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黑”感恩节了,有火鸡大餐还不够吗

ANew新大淕 2022-07-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纽约遇上花生屯 Author 刷和弦的大白


说到「感恩节」,许多人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家人团聚、火鸡大餐,以及感恩身边的林林总总。殊不知,这感恩节背后,有着时过境迁的故事。


多年前,在我对「感恩节」的印象还只停留在中学课本的「吃火鸡」时,就从英国留学的朋友那听来一件囧事。


那年刚留英的她,怀揣着多年来对课本里美味火鸡大餐配图的觊觎,兴冲冲地问英国同学:「嘿,你们怎么过感恩节呀?」


换来对方一脸的黑人问号脸:「Excuse me?我们优雅的英国人可不过感恩节好吗,那是美国土包子才过的呐。」


玩笑归玩笑,但「感恩节」确实并非西方国家的标配,只在美国、加拿大、巴西、荷兰等少数国家有,其中又以美加的「感恩节」最广为人知。


不过美加的「感恩节」略有不同,美国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加拿大则是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对于美加人民如此热衷于按照某月的某个星期几定节日,也是很迷了。。


如果说加国的「感恩节」还带着些许「感谢上帝眷顾、赐予我们硕果」的宗教色彩,美国「感恩节」的源起,就与我们古老的丰收节,有那么一丢丢相似了,都是淳朴的致敬丰收。



在美国人的小学课本里,有关「感恩节」的起源故事简单又美好:早期清教徒与美洲大陆印第安人携手共创新生活,并表达感恩之心。


画面感再强点:1620年12月,为了逃离宗教迫害的百余英国清教徒,乘着「五月花号」客船抵达波士顿南部的普利茅斯(Plymouth);


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在当地人Squanto——多年前被英国人卖到欧洲做奴隶的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学会了捕捞、种植,理解了这片陌生土地的生存之道;


他们在第二年秋天迎来盛大丰收,为表庆祝和感恩,举办了秋收宴,狂欢三天三夜,成为「感恩节」的前身。


画家Jean Leon Gerome Ferris描绘的首次感恩节晚餐。/Getty Images


但实际上,美国学界对小学课本里「粉饰太平」的做法,一直颇有微词,因为感恩节的由来,并不像教科书里轻描淡写的励志和纯粹。


历史上,这帮所谓「逃离宗教迫害」的清教徒,来到新大陆的初衷,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神权政体,与宗教自由背道而驰;


他们乘坐的船只,还从欧洲带来了鼠疫和疾病,导致新大陆的印第安部落疫病横行,人口大减;


1621年的丰收宴,也没能改善清教徒与印第安人的关系,他们把印第安人贩卖为奴的故事继续上演;


两者关系的恶化,终在1637年激化为战争——Pequot War,在血腥屠戮后残存的印第安人,依旧逃不过被卖去当奴隶的命运;


当时普利茅斯的州长布拉福德(William Bradford)还曾写道,「未来100年的感恩日,都要致敬这场血腥胜利,感谢上帝,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


欧洲人抵达新大陆之后,本土印第安人口急剧下降。/Getty Images


这样的人间真实,听起来确实不像小学课本的风格,谁还不是个宝宝,何必过早看清了生活的本质。


到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美国首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国会的要求下,宣布全美范围庆祝感恩节,当时主要是庆祝战争的胜利,但在杰弗逊总统时期又被中断,之后就演变成各州(绝大多数为北方州)各自庆祝。


直到「感恩节之母」、美国女作家海尔(Sarah Hale)30年如一日的推动与游说,才有了林肯总统在1863年,将「感恩节」定为正式的全国法定假日,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庆祝,以此感恩先烈、感恩所得、感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海尔的画像。/Getty Images



不难看出,感恩节虽有着争议的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其使命最终还是回到初心——「感恩」。


这一天,人们忙着为家人做感恩节大餐,忙着到处送祝福表示感谢,还有人会在观看美式足球,或与家人外出度假中过节。


就像我们阖家团圆的春节,美国的感恩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只不过随着美国的城市化,年轻人奔赴大城市闯荡,不一定都能在感恩节期间赶回家,尤其经济大萧条年代,还有人买不起回家的车票(联想到我们的赶春运),就留在城市与友人相聚。


所以感恩节发展到今天,也衍生出了「感友节」(friendsgiving)——朋友聚餐,感恩彼此和所拥有的,不亦乐乎。


感友节聚餐就不一定要吃火鸡了。/Pexels


我们常说,过完正月十五的元宵,才算真的过完年。


美国人的假日季,则是从感恩节开始,然后到圣诞节和新年,持续一个多月。


在此期间,你不光是被铺天盖地的折扣信息整的眼花缭乱,更能感受到一年之中人性最「光辉」的时刻。


街头巷尾充满节日气氛的欢快小曲儿,不计较得失只管吃喝就行的年终派对…还有平日疯狂催你赶进度的老板,这会儿也佛了闲了不见人影了,因为早就请好假,要去坎昆的阳光沙滩潇洒了。


