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舟帆:端州赏砚

舟帆 鸿渐风 2023-04-30

端州赏砚

 

舟  帆

 

重和元年(公元1118)十二月,一个月黑星稀、寒风凛冽的夜晚,广东通判燕瑛突然心血来潮,翻身披衣起床,掌烛,麻利地在一方端砚上研好墨,铺开折子,只见他奋笔疾书:……“肇”乃发端也,“庆”乃可喜可贺,合二为一,即“喜事是从这里开始”之意……恳请皇上圣恩,御笔赐书……燕瑛文思如泉,奏折一气呵成。

 

当这份还散发着墨香的奏折辗转传到宋徽宗的龙案上时,他只看了一遍,便不假思索地执起朱砂笔,御批“奏准”,同意将兴庆府改名为肇庆府。

 

原来,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14岁时被封为“端王,以端州为封地,18岁登基摄政。赵佶认为他是靠端州这块风水宝地发迹的,便将端州改名为兴庆。现在,有奏折要将地名改肇庆,以示吉祥圆满喜庆,宋徽宗当然应允。并亲笔题写了“肇庆府”三字的匾额。自此,“肇庆”地名产生,且沿用至今,闻名遐迩。

 

听完当地导游区小姐的介绍,来肇庆参加笔会的同行们纷纷给予掌声,赞赏小区导游的基本功不错,口才了得。

 

仲秋之际,我应邀到肇庆,也就是古端州参加笔会。说是笔会,主要目的是让大家欣赏端砚。

 

我对端砚从小就感兴趣,起因是小时候练毛笔字,背古诗。我读过李贺的“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也读过张九成的“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记得小时候父亲教我练毛笔字时,还给我讲过“呵气成墨”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唐代末年,端州有位姓梁的举人,赴京参加会试。考试那天,京城突下鹅毛大雪,许多应试者被这突如其来的坏天气搞得束手无策。因为那时还不用墨汁,而是用墨条研墨书写,天气寒冷,研磨出来的墨汁很快就结成了冰,无法再书写。只有这位从广东来的梁举人,用家传的砚台研磨的墨汁不结冰。正当梁举人得意洋洋的时候,发现水滴中的水也结成了冰,梁举人大惊失色,对着砚台像念咒语一样地喃喃说道:“砚台啊!砚台啊!人家都说你是文房之宝,如今你宝在何处?”话音刚落,砚台中出现了一层薄薄的水雾。于是,他就不停地往砚台上“呵气”,再借着水雾研墨。最后,砚台帮助他做完了试卷,如愿考上进士。

 

这方神奇的砚台便是端砚,“呵气成墨”的佳话也一直在民间流传,我印象特别深刻。从此,不仅记住了端砚,而且对端砚一向心驰神往,念念不能忘怀,只想着哪一天能一睹真容。

 

为了满足大家观睹端砚风釆,笔会组委会特地让我们从广州乘船到肇庆,并专门安排了导游介绍当地山水风俗,让大家了解肇庆、熟悉端砚。

 

很快,船过羚羊峡,但见宽阔的江面上浮着一块狭长平坦的绿洲。凭栏远眺,浩渺的江水宛如金黄色的飘带,而这绿洲就像嵌镶在飘带上的翠玉。这就是端砚的家乡砚州。

 


船机轰鸣声依然响着,导游区小姐拿出讲解话筒,用广东特有的普通话,绘声绘声给我们又讲了一个更有趣的传说:

 

公元1040——1042年,北宋庆历年间,包拯在端州任知郡事三年,他为官清廉、执法如山、铁面无私,公正廉明,为端州人民办了许多好事,深得民心。在他任满准备乘船离开端州时,百姓们面江而泣,焚香跪拜送行,许多人要给包拯送礼,均被婉拒。据传,当时有个徐姓绅士,知包拯酷爱书法,但却没有个好砚台,便用黄布包了一块上乘的端砚,悄悄地拿给包兴,请他转送包大人。当包公的官船驶出羚羊峡口时,平静的江面突然狂风大作,波浪滔天。包公心中纳闷,莫不是船上夹有赃物,便令包兴严查。查无结果,风浪更大,包兴方醒悟:莫不是那方端砚?这才向包公如实禀报。包公对包兴说:“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今日收受赠砚,难怪触怒天公,端砚是端州百姓的,当物归原主。”说罢,包拯走出船舱,把端砚和那块黄布朝端州方向扔去,顿时风平浪静。后来在包公掷砚和布的地方浮起两个江心岛,大的形似砚台,人们称之为砚洲岛,小的是长长的一系列黄沙,被称为黄布沙。再后来,人们在砚州岛上建起了包公祠,至今仍香火不断。这当然只是个传说,但端砚历来被人们所珍爱,却是事实。

 

中国书写工具由笔、墨、纸、砚构成,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能书会画的,从来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而以湖笔、徽墨、端砚、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上品。

 

