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都,空间的制造者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2021年7月14日,由X美术馆创始人黄勖夫策划的展览“金、木、水、火、土”在佩斯画廊的Palo Alto空间举行,展出杨伯都等五位中国新生代女性艺术家的作品。
这是我们今年第二次在展览中看到杨伯都的作品,上一次是在3月曼谷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唐人的个展可以一窥杨伯都近期作品的全貌。这个展览不但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也获得特别多的好评。
而近年来在X美术馆、木木美术馆、MINE PROJECTS等地的群展及个展,杨伯都的画也是十分出挑,干净纯粹中弥漫着诗意。
这种气息,早在2013年的个展上就已经令人眼前一亮。画面中那种不被尘世沾染的灵动和对空间不一样的氛围呈现让人一下就记住了这个刚从美国毕业的艺术家的名字。
经过了七八年的时间,杨伯都经历了生活巨大的改变,而她的艺术在承接以往风格的基础上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她一直都特别知道她的画面要表达什么,画面的一切都是顺水推舟般地自然生成,就像她这个人本身,安静,理性,自然而然......
艺术家杨伯都
画画是宿命,
空间,我早已熟悉
这些为她积累了很多感受层面的基础,以及关于图像的一些隐约的启蒙。源于此,她接触建筑其实比接触艺术更早。
杨伯都《在马塞尔·杜尚的角落(In Marcel Duchamp's Corner)》,2012,布面油画,122x92cm(48x36 inches)
“美术馆”系列作品中,杨伯都在表现自己“极其熟悉”的一个个场景。
“第一次去美术馆的时候我就没有新奇的感觉,好像很久之前去过一样,美术馆给予我的灵感就好像在互相验证彼此的感觉。”杨伯都表示。
杨伯都《棕色的房间》2013年,布面油画,27x27 inches
杨伯都《在美术馆》2017, 木板油画,50.3 x 25.3cm
杨伯都《在美术馆 2021 A》2021年,布面油画,120 × 240 cm
在代际的更迭中随缘而走
2008年杨伯都从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后就去了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读硕士。
这个偏古典的美术学院非常支持学生的自由创作,不会干涉题材或方式,每个学生有独立的工作室。
在费城的生活节奏是缓慢而自由的。
在这里读研究生,似乎跟“上学”没什么关系,学生更像是独立艺术家。
在这里,杨伯都继续着对于空间的探索,她大量表现美术馆空间的作品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
她曾经在一个大雪天去了费城美术馆,馆里几乎没有人。
她坐在长凳上,靠着墙睡了长长的一觉,一睁眼发现天都黑了。
“就这样没有人管我,安静自在的,我以为生活就会一直这样下去,这是一直以来围绕着我的气氛,我的画也是这种气氛。”杨伯都说。
杨伯都在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的PAFA Alumni Gallery展览现场
毕业后,杨伯都的作品就在学院的PAFA Alumni Gallery展览过。
2012年11月,她美国的同学也是好朋友雷宛萤(晚晚)为她在纽约做了一个展览,这也是雷宛萤的“WANWAN LEI PROJECTS”的第一个展览项目,展览取得巨大成功,还在《美国艺术》(Art in America)上发表过。
2013年毕业之后,杨伯都回到了北京,二人合作的国内第一个个展也非常成功地举行。
这个时候的杨伯都已经建立了一定基础,生活稳定而简单,她觉得这种节奏似乎会一直延续下去。
然而,就在岁月静好中,改变却来临了。
2013年底,办完北京个展的杨伯都本来正在办理留在美国的手续,这时,父亲被诊断出了重病,时间正是杨伯都短暂的回国期间,她说这是某种“命运的安排”。
离开美国的时候,杨伯都只锁了个门就回来了,所有的东西都没带。当她意识到自己一时半会走不了的时候,就托好友把她的猫运了回来,很多东西,包括很多画至今都没有拿回来,就这样匆忙的和费城再见了。
杨伯都《无题》 2015年,布面油画
父亲在一年后去世了,而她的爷爷奶奶分别在之后的两年相继去世。
2016年,杨伯都认识了艺术家赵赵,2017年他们组建了新的家庭,不久孩子也出生了。
在三、四年间,杨伯都从原生家庭的结束到新家庭的开启,可以说无缝连接,在美国时候的自由状态,短时间内被完全颠覆。
“就有点像原本在一辆车上,结果一觉醒来就换了一辆车,但是你依然在车上。”
一连串的变故直接改变了杨伯都留在美国的打算,而之前连续两年的高频率个展,也在这几年时间里变得少了很多。
生活的改变带给了她思想上的改变,随之创作上的改变也发生了。
人们喜欢画其实是因为
它折射了自己
人体系列作品就诞生在2015年,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时候,杨伯都画了两张人体,都是背面。其中一张画成为了后来香港个展的海报作品。
虽然是人体,但是画面依然是杨伯都的结构和空间探索,只是,作品的聚焦和力量更强烈了。生活的变化,并未将艺术家击溃,而是让她变得更加强大和坚定。
而正好与之相反的是,后背是我们永远没法看到自己的一个地方,但是又跟人一体的,每个人可以看到别人的后背,但看不到自己的,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空间上的盲点,就像空间中的墙。
虽然杨伯都表现的是人体,但是依然还是源于对空间的兴趣,如果把人体作品与她的室内空间作品摆在一起,是没有任何违和感的,因为它们的核心是一个。
杨伯都《宝藏》 2019,布面油画,200 x 160 cm
床的系列,杨伯都也画了很多张,是题材的一次重要更新。
床与人,形成了一种暧昧的关系,人依旧是背影,它们彼此就像在演一场戏,无声无息中,隐含的能量在空间中蔓延。
杨伯都《床》, 2020,布⾯油画,240 x 120 cm
人类的所有大戏
都发生在某个空间里
《闪灵》、《俄罗斯方舟》、希区柯克,都是杨伯都着迷的电影,《闪灵》杨伯都看了不下10遍,剧情都能背下来。但并不是因为它们是恐怖片或别的什么类型的影片。