感恩节开启假日季,购物广告铺天盖地。/Getty Images


这样闲散的氛围很容易让人迷失在享乐主义的「毒药」里,忘记空空如也的荷包、天文数字的房贷车贷,不顾「工作使我快乐、奋斗使我长寿」的决心,就想着葛优躺的做个「沙发土豆」,顺便在心里安慰着:「害,忙碌了一年,我也该轻松轻松了吧。」


何为轻松?在这种关键时刻,除了在YouTube、「网飞」(Netflix)刷剧看小视频的追逐「精神食粮」,当然还有拼老命清空购物车的「剁手」操作。


让美国感恩节「名声大噪」的黑色星期五,在这里必须有姓名。



如果说感恩节是美国假日季的开端,那紧接着感恩节的星期五,就拉开了美国购物季的序幕。


回顾前文的感恩节历史,哪有黑色星期五什么事,感恩又是怎么和购物联系在一起的呢?


这要多亏了美国的百年老店「梅西百货」(Macy’s)——没错,就是纽约34街那个占据了一整条大道的连锁百货。


梅西百货在纽约曼哈顿的34街旗舰店。/Getty Images


在1924年那个实体店尚处巅峰的时代,梅西百货为了庆祝好业绩,举办了延续至今的感恩节大游行,游行过后,又是一波销量大涨,各家零售业者也在那之后达成「君子协定」,每每等到感恩节过后,再开始大张旗鼓地放出假日季的购物广告。


梅西百货的感恩节游行。/Getty Images


而到了大萧条时期的1939年,黑色星期五开始逐渐为购物成型。


那一年恰好11月有5个星期四,感恩节落到最后一个星期四,零售业者担心购物季太过短暂,会因此亏损甚至破产,就向时任总统罗斯福请愿,希望将那一年的感恩节提前一周,到第四个星期四。


罗斯福总统切开火鸡大餐。/Bettmann


罗斯福自然是准了,但这个过于last minute(最后时刻)的决定,引来绝大多数早就做好过节安排的人不满,全美也只有25个州听从了罗斯福的指挥。


这个小插曲促成国会在1941年通过立法,将感恩节定为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间接给了黑色星期五更大的成长空间,发展为大规模的购物狂欢。


到了1950年代,上班族们开始在感恩节之后的星期五「装病」请假,以便凑齐星期四到星期日的四天长周末假期,又一次推波助澜,让黑色星期五成了美国文化必不可少的购物习俗。


「黑五」就像我们的「双十一」,只不过前者始于实体门店,而后者,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2019年「双十一」销售额。/cnbeta


不过说好的购物狂欢,怎么就「黑色」了呢?其实这源自早年购物者在当天的人潮汹涌,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交通拥堵、车祸,甚至暴力事件,警察便把这天称为「黑色星期五」,这个名号也就延续至今。



说完了感恩节的历史和黑色星期五的使命,最后来说说吃,毕竟民以食为天呀。


我们熟悉的感恩节必备之火鸡大餐,其实最早并不是感恩节的主角。


火鸡:肿么样,我看起来好吃吗?


在1621年的那场秋收宴上,火鸡可能只是个凑数的,甚至都不一定在餐桌上,因为当时大家吃的还是鸡鸭鹅类家禽和玉米糊。


不过火鸡作为美国极具代表性的秋季食物,胜在量大和没那么平凡。


十美元纸币上印着的美国首位财长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就有过一句关于火鸡的名言:「在感恩节当天,美国公民都该对火鸡大快朵颐。」(火鸡表示:???)


10美元的门面担当汉密尔顿。/Getty Images


对旧时的美国人而言,相比鸡、牛这种「多功能」动物,火鸡好像除了喂饱一大家子人,就没别的业务了吧,也不能下蛋或产奶呀;再对比普遍到不能再普(wan)遍(neng)的猪肉,感恩节大餐好歹是过节吃的,换个花样总是好的。


除了火鸡,美国人感恩节餐桌上的常客还有蔓越莓(cranberry)和南瓜,这俩都是东北部盛产的农作物,成为庆祝丰收的美食,实属想都不用想的「无脑」操作。


蔓越莓通常是煮成酱料,再拿火鸡肉蘸着吃,酸甜的口感据说能解火鸡肉的腻味,但享尽大中华美食魅力的本资深吃货,实在get不到这样的「黑暗」料理。(狗头保命.jpg



不管怎么说,借着感恩节,也衷心感谢关注着我们的你,以及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


并祝愿天下父母身体健康,祝愿你我,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你想看的精彩 在这里!


不会编程的亿万富豪,不是好的总统参选人
当美国人问你How Are You?
不爱代码爱中餐,微软工程师开整中国第“9”大菜系
那些飞离北上广,到美国大农村的年轻人后来怎样了?
这一回,咱跟老美真穿同一条裤子
当老美也开始吃鱼头、吮鱼骨……

关于作者

大白

国关半路生 媒体圈外人 海漂多年 

自由的灵魂 只想看星辰大海



关注我们!你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妹儿

如果觉得我还用了心

就请点个「在看」吧~

如果你有因此收获一丢丢快乐

记得随手转发朋友圈哦;)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