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南黒井感怀(诗、图、曲)

杨福泉 杨福泉 2020-02-23




2007年我曾到云南楚雄州禄丰县黑井镇考察,黑井在200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5月底再旧地重游,结合两次去所拍的一些照片,略为记之。

——

相传灵牛引盐池,千年造福惠民生。

从此富甲彩云南,盐马古道有黒井。

庙宇神堂祈福泽,举人进士诵书声。

贞节牌坊默无语,残阳西下夕照明。

繁华终尽归平淡,古镇沧桑品安宁。

老街旧屋神韵在,风雨名镇存美名。

 

——           2015年6月



黑井古镇著名的贞节牌坊

古镇老街(2015年)

2007年12月所拍摄的黑井古镇老街,马帮在街上走过。

2007年时的黑井老街

黑井古镇的孔庙建筑遗留(2015年)

民间传说的黑牛盐井遗址和现在的黑牛塑像(2015年)





本地的刺绣产品(2015年)

本地著名的大宅武家大院一角(2015年)

 


2007年在黑井飞来寺前留影

黑井鸟瞰(摄于2007年)

黑井大龙祠(2007年 摄)

黑井民居建筑一瞥(2007年摄)

2007年黑井街头一瞥。

黑井的小学生们(2007年摄)

2016年所见街头的雕塑,2007年时还没有。

反映人们在切盐的街头雕塑

街头闲聊的居民(2015年)

静谧的古镇街道,褚红色的石头是黑井古镇最有特色的建筑材料。

  曾任过丽江行政公署专员的史华,原来是黑井人。没想到他的人生是以“自杀殉职”的悲剧结束。(2007年摄)


古老的盐井(2007年摄)


2007年所见的盐厂,当时已经不再生产盐了。

 黑井简介(百度):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恐龙之乡”——禄丰县,自古以来是个产贡盐的地方。它依山傍江,是一个久封于龙川江河谷中已经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小镇,是云南四大古镇之一。据《黑盐井志》记载:“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间,一牛倍肥泽,后失牛,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为纪念这头黑牛的功绩,遂称此地为“黑牛盐井”,后称“黑井”。这里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在古代,黑井是云南几大盐产地之一。黑井是云南省的纳税大户。畅销各地的黑井盐,给黑井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当时的黑井,不但经济发达,而且文化昌盛,仅清康熙到光绪年间,就有8人中进。

黑井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有21处文物保护单位,是禄丰县乃至楚雄州有名的文物大镇。历经千年,古镇风貌依旧,历史纹脉清晰,特色鲜明。

关于黑井,金庸《天龙八部》有语:“保定帝下旨免了盐税,大理国万民感恩。云南产盐不多,通国只白井、黑井、云龙等九井产盐,每年须向蜀中买盐,盐税甚重,边远贫民一年中往往有数月淡食。保定帝知道盐税一免,黄眉僧定要设法去救段誉以报……”黑井,就是大理国仅有的9个盐井之一。

“盐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却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风貌坊巷,颇具明清风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戏台,以及古寺庙、古盐井、煮盐灶户等,特别是享誉省内外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典型的武家大院,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王”字型的武家大院豪宅、贞节牌坊、道光皇帝的御笔、飞来寺、以前曾产过盐的盐井及卤水池子仍留在那里。在龙祠内悬挂着雍正皇帝所题写的牌匾,上书“灵源普泽”四个大字。此匾长2米多、宽80厘米,匾上雕有9个龙头。“灵源普泽”四字也正是雍正皇对当时黑井卤水惠泽普天下的评价。还有始建于明末,完工于清道光年间,至今仍发挥着防洪作用,护卫着黑井镇的安全的黑井庆安堤,也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

《华夏地理》楚雄特刊“编者的话”(文、图、曲)

《石林阿诗玛文化发展史》序言(文、图、曲)

简述《格萨尔王传·姜岭传奇》

《云南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发展研究》后记、封面、目录

田野考察路千条(文、图)

走访古城堡遗址(《忠臣雅士——木增》节选,文、曲)

丽江市和迪庆州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研究(封面、后记、目录)

《远去的背影——云南民族记忆1949-2009》编撰札记(文、图)

加拿大著名摄影家乌莉眼中的纳西人(系列图)

大山深峡里的文化宝藏—寻找“藏彝走廊”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图)

作者心语:我心依旧(《象形文里写春秋》选载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节选)

《西行茶马古道》选载:前言:古道序曲(文、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