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完美的属灵喜乐
↑ 点击上方“因信InHIM”关注我们
」
喜乐就是心灵的欢喜、愉悦和快乐。它是心灵得自由的表达,出于对现时或将来福分的盼望。圣经,这有关自然的最好且无误的编年记述,用动词“欢欣” 来表示喜乐:“……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撒上2:1);用动词“开广”来陈述喜乐:“……你开广我心的时候”(诗119:32);用动词“愉悦”来表达喜乐:“又要以耶和华为乐”(诗37:4);也用“欢畅”来描写喜乐:“……使你的心欢畅”(传11:9)。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目的,都为自己的目的而劳碌。未归正的人确实认识到自身都是虚空,但却不知道到哪里才可以找到真实且完美的喜乐。他就在受造物的快乐中寻找喜乐,有人认为金钱会带来喜乐,而另外的人则希望高档服饰、住房、家具和花园能给自己带来喜乐;另外有人则认为吃喝能够带来喜乐;还有人在追逐高官厚爵中寻求喜乐,其他一些人则盼望在仁爱和智慧中得到喜乐。但是,这一切都不能使人满足。甚至笑的时候,心却在忧愁,并且这一切笑声都会在永恒的痛苦和哀泣中化为乌有。
主使祂所爱的看到这一切只不过是虚空、罪恶和忧伤,所有的喜乐和幸福都在于与上帝联合。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考察的属灵的喜乐。在讨论这种喜乐的时候,我们会思想:1)这种喜乐的本质;2)这种喜乐的反面;3)这种喜乐的相似之物;4)这种喜乐的表征。
这种属灵的喜乐在于灵魂的愉悦,是由圣灵在信徒心中生发的,藉此祂使他们相信自己所蒙受的福分,使他们享受恩典之约的益处,并且对将来的福益有确信。
这种喜乐的宝座就是人的灵魂或心灵。“祢使我心里快乐”(诗4:7);“……你们的心就喜乐了”(约16:22)。这种欢喜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流露,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它不在于外在的表现,而是在于内在的拥有。它不是只带来外在感官的愉悦,而是深入到人心,也就是灵魂、理性、意志和情感的最深处。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的心都与这种喜乐有份,只有信徒的心才有此殊荣。“我的仆人因心中高兴欢呼,你们却因心中忧愁哀哭,又因心里忧伤哀号”(赛65:14);“义人哪,你们应当靠耶和华欢乐”(诗33:1);“愿一切寻求祢的,因祢高兴欢喜”(诗70:4)。
没有人能自己制造这种喜乐,它是圣灵上帝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恩典之工。“但愿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罗15:13);“因为上帝的国……只在乎……圣灵中的喜乐”(罗14:17);“求祢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诗51:8)。正因为如此,大卫这样称呼主:“主是我无比的喜乐”(诗43:4)。如果有人渴慕这种喜乐,就让他明确地知道自己不能制造这种喜乐,也不配领受它。因此,请他藉着基督来到天父面前,奉基督的名祷告:“求祢照着祢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诗90:15);“主啊,求祢使仆人心里欢喜,因为我的心仰望祢”(诗86:4)。
这种喜乐关乎与上帝和好——关乎他们成为祂恩典、美善和慈爱的接受者,关乎祂成为他们的上帝和天父,他们的福份、喜乐、安息、保守者和福益,关乎耶稣基督成为他们的救主。它藉着对在主里喜乐的表达而得以显明。“愿以色列因造祂的主欢喜;愿锡安的民,因他们的王快乐”(诗149:2);“我要为祢的慈爱高兴欢喜”(诗31:7);“当靠耶和华欢喜快乐”(诗32:11);“看哪,这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素来等候祂,祂必拯救我们;这是耶和华,我们素来等候祂,我们必因祂的救恩欢喜快乐”(赛25:9);“我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路1:47)。
