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道律途——从法学生到红圈合伙人的修炼之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这就是律师 Author 努力支棱中的柠檬



导 读

从法学生到执业律师,从law school到law firm,“日拱一卒,但行耕耘”是每一位律师修炼之路的底色。本期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廖学勇律师和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邵旦宁律师,与大家分享求学和执业路上的经验与心得。


嘉宾介绍


廖学勇律师,现任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先后在华东政法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担任上海市律师协会科创板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青年导师、China Youth of Tomorrow(CYOT)鸿鹄计划导师。廖律师一直专注于境内外上市、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公司融资与重组、收购兼并等业务领域,涉及行业涵盖装备制造、集成电路与半导体、无人驾驶和汽车制造、人工智能、企业服务、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廖律师于2018年被著名法律评级机构Legal Band列入“中国律界俊杰榜三十强”榜单,并荣获《商法》(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2023年度律师新星”(2023 Rising Stars)称号。


邵旦宁律师,现任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在浙江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和管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前往美国范德堡大学深造,获得法律硕士(LL.M.)学位。邵律师同时具有中国律师资格和美国纽约州律师资格,专注于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收购与兼并、境外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市场等业务领域。邵律师于2019年被著名法律评级机构Legal Band列入“中国律界俊杰榜三十强”榜单,并荣获《商法》(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2023年度律师新星”(2023 Rising Stars)及CLECSS“2022年十大杰出青年律师”称号。


收 听 指 南

04:26 印象深刻的职场面试故事

12:00 国内读研or国外读LLM,应该选择什么

21:09 本科学历是否有机会进入头部律所

32:32  简历投递的经验交流

42:19  简历直投成功案例分享

01:01:10 初入职场,如何适应职场工作

01:14:43 律师如何做好每个阶段规划

01:25:06 合伙人的获客妙招

01:28:12  合伙人会遇到什么困难


象牙塔修炼篇


Q1

本科学历能否进入头部律所呢?

廖学勇律师:
我从心态上一直对本科生持开放态度,其实总体来看还是择优选择,并没有特别关注候选人的学历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前提还是要足够优秀。毕竟一个本科生候选人直接竞争的对象是有着国内和国外名校研究生学历的候选人,因此本科生候选人的思维逻辑、沟通能力、英语能力、专业扎实度要能和这些人比拼。

邵旦宁律师:
我同意廖律师的观点,我们会看重候选人的成长性、法律功底和学习能力,与学历、实习经历并不是必然相关,好的工作习惯和思维可以在工作中培养。我们会特别关注候选人在学业和实习经历上的细节,例如在每一段实习和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自身的感悟、掌握的技巧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以便于我们去观察你对于自身、职业和行业的看法和要求。

Q2

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好、绩点高对于求职来说有什么好处吗?用人单位,尤其是律所会不会更为偏爱获得过类似荣誉的学生呢?

廖学勇律师:
如果仅从荣誉的角度,合伙人或HR看简历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在同等条件下择优考虑,或者快速地筛选出你的简历,并促使你进入第二轮的面试或者其他的安排当中。因为合伙人或HR看大家的简历基本上就是一晃而过,主要看你的学校绩点、实习经历、荣誉和英语能力,时间坦率说真的不会超过30秒。但我当时在校时没有刻意去获得很多荣誉,只是如果回过头来看荣誉是否有用的时候,我认为荣誉是一个plus。因此,我还是建议大家可以把更多的心思回归到学业中,在高校里面拿高绩点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事情。

邵旦宁律师:
最直接的帮助就是求职上的加分项,但也不是那么具有关联性。我个人觉得这些经历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个能够逐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的过程,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能力、自己在团队中能够扮演的角色以及努力改进的方向,这肯定是终身受益的财富。

Q3

双学位对从事法律行业来说是否有益呢?

邵旦宁律师:
我当时双学位选择管理学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是想要在大学时代多交一些朋友,另一方面我也觉得管理学本身很有趣,因为它会研究人和组织的关系,怎么样去组织、管理和分工协作,领导力和创业家精神等。管理学的很多课程是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因此大家在学习期间有很多机会去加强这一块的能力。

Q4

为什么选择国内读研和国外读LLM呢?两者的优劣势分别是什么?

