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芒格的最新忠告:每家公司都是能力有限公司
麦田捕手财务真相(第52弹)
透视芒格的最新忠告
每家公司都是能力有限公司
巴菲特的传奇搭档查理·芒格在情人节(2019年2月14日)这天出席了 Daily Journal 的年会。
在两个小时的会议中,95岁高龄的芒格仍然保持着一贯直率而睿智的谈话风格,回答了很多提问。
这几天微信朋友圈流传较广的是来自雪球谢宇衡的关于8个问题的精彩摘录版本。其中对两个问题的回答是极富芒格式智慧的,同时也应该足以引发当下国内企业家与高管们强烈的共鸣。
请允许我先引述一下雪球谢宇衡关于这两个问题的译文:
关于能力圈
我们投资成功的秘诀之一是,我们从不假装我们知道所有的事情(绝不愚弄自己)。在我们的分类体系中,我总是把自己无法理解的,归纳到“太难”这个类别。我会不定期把问题堆在这个类别里,而当解决问题的方案出现时,我就会把它从“太难”的类别里挪出来。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在哪儿,这只能说明你已经站在能力圈外了。
为什么不看好马斯克?
在选择的投资对象的管理层时,我宁可选择一个智商为130但以为自己是120的人,也不会选择一个智商是150却以为自己的智商是170的人。毫无疑问,比亚迪的王传福很清楚什么是自己能做到的、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而马斯克则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我下注,更愿意选择那些有自知之明的人。
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具有高度的关联性。这也让我想起来20多年前在大学宿舍读王朔小说时看到的一个段子,几个人凑在一起想公司的名字,一个人突然一拍大腿,说我想到一个巨牛X的名字,叫能力。
大家一听都非常兴奋,赶紧跑到工商所去注册,竟然还真的没有遇上重名的,结果大家一看到打印出来的营业执照傻眼了——能力有限公司。
虽然王朔的这个段子纯粹是调侃,但他无意当中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其实每一家公司都是一家能力有限公司。
在芒格看来,马斯克显然是一个投资风险更高的标的,因为他很可能根本没有设定自己的能力阈值,甚至连这个概念都没有。
因此,芒格的意思并不是说在现有状态下马克斯做的没有王传福出色,而是继续走下去的话,一旦马斯克不可避免地遇到能力阈值,他可能带来的投资损失也会远远大于王传福这样有明确能力阈值设定的标的。
早年间职场上流行的那本《彼得原理》,其讲述的是在层级制组织中,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被提拔到他所不能胜任的位置。
而在公司运营中,同样也存在着类似的“彼得原理”,这种能力边界或许存在于人员规模上,或许存在于技术跃迁上,也可能存在于市场壁垒上,等等。近年爆发的小黄车、滴滴乃至华为等著名企业所遭遇到的各种挫折,很大程度上就是撞到了能力边界的墙上。
虽然这种能力边界的墙,并不是一直不能突破的,但肯定不是给钱就能马上突破的。像共享单车就是因为拿到了太多的钱,而运营能力并没有与之匹配,因此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惊人的。
很显然,如果是芒格的话,是不会给这么多钱的。今天华为在5G上遭遇的挑战也是如此,正因为这种挑战并不完全来自于商业,此前所有能力都集中在商业上的华为在这一轮的危机应对上必然捉襟见肘,当务之急恰恰在于补强这种非商业的域外能力。
最后送大家一卦——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