任何时候,只要认识到并且相信上帝出于自己的喜爱已经赐福他们,他们就会有喜乐。福音的宝贵、恩约的惠益、现世的释放和祝福都会生发出这样的喜乐。他们这样喜乐,是因为他们看到上帝在万事之中都在显明对他们的喜爱。“我以祢的法度为永远的产业,因这是我心中所喜爱的”(诗119:111);“……祢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耶15:16);“知道向祢欢呼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华啊,他们在祢脸上的光里行走。他们因祢的名终日欢乐,因祢的公义得以高举”(诗89:15-16)。
信徒除了在地上可以享受的恩惠之外,他们还有存在天上喜乐的应许,那喜乐更卓越,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财宝是多么珍贵啊!那些已经蒙拣选的人是多么有福啊,他们被引领就是为着这样的目的;这样的人多么有理由喜乐啊!因此,在指望中要喜乐(罗12:12)。
综上所述,真正的属灵喜乐的本质是非常清楚的。当我们思考属灵喜乐的反面以及与之相似地地方,阐明这种喜乐的特性时,这一点会更加明了。
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方面是喜乐的反面,或者与喜乐相对的东西,这就是忧愁——不仅是那些有哀哭和切齿为他们预备的不敬虔之人的忧愁,而且包括那些信徒们的忧愁。上帝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总是有喜乐;他们已经被预先告知,他们将要哭泣,伤心地流泪,并且忧愁(约16:20);他们必定会常常经历到把所喝的与眼泪搀杂(诗102:9)。这可能是因为远离了上帝、信心软弱、害怕与基督无份、败坏的力量(它不仅攻击他们,还可以长时间地控制他们)、撒但的进攻,或者各样暂时的痛苦和磨难。
所以,他们昼夜以眼泪当饮食,心情极其悲伤(诗42:3-4);他们的生命为愁苦所消耗,年岁为叹息所旷废(诗31:10)。然而,主没有任凭他们在忧愁中沉沦。当他们必须要经过水与火的时候,上帝与他们同在,以使大水不会漫过他们,烈火不会烧着他们。祂要在他们的忧愁中使他们更新,然后让他们心中的黑暗消去。祂要藉着更新安慰那些哀痛的人,并慈爱地为他们抹去眼中的泪水。祂吸引他们,对他们的心说话,用嘴亲吻他们。这就是应许:“你们现在也是忧愁,但我要再见你们,你们的心就喜乐了。这喜乐,也没有人能夺去”(约16:22)。
现在来把忧愁与喜乐相比较,并且观察两者之间的巨大不同。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喜乐是非常卓越的,是值得人渴慕的,上帝的美善是无法言说的——那些只配得到永远痛苦的人,藉着祂被这卓越的喜乐所充满,并且永远被这喜乐所充满。而且,既然上帝的孩子在今生要经历很多忧愁,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人都不应当因此而沮丧,似乎自己不是上帝的孩子,因为他们所遇到的跟上帝别的孩子的经历没有什么区别。人忧愁也可能是因为他为罪而感到伤心、谦卑和羞愧,为缺乏与上帝的甜美交通而哀哭,但他会在对自己状态的确信中感到喜乐,在他的忧愁会变成喜乐的应许中欢喜。即使因为受压迫而哭泣,藉着信心习惯于喜乐的人,也会让自己明智地处理各种事务。
第三件要探讨的事,是与属灵喜乐相似的东西:虚假的喜乐。与地上的益处和犯罪有关的属世喜乐和这种属灵喜乐截然不同,无法在这里探讨。然而,暂时性信徒的喜乐从外表上看与属灵的喜乐很相似,尽管在本质上完全不同。暂时性信徒有时候也有喜乐。“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太13:20;参见:路8:13)。他们的目的是属灵的,因为它与福音相关,他们把基督作为救主,入了天国的门,作为敬虔的人被数点,也受到敬虔之人的喜爱的称赞,等等。
使徒保罗在《希伯来书》6章4至5节中,描述暂时性信徒喜乐的对象时说:“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也就是那些人从犹太人和异教徒的黑暗中走出来,认识到了神圣真理的人;“尝过天恩的滋味”,也就是那些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属天的福音真理的宝贵和荣耀,因看到这些真理的美妙之处而喜乐,因为看到这些荣耀的事物,即使不能拥有也让人感到愉悦;“又与圣灵有分”,此处所指的不是圣灵的内住,而是圣灵的普通恩典;“并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是指那些人思想与赦罪有份之人所得的祝福、从上帝而来的恩典和圣经中能找到的所有荣耀的应许,幻想自己也与之有份,以此来自娱自乐并且乐此不疲;“觉悟来世权能的人,”是指这些人基于对圣经的了解,思想永远的祝福,却以属世的眼光看待这一切。正是基于这样的幻想,他们没有任何担心,认定自己是承受救恩的后裔。
