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鸿渐文献:江南以西 仲秋之寥

小熬浆糊 鸿渐风 2023-04-30

江南以西 仲秋之寥

 

小熬浆糊



 

    世人眼里,唐玄宗最惊天动地的事,是与杨玉环的不伦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只是李隆基最终盖棺论定彪炳青史的,是他的文治武功。自开元登基,一手打造了唐朝极盛之世。理顺行政区划是重要基础建设,全国被分为十五道,公元733年,始设江南西道,自此,江西之名沿用至今。

 

    江西--江南以西。

 

    白居易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韦庄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人文荟萃地,物产富饶乡,没理由不喜欢。所以韦庄在《菩萨蛮》中最后慨叹: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好,江南以西好不好?素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的江西,从古到今名人辈出,文脉悠长,只是近现代似乎走了段下坡路。稍远,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时,江西是主战场。民间传说,陈战败后,朱元璋在江西大肆杀伐(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在四川屠民无数,是跟明朝皇帝学的吗?),说书人讲“撸荷一刀”,即疑人藏身荷下,见荷叶便砍,血流成河。无数江西人逃往湖北(不知是不是因陈氏为沔阳人),就像如今叙伊难民纷纷逃往欧洲。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六百多年后,朱毛上井冈。穷山恶水,天高帝远好称王。其后几年,围剿与反围剿进行了五次,毁的当然是江西人的家园,死的也多是本地人。那时红军有个湘鄂赣根据地,湖北佬江西佬一起闹革命。据史料,仅共产党这边,江西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5万之多。江西兴国、湖北黄安(现红安)也成为全国擢升将军最多的地方,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多灾多难的江西老俵啊!

 

    然而,一地自有一地的传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西有不朽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有宋江醉题反诗的浔阳楼,有在中国掀起惊涛骇浪的庐山会议……

   

    这些便嵬集成我这个湖北佬心中挥之难去的江西情愫。于是,怀揣想往,启程向东,在仲秋时节。

 

 

    如果真有一座山,兼具了恢弘自然气象、厚重人文气息,还有浓烈政治意韵的话,这就是庐山。

   

    早上从九江出发,“跃上葱茏四百旋”,抵达山顶。山岭间别墅群高低错落,蔚为壮观。导游说,红顶是私宅,绿顶是宾馆。看去红顶不少。街道(是街道,不是一般山道)两边,银行、菜场、邮局、派出所等应有尽有。导游说山上约有两万多居民。在1400余米海拔的山顶有如此开阔街市的,应该只有庐山吧。这么多人长住山上,吃的当然是旅游饭,不,吃祖宗的饭,祖宗的山水、文化、历史。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内四大避暑圣地之一,“匡庐奇秀甲天下”。朱元璋、毛泽东都曾在此乘兴赋诗,最出名的,当数李白的“飞流直下”,还有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名句。李白的瀑布须山下“遥看”,白居易的桃花要待四月。漫步“花径”,远眺香炉峰,悬想古人情怀意趣,别有一番境况在心头。

   

    其实,最想看的,还是现代名人在庐山留下的痕迹。我想看看藏在这座政治名山中的,数次波诡云谲政治风暴的发轫场所--数十年“红雨随心翻作浪”,曾左右了我们和父辈两代人的命运

“美庐”,本文所有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美庐”很美,庭院营构因形就势,室内建筑典雅静谧,院中一摩崖石刻,有蒋氏所题“美庐”二字,与别墅相得益彰。毛泽东最初上山也住这里。不知是本人授意,还是底下人揣摩圣意,反正是后来另在芦林湖畔为其新造了“芦林一号”别墅,两相比较就有些意思,美庐也背山面水,但场面较为局促,以幽静取胜。芦林一号同样枕山傍水,但规模宏大,阳光充足,地势开阔。博物馆内有当时国家领导人在芦林湖游泳的照片,如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细观别有意味,多是在水中或站或走,泡澡而已。毛泽东的照片则有各种泳姿,中流击水,生动活泼,天下一人也,自是纵横捭阖从心所欲。其他人头上莫不高悬达摩克里斯之剑,经常性要被敕令做检讨,哪有心思劈波斩浪


