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会编程的亿万富豪,不是好的总统参选人

刷和弦的大白 纽约遇上花生屯 2022-07-20



Fri11/8



这年头,不是亿万富豪、没学过编程,都不好意思说要选总统了。


你或许从未听过「布隆伯格」这个名字,但你一定听过「彭博社」的大名。


布隆伯格、彭博社,排开翻译的不同,其实说的都是一个人的故事:「宇宙中心」纽约的前任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


77岁的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NYT


本周,这位现年77岁的亿万富豪,第三次表明自己打算角逐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


据说他已经派手下到阿拉巴马州收集参选必要的签名,以便赶在周五(11月8日)的截止日期之前,把布隆伯格的名字列上阿拉巴马州总统初选的选票单。(小注:阿拉巴马州并不是最早举行初选的州,但把11月8日设为申请参加总统初选的截止日期)


这个消息在美国或许已经没那么劲爆了,因为这已是布隆伯格继2016年和2018年两次试水选总统、又退选之后,第三次摆出要选总统的姿态了。


作为纽约市的三届老市长,布隆伯格在2014年卸任后,便淡出政治圈,回归由他一手创办、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务供应商「彭博社」,直到最近两次的选总统「跳票」,才又回到公众视野。


对他而言,川普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威胁,这也是他最早决定角逐2016年总统大选的初衷。只是当时为了不分走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的票,间接送川普登大位,他才在半路退选。


而在今年3月,为了让民主党选出一位必胜川普的强有力候选人,并把自己的更多资源和精力用在阻扰川普的各项危险议程上,布隆伯格二度退选。


他两次跳票发布的退选声明可谓感人肺腑,一副「在国家和民主制度遭受极端威胁之时,势要站出来为国为民」的爱国者形象,也直接把他送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神坛。


人们常说事不过三,如果这次老市长又试水后退出,可能就成了我们小时候最常听的故事「狼来了」,不仅没人会把他的参选当回事,今后他的威信也将大打折扣,毕竟选总统不是儿戏,选民们看的就是你能否挑起大梁、做值得人民信任的领袖。


看看咱们的华人企业家杨安泽吧,从一开始被人当做笑话到如今在社交媒体掀起的「杨帮」风暴,一步一脚印,力证自己选总统的认真,而布隆伯格这种财力能自给自足竞选的大佬,再不干脆点,未免伤及羽毛了。



作为老市长任内的一名纽约客,实在应该好好聊聊这位「我不在江湖,江湖却始终有我的传说」的典范。


如果说川普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富豪,那布隆伯格就是白手起家的超级富豪。在福布斯2019年的全球亿万富豪榜中,他以555亿美元的财富排名第9,是川普的16倍。


与富二代出身的川普不同,布隆伯格1942年出生在波士顿的一户犹太中产家庭,爸爸是会计,妈妈是审计,只是在婚后为了养育子女做了家庭主妇。


既然都全球第九富了,布隆伯格从小就是学霸级优等生吧?其实不然,孩童时期的他对功课并不感冒,反倒是每逢周末,都要去博物馆听听自然与科学的讲座。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考上了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主修电子工程专业。(果然好学生的成绩一般,只是说着玩玩而已


本科毕业之后,布隆伯格并没有进到科技公司做程序员,当然,那个年代也不比今天,好像不学点编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要改变世界似的。


他直接去哈佛商学院又读了个MBA(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当时的「华尔街之王」——所罗门兄弟(Salomon Brothers)做证券经纪,不出六年时间,他就凭借勤奋进取,当上了合伙人。


不知是不是情人节出生的关系,布隆伯格的身上总带着些许浪漫主义色彩。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了15年之后,他在不惑之年的前夕,遭遇了被所罗门兄弟解雇的中年危机。


虽然没有丝毫遣散费,但作为合伙人,他拿到价值1000万美元的股票,正是凭借这笔钱,他自主创办了Innovative Market Systems公司,后改名Bloomberg L.P.,也就是今天的彭博帝国。



「懂金融的没我懂计算机,懂计算机的没我懂金融。」说到彭博社,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还是旗下的媒体机构「彭博新闻社」,但光做媒体哪能跻身世界富豪榜?彭博社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提供实时金融市场数据和分析的「彭博终端机」(Bloomberg Terminal,又称彭博机)。


多屏幕的彭博终端机,金融市场标配。


在创办这套系统之初,布隆伯格就知道,不管是华尔街还是整个金融社区,都愿意为高品质的商业资讯出钱。而彭博机就是这样一套能向金融市场的各方,提供市场实时数据、金融计算、财务分析等资讯的系统;迭代至今,它也附带了即时通讯平台、新闻、电子交易等周边服务,满足了金融界人士在办公室内外的各种需求。