这就是暂时性信徒的喜乐。现在我们来把这样的喜乐与真信徒的喜乐作一番比较。你会看到这两者喜乐的对象是一样的,但是,属世喜乐和属灵喜乐之间的差别就如幻想与真实之间的差别那样大。
两者之间的差别需要认真地界定,以便那些拥有虚假喜乐的人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罪,而那些拥有真喜乐的人可以对此有确信,并且自由地在这真喜乐中长进。
首先,即使程度不同,所有的真喜乐也都是由信心发出的,是圣灵运作的直接结果。因此,任何喜乐,如果不是由接受基督和与基督相交发出的——藉此他们与基督的一切恩惠有份——就是虚假的喜乐。“你们虽然没有见过祂,却是爱祂。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祂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1:8)。那个太监相信上帝以后就欢欢喜喜地继续赶路(徒8:37,39);狱卒信了上帝就喜乐(徒16:34)。所以,那些藉着信心得到这样喜乐的人,要认识到自己的喜乐是真的,并且自由地前行。
第二,所有真喜乐都是与上帝同在的时候,与已经同他们和好的上帝相交的时候经历的。“我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路1:47);“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腓4:4);“你们义人应当靠耶和华欢喜快乐”(诗32:11);“愿祂以我的默念为甘甜,我要因耶和华欢喜”(诗104:34)。一切虚假的喜乐都只与人的快乐有关,而不是以上帝为目的。真信徒虽然也为自己的幸福和所拥有的或是所盼望的事物喜乐,但他们的喜乐绝不是仅仅局限于事物本身;对他们来说,绝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相反,在欣享这些事物的时候,他们都发现自己是与上帝同在的。
第三,所有真喜乐都使灵魂更加圣洁,使灵魂远离那些不是出于上帝,不讨上帝喜悦的事情,也就是远离罪。真喜乐可以使人心灵开阔,甘愿出于爱心,谦卑地遵行上帝的旨意。“……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8:10);“祢开广我心的时候,我就往祢命令的道上直奔”(诗119:32)。
人喜乐的时候必然还会有爱。人必然会为自己所得到的恩惠喜乐,为与上帝相交而喜乐。而且,心灵必定会藉着使自己顺服地服侍主,来表达对上帝感恩。大卫曾经满心欢喜地宣告:“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上帝,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诗18:2),然后他立刻接着说道:“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祢”(诗18:1)。当他意识到主垂听了他的祷告时,就说:“我爱耶和华”(诗116:1)。当他认识到自己已经领受了很多恩惠时,就说:“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我要举起……”(诗116:12-14),等等。
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有喜乐,行事为人却不小心谨慎,而是在世俗中生活,顺从自己的邪情私欲,做任何事情都出于错误的目的,只寻求自己的益处,那么他的喜乐就不是在上帝里的喜乐,而是虚假的喜乐。然而,如果喜乐是由信心发出的,在与上帝相交中有功效,生发谨慎、乐意、对罪的真正抵挡和对敬虔的操练——那么这样的喜乐就是真喜乐。愿这样的人心欢喜,并且竭尽全力,继续生活在这样的喜乐之中。
第四件要探讨的事情是:使这喜乐成为真喜乐的标志就是敬畏上帝。既然信徒里面还有老亚当存在,魔鬼也会设下阴谋,用尽千方百计使他们跌倒,那么有属灵喜乐的人就应当在这方面警醒:经历喜乐的时候,不要让败坏从某个方面滋生出来。当信徒在主里面有喜乐的时候,一方面当注意:不要忘记他的不配、罪恶,不要变得对上帝不敬虔,当在与上帝的团契中继续保持崇敬和谦卑;另一方面,他应注意:不要漫不经心地看待罪恶,因为喜乐的时候,人容易受到败坏的攻击。当一个人在喜乐中偏向这边或者那边的时候,他的喜乐就会马上停止。因此,凡是想生活在这样的喜乐当中的人,就应当尽极大的努力敬畏上帝。他必须尊敬上帝,谨慎自守,不要犯罪。“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诗2:11)。
