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武汉人的新年寄语:不确定的一年已经到来

鸿渐风 2023-04-30

Editor's Note

    初一到初六是拟定的休刊时间,不意间遇到“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风声鹤唳,哀声遍野。这绝不是结束,而是无法确知的开始。须妥为安放我们的肉身,更须抚慰我们惶惑中的灵魂。因之打破惯例,开辟专栏,刊载热点文章,《鸿渐风》与家乡父老风雨同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糯米饭结草楼 Author 结草楼主




识人问情行路,读书观影解局

微信公众号 :糯米饭结草楼


No.80 -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作者:结草楼主

校稿:倪瓦匠 / 编辑:吕糯米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武汉封城的第三天。


建城三千多年,这是武汉历史上第二次封城。第一次发生在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之时。


那一年,大清刚刚被铁路、巨轮和蒸汽机的轰鸣声惊醒,武昌城的大宅子一一亮起了电灯,汉阳铁厂的烟囱浓烟似长龙,谁也没料到,眼前的繁华盛景将随着一声枪响就灰飞烟灭。


和一百多年前比,这座城市此时的际遇还不算最糟糕的,要警惕的是,我们被安稳的生活圈养得太久,丧失了对危险的嗅觉。


在人类历史上,灾难、瘟疫、战争是常态,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没有遭遇过任何不可抗力事件,平安终老,那真的非常罕见。


在某种程度上,改革开放前后出生的这代人就是天选之子,我们成长的轨迹与上升的历史周期几乎完美契合,很多人轻轻松松就被时代的洪流推上潮头,过着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快意日子。


从全球范围看,这也是一段非常稀有的繁荣岁月,和平与发展是主流声音,那些与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国家争先恐后敞开大门,各种机遇向我们涌来,伴随着令人心醉的鲜花和微笑。


然而,四十年走到今天,我们已经吃完了全球化和人口、市场的红利,外面的世界不再是熟悉的那个世界,最高领导早就说了,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一个完整的历史周期是有起有落的,在上升途中加速,会跑的更快,但进入下行轨道时,还能无所顾忌地大踩油门吗?


漠视规则,漠视边界,以为摸着石头过河就永远不需要修桥梁,以为敢想敢做就是所有道路的通行证,在变局面前,这些曾经可行的经验已统统失灵,遗憾的是很多人浑然不觉。


有篇文章说,吃野味吃出疫情,因为人们没了敬畏之心。这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我看过一部印象深刻的电影叫《暴雪将至》,讲述一个工厂保安非常执着地追查强奸犯的故事,时间跨度从1997年到2008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很有意思,看到后来,我已经分不清,那个保安拼命奔跑的身影到底是在抓犯人,还是与一个他赶不上的时代赛跑。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身穿雨衣的人们挤在工厂铁门前,听里面的人念一份名单,念一个进去一个,没听到名字的就代表下岗了,一律被关在门外。大雨滂沱中,每个人都面目模糊,成为一个个灰蒙蒙的雨衣包裹的剪影。


我很喜欢这个镜头。暴雨冲刷下,都是一样的芸芸众生,没有人能改变潮水的方向,我们只能敬畏潮起潮落的规律。


我身边有一位长者,喜欢把问题放在历史背景下分析,将历史拉长一看,问题果然不再是问题,该发生的总会发生,该结束的都会结束。我也深深相信这点,就像我相信疫情一定会过去,一切都可防可控。


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再轻率地用一代人的生活作代价,去填补时代转折的裂缝,不能放任那些无所顾忌的人,去踩下前进中的列车油门。历史总是相似的,希望我们比先人幸运,希望我们足够平安。


不确定的一年已经到来,就用诗人食指的一首诗作为结束语吧: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注:本文作者为小熬浆湖爱女)

责编:鳝鱼臊子


  编后的话


今天早上,美青把她的新年寄语给了我。之前叫她写得正能量一点,可她说她习惯性悲观,让我们把把关。她确实写得很冷静,有诘问,有反思,也给了希望,最后一句还是“相信未来”。可我知道她内心巨大的惊惧和恐慌——此时,她的父母和我的父母一样身处中心疫区,武汉,黄冈,两个最早被封掉的城市。黄冈比武汉情况可能更糟糕。昨天,当我站在一万余公里外,经过公司餐厅的大屏,看到画面上赫然播放着CBC的新闻:China locks down 2 cities to hinder spread of deadly virus,听着洋人用洋文念着自己家乡那个四五线城市名字的时候,有多魔幻就有多悲凉。


美青引用诗人食指的诗句“相信未来”,而相信,恰恰是最刺痛我的地方——这场灾难中,我不知道该相信谁,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可不相信又别无他法。


这几天,各种群里各种信息,各种争论,各种求证。官媒的数据与身边亲朋亲见的状况,差之千里。我愿意相信黄冈只有12例确诊,可就在遗爱湖我家附近的医院里,已经挤满了发热病人,旁边楼里的居民从自家阳台上就能看到黑压压的人。我愿意相信政府举全国之力在对疫区进行救援,可同学传来的视频里,尸体、病患、医护同挤在肮脏、逼仄的楼道,那些口罩后无助的双眼和熟悉的乡音,让我想起来就会哭。我愿意相信封城后物资保障能够到位,可满眼满屏都是各个医院自己发出的求助、求救,美青表嫂所在的医院,甚至连一件防护服都没有。就是想捐款,看到官方红会,我都犹疑,宁愿交给同学会自动发起的募捐。我该相信什么?又能相信什么?告诉世界,我不相信!


可是不相信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北美黄高校友群一直在想办法往黄冈输送医疗物资,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合法”渠道;武大同学已经报名参加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志愿服务,但是没有到位的防护措施,只会增加更大面积的感染风险——民间力量毕竟力有不逮。我们不是没经历过灾难,北京非典,汶川地震,可从来没让我觉得比今天更无助。美青说,为什么反而退步了这么多?而我心里只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喊在问:救救病患!救救医生!救救我们!你们能做好吗?你们能做到吗?


可还是要选择相信。早上看到解放军出动的消息,是我这许多天来,唯一感到安慰和放心的瞬间。徐老师说,这两天之所以信息更新比较慢,应该是中央全面接手,正在衔接的过程中,过了明后天应该就有好转。我选择相信他,相信解放军,相信我们的国家。


下午正在做一个方案,公司一位素未谋面的同事路过,问我:你武汉的吗?我定定地看着他,眼泪直接滚落出来。他正兀自说着“我武汉的,本来想把父母赶紧接过来,结果”,陡然看到对面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止不住的泪水,吓了一跳:你家人病啦?我说不出话,只光摇头。


我还是选择相信,选择希望,我以最真的心祈祷,在这个苦难深重的庚子年后——


我们这个民族

不再有人流下这样的泪水



也许你还喜欢看:

从20号到今天,我们普通人经历的这些事

你不会变成西雅图偷飞机的人

我们会不会也有被抛下荒野的那一天

为了不哭我一直大声笑

我为什么要认识那只母鸡?

解局 | 谁的浮云蔽了谁的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