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俊安:美国来信

李俊安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抗疫特稿】


美国来信

文/李俊安


XX兄:

地球的那一边,封城第十日的夜幕降临了。你们在苦撑,患者普通居民还有逆行者,媒体所有英雄化的报道都掩盖不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天门佬,我不想掩藏我对在危城中亲人和家乡父老的挂念,因为就算我说一万遍我不挂念他们也不会相信,在心的面前语言是没有遮盖力的!好多年前的有一也是这样的风雨如晦,他们为我这个累累若丧家犬的人牵肠挂肚今天轮到我挂念他们这些还在国内的每一个人,他们呢?每一个人挂念我还要挂念彼此.....相同的场景,一样的牵挂!但我宁愿回到那一年,因为那时候至少他们还不用担心彼此!

我并不是悲观,只是我不能停止挂念和祷告我得承认担心,毕竟危城中到处是看不见的病毒。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你们(与妻儿一样)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和财富,你们要为自己、为我撑住!

一切都会好起来,这个家,这座城,这个国因着这份信心,我们一起走过当年那样困难的日子;因着这份信心,这个民族得以承受了数千年种种磨难,依然在执着前行

不管是危城还是异域,我们从不是孤军,因为我们拥有彼此!我们一起撑!

Be strong! Be China-strong! Be Wuhan-strong!

祈愿你们平安!

                                   俊安

 2.1.于美国俄亥俄


 


XX兄:

在美国的这些年其实和野生动物打交道不少,不过不是在餐桌上。住宅附近有几片保护得很好的原生树林,很多小动物(野兔、、豪猪等)在其中出没,还有野生鹿。每次驾车从林子边走过,看到马路上被车不小心撞/轧死的小动物尸体,总有些恻然这里本来是它们的原生地,却我们这些人类侵入,让它们惊吓无定不说还白白丢了性命!那些鹿是我的至爱,经常在房子左右出没,不分白天晚上。有时候早晨开门上班去,看见几只鹿在门口转悠,立马觉得心情爽起来,“开门见禄(鹿),吉!”总忍不住掏出手机咔嚓几张送给朋友,希望大家都有个好的一天!

有一年在后院种了一些中国小白菜,看到绿叶白梗就想起“珍珠翡翠白玉汤“,暗咽口水。有一天起来发现小白菜被啃了个精光,旁边留下不少鹿蹄印,笑笑,算是让这些美国鹿开了“洋荤”,不对,咱中国人种的,素菜,应该是“土荤”!以后几年增加了种植面积,总想着鹿吃一点我吃一点,结果这些鹿从来没给我留下过小白菜,看来喜欢中国菜的不只是美国人

 

美国俄亥俄风光


这些年自己或带着小朋友们回国探亲比较频繁,每次都有朋友热情而真诚地问要不要来点野味,微笑拒绝亲们的爱心就是最好的款待,何求其他野味也实在不忍求?闲隙时会翻菜谱读一些名菜名厨掌故,发现我华夏美食中如熊掌、鹿胎、豹唇等毕竟是极少数,更多的名肴其实用的也是普通食材(不是野味!),使我中华美食香飘万里、征服世界人民味蕾的主要是厨艺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平日累了喜欢和妻一起看Food Channel里的各国名厨煮菜,这些大师们煮出的那些让人不停吞口水的美食用材也是一般食品店买的常见鸡鸭鱼肉和蔬果,与野味无半点搭界!

从国人的食品消耗来看,野味的消耗量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也就是说野味养活不了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野味来养活。吃野味所为何事?除了世俗的额外加在食品中的一点虚荣之外,也就是一份好奇和传说中的“吃野味补身体,后者基本上被现代科学证伪。就算是有那么一粒沙子般的好处和满足一点好奇,我们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

17年前在中国肆虐一时造成全球恐慌、付出几百条生命和数以百亿计经济损失的SARS已经证实是蝙蝠身上所带的冠状病毒寄居在果子狸上,后者作为野味被食感染人类,然后通过人类感染更多的人类,而感染的后果就是疾病和死亡。此刻正在大陆,尤其是荆楚大地“狂魔乱舞“的也是一种冠状病毒,虽然还没有最后证实,其天然宿主很可能也是蝙蝠等,然后通过某种待确认的野味而与人接触最终攻破人体的防御而感染和扩散,导致了这场以湖北为中心的疫症,或者说一种劫难