从以上所阐述的可以推断出什么是属灵的喜乐。同时,我们不要把这样的喜乐理解为一些奇特的光照,被提到天上,或者经历上帝的一些儿女们偶然经历的事情。并非所有人,只是一部分人,经历过这些事情;这些事情不会存留太长时间,很快就会消失,不复存在。所以,软弱的信徒不要这样想:既然自己没有经历过这样心醉神迷的喜乐,那么自己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喜乐,从而不做别的,一心只是努力寻求这样的喜乐。
相反,我们在此处所说的属灵喜乐是由对上帝的信靠生发的欢喜、快乐之情。每一个信徒都当寻求这种喜乐,并且更多地认识上帝,以上帝为乐,并使这种追求成为自己生命的主线。这是上帝的命令:“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4:4)。这是上帝的应许:“知道向祢欢呼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华啊,他们在祢脸上的光里行走。他们因祢的名终日欢乐”(诗89:15-16)。这是保罗的渴望和操练:“……只要(喜乐地)行完我的路程”(徒20:24)。那些这样认识属灵的喜乐,殷切寻求,常常得着的人是有福的!
既然信徒一般都很少渴求这种喜乐,认为这喜乐对他们而言遥不可及,他们很多时间都在痛苦和忧愁中度过了,那么我们就当努力使他们振作起来,尽力劝说他们寻求属灵的喜乐。
所以,来吧,信徒们,“你们当乐意事奉耶和华,当来向祂歌唱”(诗100:2)。难道你在痛苦和忧愁中忍受的时间还不够长吗?还要继续这样消沉下去吗?要认识并承认你们身上的恩典——无论这恩典是多么地少。想想上帝其他儿女的性情,跟你没什么不一样,想想上帝如何对待他们。要顺服于上帝赐给你的恩典的量度;不要继续沉浸在罪中。你和主都知道你的罪对你来说是沉重的负担;所以,把这些重担带到中保面前来吧。不要让对你里面恩典的不信、漫不经心的无知,也不要让抛弃顺服、贪图更大恩典的心思,使你继续沉浸在忧愁之中。来吧,让我拉起你的手,把这件事讲给你听。你要听从我的劝告,要顺从,不要抵挡。
首先,这样的忧愁和三心二意的状态与你的灵命地位是矛盾的,在各方面都是有害的,这是因为:
(1)这是对上帝你天父的羞辱。你这样行,不仅是出于缺乏信心,增强了疑惑,还阻挡了上帝得荣耀和被人感恩。这也可能导致别人对上帝产生误解,好像对祂的子民来说,祂只不过是寸草不生的旷野,并且还粗暴地对待他们,不给他们任何得到畅快的机会,然而,上帝确实是美善的,并且大有慈爱。
(2)这会拦阻属世的人追求敬虔。人的本性并不喜悦忧愁,无法想象敬虔和救恩中还包含着忧愁——诚然,敬虔和救恩中是没有忧愁的。如果他们产生归正的念头,你的忧愁就会成为他们的拦阻。要注意,你既不要使敬虔之人受到恶意的诽谤,也不要拦阻任何人得享救恩。
(3)在适当的时候,以合宜的程度和方式为罪忧伤,是必要的,而且并不妨碍人生活在喜乐之中。然而,那些习惯于忧愁的人们,耗尽了身体的力量,因此经常生病,并且因为生病,一生饱受折磨。疾病反过来又成为他们忧愁和悲伤的原因,使得原来的疾病更加严重。“……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17:22);“……心里忧愁,灵被损伤”(箴15:13)。
(4)这对属灵生命非常有害,会损伤人的灵命。忧愁不但会阻碍人灵命的成长,而且还会使它消耗殆尽。假如不是上帝藉着自己的全能保守人的灵命,这种忧愁就会把它毁掉。如果人屈服于这样的忧愁,就会越走越远,以致于最终除了哀痛和摧残自己的心灵之外,在任何事情上都找不到喜乐。那么,他就不适合做任何事情,不适合祷告,不适合相信,不适合争战和胜过罪,不适合操练美德,也不适合给别人带来益处,而且也使得自己不适合靠一般方法得以恢复,因为他拒绝接受安慰(参见:诗77:2)。“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箴18:14)。所以,你行事为人要勇敢,因为人很容易向哀痛的心境屈服,就如同衰弱的人容易虚脱一样。这样的后果真是太危险了。所以,要昂起你的头,努力冲破这种拦阻。
第二,即使是最软弱的信徒也有权利喜乐,有理由喜乐,因为这是恩典之约的应许之一。让那些属世界的人烦恼害怕吧,让他们为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处境恐惧战兢吧。然而,你们这些人已经从魔鬼那里、从地狱和上帝的震怒中得了释放,上帝已经与你们和好,上帝已经成为你们的福分,你们已经被收纳为上帝的儿女,得以称义、成圣、得到永远的荣耀,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忧愁呢?
