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封神榜》别有深意,比起西方科幻电影,眼光远大得多
有一部明代的神话小说《封神榜》,影响了我国民间的风气六七百年之久,内容是写周武王革命,推翻殷商纣王的战争,其中神话非常之多。也许在现代的青年看来,认为写得不够好,因为那还是明代的白话文体,民国早年的青年,都非常喜欢看。
小说中描写,天上的神,都下凡来帮武王的忙。除了像关公这个后世汉代成的神没有份之外(现在有人说,关公当了玉皇大帝),道教的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乃至于佛教的准提、文殊、普贤、观音菩萨、孔雀明王等等,都出来帮武王。连儒家的也有来帮忙的,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劫数,所以都出来了。周武王革命成功以后,天下太平,凡是战死的人,包括三教的人,都来等姜太公封神。最后把所有的神都封完了,却忘了自己,等想到自己时,所有的位置都满了,没有办法,只好封自己为社稷坛的坛主,当土地公,做最小最小的神。所以民间有句歇后语:姜太公封神——好处都给了别人。
实际上,这部小说,说明了道家的精神,“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道家的人生原则,功成了,也有名了,赶快退下来,这也是天地自然的法则。例如一棵木瓜树,长大以后,结出木瓜来,摘下来吃,味道很甜。树老了再也长不出木瓜,就成为枯木,砍下当柴烧,变成灰而四散,就是功成,名遂,身退的自然法则,万物也都离不开这个法则。姜太公封神,也是这个法则,功成而不居,一切佛、菩萨、神仙,都要靠他封,由他发一张文凭才能去当什么神,而他并没有为自己留一个好位置。
大家看这部小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看出它的精神。姜太公那么大的功劳,万古以来盖世功勋,比谁的功劳都大;可是,他只记下了别人的功劳,而忘记了自己,这就是姜太公的伟大处。
再看《封神榜》上叙述姜太公的坐骑,就是他专用的交通工具,很妙。在小说中,各人的坐骑都介绍了,如哪咤三太子,就是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儿子,金咤、木咤,哪咤是老三,削肉还母,析骨还父后,用莲花把他的尸首拼起来,复活了不能走路,就脚踏风火轮,比谁都跑得快。好像上古时代,中国就发明了摩托车。
这些地方,如果仅把它当作神话看,意味就仅此而已。进一步看,就发现中国古代的科学幻想,非常之高明合理,许多幻想,都在千年之后,见诸实现。比起今日那些西方的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来,眼光远大得多。
再看姜太公的坐骑,叫作四不象,既不像老虎,又不像狮子,什么都不像,又什么都像,麒、麟、狮、象、豹各自的长处它都有。这又是哲学的意味,象征一个人的修养学问,要想做到四不象那样高明,是最难的,只有姜太公做到了。这也就是孔子说的“君子不器”,做什么就是什么。
假如说,倒霉的人要供奉一位“倒霉祖师”,那就是姜太公,他从出生直到七十九岁,都在倒霉之中。穷得没有饭吃,去卖面粉,突然来一阵龙卷风,把他的面粉吹得无影无踪。后来改卖豆豉,这是黄豆煮熟了用盐渍过的东西,却突然会长出嫩芽来。又卖咸鱼,也会变成臭腐的生鱼。以致老太婆守了他一辈子,挨了一辈子的饿,再也守不住了,只好跟他闹离婚,另谋生路去。他离婚以后,一个人孤苦伶仃,就到渭水河边去钓鱼了。人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仍然不改变他的作风,绝对不用歪歪曲曲的手段,仍然是讲道德,守直道,用的鱼钩是直的。所以后世也有一句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愿者回头走。这也是中国文化中,读书人的一种人生哲学。
他最后钓上了一个周文王,这时姜太公已经八十岁了,而周文王比他年纪更大,已经九十多岁了。周文王是由于祖宗托梦给他,所谓“飞熊入梦”,他醒后用卜卦详梦,卦中指出有姜太公这样一个圣人,找他帮助自己,天下可以得到太平。结果在渭水河边把姜太公找到了,请他当自己的老师,于是请姜太公坐上车子,周文王自己推车。九十多岁的人了,推车是相当辛苦吃力的。推了一阵以后,姜太公问他推了多远,周文王说八百零八步,姜太公说:你推了这样远,已很辛苦了,也就够了,才没有让文王再推下去。回去以后,周文王请他当军师,把三军部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一切都归他管。于是他帮助周朝革命,把纣王打垮,建立了周朝八百零八年的天下。到孟子的时代,周朝已经有七百年的历史了。
这是虚构的小说,没有读过的人,不妨读一遍。它的文字,是明代的古老白话文,读起来也许文艺的评价不高,但是用智慧去读,就可以看透其中所涵蕴的科学与哲学的道理。每一件事物,都别有含意,真是意味深长。如果读出来其中的味道了,就会看了又想再看。
——《孟子旁通》(下·告子篇)东方出版社
(本文转自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公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异议请及时告之立即删除。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参与平台互动交流,请加微信 hymt-2021或 ynmx87派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高颜值 大宇彩虹杯 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