由于专业的关系,我在这个领域有些心得。这些病毒(包括其不断出现的变体)是一种天然存在,它们寄居在蝙蝠身上、某些野生动物身上但病毒、蝙蝠、野生动物和人之间还是有“分隔,存在着某种机制来阻止病毒的虽然病毒在不断突变试图打破这些“区隔“,但平衡是存在的就算病毒突破了某种“区隔“感染了野生动物,如果我们减少与这些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尤其是吃)至少可以减少这些病毒和人体接触的机会,进而减少这些病毒通过不断突变来突破人体对它的“区隔与防御如此虽然不能说这些病毒永远不会感染人体,但至少可以延缓这种感染的发生,而科技的发展必将减少将来发生的感染的危害!我不是病毒学家,没能力也没意愿使用精确的科学术语,只是觉得这些一般的道理应当为食客们了解。

我们坚信我们终将击败疫魔但无法预测我们要付出多少生命和物质的代价而每一个生命都是无价的,每一份物质都还有更多的有意义的用途。所有这些就是因为一份毫无意义、不是真实存在的“口舌之福,值得吗?为了一己“之福致使数以千万、亿的人民恐慌、疾病甚至死亡,这不只是不智、自私和冷血,这是谋杀!

为了人类的健康,为了人与环境的和谐,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从今天开始,我们每个人——

可不可以.....不吃野味?

可不可以.....不贩卖野味?

可不可以......不抓野味?

颂安!

 

                               俊安

                                   1.27  俄亥俄


北京与涿州交界处高速,卖野生动物的商贩


 

XX兄:

地球的你们那一面,已经是封城的第十二天深夜了,病患、医护人员和居民依然在苦撑着。看不见的病毒依然在四周虎视眈眈,各种资源的不足依然带来挫折感和痛苦,防疫抗疫工作的运转依然在某些地方表现着混乱.....

但以火神山专门医院的开始运转为标志的一系列进展代表着防疫抗疫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在武汉(湖北)之外的其他省市虽然感染个案依然有增加,但“大规模集体感染没有出现,说明各省市的防疫工作是有成效的,而这一切都体现了武汉人民牺牲的价值另一方面,人、财、物据说也逐步到位,为主战场的武汉(湖北)也到了由“封转入“治、防为主了。虽然这场仗还有得打(我其实很希望下一秒仗就打完了),还是疫区人民有了新的希望而高兴。这个国家有着最好的人民,他们不怕吃苦,他们也能做出牺牲,只是要让他们有希望,让他们知道这些苦与牺牲是有价值的!

我们的民族就像一辆古老的战车,制作材料优良但缺乏保养与更新每当危机出现的时候都似乎没有准备好,总要在起初的混乱中磨去那些锈垢,才能有一体的运作发出体内深藏的潜力。这保证了我们终将赢得胜利,但总是惨胜,付出无数代价后的胜利抗战如是,抗灾亦如是。

在种种的生花妙笔中我们记录了胜利,但没有记住那些损失,使无数人的牺牲失去很多价值,于是我们又开始了这个可怕的循环......家乡的文联主席说抗疫胜利后一定要在江城最美的地方建一个胜利纪念碑,这反映了他的自信和达观。倒觉得更应该在城里建很多墙刻上每一个为此而牺牲的人的名字,嵌上他们的照片。医护人员,患者,居民,自愿者.....,不论他们是在江城还是别的地方做不到,不行,建一座无字碑也行让我们和后来者看着这一个个名字和照片,看着这墙或碑流泪深思,知道有谁为了这个社会做出了怎样的牺牲,并从自己做起,做出改变避免重蹈覆辙,从而使他们的牺牲应该的价值!

仗正在打,或许我不应当说这些。只是希望将这些思绪用文字记录下来,不要让我“好了伤疤忘了痛”,愧对正在危城中苦撑的人们!

我很好,愿你们平安!

