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工作经验如何斩获NYU Offer?看看TA的经验吧!
在Offer发放的雨季,律政特举办“律政访谈”系列,邀请拿到了顶尖名校录取的学员们来和大家分享交流申请这一路的经验与感想,让有志于申请顶尖名校的小伙伴们了解更多同道中人的心路历程,为自己的申请做好充足的准备。
本期律政访谈邀请了一位成功录取NYU的同学来谈一谈TA申请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非常感谢参加本期的律政访谈,为即将出国的师弟师妹提供宝贵的建议。您的详细回答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1,首先恭喜你拿到了NYU LLM的录取,我想同学们肯定比较想了解你的背景,能大概和我们说说吗?
本科毕业于211院校,法学英语双学位,GPA3.7+/4.0;知名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在读,绩点3.8+/4.0。托福105+。实习经历三段,两段红圈,一段外所。
2,我很好奇你为什么会选择申请LLM/JD呢?
比较personal的一个原因是:自己本科毕业于一所外国语大学,那边虽然法学的氛围不如一些五院四系的院校,但国际化的气氛还是比较浓的。目前还记忆犹新的是当时的院长语重心长地建议我们在工作之前一定要去国外看看,学长学姐在留学方面也挺积极的。
当然,出国也有实用和功利性的考量,说心里话,现在一线城市的律师市场内卷真的挺严重,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即便我的研究生是在这两个城市之一的一所知名政法院校读的,讲真,面对求职心里还是挺慌的。而且我在红圈所以及外所的实习经历也强化了我这方面的感受,很多同事都有LLM学位和NY Bar,而且学校的排名都不错。另外,在国内研究生毕业之后去读一年LLM,也算是让自己心理上有一个缓冲,不至于面临研究生“毕业即失业”的压力,哈哈哈!
3,你觉得你的优势或者说特点在哪方面呢?
可能在于自己留学的目标比较坚定,从本科开始心里就有出国的想法,从研一开始就朝着申请美国法学院的目标开始准备,托福挺早就考出来了,不至于临到了申请季再特别着急忙慌地去考。其实2020年的言论大氛围属于相当不利于留学的,不管是疫情残存的阴霾,还是对中美关系的担忧,身边的同学挺多都选择考公务员、升博、进律所,很少有同学选择今年留学,但是由于我很早设定了目标,所以没有随大流,专心准备申请。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自己当年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是:我确实对学习英美法非常感兴趣。不管在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所有英美法课程我都上的十分认真,课程得分不错,老师对我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后来在找老师出推荐信的时候也比较顺利。
4,所以你的几封推荐信都大概是一个什么情况?
我的推荐信有一封是找实习律所出的,其余都是学术推。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这也是常用的策略。当时律政的William老师给我提了挺多建议的,我们也来来回回沟通了挺多次。我之前有个观念,觉得出推荐信的推荐人非得是教授这样有一定级别的,但经过和老师的沟通,我认识到其实推荐信的内容才是最实质的,换言之,我和推荐人之间是否有一定的交集,从而能为推荐信的内容提供基础。推荐信不是褒奖之辞的堆砌,而是除了PS以外另外一个很难得展现我特质的渠道,所以哪怕是讲师,只要我和推荐人有足够的交集,也能写出高质量的推荐信。
关于出推荐信的事,有一点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幸运的。我读研期间有一位外教是NYU的JD,她对我在课上课下的表现很满意,在跟William老师做了沟通和确认以后,我和这位老师联系了,她也同意给我出推荐信。我最终能以硕士应届生的身份直接录取NYU,想必和这封NYU校友推荐信也不无关联。但其实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我当时上这位老师课的时候也不是说冲着日后要找她出推荐信去的,当时也就是认认真真上课,没想到之后申请的时候这段善缘也派上用场了。这里也是“倚老卖老”给大家提个建议,还在学校的各位多留意跟老师保持一个良好的interaction,不管是之后可能请TA出推荐信,还是对于自己在课堂多学到点东西,都是有帮助的。
5,另外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你的PS方向,方便和大家说说吗?
