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赵淳生:用生命熔铸“超声电机”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少年社特别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展示在苏工作院士的光辉事迹,展现他们艰苦探索、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爱党、爱国、爱真理的理念情怀,以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成长,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


赵淳生

用生命熔铸“超声电机”


 赵淳生,机械工程专家。1938年11月生,湖南衡山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1984年获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工程力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国防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超声电机技术终生成就奖等荣誉。研发6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电机及其驱动器,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200项,编著的图书《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获得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2013年12月14日,满载13亿中华儿女“飞天梦”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表面软着陆,上面搭载的国产“玉兔”号月球车将神秘的太空照片发回地面,令世界瞩目、国人振奋!“玉兔”月面巡视器上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就在这面国旗下端,有一个专门用于红外光谱仪驱动与控制的超声电机。它的直径仅30毫米,重量46克,是“玉兔”号月球车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信息的主要器件之一。


 “嫦娥三号”是超声电机在航天工程中的第一次成功尝试。消息传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淳生教授和他的团队兴奋不已。这是中国超声电机研发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超声电机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


▲中科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唐宇明摄


勤学不辍,为祖国建设需要学习一辈子


 1938年11月,赵淳生出生在湖南衡山。两岁时,父亲在革命战争中血洒疆场,9岁时母亲病逝,他成了孤儿。在地下党的资助下,他读完了小学;在乡政府资助下,他读完了中学。1956年,还在读高中的赵淳生被选拔为留苏预备生,后又保送上了南京航空学院。学生时代的赵淳生立下誓言,要用一辈子去报答党的恩情。


 赵淳生一直是班里学习最刻苦的学生。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一天也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一遍遍演绎着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明技术、造福社会的科研传奇。


 20世纪70年代,从事振动研究的赵淳生经常和法国人打交道。一次,翻译把“随机振动”译成了“随着飞机振动”,这促使他下决心掌握法语。这时候的赵淳生虽已40出头,但还是挤时间出现在法语课堂上。


 1981年,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学习了一年的赵淳生,只身来到法国。作为访问学者,没有硬性任务的闲适让他觉得浪费时间。一心想学到真本领的赵淳生选择了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攻读起博士学位。


 这完全是自我加压,一个年过40的中国人在法国读博士,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赵淳生沉醉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习起来总会忘记时间。他曾数次被锁在实验大楼里,以至于后来管理员每次锁门前都要看看这个中国人还在不在实验室。由于完成博士论文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学校没有实验条件,他就一趟趟地跑外面公司。他那勤奋好学、动手能力强和不服输的劲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法国好几个公司的老板都想把这个中国人留下,却被一心想着学成报效国家的赵淳生婉拒。答辩刚一结束,他就匆匆回到祖国。


 赵淳生每次出国归来,携带最多的是资料。1994年结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的生活后,他竟然带回了五大包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随身携带不方便,最后只能通过海运,辗转香港运回南京。



勇于创新,推动科研成果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20世纪70年代,赵淳生看到国内所用的电动式激振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就决心改变这种现状。24岁的赵淳生一头扎进实验室,一次次的失败不能打倒他,靠着一股子拼劲,他研制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电动式激振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于198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后,他还发明了高能激振器,获得发明专利和国家发明奖。他前后研发出了四个系列的激振器,这些激振器产品已被国产化、产业化,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还进入国际市场,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电动式激振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他主持研制的3套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在南京钢铁厂、江南造船厂等单位推广应用,特别是为我国长征系列火箭模态试验和歼八系列飞机、运十二飞机和直升机的全机共振试验作出了贡献。


 当人们觉得他可以靠这些成果吃老本,舒舒服服过一生的时候,赵淳生却在寻找着新的目标,绝不停下进取的脚步。


▲2012年,指导博士生开展嫦娥系列超声电机研制试验。


 20世纪90年代,赵淳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听取了一个关于超声电机研究的学术报告,引发他极大兴趣。这项基于振动原理的高新技术在美国刚刚发展研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声电机是对传统电磁电机的挑战,它比传统电机结构简单、重量轻、低速大扭矩、响应快、电磁兼容性好、断电自锁。它可以做得只有米粒大,在照相机、手表、机器人、汽车、航空航天、精密定位仪、微型机械,甚至人体血管内工作。凭着老科技工作者的敏锐目光,他看中了超声电机这个全新课题。
1994年回国后,赵淳生从系里借了15000元,买了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就向这一世界先进技术发起了挑战。在一次次失败后,1995年12月17日,一台被称为“行波型超声电机”的原型机成功转起来了!这是我国第一台能实际运行的超声电机,是赵淳生的4人攻关小组完成的,从申报课题到研制成功不到10个月,相当于国外十几名工程师3年的工作量。
 二十多年过去了,赵淳生在我国超声电机技术领域取得硕果累累。他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超声电机工程研究中心,2003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04年和2013年两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研制的旋转型和直线型两个系列的超声电机及其驱动器性能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持了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

在2015年度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留影



历经磨难,只要活着就要像电机不停转


 1981年,作为两个孩子父亲的赵淳生要出国学习。临走前几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了。那天,赵淳生带着小学刚毕业的小女儿穿越马路时,飞驰而来的货车夺去了女儿的生命。悲痛万分的赵淳生完全可以取消这次学习行程,可一心想着报效祖国的他最终还是坚强地踏上征途。多少个夜晚,他以泪洗面,但到了白天,只要一投入工作学习中,就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他惜时如金,似乎有干不完的活儿、使不完的劲儿,以至于没人看得出他是一位刚刚失去女儿的父亲。
 一次从美国探亲回来,赵淳生与家人发生了激烈争执。他的夫人和女儿一家都定居美国,而他一人独自在南航从事超声电机研究,“单身汉”的生活很不易。作为一名从法国著名大学毕业的博士、中国知名教授,赵淳生在美国找个工作不是难事,这样还可以和家人团聚,在生活上有人照应。可不论妻女怎么做工作,赵淳生就是不愿离开祖国。他说:“我出去只是为了学习,我学到的一定要服务于我的祖国,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后来,赵淳生的妻子只得放弃在美国的生活,回国照顾他。
 由于生活不规律,积劳成疾,2001年,赵淳生不幸患上了肺癌。手术过后不到半年,医生又发现他的胃部有巨大肿瘤,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半年时间经历了两次大手术,他的体重下降了26斤,身体极度虚弱,可是他坚持在病床上看资料,改学生论文,接听咨询电话,解答疑难问题。病友们都笑问他:“赵教授,你是来住院的还是来办公的?”
 就在这期间,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超声电机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建议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精密、小型直线超声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的申请报告、江苏省攻关项目“超声电机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的论证报告等。
 “所有这一切,都源于我对祖国的热爱!”为了祖国的强大,赵淳生可以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可以放弃国外大公司的高薪,可以放弃与妻女共享天伦的一次次机会。这样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无论遇到什么,无论面对什么,都丝毫不能改变他为中国民族工业早日腾飞甘愿倾尽所有的宏愿!

-END-

文/乔晖

来源:《江苏院士风采录》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编著



往期精彩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钱七虎:奋斗一甲子 铸盾六十年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王泽山:硝云弹雨挥洒万丈豪情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祝世宁:甘为人梯的追光者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贲德:雷达人生“三部曲”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郑有炓:翻过最高的山 遇见最美的风景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冯端:回首向来萧瑟处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方成:仰望苍穹 俯瞰大地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戎嘉余:科研观奠定成功路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都有为: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