现实比照片传神。1959年全国陷入灾荒,饿死者以千万计。庐山上的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本来议题是“反左反冒进”,彭大将军德怀不忍饿殍遍野的惨烈现实,上书万言,龙颜大怒,“反左”变成“批右”。积威之下,朱总司令对彭作了言不由衷的“批评”发言,毛轻蔑地当众讥朱老总隔靴搔痒。由此,中国无可逆转地急剧滑向极左,直至登峰造极的“文革”十年。转眼到了1970年,庐山又开会了,这次是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会议最大成果,是揪出了陈伯达。陈氏贵为政治局常委,文革红得发紫的人物。据毛泽东在会上发表的《我的一点意见》称,陈宣传颂扬毛泽东的“天才伦”,要设国家煮席。“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而毛说自己是坚决不当国家煮席的,你还坚持要设,那是想谁来当?此次文字狱祸及四位军界大佬。过了约一年,林彪机毁人亡。人们才约莫估出,死掉的就是那个犯大忌想当国家煮席的人。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原来是卧底,剧情如此反转,文革真的是玩不下去了。这才有了邓小平几落几起的传奇,时势造英雄,也毁英雄。

庐山会议旧址


这是我执意要导游调换游览点,到庐山会议旧址看看的缘由。庐山人民剧院大门上方的院名为典型“毛体”,维护得很好,依旧鲜红欲滴。二楼的座位台签依照当初实景摆满了会场每个座位。粗略浏览那些仿佛听过的名字,过半数中央委员竟都未得善终。门前右前方山坡上,是当时国内著名的庐山军官抗日训练团驻地。为合作抗日,周恩来曾两上庐山与蒋磋商。兄弟御外,挥写出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伟大史诗。

 

    是夜,宿庐山下。


    说巧也巧,正值中秋。秋夜清朗,月明星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明月作证,诗人因山而兴,庐山由诗而名,没有哪座名山比庐山更能享有山水诗策源地的盛名;今人慕山而至,尘世因山而改,没有什么电影戏剧比庐山上演的真实大剧更惊心动魄,影响久远。哲人说,悲剧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是时有年轻朋友微信问,今晚那边的月亮是不是大些啊?

   

    望窗外,月明如昼,对面是万古匡庐伟拔的山影。遂回书曰:苏轼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今日继续庐山之旅,山下行。

   

    从车上看去,庐山西麓的双塔很是醒目,那分别是东林寺和西林寺的所在。虽然东林寺比西林寺修得迟,但名声大。这不仅是因为其被日本人视为净土宗的祖庭,更因为其主持新建了号称世界最高的东林大佛,高48米。听导游如是介绍,我有些纳闷,国外的不说,乐山大佛70余米,无锡灵山大佛多年前曾往见过,88米,心想这牛吹大了。待近观,才知原来是阿弥陀佛。乐山大佛是弥勒佛,灵山大佛是释迦摩尼佛。有同行者不明究竟,还在说只要是大佛,都是释迦牟尼佛,这就是世人囫囵吞枣的毛病。

   

    东林大佛48米高,用了48公斤黄金贴金,尤其是在佛像周围修了漂亮而巨大宝盖,使其远观近看均甚有气势。看介绍说,待配套设施修成正式开放后,将不收取门票,任信众自由往拜。果真如此,也是回归佛祖普度众生的本意,因之便有些神奇显现。如因痛风而不良于行的左君近前拜见大佛后说疼痛减轻很多,又有拜过大佛的刘君股票连涨,诸如此类灵验事,众皆欢喜。

 

    观音桥在庐山东南麓。百度一下,说是清人查慎行《庐山纪游》将其列为匡庐二绝之一。查慎行,大侠金庸祖先也,然《纪游》通篇未提该桥,原来百度之识有时也有限度。山涧上凌空飞架的单孔石桥。要绕到桥下才能看出其神奇。全桥31块各重一吨以上的大石块无灰浆卯榫在一起。石桥始建于公元1014年,至今千年以上,几经风雨,石桥巍然。近旁即是蒋介石夫妇行宫,当年交通不便,蒋氏坐水上飞机落鄱阳湖,然后小艇接引上岸,再驱车至此,主要是在此运筹抗战事宜。如今人去室空,但闻涧下泉水淙淙,蒋氏夫妇手植的夫妻树更是青葱如盖。史料中的蒋宋二人是十分恩爱的,想当年,应该是时常携手漫步石桥吧。斯人早去,世事变迁,高胜美咏叹“千年等一回,我无悔。梦缠绵,情悠远……。”

   

    千年石桥仍在,庶几可无悔乎?不得而知。

   

千年石桥,封面图为芦林湖



    一时兴至,撰联一副以记所观之胜:

 

宝相巍峨,百代东林辉净土

石桥斑驳,千年匠意夺天工

 

 


    离开观音桥,便驱车奔浮梁县瑶里镇,夜宿瑶里梅岭山庄。翌日游瑶里。

   

    瑶里号称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还真不是宣传噱头,实至名归。

   