“我是被一种空间的魔咒所召唤。”杨伯都如是说。
这些电影对于杨伯都的吸引力是,它们都是和内部空间有着特别深的联系。
《闪灵》是男主角被关在空间里面,而《俄罗斯方舟》也是在冬宫一个空间里。
当看过电影很多年以后,杨伯都亲自去了冬宫,感觉就跟游走在电影里,一切都是一模一样。
电影《俄罗斯方舟》剧照
希区柯克的影片《蝴蝶梦》是根据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悬疑小说《丽贝卡》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嫁入豪门后,发现丈夫的前妻丽贝卡的阴魂笼罩在豪宅中;之后,丽贝卡的遗体被发现,一桩命案由此被揭开的故事。
笼罩在这些故事里的基调或氛围都是被某个空间衬托形成的。而人生的大戏都是在这个或那个空间中上演。
就如《闪灵》的作者斯蒂芬·金曾经说过,小说里的这个房子是有灵魂的,他会选择留下某一个人。
男主角杰克第一次来到这个房间的时候就说,我曾经来过这里。他觉得自己属于这里,这是房子里别的人都没体会过的。
这和杨伯都的感受似曾相识,她也说过,那些地方(她画的美术馆空间)她并不陌生。
对于空间最极致的尝试是杨伯都曼谷个展的一个名叫《气氛》的装置。
这是由49个房间构成的一个模型,可以在内部走动,但它不是迷宫,因为到处都是出口,很轻易的就可以走出去,走几步就是一个出口。
杨伯都《气氛》2016-2021年,装置,220 (H)×70×70cm
“将来我想把《气氛》做成一个人人都可以走进去的实体,甚至是建筑,人们就可以体会到被空间笼罩的氛围,到那时候,大家就会懂得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了。”杨伯都说。
家庭是解药,
国内让我变得更开放
杨伯都性格很安静,也愿意一个人独处,在谈到家庭是否与艺术创作有矛盾的时候,她表示完全不会。
“这是作为艺术家职业最有意思的一点,创作只是你一个人的事儿,我们(和赵赵)彼此都有一个默契,都知道某些东西不能碰,会给对方空间,在艺术上我们彼此是不需要去解释的。”
在杨伯都眼里,艺术在家庭中是一种语言,与英语、西班牙语一样,但不是说出来的。
杨伯都《海岸沿线》 2021年,24 × 32 cm
孩子对于杨伯都来说就像一剂解药,如果自己目前是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状态,孩子会帮她将自我打开。
“孩子会打破防备心,给人一个出口。”
从一个人到一个家庭,从纽约到北京,随着生活的改变,杨伯都的艺术创作状态也是逐步升级的。
学生时代,杨伯都觉得有些题材或想法还不到实现的时候,应该等到更成熟的时候去实现它们。而现在她正处在自己最好的状态。
“我觉得不用再等了,此刻想什么我就直接去做!”
“我不再迷恋挂在博物馆里的东西,在大都会里和国博里挂的东西本质上没有区别。
所有的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不同的,没有谁的比谁更加好一点,或谁能比谁更加有价值一点,我觉得无所谓。
如果认可了这一点,艺术家就能实现那个最好的自己。”
目前,杨伯都的心态更加地坦然和开放。
这冥冥中似乎有什么力量在安排,但同时也是自我选择,造就了她更适合的生活与艺术之路。
END
杨伯都展览现场
Metal, Wood, Water, Fire, and Earth,佩斯画廊帕洛阿尔托空间,展览现场,2021年
杨 伯 都
1986 年生于中国天津,2008 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专业,2012 年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取得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与生活于北京。她先后在曼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MINE PROJECT 画廊、费城PAFA Alumni Gallery、北京Wan Wan Lei Projects 等机构举办过个展与个人项目。杨伯都亦参与过多个机构的群展,包括费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木木美术馆、北京X 美术馆、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马刺画廊等。其作品陆续被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美术馆、木木美术馆、X 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往期 · 推荐
ArtAlpha观察| 现当代板块崛起,下半年内地市场继续向好
张大千2亿创拍卖纪录第二高,徐悲鸿《奴隶与狮》遗憾流拍,巴斯奇亚2.3亿全场最高,香港佳士得史上最强阵容战绩
把这个老爷爷“玩坏”这事,各界网友都兴奋了,艺术圈也坐不住了
ArtAlpha观察| 苏富比对2021年全球艺术市场的8个预测
波提切利巨制5.9亿破纪录,或被俄罗斯买家竞得,亚洲藏家为前一口买家
这些“大咖”艺术家都画过她,来了解当艺术家模特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比尔盖茨离婚了,要分割的1300亿财产里还有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2021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出炉!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22%,网上销售创新高,富人更富,收藏动机依旧强烈
ArtAlpha观察|“沉重的深度”抵不过“高颜值”和“治愈系”?
艺术圈顶流村上隆直播带货赶不上薇娅一个零头?卖了什么,卖的怎么样?
2020全球TOP200收藏家榜单出炉,看看都有哪些华人面孔
探访超级收藏家伊莱·布罗德(Eli Broad)挂满艺术品的家
杀死席勒和克里姆特的这场流感,吞噬了半个世界,改变了一战结局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