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罗森中国张晟:年底门店突破3000家,以万变应不变迎接所有挑战!

专注新消费的 新商网 2021-11-07
作者𝐨达衣岩品牌营运副总 丁敬现_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_

National Day


*关注“新商网”公众号回复“罗森 ”即可获得

罗森(中国)董事副总裁 张晟  联系方式

请在备注中填写“新商网”

本文字数:2701,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实体零售迎来新的时代机遇

街头巷尾、屋角一隅,只要腾出一小片天地,就能让一家便利店安歇落脚,这是当下便利店的生存写照。它们充斥在天南地北,为周边的居民、工作人员,亦或是路人带来便利。 随着消费不断升级,人们开始更加注重逛店体验。与此同时,线上流量日趋饱和,线下实体门店成为新的流量抢夺战场,实体零售也在迎来新的时代机遇。这一点,便利店行业深有体会。尤其在2016年前后,受新零售试验场标签的加注下,便利店一时成为资本香饽饽。作为外资品牌罗森,也在彼时抓住机遇,一改以往的摸索前进姿态,并迅速跑马圈地。 如今,资本回归理性,以罗森为代表的外资便利店品牌,甚至于整个便利店行业该如何驰骋,又该如何在众多对手中守住自身优势,成为他们现下需要解答的待命题。

时间点


谈及便利店的发展,离不开几个重要时间点。 1927年,全球第一家便利店在美国达拉斯由南大陆制冰公司成立,代表着便利店1.0时代正式开启。 而后,1963年,“7-Eleven”开始了全天24小时的营业;1975年,罗森在日本开设第一家Law-son商店,这预示着罗森特许经营连锁店的全部部署;1981年,日本西友商店下属公司成立Family Mart(全家)。 足以见得,这是一个便利店的黄金时代,诞生的诸多品牌强劲生长,到现在仍能呼风唤雨,对行业影响深远。 
正如开头所言,2016年是便利店行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是年,马云提出新零售,勇于尝鲜的,便是亟待改革升级的便利店行业。 紧接着,无人零售店、无人收银24小时便利店纷纷落地,新鲜血液的注入下,便利店行业开始迸发生机。资本显然看中了这场机遇,下场参与投资,一时间,行业一片热闹气,但在这股气息之下,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厮杀。 群雄割据,逐鹿争锋。有的品牌在此阵亡,而有的品牌也在此迎来第二春。譬如,迅速崛起的罗森。 从1996年进入中国以来,罗森一直处于艰难的摸索状态。同其他外资品牌进入中国一样,水土不服是基本症状。 罗森(中国)董事副总裁张晟明白当下的形势,并对自身品牌的优劣势,有着客观清晰的判断。 外资品牌进入中国的优势在于其完整的系统、产品的策划、‍‍门店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内部的精细化管理,‍‍但是在‍‍公关、‍‍产品交易、买卖关系的建立、门店的拓展‍‍和市场营销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所以罗森这些年坚持走的一条路就是如何进一步市场化。特别是在进入一些新城市的时候,在和当地企业进行合作时,让他们做好前轮,罗森做好后轮。” 守得云开见日出,罗森在中国蛰伏10年之久后,获得了大众认可,也在那时起,罗森开始加速拓店,由之前的几十家店,呈指数型疯长。

