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要纪念和感恩刘德东,因为他与李跃儿芭学园的渊缘。
2006年,一个酷酷的男人扛着摄像机来到李跃儿芭学园,他眼睛几乎不看人,也不太与园里的人搭讪,两个月过去了,他也没拍什么。
有一天,3岁的一一拿着一朵花送给了他,他珍藏着,并反复诉说一一送花这件事,好像他为此非常荣幸。
我们没有想到这样早我们就要追思这些美丽的故事。
因为在今年的10月28日,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我们。
纪 念 刘 德 东
“春天来了,一一和摄影师刘老师也成了好朋友,她还摘花送给刘老师。一一和刘老师常常各做各的事情,相对无言,却怡然自得。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交流方式。”
这个片段,是纪录片《成长的秘密》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之一。
(纪录片《成长的秘密》第18集画面)
摄影师原本是拍孩子们发生的故事,却在拍摄的一天一天里,不知不觉和孩子产生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交流,给予孩子爱和理解,成为孩子的知心人。甚至因此偶尔出现在镜头前,成为他所拍摄的故事的一部分。
2006年,当张同道导演和胡子一拍即合,决定像纪录片《人与自然》那样跟拍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时,他们第一个想找的摄影师,就是刘德东。(2006年,胡子、刘德东和李跃儿在拍摄中)
当时,刘德东是国内纪录片导演抢着要用的摄影师,因为他能够站在导演的角度去拍摄。李跃儿老师记得,刘德东一到李跃儿芭学园,就做了好几个枕头,枕头里装的是沙子。他把枕头放在地上,几乎是跪着和趴着在拍孩子,所以孩子在他的面前是高大的。《成长的秘密》第1集开头有一幕,锡坤从草丛里把球给抱出来,抱出来之后,他把球往摄像机镜头面前一放,盯着这个摄像机看。在刘德东扛着摄像机进入李跃儿芭学园之后,有两个月的时间他不怎么拍,他说他抱着摄像机站在教室里不是为了拍摄,而是为了让孩子们适应他,因为他不想打扰孩子,不想打扰孩子的交流和工作。一直要到孩子们习惯他,无视他的存在,他才开始拍。作为一个摄影师,他的时间那样珍贵,他却用了两个月时间让孩子们去适应他。刘德东酷酷的外表之下,装着一个温柔、体贴、温暖的灵魂,而这个灵魂特别适合于孩子。有一天,不愿意跟别人玩儿的一一在墙角蹲着,自言自语地说,梁山伯和祝英台他们两个人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都变成了蝴蝶。刘德东放下摄像机,走到一一面前说,“一一,你就是变成了蝴蝶,我也认识你,因为我们两个人是好朋友。”在刘德东眼睛里看到的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孩子们的发展,孩子们的探索,是令我们震撼的。有一个午后,毛毛坐在板凳上,周围没有其他孩子。在一片寂静中,毛毛用手在玩儿着从窗户照进来的一束光,她的手优美得像一个美丽的蝴蝶,她不断地试图用手抓住那束光,这个镜头完全被刘德东拍了下来。
(伸手捕捉光的孩子-纪录片电影《小人国》片尾画面)
刘德东眼睛里的孩子是神圣的,高尚的,是真正纯净的灵魂,这一切都被他用摄像机拍了出来,这并不是任何人的眼睛都能看到的。他完全把他的心跟孩子融在一起,于是他能够看到孩子那么多的内在的秘密。2006-2008年,刘德东在李跃儿芭学园跟拍了一年多时间。2009年公映的电影《小人国》和18集纪录片《成长的秘密》,以及十年后的2019年公映的电影《零零后》,都始于这段时间的拍摄。
(2006年,刘德东在拍摄李跃儿芭学园孩子)
在《小人国》和《成长的秘密》里,你能看到每个孩子都在幼儿园里发生着自己独特的故事,还能看到伴随孩子们春夏秋冬四季流转的光影。2岁的锡坤把鞋子和篮球扔到垃圾桶探索空间,5岁的“孩子王”池亦洋和伙伴们之间发生激烈冲突,柔柔在院子里荡秋千并说出像诗一样的“我要呼吸一下风景”;在孩子们心中比老师更有威望的刘嘉阳队长大哭要“辞职”,一一从“我就喜欢一个人玩”到后来和好朋友一起快乐地玩耍,辰辰对南德穿越冬夏的等待……所有这些故事之所以能被记录下来,是因为镜头背后的摄影师能够看见儿童的行为、语言和情感,能够感应儿童的心灵世界,能够认识儿童的发展和成人的教育行为。
在五十六年的人生中,作为纪录片摄影师,刘德东的代表作品有《祖屋》《船工》《幼儿园》《小人国》等;他还是一位纪录片导演和诗人,代表作品有“心灵三部曲”(《老人泉》《新离骚》《无尽循环》)、《新楚辞》等。在刘德东2014年的一份拍摄手记中,他写道,“大家逃避现实也更逃避真实,其根本是逃避内心,内心的真实。诚实和怜悯之心永远是纪录片的要核。”或许,站在镜头背后的摄影师,相较于镜头前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人,更能够敏锐地捕捉许多不为人注意的人生细节,深刻地体察个体所处的人群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个体生命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昨天,李跃儿老师参加了刘德东导演追思会,我们感谢他,永远怀念他。
● 延展阅读,点下方标题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