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榕树:“鬼混唐朝”—我的天中记忆(下)

榕树 鸿渐风 2023-04-30


“鬼混唐朝”—我的天中记忆(下)

 

榕树

 


时光如梭,一转眼,在天中的学习生活就进入到了高二学期了,学校为我们这一年级的学生划分文科、理科班级。我在犹豫和纠结中选择了文科班,因为我多少怀着一些文艺理想。八个班经过调整,新成立的文科班编为一班,其它七个班都是理科。天门中学,历来重理轻文,有一部分成绩不错真心热爱文科的同学,也有一部分同学是来“避难”的,或有理科功课学习困难的,或是为了清闲一点是一点而来。班主任无为而治,各位同学自找座位,坐在教室前半截与后半截的同学,各怀心事,看衣着形容气质与行为表现,都相去甚远。

 

我虽然“暗怀理想”,但还是有自知之明,在后半截找了座位。“自甘堕落”也有好处,起码没有学习歧视,同病相怜者彼此“平等”,感觉亲近一些。后半截的城区同学多些,坐我旁边的是发哥,我与他玩得最熟,算是有了一个同窗好朋友。那时候他比我成熟,已经开始爱俏,衣着与发型颇为讲究,也讲义气,因为外形、举止帅气,人送外号“发哥”。

 

文科班比理科班人数略多,60多人。理科班同学每每提及文科班,都会说:好啊,漂亮女生都去文科班了。好像去文科班的男生个个都可以是段正淳。文科班的女生比例确实大幅上涨,人数突破了个位,达到理科班的两倍及以上,其实说结果也就是十六、七个人。还有五十个男生,坐在教室里黑压压一大片,硬是都能给忽略了。当年读书的女生比例不高,视家庭条件和学习成绩而定。成绩好的女生,大多会报考中专,可以尽快安排就业。学习一般的女生,大部分家庭顶多支撑读到初中,学一门手艺,做点事,很快会嫁出去。能上高中,既要成绩理想,又要父母相对开明。天门中学的女生,好多都有这样的压力,既要努力学习,给家人希望,又要省吃俭用,减少家庭开支。花季迟来,女生并未如春花烂漫。相较于整体环境,“情窦欲开先自窒”,怀春会意的男女,人数寥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天门中学显然不是园林。

 

文科班的学习特点,就是背书。在早、晚的自习,以及各种没有老师讲课的时间,教室里一片哄哄然。可是,全然没有书声琅琅的意境啊。谁会按照音韵、情绪、文学美感,优雅地朗读课文?一个比一个快,一个比一个狠。背的多是些枯燥的政史内容、概念型的理论,晦涩、生硬,唯有怀着阶级仇恨,依靠声大气粗,把那些概念生吞活剥,把那些字一个个嚼死在唇齿间,而后快之。可怜的英语,用力过猛读出来,皆是浓浓的天门味。肯定有认真发奋的,难免也有小和尚念经的。有的气势如虹,有的气若游丝,也有讲闲话的,也有能在嘈杂中安然入睡的高人。

 

周君,每每翻开历史课本,就是一句“叶志超狂奔五百里”,语气带着夸张与表演的成分,读完,自己先哈哈笑,估计早已脑补了“狂奔五百里”的镜头画面。难为他,在毫无表情的教科书语言中,寻到这么一句带着喜感的稀罕文字。是不是编写教材的人偶尔没克制住,将自己的文艺情绪稍稍遗漏了点在历史课文里。这个笑点让周君持续了至少一个星期,他的天门话,把“狂奔”读成“扛奔”,他自得地笑在“叶志超扛奔五百里”之中,而我们在他“扛奔”的发音中,欢娱了一星期。

我喜欢静声看书,阅读还是更能理性的理解文脉,文字的美、文字的意象美,最好不要粗暴地打破。但我是后进生,个人体验不能瞎说。六十多人的声浪,混成一片噪音,令人心烦意乱,我不理解其他人是怎么在这样的声浪里,能把书看进去还背下。有时候又提醒自己不能觉得吵,毕竟别人是在搞学习,想想先进的人比你更勤奋,这声浪就具有了压迫感,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的个性较为内敛,在一天天沉默少语的状态中,淡然对付那些忧郁的日子。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里,遵守考勤,不调皮捣蛋,管住自己身体行为没有问题。上课听讲,完成作业,还算自如。自习课的时间,要么是做习题悄无声息,要么是声浪轰鸣,总觉得有压迫感。个性相对洒脱些的同学,难以按捺心性,游走在边缘线内外。

 