有资料记载:文房四宝,起源于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在南唐时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指湖笔(浙江湖州)、徽墨(安徽徽州)、宣纸(安徽宣州)、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200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甘肃的洮砚、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又称为我国的四大名砚。端砚为名砚之首。端砚,是采用肇庆的适合磨墨的石头经过加工后制成的砚台。据史料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出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唐高祖年号,武德元年是公元618年,由此推算,端砚问世已有1380多年。

 

从唐代开始,端砚就作为贡品而名满天下。它石质细腻、滋润、极能发墨,不损笔毫,研出的墨汁油润发亮,层次丰富,虫子蚂蚁不蛀,硬度适中。而且端砚下墨快、蓄水不涸,书写流利生辉。式样雕琢精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诗人刘禹锡有端州石砚人间重的诗句。历代有关端砚的著作,举其荦荦大端,即有吴兰修的《端浮砚史》、赵希鹄的《洞天清录》、陈子升的《砚书》、景日珍的《坑述》、高兆的《湍溪砚考》等等。

 

历代帝王中,不少皇帝喜欢把端砚作为赏品奖给那些名臣学士。而诗人学士之间也喜欢把端砚作为相互馈赠的礼品。古时名贵的端砚价值连城,诗人书家,得一端砚,如获至宝。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称赞端砚居群砚之首。因为它质刚而柔细润如玉。用它磨墨写字,隆冬不冰,盛暑不干,油润生辉,白蚁不蛀。唐代诗人李贺甚至用踏天磨刀割紫云圆毫促点声静新的传神之笔加以赞美。

 

午饭后,我们的游船渡过湍急的羚羊峡,在斧柯山脚的一处渡口上岸,站在山坡上,只见,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两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七星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

 

我们参观著名的砚材产地老坑。这个坑洞原称水岩,自唐以来已经开釆了1380多年,历代官吏把此处砚石列为贡品。《端溪研考》记载,端石皆可制砚,惟水岩最贵,有呵气研墨的特点。过去,端砚工人要几百人举着火把灯盘,牵着绳索才能下到无底坑里挥锤掘石,石料只能靠藤筐拖运出来,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描写的:“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清代诗人方勿庵更用诗句刻画了工人们劳动的艰幸:“端州砚出端溪水,匠人人水伐山髓,蛇行匍伏含牙间,性命轻损毫发比。古时候,采砚人丢命比丢一根毫毛还容易。岩洞里,我们看到了砚工们釆石留下的斑斑痕迹。这些痕迹虽然久远,有些模糊了,沟槽中也长满了暗绿色苔藓,但古代砚工们为发展民族文化而不畏艰辛的形象,似乎就在眼前。

 

如今,漫步砚州大地,山水钟灵毓秀,山林青翠浓郁,岚霭悠悠萦绕在山间,山水草木、古老建筑、民俗风情……都在淳朴自然的生态环境中灵动着。封闭了百年的水岩,砚工们使它重新献宝。我们又来到七星岩山下一间端砚厂参观,看到了这些艺术高超的匠人,他们正踏天磨刀到斧柯山麓割”:釆砚石。这些采来的石头,有紫色,碧色,灰色或淡黄色等等。石头柔坚适中,保潮耐涸,用来做砚台。

 

砚工们以石料的不同形体,设计造型,运用砚石的各种天然纹理,刻成龙凤虎麟,山水虫鱼,梅兰竹菊等精美图案,它不仅是实用的文具,也是可供欣赏的艺术品。

 

在端砚厂参观时,厂长还专门向大家传授了端砚鉴定技巧。他说,鉴别砚台时,用手指敲砚,听其声。发出金属声的,表明石质坚硬、密度高;木声表明石质温和,密度低;若发出的声音似瓦声,则表明石质粗糙。所以,古人将端砚的特点概括为温润如玉,扣之无声,缩墨不腐,这表明无声的端砚为上品。无声的砚,并不是指敲打时听不到声音,而是发出的声音温和、细微。值得注意的是,砚石时发出的声音也取决于砚的厚度。他还告诉我们:选砚,首先是手感,其次看工艺精细程度,三是造型,砚堂要平整。

 

当下,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记载载体技术日益更新,砚台不再是我们生活的必备必需品。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枝奇葩,砚台仍以其魅力的身姿芳容,享有一席之地;端砚更是以其特有的文化、艺术、历史、收藏价值驻守文房,散发出独有的芬芳。

 

摄影,撰稿:舟帆

2018.12.18夜于武昌两湖院

*********************************

往期文章回顾:

杏黄:巨变时代的家庭悲剧(上)

孟笔韩诗:家庭【群口相声】

老牛:一封迟到的祭文——忆渔薪边明玉先生

天门籍作家杨柳:美学专著《想象论》后记

欣  姥:故乡天门琐忆(之一)

新年献辞:生命是一种信仰

因荷藕然:硝烟里带刺的玫瑰

  欢迎大家在公号“发消息”处留言。您的留言,可能出现在每周的留言精选中。应大家的建议,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本号作者与读者的沟通,畅叙乡情,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小编将加您入群。

    赐稿者请将大作投递至:tsangsj@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