                                             俊安

2.3于 俄亥俄

 

无字碑

                                

 

XX兄:

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其实也无心去看有什么工作要处理。地球的另一面,封城就进入第十六天了。从流行病学的观点来看,如果病毒的潜伏期是14天,那只是第二个Cycle的开始,而对于在危城中病患、医护人员和居民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漫长与意义非凡,生死微信中满是朋友们从疫区传来的消息,最早的八个吹哨之一的李文亮医生走了,死于新病毒感染的肺炎(其实他可以在吹完哨子之后自己早早离开武汉的);朋友的邻居老伯昨天被送去医院却没有病床收治在家里走了;做愿者的朋友去了疫区中的XX医院,在门口和过道看到了他一生中在最坏的噩梦里都没有见到的场景,他在恐惧和痛苦中依然选择了坚强.......封城半个月了,有些患者的身体状况到了极限,而疫区民众的心理在低线徜徉......



方舱医院治早中期患者的工作已是正在进行时。尽管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在封城开始时,就在网上就提出了这些建议我们得承认坐而言容易,起而行难,毕竟医疗资源是瓶颈对于这个新病毒和它引起的感染的治疗,我们的认知增加了不少,可对于那些不幸者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让他们的牺牲对别的患者有意义,因他们的死让更多的患者活着

更多的逆行者已经在途中。他们都是血肉之躯,如我们一样恐惧却选择了逆行,情愿把自己填在病毒和患者之间。他们愿意做英雄,他们只在乎每一个人都好好活着!


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


或许你们已经从漫天飞舞的各种媒体信息中看到了整个中国作为一个整体也承受着国际社会的压力,全球看中国,中国看武汉在世界各地,无数的华人,不管是中国籍还是非中国籍,不管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为国内医疗物资的紧缺发起募捐,历史也会记载:在2020年一月的一段时间,北美(和世界很多地方)市面上所有的口罩等乎一扫而光,而它们的去向只有一个——中国——武汉。据我所知,美国的企业和华裔华侨,在各个国家中,是此次武汉新冠疫情中,迄今为止向中国捐赠物质最多的。血有温度,中国民族的血脉不是距离能够断开的苦难之中依然有大爱,大爱是我们走过重重困苦的基石。

说一个身边的故事吧我朋友圈中有一位美丽的年轻妈妈,很平静地享受着每日的生活。可从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她的生活不再是往日的平静,每天在网上在朋友圈里为着武汉各医院的呼吁找资金找物资找往国内发送的途径,亲力亲为地把重达百磅的东西送到快递处(我平时真不知道她这么能扛),总是以最快最稳妥的方式寄出快件,完全无视那成倍增长的邮资;为着国内医护收不到快件而哭,也为物资终于送到医护手中而如孩子般欢笑,然后又开始收筹措另一轮的物资......而她过往的生活轨迹,和武汉(湖北)并无多少交集


在美国的华人“年轻妈妈”在朋友圈分享的“筹措发送武汉救助物资”部分信息


睿智的基辛格博士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他没有说出来的是这些人都不是天生英雄,都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是医护是妈妈是普通居民只是当危机到时,他们放下了恐惧选择了逆行,选择了苦守,选择了分担....这是道义这是担当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得以延续的基石!

不说了,相较于危城中到处都是的病毒,文字其实是苍白无力的。

搁笔之际,上面提到的那位为武汉四处募捐的女士,在我朋友圈留了言:知道他们很难,一能说的就是不能放弃

一能说的你们没有/不要放弃,我们没有/不放弃,我们一起撑为你们,也为我们!

祈愿你们平安!

  

俊安

2.6于 俄亥俄


上:海外华人70万美金救援物质运抵武汉;下:美国20多个舟华人捐赠物质转运武汉


(责编:糊汤粉)


【作者自述】李俊安,前十六年天门娃,后三十余年异乡客,现为北美某大学教授,从事肿瘤研究和教学。外面的世界颇斑斓,却难拒藏在骨髓里的乡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惟有爬格子自解。“江南忆,最忆是故乡。荷香稻浪柳枝柔,短笛俚歌炊烟斜。何日再得还”?祝家乡父老们平安度过劫难!
编者注:作者系首次在《鸿渐风》发表作品。

2019.摄于天门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汉水纤夫:33天,从《训诫书》到呼吸机的距离(外一章)

竟陵古月:讲述2——穿行在疫情高危区

抗疫诗词特辑:一片诗心在梓桑

疫情面前,他们为什么经不起镜头的“拷问”?

秋秋:献给白衣天使

竟陵古月:一个抗疫志愿者的讲述

我们终于明白了钟南山为什么会流泪

小熬浆湖:平民英雄:我们身边的志愿者

汉水纤夫:一个人对着墙壁说话


敬请关注,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乡友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