,难以投入如此多的资源。学院考虑良久,认为只有班级体量最合适。”长期的工作实践让学院领导班子意识到,班级是本科教育中极其重要和特殊的单元。陈晋分析说:“班级学风是否浓厚,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班风是否向上,凝聚力的强弱都由其中的每名学生决定,同时又在影响着每名学生的成长、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班级成长工程”应运而生。学院从班级建设入手,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体系和机制,充分激发班级成长的活力和学生成长的动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成长环境,让每名学生在班级中都有角色、都有目标,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支持,从而促进班级成长、人人成才。



30多位班级导师为学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成为“班级成长工程”顺利实施的坚强后盾。副院长李红斌是班级导师之一,参加了实验班的学业指导。在她看来,把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嵌入班级中,能加快实现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及高度社会责任感与良好人文素养的电气工程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和领军人才的目标。


原本青涩稚嫩的班级逐渐成长为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集体。学院党委副书记罗珺见证了一个个成长故事:“每个班级的成长方案和每名学生的成长手册都不一样,没有所谓的最好,只有最合适自己的。这也积极鼓励了每个班级和每名学生的个性成长。”2018年,学院获评校优良学风班35个,占比90%。 


不一样的课堂


“校园的路上,图书馆自习室里,是否总有心动的Ta不经意间撩过你的心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时的怂,事后的懊悔,错过了不少机会和缘分。如果是你,如何克服这种现象?”这样的提问出现在“电气工程实践基础”课堂上有些新奇。学生冯乐源笑着说,当时觉得好搞笑,这一看似枯燥乏味的课程竟然还可以这样上。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看似跳脱的提问其实饱含着精心设计,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也是学院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所作的又一探索。


在学校举办的新工科教育改革研讨会上,电气学院院长文劲宇分享了荣誉学位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改革举措。以“明德、通识、专业、实践”四大板块构成的荣誉学位体系,是“班级成长工程”的进阶2.0版,2016年开始探索,2017年在本科生班级中试点,2018年全面规范实施。
 
“荣誉学位是以能力为导向,按能力目标递进分解,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并根据能力达成评价进行实践教学的持续改进。”文劲宇介绍说,在保证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上,学院还建立了开放包容的个性化选修制度,吸引优秀学生投身更具挑战性的学术研究类或工程实践类精深课程,通过授予荣誉学士学位激励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



在新课程体系规划中,学院紧扣四个点:重实践、厚基础、宽领域、跨学科。电气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尹仕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要让学生成为创意与实践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生创新实践的设计者、引导者、支持者、辅导者和合作者。”改革几十年未变的认识实习和电工实习内容,通过设计集中训练、模块学习、创客竞赛展示等形式,教师们改革实践教育平台,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努力使他们获得最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包括《电气工程实践基础》在内的新工科模式下的4门实践课程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将科技前沿知识注入课堂,教师中的“精兵强将”则选取科学前沿热点转化为教学素材,把科研成果进行精炼设计,形成探究式实验项目;从基金和国家重大项目中提炼科研问题引入课堂。电气1605班学生张润丰从中收获颇丰:“提前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帮助我们开阔了学习视野,增强了专业学习兴趣。”
 
“企业工程训练营”成为了特殊课堂,企业也在为人才培养锦上添花。2016级学生乔书剑曾参加由中国风电变流器市场龙头企业禾望与学院共同设计实施的“禾望新能源工程训练营”。他在两周时间里,先后学习对实际产品拆解、装配、调试和运行,了解产品原理图、电气结构图和装配图的绘制与分析等,还要通过禾望工程师的现场考核和答辩。“实战演练”后,乔书剑感慨万千:“我都不知道我的自学能力有如此之强,能把从没有学过的东东做出来。”张蓉教授认为,让同学们了解一个产品从迸发出想法,到将想法转化为需求,再将需求转化为功能,最终到产品的实施,上线推广甚至衰亡的过程,在着重培养自主实践、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工程的系统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自主学习”“调动学生成长动力”“主动”这样的字眼在采访中频频出现。在电气学院教师眼里,每名学子身上都隐藏着一个潜能“宝藏”,只需一句“芝麻开门”就能让人眼前一亮。这句“芝麻开门”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在人才培养道路上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只为点燃学子的求知欲望,提高学子的学习兴趣和乐趣。文劲宇说,从“班级成长工程”到“荣誉学位”体系,在新时代下如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电气工程高素质人才培养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一想到莘莘学子在未来创造出的无限可能,大家就充满了干劲儿……”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创建“六轮齐驱,四能并举”全方位立体化