如果你们说:“我仍然缺乏喜乐,并没有真正有效地享受那些所应许的属灵恩惠。不仅缺乏安慰,而且也缺乏从罪恶本身得释放”。那么,我会回答说:“难道上帝的应许在你身上无效,是枉然的吗?那些将来的恩惠就因为要存留到将来,只有将来它们才会成为永恒的不变的真实,其价值就减少了吗?仿佛将来你也不会得到它们吗?难道对你来说,上帝不是真理的上帝吗?难道祂的应许会落空吗?
或者,你认为关乎未来祝福的应许只不过是找借口,现在不满足祈求就蒙垂听、饥饿会得饱足等的应许吗?上帝使万事都按照祂的时间成为美好,祂是独一的,祂是智慧的,你对这样一位上帝竟然有这样的想法,当为此感到羞愧”。如果一大笔财产已经留给某个人继承,后来立遗嘱的人死了,虽然继承人确信不久就可以得到这笔财产,但因为没有看到或者是财富还没有到他手中,就可以认为这遗嘱没有意义吗?
看哪,一个属世的人都可以让你哑口无言。所以,要看重上帝所应许的恩惠的卓越性,看重遗嘱的绝对可靠性,这遗嘱藉着立遗嘱之人的死亡而得以确认。因此,即使你现在还没有享受到它,也要为你有权利继承产业,为你将来产业的确定性而喜乐。“散布亮光,是为义人;预备喜乐,是为正直人。你们义人当靠耶和华欢喜”(诗97:11-12)。种子已经播下,是为你播下的,所以你在预定的时候也必会有收获;要在这盼望中欢喜快乐:“我们必因祢居所,祢圣殿的美福知足了”(诗65:4)。
第三,上帝为祂的儿女有喜乐而高兴。上帝的旨意就是使祂的儿女们有喜乐,看重祂的恩惠,完全相信祂的圣言和应许,高高兴兴,欢呼雀跃,用喜乐和歌颂之唇赞美祂。欢喜和快乐是祂所喜悦的。“但祢是圣洁的,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的”(诗22:3-4);“祢迎接那欢喜行义记念祢道的人”(赛64:5)。你是否愿意做讨上帝喜悦的事情呢?上帝的临近、同在和你与祂亲密的相遇,不正是你所盼望和喜欢的吗?既然这样,你就要让自己渐渐习惯于靠着信心,快乐地生活。
第四,在上帝里面有喜乐就是在天国里了。在天国里,不再有眼泪和忧伤;那里只有永远的、超然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喜乐。如果你能够听见和看到那些在天国里的居民是多么喜乐,怎样欢呼和歌唱,你的心必定会受到鼓舞。你如果渴慕天国,就必须在喜乐中寻找愉悦,因为在天国里只有喜乐的人,只有喜乐,除此之外在天国你还能做什么呢?