廖学勇律师:
我最初是想到北京读研,但遗憾没有被心仪的高校录取。虽然当时也有北京另一所学校的选择,但当我和华政几位比较熟悉的老师沟通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华政。提供建议的话,如果本科是综合性学校,比如浙江大学,那研究生可以考虑要不要报考专业性的学校;如果本科是专业性学校,比如说政法大学,那就可以考虑研究生要不要报考综合性的学校。总之,大家要结合自己的应试能力、发展区域和导师的熟悉程度以及未来的职业路径来选择。

邵旦宁律师:
我当时选择出国留学主要是几个原因:一方面是家庭原因,太太当时在加拿大留学,海外方便我们相聚;一方面也主要是出国留学相较于国内考研而言相对容易一些,需要的是语言成绩,很多院校都能提供奖学金以及还有LLM转JD等友好政策,对于后续工作还是继续求学的选择面也比较大一些;此外,海外留学的年限比国内短,可以更早地步入职场,也会相对具有优势。

Q5

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从事律师这一职业呢?

廖学勇律师
其实我最初是想从事学术道路,只不过后来慢慢发展的路径和最初预想的产生了偏差。我跟很多年轻的博士交流后发现,是否读博取决于:第一你能否保持兴趣并耐得住寂寞,这是立志做学术首先要考虑的;第二读博是一个经济性的投入,我当时之所以没有继续读博,也是因为考虑到我并没有那么大的财力,以及我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在未来读博期间能够反过来给家庭一些支持。

因此,我非常郑重地建议未来想要读博从事学术的同学,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并结合自身家庭情况。

邵旦宁律师:
主要还是对自己的认识,兴趣所在,觉得自己不太适合走学术道路,所以我那时目标还是比较明确,一心往实务方向发展。

Q6

请问毕业后是如何选定自己的从业领域的呢?

廖学勇律师:
领域选择主要是一个主动性的问题,如果你足够积极主动,你现在的工作不代表你未来的工作。只要还在一个Junior阶段,就有足够的可塑性,别人要看到的只是对工作的态度和对事项的分析把握。当然还是要做一个特别的澄清和声明,就是不能反复地在不同领域之间跳跃,还是要选择一个深耕的领域。当已经尝试过不同的领域之后,一定要选定一个领域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邵旦宁律师:
我认为在工作中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无论从事何种领域都能够脱颖而出,所以不重要最初从事的是什么领域。我觉得很多品质是共通的,比如永远保持好学的心理和负责的心态,是你在不同领域中都能够培养的,并且以后想要转型时,不会造成很大的障碍。我也是从一张白纸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慢慢在自身领域得到积累。

Q7

对于从事资本市场、投资并购或者其他交易类法律服务领域的同学,备考CPA或CFA是否有必要呢,以及好处主要有哪些?

廖学勇律师:
我是觉得这是一个plus的选项,可能会给你的简历增色,但并不会成为决定你是否被选择的关键要素之一。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如果有余力且有兴趣的情况下,可以去尝试,但是不要因此给自己很大的压力,也不要因此耽误我们的主线。其实考CPA或CFA的好处是可能会给你的职业道路多一个选择。就比如说我身边有很多同学考出了CPA6门科目之后,不做律师,而是去做投行或者投资基金了。所以如果大家是感兴趣的且有余力,可以去从事,但是不要把它作为生活或者学习的重点。


职场深耕篇


Q1

律师行业里可能一般将每3个年度作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如何在每个阶段做好规划呢?

邵旦宁律师:
我自己确实就是三年一个转变。我在一家律所工作了三年后加入现在任职的律所,工作了三年申请非权益合伙人,然后又升了权益合伙人。每一个阶段对自己的要求都不同,我认为大家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要有一个认识,其次就是不能拘泥于现阶段的工作,而是要开始越级思考如果你在下一个阶段你需要知道的事情。比如我在刚步入职场的时候,我经常换位思考任务布置的原因、任务背后需要我了解的内容和程度,以及我所完成的这项任务能够给到资深律师或合伙人何种帮助。

高盛的James Donald曾经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职场中你要成功很简单,就是你看中一个你认为优秀的人,然后你就模仿他——Copy & Paste。你自己80%的内容去“抄”那个你认为优秀的人,你要去体会出他为什么优秀,跟别人的不同到底在哪里。至于剩下的20%,就在这80%基础上变成你自己personal的东西。

