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舟帆:我的家乡天门龙潭湾

舟帆 鸿渐风 2023-04-30

我的家乡天门龙潭湾


舟  帆

 

      我的老家在湖北省天门市竟陵镇龙潭湾。我离开家乡已经整整40年了。其间,我也偶尔回天门,但因工作和种种原因,每次逗留时间都很短,可谓是来去匆匆。这个让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龙潭湾,留下了我童年的欢乐与梦想。


     记得小时候,总听老人们讲,这龙潭湾是有来历的,究竟有哪些来历?当时懵懂,后来才慢慢明白。

 

     相传,后唐的天成年间,有位山西少女京娘,随父去南岳庙烧香拜佛,两人不幸中途走散。孤苦无依的京娘流落到人地生疏的天门,正在为难之际,巧遇当时落魄的江湖义士赵匡胤

 

     话说老赵盖世英雄,但当时革命还处于低潮,成功不知在何时,自己混的也是灰头土脸,为革命四处流浪奔忙,但他为人一幅侠肝义胆,看到京娘在街头徘徊,便立即上前问明缘由。听完述说,老赵立马见义勇为,决定不远千里护送京娘还乡。


      很快,二人启程,说话间来到了竟陵河边渡河。上船后,身无分文的赵匡胤无法支付渡船费,只好将祖传短剑一柄交付艄公,以作渡河费用。艄公是本地人,竟陵人生性精亮,勤劳智慧,为人豪爽闻听两人的故事,说什么也不肯接受,毅然免费送二人过河。哪知船到河心时,风浪骤起,京娘险些跌进河中。老赵护花心切,急忙去扶持京娘时,不慎将短剑失落水中。

 

      后来,老赵革命成功,做了宋朝开国皇帝,始终不忘天门这段奇遇。便特意敕封天门竟陵这一河段为“义河”。那柄失落河中的短剑,据说在河里日久天长,变成了毛蚶。豪爽胆大,天性聪慧的天门人杀蚶尝肉,发现味道极为鲜美,“义河蚶”美名由此而来,而且声名远扬

 

      久而久之,义河蚶成了湖北天门颇具传奇色彩的独有的水产品,它有两枚坚硬扁长的贝壳,合拢时如一柄短剑。肉呈奶黄色,用以氽汤,鲜美可口,是天门著名的筵席用菜。

 


      记得一个冬天,我回天门,初中一位同学的弟弟在天门饭店宴请,专门让厨师清炖了两锅义河蚶招待我们,那次喝了个天昏地暗。鲜美无比的胡萝卜粉丝清炖义河蚶,至今想起来,仍让人流口水。

 

      这义河,义河蚶已经很神奇了,更神奇的还有呢。

 

      过去,人们把皇帝比作是龙的化身,是真命天子。这赵皇帝是龙身,经过的渡口必定是龙潭,所以天门县河赵匡胤经过的这块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了龙潭湾。

 

      据说,龙潭湾的风水也是有讲究的。十多年前,当地有位居民不顾周围邻居反对,非要在河边堤口建起一套三层楼的私房,正面对着龙头。半年后,一次大暴风雨来临,房屋直接冲倒在河中,还失踪了一人。后来,有人说是不该在龙潭上动土,惊了龙神,龙神让他一家下水。也有人说是房屋靠近河床地基不牢所致。还引起了争论。但是,科学也好,迷信也罢,房屋的断壁残墙至今还躺在河床中是不争的事实。

 

      据我所知,龙潭湾自从赵匡胤路过以后,好象在没有出现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人物。传说李先念,贺龙的队伍也经过这里,可能人多动静大,也再沒有遇到过落难的美眉,因为,那时这里已经解放。


 


      龙潭湾有个古渡口,至今还在。至于存在了多少年,估计没人能说得清,天门县志上也未记载。但那河岸边立着的青石碑却清楚明白地见证着这块土地上人类的繁衍和时代的变迁。

 

      老人们说,这个渡口以前是通往竟陵城区的交通要塞,曾经车水马龙非常热闹。我记得小时候在家玩耍时,只要有农村小孩穿的花花绿绿跟着父母或大人进竟陵城路过此地,我们那些小伙伴们便躲在屋檐下,大喊:“乡里的姑娘上街来,红的绿的穿起来。”小孩听到喊声后,马上害羞的紧跟大人身旁快速通过,而小伙伴们则发出一阵阵精神胜利的坏笑。类似于现在的击掌喊“耶!”吧。有时遇到不信邪的小孩,发生小冲突的事,也是有的。

 

      在龙潭湾的渡口,曾经残存着四块大青石古碑。我小时候经常爬上去坐在上面看河景。这次回去,发现只有两块了,而且挪了位置,埋的很深,估计是防被盗吧。记得参加工作后,一次回家,兴趣所致,我专门同堂兄去河边看过这四块碑文。

 


      碑上文字依稀可辨,有三块记载的是当年建渡口时捐款人姓名及所捐银两数。最后一块石碑上刻有一条类似于民约的东西:“公议:凡属往来客商,无论或远或近,不取分文,其车轿六蓄照章取钱,不得苟解。每年逢节,虫月十五起正月十五止。”

 

      辨认碑意,译成白话文如下:“大家讨论决定,每年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凡在这里过渡的人,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不管是做客还是经商,一律免收过渡费,牲口,车辆,轿子一律收钱,不准涨价。”

 

      后来我们分析,四块碑文,一是记载着捐款人姓名,钱数。二是制定了一个春运规则。这应该是古人最早制定的春运政策吧。这政策通情达理,亲切和谐。他们集资修路修码头,不搞收费还贷,过年过节还优惠行人。(与现在的节假日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政策是大相径庭的。现在是节假日的通行费免了,而还贷期限却延长得遥遥无期)可能就是因为有一系列这样大度开放的政策,才使得竟陵城在明、清时期商贾云集,文风鼎盛,成为江汉平原上的重镇。


图片全是龙潭湾风貌,均由舟帆摄影


※  ※  ※  ※  ※  ※  ※  ※  ※  ※  ※  ※  ※  ※  ※  ※  ※  ※  ※  


前期文章回放:

心然:宝岛拾翠(上)

陆羽金鱼:我的知青故事(1/6)

张明:天门沈记香铺的女儿

尔也:忘不了的曾万家台

《鸿渐风》留言精选(11月11日—17日)


欢迎大家在公号“发消息”处留言。您的留言,可能出现在每周的留言精选中。另,应大家的建议,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本号作者与读者的沟通,畅叙乡情,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小编将加您入群。

赐稿者请将大作投递至:449027919@qq.com

谢谢!(敬请自留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