所以,永远的福益就是指喜乐:“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25:21)。如果在盼望中就有喜乐,那么所拥有的该会生发出多大的喜乐啊!因此,要在天国里进行你们的交谈,开始这项天国的工作吧,也就是说,要喜乐。难道喜乐是一件很沉重很糟糕的事,以致于必须要经过很多的说服工作,才能使你喜乐吗?我们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就倾向于喜乐,每个人都盼望喜乐。既然你有足够的理由喜乐,难道你还要继续忧愁下去吗?
第五,你非常需要这样的喜乐,因为在这样的喜乐中,你才有力量抵挡仇敌,也有力量做好自己的工作。“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8:10)。信徒们,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你们来做。还有整个世界需要你们来征服,还有魔鬼仍需要你们与之争战,还有肉体仍需要你们胜过。你还需要以圣洁为装饰;信德、望德、爱德仍需要坚固和加增。还有许多人需要你们来引领归正,你自己也要成为教会的光华和荣耀。你必须在地上留下美好的足迹,好让别人知道你曾经来过这里。如果没有欢欣和喜乐,你怎能去完成这么多的事呢?忧伤是滋生众罪的温床。肉体、世界和魔鬼在这等人身上大有权势。这样的人也很容易忽视所领受的恩典。他们漫不经心,就好像当前的恩典在他们身上根本就不存在一样,所以,忧伤的人不适合抵挡仇敌的攻击。
然而,在喜乐中有力量,一个满有喜乐的人可以避免很多攻击,并使得那些攻击没有机会浮现;如果有这样的攻击临到,一个喜乐的人能毫不费力地化解这些进攻。一个喜乐的人会很容易地轻看世上的事,厄运不会使他太受压迫。他喜爱操练美德,他的喜乐使得这种操练很有吸引力。的确,他也因此变得更有吸引力。他能够劝说别人,安慰那些哀痛的人,激励那些懒散的人;一切事情都适合他,他也愿意做任何事情。所以,“你们义人应当靠耶和华欢喜快乐;你们心里正直的人,都当欢呼”(诗32:11)。
异议#1:一个忧愁的人可能会反对说:“一个像我这样犯了很多罪的人,怎能喜乐呢?那是不可能的。”
回答:你喜乐的理由和根源不在于你自己,也不在于你的美德,而是在你之外,在基督里面。如果一个人必须等到他完全没有罪,才能享受在主里面的喜乐,那么他的一生都不会有喜乐,因为最卓越的圣徒会比在恩典中最小的圣徒更多地看到自身的罪,那是因为更多的亮光临到卓越的圣徒,向他显明自身所欠缺的美德,而其他人却只能看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当罪已经成为某个人的重担,使他饱受折磨的时候,如果他逃到基督那里,接受祂的救赎,使自己降服于祂,从而称义成圣;如果他的心渴慕和喜欢过讨上帝喜悦的生活;如果他能够确信生发这种操练和倾向的动机是正确的,他就有理由喜乐。如果他没有喜乐,就说明他仍然执着于旧的行为之约,想要藉着自己的行为称义。这表明他还没有完全相信上帝的圣言和应许,尽管上帝已经宣告那些相信祂的应许的人是有福的,但他并不相信。这也说明他想指导上帝,告诉上帝应当如何对待他。因此,上帝也就不愿意赐给他能力,让他靠上帝喜乐。所有这些罪都与上帝儿女的身份不相符。因此,要敬畏上帝,不要那样做。即使你不能感受到明显的愉悦,也要为自己有权利得到救恩并拥有救恩的应许而喜乐,让自己习惯于藉着信心而喜乐。要知道,这是你的本分。
异议#2:既然我不能确信自己与基督有份,怎能喜乐呢?我对此确实没有确信。
回答:这又是错误的理解,实际上这种说法很巧妙地表达了一种憎恨的情绪。或许你并不想认为自己有确信,除非有一个来自上帝的特别宣告和印象,要同时除去你内心所有的拦阻,并且马上让你的灵魂振作起来,为她自己的光景欢喜快乐。极有可能,你要白等一场了。上帝极少这样做,尤其是对那些焦躁不安,拒绝接受安慰的人更是如此。