在跟William老师共同合作度过了这个申请季而且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后,回想起来觉得找留学顾问能给自己带来的最有附加值的服务就是文书撰写,因为GPA和语言成绩是定死的,而且也不能由他人代劳,剩下还能有所作为的就是文书,而且好的文书真的对申请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我的硬条件(学校、GPA、语言成绩),申到lower T14三所(即西北、康奈尔和乔治城)并不算太意外,但能斩获T6 NYU的Offer,不得不说还是要归功于文书。
现在回想起来,在文书思路的决策方面,其实我是属于挺懵懂的,毕竟自己是第一次申请出国,也没啥既往经验可以借鉴。William老师在这方面真的很为我用心。制定文书思路的第一步是收集素材。在收到我的反馈以后,William老师跟我做了第一次头脑风暴,像过筛子一样把我的本科以及研一的经历捋了一下,过滤出其实比较有价值、值得写入文书的经历。然后我们围绕这些经历做了讨论,发掘出了更多的细节(有些细节我自己觉得不重要因而一开始也就没有写出来),另外也回溯了我当时经历这些事的时候内心的心路历程,再探索了如何用一条最能突显我个人特质的文书线索把这些事串联起来。William老师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文书不是个人经历的简单堆砌,举个例子,不是说几段红圈所实习+Vis Moot/Jessup+国外交换+研究性课题就能等于一个好的offer的。个人经历一定要和文书思路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个人经历在我们申请者申请过程中的作用。
我的文书思路是围绕Moot Court经历展开的,我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都有这方面的涉猎。William老师跟我沟通的结果是,尽量避免写moot court的传统套路(把大部分笔墨都花在如何准备moot court上),而是把我个人的性格特质与moot court 经历紧密结合,既能突显我的一些legal skills(research skills,analytical skills,drafting skills等等),更能让录取委通过文书看到一个鲜活的我,让我的形象跃然纸上,给录取委留下深刻的印象。
6,最后拿到了哪几所学校的录取呢?
Offer:NYU、UVA、Northwestern、Cornell、Georgetown (with merit scholarship);
WL:UPenn
7,为什么最后选择了NYU Law?
NYU一直是我的dream school。
一是因为身边很多朋友、同事、老师毕业于NYU,所以受到他们的影响很大;二是因为New York是我很想去体验的大都市,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汇集了各种各样的人,有无限的可能性;三是从回国找工作的角度考虑,NYU有很好的中国校友网络。
8,目前对于今年NYU Law整体的一个招生状况你有了解吗?
没有特别具体的了解。这个申请季因为疫情关系申请总人数减少,或许会比往年容易一点点但无论如何T6法学院的录取难度还是很大的,能顺利斩获梦校的offer感到非常开心!
9,已经走完了一整个申请季,一定有一些心得体会,给翘首以待的师弟师妹们分享一下申请经验吧~
目标要坚定,规划要趁早:有很多同学会在考公、考研、找工作还是留学之间徘徊纠结,或者想去留学但是在英国和美国之间纠结。我的感受是最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一旦选定了目标就不要动摇,早做规划、克服一切去实现目标。
另外我觉得找一个靠谱的留学顾问真的很有必要,虽然这么说有安利的嫌疑,但这个确实是我的真实想法。申请主要是两块,一块是文书,一块是流程方面的内容。文书这块前面已经聊了挺多的了,如果是自己DIY的话,说心里话我很难构思出和现在这份文书相同水准的思路,当然每年也有大神自己DIY申请成功的,反正我觉得我自己一个人做不到。除了文书以外,流程这次也是让我觉得庆幸找了律政留学的理由。2020年LSAC增加了学信网认证这个环节,这个之前是没有的,跟负责流程的老师对接下来,这一套让我自己搞,真的蛮容易出错的,而且耽误时间。而且这次申请LSAC给我添了不少麻烦,我的本科成绩单是本专业和辅修专业开在一张成绩单上的,LSAC那边收到以后觉得应该要分成两张成绩单开。国内的大学又不可能为了我个人的申请就改变自己开成绩单的制度,律政的老师代我跟LSAC不断地沟通,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来和peers沟通下来,其实LSAC每年都会出一些乌龙,比如明明寄了的材料说没收到或者不符合要求啥的,在申请旺季那边效率又比较低,一来一回折腾的都是申请人的时间。LSAC这边不出evaluation report,法学院那边是不会开始审核材料的,所以流程对申请也挺重要的。
10,最后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
这个申请季对我来说已经接近尾声了,蓦然回首,觉得用“旅途”这个词来形容它最恰如其分。和律政的老师不仅仅是甲乙方的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他们给到我的更多的像是一种陪伴。申请过程中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具体问题,有时候其实压力真的挺大的,怕申不上学校,或者申上的学校不满意,有peer pressure,有疫情有中美关系,有周围的人的不理解,最后能收到超乎预期的offer固然是皆大欢喜,但其实整个过程回忆起来也很让人感到心安。真的很感谢律政!
点击“阅读原文”丨搜索更多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