廖学勇律师:
这个三年目标、五年目标其实写给自己的,你只有自己有三年目标,五年目标之后,你才能去push自己往你的目标走。其实我从这十几年回过头来看,我会更看重方法论,现在也很推荐大家去阅读一些方法论的书籍。我认为方法论是受益终生的。比如当你做所有事情之前,先把框架先整理出来,再向里面填内容,或许会比你只是零散地做,最后无意之间堆砌成一个金字塔,更高效一些。

同时我也发现人生很多时候是被推着走,比如说我本科进入华东政法大学很意外,考研之后又回到华政也很意外,我从事律师工作又是一个意外,以及坦率说我当初加入现在任职的律所也不在我的计划中。但我还是认为,其实比起推着走,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自己的框架,不管是三年计划,还是五年计划。

至于三年或五年的计划,我相信还是有很多可能性的。无非是前三年先打好基础,到第五年的时候,在任何一个你选择的领域都要做到独当一面,然后到七年级以上的时候,可能要把重心转向管理、知识积累和思维逻辑上。所以基于这样的发展特点,就能够很快地想明白每个阶段的计划。

Q2

您认为参与行业文章的撰写工作对于开展法律本职工作有怎样的帮助呢?

廖学勇律师:
其实我认为青年律师要突围的确需要打造品牌,不管是律师团队还是个人,但同时我也觉得写公众号也好,发文章也好,先不要那么急迫地想打造品牌,还是要本着学习的状态去做。比如我自己最早关注A股分拆上市的问题,当时规则比较散乱也没有统一。

我为了写这篇文章,阅读了非常多人写的案例和参考文献,最后我自己再总体分析这些案例和梳理这些法规,所以我写完后对于A股分拆上市总体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随后中国证监会统一了上市公司分拆的一些规则,当我看到规则后就很快理解到规则后面带来的一些影响和对应的内容。

我很鼓励大家去写一些文章,前提是先作为自我的积累和学习。你阅读别人东西,看得快,忘得也快,但是你写的过程就是你学的过程,是很难忘记的。如果能持续地积累,持续地发文章,往后一定能够在市场上奠定你的声誉。因为这个市场上律师很多,大家发掘某个专业领域的律师也是通过做的项目、发表的文章或者参与的论坛。而年轻律师能做的就是找机会写足够多的文章去沉淀。

Q3

对刚进入律所的年轻律师而言,如何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廖学勇律师:
首先,大家在接触某一个的法律事业领域时,要竭尽所能构建这个业务完整的版图。其次,我们一定要去在这个业务领域做足够的积累。比如说我在Junior阶段做A股业务的时候,我会用word梳理出A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其次我会不断地去积累不同的案例和行业内对于相关事项的分析,以及去看很多A股相关的书,去了解不同的情况应该采取何种对应的解决方案。我们一定不能机械性地在工作中是接受任务或完成任务,而是要从任务中去分解和拓展开来,并剖析后面的一些事项。

我现在想的可能更多的是要成为一个行业的法律专家,比如说我要成为汽车行业或半导体行业的法律专家,那我可能运用同样的思路和方式,用图谱梳理汽车领域的上下游和整个产业的版图。我用思维导图去构建出行业里面的每一道流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以及每一道流程中常见的一些事项。

大家要注意,我刚刚讲的是“我构建”,一切东西一定是你自己建立的。并不是买一本类似A股上市全流程的分析或投资法律实务分析的书读完就代表懂了,只有自己归纳总结,形成在脑海里面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所以我从事律师到现在依然会更加注重对知识和整个完整体系的构建,整理出自己的蓝图性和框架性的东西。

邵旦宁律师:
我自己的体会跟廖律师很相似。其实所有事情都是共通的,大家会发现所从事的这个工作中80%的知识点是重复的,就像司法考试或其他考试中总会有一些高频考点。那么在我们非诉领域也会有一些高频考点。

无论是你是从事资本市场,还是交易,还是其他领域,这些高频考点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先集中地学会它,包括自己学习整理、跟你的对家律师或上级律师学习,以及通过各种途径去构建你的完整知识体系,然后在打好的基础上再去扩展和深挖某一个专项,以及你未来想要打出你自己品牌的一个领域。

Q4

对于青年律师的业务选择话,您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

廖学勇律师:
我觉得选择业务领域在于两点,第一点是跟你的兴趣密切相关的,第二点是适应形势。我当年进入律师行业的时候,并没有选项可供我选择,而是这块业务选择了我。随着我做了三年并到了新的律师事务所之后,我再拓宽了我的业务开始做投融资和并购。但我要强调是你如果有能力选,当然选择你喜欢的,不过实际上很多时候你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能力,这种情况下还是要珍惜当下已有的机会。

Q5

面对一些可能不可避免的加班或出差的时候,您一般是如何平衡个人生活和工作呢?