要有得救的确信,通常的方式就是,一方面要留意上帝的圣言,另一方面也要把自己与上帝的圣言进行对比,然后得出结论——在祷告、信靠和推理的时候,在上帝的同在中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人获得确信的方式。我们先前在不同场合,已经以不同的方式,向信徒们阐述了蒙恩的标记,藉着这些蒙恩的标记,一个人就可以通过省察自己,从而确信自己是否蒙恩。
异议#3:另外有人可能会说:“我的确对此已经有了确信,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的,我也的确曾经在主里满有喜乐;但是,这些后来又都消失了,所以我想我欺骗了自己。因此,我不敢再这样做,因为我或许会再一次欺骗自己。”
回答:我们在前面说明什么是真喜乐的本质时,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异议#4:人一定要哀痛,因为这是上帝所吩咐的,而且上帝应许与哀痛的人同在。
回答:(1)上帝的确是与那些哀痛的人同在;但是,上帝这样做是为了安慰他们,使他们的哀痛可以变为喜乐。
(2)哀痛与忧伤和绝望之间有很大不同。当人在哀痛中谦卑自己,流着眼泪寻求恩典,藉着信心再一次积极地振作起来的时候,主是喜悦的;然而,忧伤是上帝和人都不喜悦的。所以,要在适当的时候哀痛,但要远离那种习惯性地忧伤,要让自己常常喜乐。
为常常喜乐,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地操练在基督里的信心,思想关乎救赎以及上帝引领人得救的方式的真理,要信靠耶稣,一心仰赖祂。所以,不必肉眼看见祂,也不要凭任何感觉,把自己交托给祂,这就是通往喜乐的道路(彼前1:8)。
第二,继续阅读并且承认圣经就是上帝的圣言。要承认圣经在特别的时候会对你说话。要寻找上帝的应许,认定它们是牢不可破的;当你把它们应用在自己生命中时,你就会经历到喜乐。“这话将我救活了”(诗119:50)。
第三,要多多祷告,藉着祷告,更深地认识主,与主相交,向祂求告,并且把你一切的缺乏和需要,特别是对喜乐的渴慕,摆在祂面前。“求祢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诗51:8);“求祢使我们早早饱得祢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诗90:14)。
要追求上帝的应许,一心仰望上帝的真理,确信你奉基督的名无论求什么,上帝都必会赐给你。当如此祷告的时候,灵魂就会发现自己更经常地处于喜乐之中。
第四,要多多进行圣洁的思考和默想。当反思你是谁,你是什么,思想主把你带到目前处境的方式,思想你以前的哀痛、寻求和泪水。当思想主经常赐给你的安慰和释放,思想恩典之约的各种恩惠,逐一反思,思想将来的荣耀以及灵魂将来在天上永远享有的一切。这一切都能使人的灵魂安静下来,欢喜快乐。“愿祂以我的默念为甘甜;我要因耶和华欢喜”(诗104:34)。
第五,要非常警醒,不要向你生命中经常犯的罪屈服。即使没有大的跌倒,这样的向罪屈服,昏昏欲睡,漫不经心,远离上帝,也很容易夺去我们的喜乐。相反,我们当拒绝不义,跌倒之后要立刻爬起来,再一次奔向喜乐的源泉。这样做,就会一次又一次地激起我们的喜乐。愿那使我们大大喜乐的主也使你快乐!阿们。
内容简介
本书为荷兰改革宗代表性巨著。全套四册硬皮精装,包括第一册《神圣之道》、第二册《信心之道》、第三册《美德之道》、第四册《生命之道》。“敬虔”+“知识”,“教义”+“生活”,“灵性”+“神学”,这几个组合可以用来刻画清教徒的形象,也是布雷克这本名著《理所当然的侍奉》的特点。其实,这也应当是基督徒理所当然的追求。
这部作品,主要是为教会成员写的,而不是为神学家写的——虽然他希望神学家们也能够从这部作品中获益。这就解释了《理所当然的侍奉》一书中,为什么在布雷克非常透彻地解释了教义之后,还有那么多对于教义的实际应用。他的写作意图是不可忽视的:他热切地希望自己所详尽解释的那些真理,能够成为读者心中真实的亲身经历。他以精湛巧妙的手法,在客观真理和对真理的主观经历之间建立了至关重要的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