有时候晚自习实在无趣,发哥带我逃课。溜出去也无处可去,街上逛逛,没什么好玩的,也怕遇见熟人。好几次就是在校园僻静处待上一阵。其实就是想出来透透气,放放风。去过一次录像厅,在鸿渐关,新华书店对面,票价一元,比较繁华的地段里隔出来窄小昏黑的门面,通过逼仄的楼道,上二楼,拐个弯,掀开布帘便是放映厅。拣个座位坐下,少时适应,长条座椅就是几片原木板钉成的,一股浓浓的烟味混杂着各色体臭,烟枪不少,发哥说了一句“像在秋(熏)老鼠子么”!一群人投过来讶异的眼神,颇有鲁迅笔下旧时国人那种愚昧与麻木的味道,看来混录像厅的多是白天在城里揽活的苦力。也有几个“半造子”(半大小子),一看也是失学又无业的乡下混子。两个人在录像厅无计奈何坐了一会,喊了一声,走!悻悻离开。

 

有天夜里突发奇想,我们去古城堤吧。古城堤,这个平原之乡唯一的一块高地,林茂草深,遍布坟茔,就是大白天也极阴森,少有人行走。晚上去,有意思。两人从容步行,十多分钟可到。壮着胆子走到树林深处,坡下有稍微合适的一块空地便停下来。四周黑黢黢全是树影,待到适应黑暗,天空微光稍稍把四周分出点层次,才觉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怖。万籁俱寂,暗影轻摇,空气送来自然的草木味道,与城区隔绝已是另外一个世界,倒是一个透气的好地方。这避世独立的感觉让我和他后来又去过几次。

 

聊着天,紧张的心情开始松弛下来。发哥掏出烟和火柴,来,抽一支。烟味并不好,吸到嘴里就吐出来,两个人相互看着烟头那一点红光的明灭,看对方寂寞的脸在黑暗里时现时隐。烟雾缓缓流动,带着思绪在夜色中浸润、化开。这个置身烟尘之外的清凉净地,让人沉静而内省。彼时,他和他的初中同桌——那个娉婷袅娜的女孩,正在同一个城区里,隔校写着信、传着纸条,有时候也会找时间见个面聊一聊,体验着初恋的味道,好像在心里种着一株漂亮的花,多愁的青春里,有了一抹光鲜的色彩。他给我讲他的爱情,更多的还是讲他的理想、他的困惑,以及对未来的忧心与迷惑。问我怎么办,以后出路在哪里。他说他想考大学,可是掉下的功课太多,难得学进去了。我无法解答,只说,必须把高中混完!大学是当时所有人的理想,无论是先进还是后进,良知未泯就会渴望生长。学习中,身处往上无力又耻于往下的境地,我们这个时候的心智,无法解答自己的问题。

 

对学生来说,走出这个小小的县城,有一个体面的社会身份,是一个时代的共识。每个学生都有渴望生长的灵魂吧!只是,那时候的天中已然成为巨大的高考机器,讲的是速度、效率。老师们上课重在精准有效,讲授如庖丁解牛一般熟稔、卖力,将知识点一一呈现,是否咽得下得看学生自己。老师君子风仪,知识学养是有的,只管上课来、下课走,师生疏离,少有多余交流。至于补习,这个概念还没出现。那一辈家长有学历有见识者甚少,像一条根埋在地里,只管尽力输送养分,并不知道上面苗儿的生活状态。学生自以分数定人品,其它一切,野蛮生长悉听天命。风雨四季,唯有自赎自救。

 


高中时期,粮票的历史使命渐近尾声,但还是实际有价证券,虽说没有早期那么短缺和紧张,仍然分割出城乡生活的落差。农村来的同学住校读书,大部分人的生活还是比较清苦。吃饭,通常是从自己家里将米送到学校食堂,换成相应数量的饭票,吃饭时从食堂打出定额的米饭,再配上一个炒菜。食堂大锅大灶能将饭菜做熟,还能保持一点温度的话,那就是最好的效果。至于其它更多的细节,原谅我的模糊,无法感同身受,只是朦胧懂得照顾他人的自尊而很少深问。

 

这个问题上,住读的同学更为谨慎。家住城区的走读生,有家庭照顾,生活条件会好很多。住读生不会问走读的同学在家吃什么好饭菜,也从不打听那些时尚光鲜的穿着。同学间的这种谨慎小心,是强烈又微弱的少年的自尊。走读与住读,是两种生活方式,除了上课时间同处一室,饭点与节假日各自回家,生活上没有什么交集。两个群体间,有一道隐隐的隔阂,虽然从来没有人明说,但是私下交往还是各找玩伴。

 