育人模式,培养八年制卓越医学人才


对症下药——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广泛用于生活中,可谓大智慧蕴藏在小词语的代表。“病症”为何?如何才能对症?怎样从名目繁多的“药品”里找到最有效的那一种?这都时刻考验着各行各业中“医生”的智慧。


同济医学院“创建‘六轮齐驱,四能并举’全方位立体化育人模式,培养八年制卓越医学人才”的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项目,是针对传统医学教育现存不足所构建的一项八年制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其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实验教学、强化临床实践、注重能力评价、夯实人文教育”这“六轮”齐驱发力, 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分析思辨能力”这“四能” 并举的目的, 形成“基础理论厚、临床能力强、创新潜质大、综合素养高”的育人特色。


项目主持人、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国教授认为,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存在“六重六轻”问题:即课程体系“重学科、轻整合”、教学方法“重讲授、轻探究”、实验教学“重模仿、 轻创新”、临床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评价“重分数、轻能力”、医学教育“重专业、轻人文”,已不能适应培养卓越医师和一流医学人才的需要。


找准了问题,就该对症下药


“按照常规课程设置,我们只有到了大五才能进行临床实践。而通过参加亲友健康管理教学项目,各年级学生就都能获得宝贵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机会。”第一临床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赵烨介绍了自己参加的“亲友健康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的亲身感受。“通过实践,低年级学生尽早进入了临床角色,高年级学生尽早将专科思维拓展向全科思维。在完善知识结构、培养临床思维的同时,我们的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第一临床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张树远就因为参加亲友健康管理项目获得灵感,与自己的团队开发了“我的健康银行App”,该应用帮助用户将不同时期的病历资料存储成电子版,实现了即存即取,避免丢失,方便健康管理与就医。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亲友健康管理临床实践方案,是指学生入校即以“医生”和“亲友”双重身份,依托大学-医院-社区-网络全方位立体学习平台,对亲友实施健康追踪、评估和促进。依托国家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合“O2O”临床技能教学和评价,学生的“看-试-练-做” 四阶段技能训练与重复强化训练相融合,形成“反复临床”实践教学的体系。


图为亲友健康管理教学项目现场


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季湘年介绍,亲友健康管理的主体从社区或全科医生变为在读医学生,对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健康管理和社区医学方面知识的不足进行了补充,扩展了医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实践能力。通过学生与亲友沟通的方式进行病史采集,提供诊疗建议及预防措施等,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临床思维的反复训练,又可以加强学生与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启动以来,共有千余名学生从亲友健康管理项目中获益。一些学生结合实践发表了学术论文,有的学生申请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发出健康管理类App,更多人通过项目实践,逐步树立“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理念,成为家庭、家族、社区、社会的健康守门人,顺应了健康中国的建设需要。


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具有医生科学家潜质的一流人才一直是八年制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目标。


图为学生在完成相关实验


“从大三开始,我们就开设了PBL课程,就像全院大会诊一样。老师提出一个疑难病例,介绍病人的基本情况,让我们发散思维,分析出他现在面临的问题;然后逐渐给出更多的线索,让我们继续讨论怎么去诊断、去检查、去处理;最终还要给出自己的治疗方案。通过这种抽丝剥茧式地引导,让我们形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郑聪表示,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让其受益良多。


从2009年起,医学院就开始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体系,按器官系统分为11个模块教学,每个模块4~6周,结合8门PBL专题教学课,两者学时比为1:4,PBL占总学分30%。建立以责任教授为核心的整合课程教学团队,编写200余个PBL教案和系列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材。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原医学教务处副处长、现任药学院党委书记厉岩介绍,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PBL教学方法改革、“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实践”三段式综合评价体系等系列措施地开展,在不断地提升医学院八年制人才培养质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8年5月,在中南大学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代表同济医学院参赛的6组选手全部获奖(其中1组同时报名参加中俄大赛)。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奖总数和获一等奖均为全国第一。