杀手锏


罗森之所以能够有赫赫战绩,在张晟看来,离不开其背后的硬核实力。 面对层出不穷的后浪和日新月异的科技,罗森不得不保持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抓住三个维度来打造出自身差异化。 第一,抓住年龄的错位,做好12-19岁客群的导入;第二,抓住时间的错位,‍‍争取把早餐、午餐、晚餐、深夜的生意做好,把全场景的生意做好;第三,抓住温度的错位,把0-10度的生意做好。 就拿温度的错位来讲,如何做好0-10度这一块的生意,是便利店、线下零售店的重头戏。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产品结构存在着天然缺陷,既要保证产品的安全,又要保证包括物流在内各个环节的变化。此外,针对0-10度产品的研发,也考验着每一个品牌的内功。 抓住行业弱点,并以此加强自身这块的实力,让罗森能够始终占领着消费者心智。而除此之外,罗森适度放权给区域授权商或合作伙伴、快速的决策和落地能力,也都是其绕不开的强有力优势。 先说放权。中国是一个地域宽广、文化差距大、气候变化大、各地收入差异大的国度,如果罗森的所有门店全部采用一样的模式肯定会有问题。 放弃中央集权,走向因地制宜。罗森在供应链上采取既相对固定又灵活操作的方式,使得全国各地的门店在保持主干线之余,有了更多当地特色。例如在武汉门店会有热干面速食,在重庆会有串串,盒饭会偏辣一点,而在上海和北京,又都会适度改变口味满足当地消费者。当然,就连罐装可乐和瓶装可乐这种产品结构的差异化,也会在不同的门店,面对不同的消费者客群,而产生不同的架构。 
适度研发适合当地的自有品牌产品,但不意味着放弃常规产品。张晟形容道,自有品牌产品像是味精,常规产品像是盐,两者之间的搭配比例是有讲究的。根据各个地方的不同,会做出些许变化,但自有品牌产品在每个门店的比例会控制在35%~45%之间。 再来说快速决策和落地实力。“罗森的两大特点便是‘快’和‘变’。针对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罗森正是如此,比如在7月份,我们在海南地区和当地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并在三个月内把当地的店开了出来。同样今年在5月份,还是疫情的关键时期,我们和唐山的合作伙伴签了约,到最后完成开店也就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快速的决策机制,让罗森形成雷厉风行的素养。而针对变,则像刚才描述的那样,能够因地制宜、适时而变。” 正是以上优势的叠加,让罗森能够呈现亮眼成绩单。据张晟介绍,目前罗森已经走进4个直辖市、7个省份,而在10月份进军的第12个省份海南省也将开出首店。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便利店中所使用的技术都会相对成熟。在张晟看来,当下海南自由贸易火热,全国各地去的消费者众多,如果放在当地做实验,会让更多人有最新体验,对于罗森而言,无疑是有帮助的。另外,新城市中形成一个新的购物体验和习惯,也是最佳的试验场所。

保持动线发展


在2020中国第二届新品牌商业峰会上,张晟提到,现阶段的便利店需要以万变应不变。 当下,疫情常态化成为必然,在此情况下,人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也会随之改变。那么便利店针对这些变化,也要审时度势,以动态曲线的变化去预防未来不可预测的社会因素。 “人是最容易养成习惯的动物。”消费者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做出不同的消费情况,例如,口罩现阶段成为一种出行必备品,那么增加口罩的产品比重,自然会是一个长久之计。 再者,便利店行业存在诸多陋习,譬如互相挖人。但张晟表示,罗森不会走此线路。一方面便利店发展的速度飞快,对人才的要求也会与日俱增,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习能力,肯定不能适应后期的变化。与其过渡依赖人,不如将标准化做好。 
此外,罗森也将不断拓展与各IP的合作。例如北京区域和国安在足球上的跨界合作,品牌和哔哩哔哩、泰迪熊、海贼王等的合作,包括主题店、促销合作等,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未来,罗森和IP的合作也会持续进行,以两者优势互补之态,搅动一场新的波澜。 今年,罗森便利店的目标是在门店数量上再上新台阶,迈进3000店大关。而截至《新商网》采访当天,罗森全国门店数量已到2870余家。面对还剩100多家新店的指标,再加上接下来是金九银十的开店黄金时间点,相信这些任务对于罗森而言,将不是难题。



作者 | 小智

编辑&校对 | 索隆

内容交流/采访/转载  |  微信:357736029

商务合作  |  电话/微信:15867187986

往期专访文章

零售 | inwoo&Co.王贤明:小首饰也有大梦想,5年开2000家店,单店超5000个SKU

装 | 十二光年 Carrie:60万+月营业额、4个月获10000+精准会员,异次元少女的萌点超出想象!

零售| 艾优控股 曾瑞:以合伙人矩阵覆盖全域流量,预计2020年销售额增长150%

餐饮 | 胡集酒肆张金梅:梦回大唐,将市集热闹气搬进商场

零售 | UU汇 辛雨霏:疫情间营业额翻2倍,这个严选电商与85后一样“多变”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消费者的视角,看最有趣的商业故事

解读其背后的逻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