廖学勇律师:
刚进律所之初,这种高压的生活对我们来说其实是家常便饭。很能理解大家的心理状态,因为我自己也经常经历。比如很担心被上级律师批评,有时候紧张起来要随时24小时standby,假期都不敢去随意地到处去走动,甚至可能出去吃饭都要带着电脑。很多刚进职场的同学会认为做律师的日子就是一直很苦闷,我认为这种频繁的加班或临时性的工作就是律师的一个常态。

毫不避讳,如果你要选择律师这个行业,特别是进入排名靠前的律所或者红圈所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个行业的状态和特性就是这样,如果完全不能适应,那确实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但是一旦你开始熟悉这个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得比较稳定、成熟之后,它会给你很多自由的空间。大家选择行业时,应当好处坏处都多加权衡与比较。

邵旦宁律师:
在律师工作的强度确实很大,我记得第一天步入职场就为了一个项目通宵了,所以我职场生涯的第一天就理解到这个行业对抗压能力有非常紧迫的要求,其实别的行业加班也很多,可能在一些大厂或者互联网企业也会加班到很晚。我之所以还是很喜欢这个行业,是因为高强度的加班,背后反映的主观能动性都是为了自己。很多人会认为,是客户、领导、资深律师或合伙人让你加班,但实际上我是为了自己的这份事业在加班。所以我一直喜欢这个行业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行业比别人要简单,当你付出了以后你总能得到回报和收获,这些激励着我去拼搏。

廖学勇律师:
这个行业非常简单,不像有一些行业可能需要你有足够的家庭背景或足够的人脉。以我跟邵律师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只要在这个行业里面足够的勤奋,可能在十年左右就会发现这个行业一定会给你相应的回报。因为行业里面的人会彼此尊重,彼此间形成一个好的reputation,大家就会互相推荐,会很快地发现自己已经逐渐成长为行业里面比较小有名气,或者在某个领域里还比较重要的一个律师。这是很多行业都比拟不上的。而律师行业某种程度上就是很纯粹、很简单,只要前期足够积累,在某一个时间点一定能够迸发出来。

Q6

可以给马上要步入职场的毕业生或青年律师一些建议吗?

廖学勇律师:
我认为这个建议不只是给即将步入职场的年轻人,而是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做好准备。在我们今天的访谈中,有一个有个词语是我跟邵律师都不约而同地频繁提到的,就是主动性。我们在目前如此内卷的时代,一定要去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积极地发挥出来。这个时代的特色是很难让时代来等你,很多时候必须你自己主动地去赶上时代的趋势,甚至引领这个时代潮流,所以你一定要始终保持你的主动性。包括我们现在评判和观察别人,其实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在此基础上,那我们再来考虑专业度和工作细腻这些问题。

邵旦宁律师:
我还有一个建议是给各位同学,就是要结合自身的已有条件于合适的时间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这也是我自己的经历,很多时候你可能会想要完美化,或者有一些很纠结的诉求,比如:我一定要读LLM哪个学校,或者说研究生一定要考上哪个大学,或者我求职的时候一定要求职到某一家单位或者律所。那么如果能够成功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机会确实没那么合适,一定要综合考虑自己现在的背景知识、经历,然后做出一个在已有筹码的情况下最好的一个选择。

职场生涯其实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是一个长跑,你跑在前面100米、1000米,是不是第一名,并不决定了你最后是不是第一名。我看到的很多知名的合伙人,他甚至不是一开始就做律师的,最后也能成为一个有名的合伙人。这些经验东西都是通的,大家就不用纠结前期,还是要做出一个对自己最好的选择,最大化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

廖学勇律师:
受到邵律师的启发,我又想起了两句话,可以作为一个总结。这两句话都是我导师罗培新教授赠送给我们的,第一句是“选择远方,风雨兼程”,第二句是“功不唐捐”。联合起来就是说我们在任何时候,在人生这么长的道路上,要坚定目标、风雨无阻地前行,同时我们要记住即便偶有挫折,时间最是公平,一切的努力最终都将获得收获与认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