当时,我天真的以为自己也能承受生活上的清苦,唯愿摆脱情绪上的忧郁。以致某种程度上,未能觉察物质生活的困苦,甚而有些漠然。后来听闻一些同学当年在求学时所承受过的艰辛往事,禁不住心生惭愧。

 

有时候会有住读生的父母从乡下来看望学生,一般都会选在中午放学时间,有些是趁着进城办事的机会,有些是特意而来。那时候只有班车,趁着中午时间见一面,下午便匆匆回去。家长一般会带些粮食、腌菜之类,或有额外准备的一份热菜热汤。那些父母形貌质朴,笑容温暖,来的时候未及下课,便站在窗户外静候,等到下课,便叫着乳名寻进来,更有憨直的,儿啊、肉啊……几声喊,常引起一阵笑。父母那份毫不遮掩的率直,内容应该很多,或是多日不见,或是一日往返来去匆匆,或是担心怀中那份美食失了温度……父母会一直看着孩子吃喝完毕,同时嘱咐孩子,不要太刻苦饿瘦了自己。吃的享受,看的也是享受,眼神里的那一分光彩,很难形容,抑或是“不忍卒读”

 

我见过的走读生的家长,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在电影院门厅里看见O君的一家。天中经常组织学生包场电影,大概是不想与上课冲突,又或许是学生团体票价格低,电影总是排在午休和晚饭这样的时段。住读生在这样的时间下生活安排就很局促,有些同学宁愿不去选择放松一下,通常会有好多剩票。有走读生就拿着票,带家人一起看电影。

 

电影院门厅里,想是O君拿了多的票,一家人总动员,端着几个搪瓷“把碗”,带着晚饭一起来看电影。O君走在最前,两手捧着碗,嘴巴已在碗沿上探索。O君的妈妈是某企业会计,颇有家长风范,双手攥碗,肘弯里挂着小妹妹的手,母女俩粘在一起走。O君的老爸,彼时的市工业局局长(也许是副局长,当学生时没留意正副),一脸傻乐跟在后面。我一旁愣看着那一家人走进剧场里。不端父母架子,不讲身份面子,“亲民”同乐的感觉,让我任何时候都羡慕不已。

 

我不会拿电影票回家,因为自知属于“专政对象”,做这样的事情唯一结果就是惹火上身。所谓的专政对象,就是你的一言一行,都是错误的、值得怀疑的、需要改造的。比如我幼时体弱,我妈担心我是不是经常受欺负。青春萌动了,热衷锻炼整出一身疙瘩肉,我妈就总是怀疑我在外面打架生事。老爸比较文艺,对我说过一句极富美学精神的话:“同样是青春年少,别人H家的儿子像春风中的麦苗,你怎么就像园子里的老南瓜。”看我爸给我取的名字,强壮厚重十足男性化,大概是希望让这个男丁单薄的家能够富实些。但他的审美理想,却是秀美、斯文的书生范,而我“又丑又拐”,改造任务相当艰巨。当然,罪大恶极之首状,还是“不搞学习、不务正业”。

 

作者高三时去武汉参加『艺考』时留影


以我自己当时的观察,生活条件差一些的家庭,父母对子女往往不吝其爱,更为包容。生活条件越好的家庭,却越是疏于互动,父母与子女很难平等,极尽衣食之予,却更难宽容观念上的差异。物质生活上的富足,并未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优越感,没有“生龙活虎”的青春,遑论“如虎添翼”。没有交流、理解,精神上备受压抑,衣食还要“受之有愧”,更加没有话语权。因此,我那个时候对自己以及周围同学的贫富苦乐确实没有太大感觉,无法面对天门话的诘问:“不晓得甘(艰)难辛苦!

 


九十年代初期的大学里,某次课堂上,哲学老师向我们抛出一个设问:为什么农村的学生普遍比城市学生学习更勤奋?

 

最多的答案是“因为跳农门的理想”。老师淡笑,说这还是属于社会性因素,应该可以有更深的思考。众人不解,老师继续解答:乡村的生活环境相对简单,生活节奏也简单,常常面对日月星辰与天地之广阔……人,更容易沉思,从大脑到内心更为空灵,这样非常有助于人的自省,也有利于行为自主、人格自律;而城市生活带给人过于庞杂的信息量,人的心脑总被外部信息占据,思维受外界的牵绊,往往容易“他律”——受干扰以致影响到行为的自主性;不是说哪一种生活形式更有优势……优势最终的体现还是在人!只是,乡村的学生需要更好的社会条件,而外部信息干扰下的心灵,需要更强大的认知系统

 