图为学生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奖


201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刘星宇的参赛项目“谁磷酸化了‘躲’在线粒体里的BCKDK”获得了一等奖。这个项目的灵感来源于师姐过去所做的实验与发表的一篇文章。在充分借鉴师姐经验的基础上,刘星宇查阅文献,一头扎入实验室做实验核验数据。遇到解不开的问题,实验室老师、师兄师姐,每一个做过相关研究的人都是刘星宇请教的对象。慢慢地,自己的参赛项目逐渐成形。临到比赛,项目指导老师还为刘星宇修改PPT,设计评委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完善回答内容。这一切都为其项目最终获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创新比赛,开展相关课程与实验,同济医学院“早期接触科研-实验课程教学-科研技能训练-创新实践项目” 的“四阶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以科研之源,拓教学之流。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芳教授将之概括为:“三大归一”计划,将大教授、大平台、大项目这“三大”优质科研资源引入到培养优秀人才这“一”中心工作中,促进科研成果向教书育人转化,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相互支撑,形成了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学生质量“三提高”的良性循环。


图为学生参加临床技能大赛


2009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姜煜东认为,如果要总结自己在医学院的学习经历,那就是:打好基础,早进实验室,紧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养成了严密的科研思维与严谨求真的学术品格,得到了全方面的锻炼。“基于此,我有信心在未来成长为医师科学家。”他底气十足地说。


同济医学院在八年制医学生培养中从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高度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者为主体,以学术为灵魂”,构建“ 六轮齐驱,四能并举” 全方位立体化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与校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道路,形成“学在华中大,学医在同济”的良好声誉, 对于实现“健康中国梦”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

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如何让学子更加全面体验真实现场?如何锻炼学子理论实践的双重素质?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公卫学院教师们探索出了一套独门“秘笈”——“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研究。该研究由学院院长邬堂春教授带领其他九名“精兵强将”共同探索得出,在第八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荣获二等奖。



在公卫,能做的很多



全民健康,预防为主,但预防医学却长期被忽视,严重影响到了生源质量和发展后劲。为了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公卫学院对16家实习基地、32名本院资深教师、以及212名本硕博学生进行了专项调研。经过调研后发现,在公卫医师岗位强调的众多要素中,精神动力应该排在第一位。于是,“三提前”方案便应运而生,即提前动员、提前教育、提前规划。


“我们的‘三提前’是从学子还未入学就开始的一项工作。招生时,我们将大学讲坛前伸到中学,以尽早播下‘大预防’种子和‘预防为主’的理念;入学后,我们也提前进行学科认同感的教育和相关课程的跟进,通过各种方式让学子们能够真正从内心认同我们的学科,从而激发其发展的精神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芯介绍道。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预防医学导论》课程、“人生领航”论坛、优秀校友访谈……公卫学子的各类课程和交流在“三提前”方案制定后被安排得十分丰富。各类活动让同学们同智者对话,与专家论道,启迪了学子的人生规划。如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胡丙长、布朗大学教授郑同章、卓尔集团副总裁方一兵等杰出校友每年都会来到学院同学子面对面交流。


图为胡丙长同公卫学子交流


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及提前的课程规划让初进学院的学子们感受到了学院满满的诚意及丰富的干货补给。 “当时我真的没想到可以和胡丙长院士有那么长时间且近距离的交流。听了他的个人经历和科学探索历程,让我刚开始进学院时的迷茫全部烟消云散。”已经大四的周峰同学对大一时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图为“梦飞舞”毕业晚会现场


除了完备的科研指导,人文教育也是公卫学院提升学子核心胜任力的重要方面,他们坚信,学子全面发展才能胜任未来的无数挑战。


英语配音大赛、“飞航杯”演讲比赛、“梦飞舞”毕业晚会、各类志愿科普活动等除了科研外的各类活动被积极倡导。“我们每次做医学普及活动都可谓是‘绞尽脑汁’,因为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把专业性的内容讲透特别考验人。但是每次走近他们身边,告诉他们一些日常的预防方法,纠正错误习惯,为他们解答疑惑后看到他们满意的点头和微笑,就又有了下一次再来的动力!”谈及曾参加过的科普活动,14级本科生杨威颖雪感触颇深。