    年轻时在医院实验室上班,要用到一物质,曰白陶土,别称高岭土。那时不求甚解,如今方知,该物为烧瓷原料,就来自瑶里的高岭山。瑶里实为窑里,景德镇陶瓷发祥地,制瓷老根据地,比陈毅的瑶里新四军根据地老多了。上世纪初逐渐衰落,现在专为游人保留了其制作釉果的手工作坊样本。所制釉果即烧瓷原料,为灰白色砖形。作坊位于群山怀抱的小河边,几个窑工在不紧不慢地劳作。曾几何时,窑工如云、船舶如梭的喧盛演幻成古道西风、小桥流水的幽静,令人唏嘘。

 

    作为徽饶古道的必经商道,瑶里古镇依瑶河而建。两岸徵派院落鳞次栉比,砖雕、石雕、木雕,多姿多彩,层次分明。最著名者为宗祠建筑,瑶里两大姓氏--陈氏、吴氏的祠堂分列两岸。比及各地祠堂多在文革时被捣毁,这里的祠堂奇迹般地保存完好。河水澄澈见底,水中红鱼肥硕,三五成群,悠哉游哉。导游说因镇上有余姓,这些鱼从无人捕捞。流经镇上的数百米河道,就建有三座桥--一座宽敞的水泥桥为交通干道,一座不足一米宽的简易木桥显系古道遗迹,还有一座惟美精致的廊桥,乡党们真有情趣。在街上看到一张公告,内容是修筑本地什么公用设施的乡民集资捐款,及使用明细,精确到了圆、角、分。所遇当地人,或坐或走或劳作,无不从容洽淡。民风淳朴一致如此,连街头巷尾的狗,都步态悠闲,目光温顺。中午在此享用了几天中最地道可口的一餐土菜佳肴。一行人风卷残云吃得差不多了,女导游仍兀自端着半杯当地自酿的梅子酒,喝得有滋有味。倏然想起已故诗人木心的《从前慢》,不禁叹曰:陶潜所言桃花源,非在匡庐,实藏浮梁也!


 


    景德镇,最后一站。

   

    所谓四大古镇,一是湖北汉口镇,一是广东佛山镇,素所熟识。另一为河南朱仙镇,末去过,似乎与岳飞有些渊源,也是李自成与明军中原逐鹿的地方。第四个便是景德镇了。该镇以瓷器名世,其最显赫的业绩,要算郑和下西洋时将该镇产品带到了四面八方。以至金发碧眼的夷狄说起中国,只会说“产china的地方”,谬种流传,无端湮没了我堂堂中央之国的本名。参观制作瓷器的工场,同行者纷纷感叹:这么复杂繁难,瓷器卖得贵也应该。说归说,这并不妨碍大家稍后选购时大砍其价,毕竟,如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也。陈列间的“毛主席用瓷”、“中南海专用瓷”琳琅满目,趋近观看时很是踌躇,担心一不小心让动辄好几万的玩意“咣当”掉。这些瓷器均标有“御”字。接待人员说,我们是惟一的官窑,语带豪气,面有得色。据说原来官窑烧制的进贡瓷器如有次品,是要当场就地摔毁的,否则,描龙绘凤的皇家专用品流入民间,岂不乱了规矩。如此看来,现在手中有票子就可随便享用主席用品,昔时王孙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仅此一点,面对央视的“幸福指数”调查,就该慨然回答:我很幸福。但我始终没弄明白的,是这官窑的界定:国有企业?知名品牌?技术专利?后来导游带我们去他说的民窑,整明白了一点:民窑的东西比官窑的便宜多啦!大家纷纷出手之际,仍有人按兵不动。等到晚上,此君跑到当地夜市,购回的瓷器比官窑民窑便宜得多,价格差距为数量级,不提也罢。

 

    宋玉《九辩》云:寥兮天高而气清。此行山水苍翠,人物生动,仲秋之寥,驰目骋怀。惟未能探访陶渊明遗迹,并登临浔阳楼,诚为憾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小熬浆糊2018于武汉



本文2018.3.8由《澳洲雪梨子》公共号首发,并刊登于2018年第二期《武汉文学》

**********************************************************************


 

再版责任编辑:白糖金果】



小熬浆糊其他博文链接:

小熬浆糊:铸剑为犁,山重水复治癌路

火药之药:天上掉下个救心丹

转角是爱:伟哥的故事

小熬浆糊:嵌名拆字侃对联

小熬浆糊:与你踏歌而行


前期其他博文推荐:

老天中校园的“丹台古井”

鸿渐文献:天门人朱天

天门人在海外:薛阿姨与她的传说

火门山道:阿Z外传(乡语小说)

回忆恩师毛汉生:城关/竟陵中学(1963-1986)



欢迎大家在公号“发消息”处留言。您的留言,可能出现在每周的留言精选中。另,应大家的建议,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本号作者与读者的沟通,畅叙乡情,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小编将加您入群。赐稿者请将大作投递至:449027919@qq.com 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