这个戴着黑框眼镜、额头宽阔的哲学博士,只带一页手写文稿纸便洋洋洒洒两节课的老师,授课时浓眉紧蹙、目光如炬像是朗诵莎翁台词的学者,为我开启了一扇门。

 

人之所以“困”之所以“难”,都是因为蒙昧。

 

读小学、中学也好,考上大学也罢,终不过是一个“学”字!到底怎么样才算是“上学”?将“学”字拆解解读,可大致窥其本意:下面一个“子”,是人之子,幼儿、学子。上面的“学字头”(参看繁体),中间一个“爻”字,爻,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左右两边是两只手,或是父母师长之手。中间是一个“冖”,“盖子”表示幼子还被遮蔽,处于蒙昧状态。以此释义,“学”字的字义,乃是承父母师长之手,以阴阳天地之道,开启蒙在幼子心中的“盖子”。

 

接受教育,古时称为“发蒙启蔽”还有“启蒙”。这个“启蒙教育”最具人性意义的价值在于:“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幼子天生自有“求真向善爱美”之心,每一个内心都有光亮,教育要做的,只是“开启蒙昧”。

 

高中毕业班合影,作者因外出『艺考』而缺席


回想中学时代,我“鬼混唐朝”的那些日子,浑浑噩噩的不知所以,都是因为自己的认知局限而迷失,因蒙昧而无解。我也想学习,可是不知道什么是学习,大概并未认可把课本背下来就是学习。不只是我,我想还有不少同学都和我一样,试过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我在身体行为上是听话的,可是内心什么方向感都没有。无知的岁月里,太需要得到一些解答,获得一些引导,或者,就是需要一些普通的情感。所有学习中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都是成长过程中“光亮”未及之处。

 

后来同学聚会,住读的同学讲他们的休息日,也非常欢乐。往往会约上一伙人,骑着自行车,甚至是步行,在各个同学所在的乡村之间相互走动,去同学家里吃“大餐”,去田野里嬉戏,去小河里游泳……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他们走在乡间路上,青春作伴,一起高歌,内心是何等的光亮。

 

以肉身对抗困难,以灵魂对抗困顿,这也许就是所有人的成长。当时的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自己的难,或贫于衣食,或困于琐思。既然学在天中,肯定是心怀理想,不管男生女生,不管先进后进,每个座位上,都有一个负重前行的灵魂。命运总会给人一些困惑,需要自己在生活中找到解答。找答案的过程,大概就是生命的意义。现在,那些曾经生活条件艰苦的同学,那些曾经受困于学习的同学,都有了体面的身份和优渥的生活,有家有业,再难提及当初学生时代的艰难。

 

只是,青春除了背书,还有其它更多的需求,更广阔的世界。回想“鬼混唐朝”的年代,我一直觉得心中有憾:青春年华时欠下的“功课”,以后的人生阶段里再难补上……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同学,和我有相同的感受?多年以后的一则新闻,55岁的斯皮尔伯格重返大学,续读本科拿回迟到的学士学位,他对当年选择辍学深感懊悔:辍学就像风湿痛,年轻的时候没感觉,等上了年纪就会被痛感纠缠。我对“风湿痛”的感受深以为然。虽然我没有错过学位,但是错过太多本该做好的事,而远离自己的理想。

 

形容那些读书不好的学生,天门话说是“蠢”。当年那些分数不好、或是无心学习的同学,实在是聪明得很。学习上的差异显然不是来自智商因素。十几岁的年龄,所思所想,天马行空。宇宙天地、亘古流光,未知世界的神奇与无限,是天赋时予而生发的少年狂;世情冷暖、人生微茫,初识一切的懵懂与敏感,是触碰世界而滋生的少年愁。这些,丰富的、细腻的心理,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的单一要求,被“听话、搞学习”一言蔽之。青春的身体和心灵,茫然,不知所措。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要束缚人的思维,给人以自由!成长中的勃勃生机,不应该被局限。师者,如果更多一些情感关爱,人文关怀,更丰富的一些知识来解惑,将是最好的引导的力量。至少,会让学子少很多成长的烦恼。面对那些思路上的坎坷、弯路、有关人生的误会、误区,不用苦等自己成年后,认知提升到一定程度,再来与这个世界和解。当然,在家长的大棒指挥下,只能过独木桥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想法,只是奢望。

 

               (全篇完)

                              2018.10.02于福建榕城

 

本期责任编辑:南门包子】



榕树的其他博文链接:

榕树:“鬼混唐朝”—我的天中记忆


前期其他博文推荐:

沧海一声孤笑杳,红尘万里江湖遥

天门人在海外:我的首次海外投诉

竟陵中学好时光

鸿渐文献:江南以西 仲秋之寥

老天中校园的“丹台古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