图为邬堂春院长正在为大一学子授课


“学生刚进来就像一张白纸,为了让他们能在起步阶段就有明确目标,我们真的是在‘如何下好第一笔’上下足了功夫。比如邬院长每年都会给大一的新生讲授《梦想与规划》这门课,为的就是能够让孩子们扫除迷茫。我们要培养专业知识过硬,同时有的放矢的规划自己的本科学业,也是为未来人生路打好基础。”谈及为何如此重视精神动力的培养,学院副院长刘烈刚教授一语道出了“天机”。关注“笃行教育大讲坛”(ID:DXJYZJ)获取更多教学成果奖申请书等资料。


在公卫,要做的更多


检索权威杂志、总结前沿观点、实地调研实验室……新学期开学,杨克敌教授就开始为一件事忙碌——修订新一版的《环境卫生学》教材。这已经是该教材的第9次更新了。翻看本科生的必修教材,记者发现不少教材已经更新了超过4次,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社会医疗保险学》等。“不能用过时的知识培养明天的接班人是我们的宗旨。学院很多书都是学院教师自己编撰的,他们会根据科研进展对教材进行定期更新,从而让学生能够接触到较为前沿的科研示例。”刘烈刚教授解释道。


在公卫学院,院长邬堂春十分重视学生的精神引导以及发现问题的意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把科研精神融入到教学中,从大一开始感染学生,给他们引领。”


图为公卫学院高效液相色谱室


“我们学院的毕业论文80%都是基于国家级科研项目进行的,而且我们和院里的导师基本都可以做到一对一,有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答。”从大二就跟着姚平教授做科研的孔冰璇尝到了学院教改模式的甜头,“而且我们学院有省部共建的环境卫生学重点实验等在内的多个重点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都是十分欢迎我们本科生进驻的,这极大的减少了后续科研适应过程,从而更加有利于科研的创新。”


据统计,公卫学院本科生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7篇(影响因子均在3以上),省优秀成果奖4项;本院读研深造期间继续以第一作者贡献5份以上SCI论文百余篇。


图为公卫学子赴孝昌社会实践



如果说理论的更新来源于教材,那么认知的更新则源于对社会的真实体悟。从2012年至今,公卫学院接连获得国家级、省级暑期“三下乡”优秀团队。“‘纸上得来终觉浅’,当我们走近农村,深入他们的生活后,才知道我们在实验室做的一个小的实验,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的‘燃眉之急’,感觉你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这个必修课上的特别值!”大四学生吕艳玲谈及实践感受,仍历历在目。


图为首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现场


学院重视实践+学生上进肯学=动手能力的质变效应。无论是数据分析亦或是实际操作,在本科的课程中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2018年4月,首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举行。来自全国31所设有预防医学专业高校的124名学生参加了大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公共卫生学院以优异的表现,斩获一等奖。而在每年暑期,全国20国家实践教学基地都会“争着”打电话到学院要实习生。“他们的学生,上手快,我们不用操心。”简单的评语反映了学子们扎实的基本功。


2017年第四轮本科教学评估中,预防医学专业学科排名继续全国领先,成为全国唯一的“双一流”、“A+”学科。邬堂春说:“提高科研水平,扩展思维眼界,培育多元人才,这条育人之路上,我们永远是赶路人……”


来源丨华中科技大学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1年9月高等教育课程目录

时间

地点

课程名称

9月24-27日

长沙

第九十一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度研修

9月24-27日

重庆

第九十二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度研修

9月26日

线上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书撰写集训营-2班

扫码报名

笃行教育

暑期课程

推 荐 阅 读

课件分享丨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培育提炼与申报

干货分享丨教学成果奖最容易忽视的6个关键环节
四川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思考(PPT)
西安交通大学丨教学成果凝练与成果奖申报(PPT)
华中师范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报告PPT-杨宗凯

华中师范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报告PPT-吴砥

四川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申请书
南京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汇编
西安交通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精选汇编
北京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汇编
清华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精选汇编
清华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1️⃣
清华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2️⃣
中国政法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
中央财经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
上海财经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分享
上海师范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
浙江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书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