学习金融专业的同学或许有感,想在华尔街混,会用彭博机可是一项必备技能,更有说法是,拥有一套个人专属的彭博机,是一个人在华尔街地位的象征。


不管怎么说,布隆伯格在38年前用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公司,如今已成为集金融、软件、数据和媒体于一体的综合企业,在全球有167个办公室,年收入100亿美元。


若要较量经商头脑和实操领导力,布隆伯格不会比破产多次的川普差。


他还是个一本正经的慈善家,直至今日已「散金」82亿美元,领域覆盖环境保护、领导力培养、政府创新、高等教育等方方面面,他在2018年给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捐的18亿美元,创下个人给高校捐款的最高金额。


去年民主党得以在中期选举夺回国会众院,这位老市长慷慨解囊的1亿多美元也助力不少;就连本周刚在州议会选举中「由红翻蓝」(指从共和党占多数席位变为民主党占多数)的弗吉尼亚州,据说也是受到与布隆伯格相关的组织倾囊相助。



也许人就是这样吧,解决了温饱、实现了理想与抱负之后,总想着做点什么来改变世界。


59岁那年,布隆伯格当选第108任纽约市市长,上任时恰逢911恐怖袭击发生之后,游客不敢来玩了,居民不敢再住了,财政预算也是一地鸡毛,赤字50亿美元。


布隆伯格当年在就职演说中承诺,他不仅要重建纽约,还要让这座城市继续作为自由世界之都。


事实证明,亟待重整旗鼓的纽约市和纽约人民,在他的带领下渐从伤痛中走出,重回那个繁荣现代、散发着光芒的宇宙中心——世界各地的人们心之所向,来访游客也屡创新高,犯罪率直下,交通效率提高,公校教育水平也大幅增长。



他在12年市长任期只拿1美元年薪,在工作中展现的能力和个人魅力,不仅赢得了口碑,同时证明了商人也能从好政。



说起来,布隆伯格和川普都是商人出身,除了身家不在一个档位,发迹的事业也大不同,一个是靠硬核技术吃饭,另一个是做房地产起家。


不过在转换党籍这方面,俩人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大家都知道,川普政府任内立场反复时有发生,这就像他早年多次辗转于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一样。


而布隆伯格最早也是民主党,2000年初次竞选纽约市长时,则是以共和党身份当选,之后他又退党变成独立人士,直到近期准备重新参选总统,才又注册回民主党。


如此反复的「入党」和「退党」,成了某些人眼中布隆伯格的黑料,认为这恰好说明他无法贯彻自己的言行,更不会兑现竞选承诺。


倒不认为单凭「换党」就能断言一个人没原则、墙头草,他是否能雷厉风行兑现承诺,翻看他担任纽约市长12年的履历,就能知道个大概。


更何况党派理念有时本就在一念之间,许多人可能只认同民主党或共和党的部分理念,或者对两党都有认可之处,但又不完全认同,而且党派观念也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如今以重视少数族裔、支持大政府闻名的民主党,在诞生之初却是力挺小政府、弘扬个人自主权;而今天被诟病排外的共和党,当初则是由一群反对黑奴制度的人士组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也是在共和党籍的林肯总统领导下解锁的成就。


既然连党派本身的理念都能互换,更别说个人了。有时你可能看重某党的某一理念,所以就先「皈依」了,倘若他日你看重的议题与另一党派更契合,为什么不能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呢?要人「一党定终身」,不也是在逼着人充当党棍么。


尤其在美国党派纷争两极化的当下,老百姓们更是厌倦了为党派利益非黑即白,还有大批中间派、温和派乃至独立人士,希望当政者能抛下党派斗争求同存异,去解决民生疾苦的问题。



布隆伯格作为多年来的温和派政治家,若能抱持「议题为先、党派为后」的跨党派认知,或许给那些迷茫又无奈的摇摆和中间选民带来安慰。


他既不像民主党内声势渐强的「严重左倾派」桑德斯、沃伦,也不像助长了右翼保守主义势力的川普。他支持同性婚姻、堕胎权和控枪,但也反对昂贵的「全民健保」和万事找富人征税。


此番他第三次表明选总统的心迹,一是认为民主党目前崛起的极左势力并非美国未来的出路,二是担心民主党现有的参选人里,打瞌睡的拜登、疯狂的桑德斯、向左走的沃伦...无一人具备吊打川普的实力。


有人把布隆伯格与川普的竞争,比作创造者与伪装者(maker vs faker)的战争。布隆伯格也不止一次说过,他才是能在普选击败川普的有力人选,因为同是商人,他知道川普「何许人也」。


但布隆伯格面临的挑战也不小,首先在参选进度上,就有各种功课要补,看看其他参选人已经如火如荼选了一年多了,又是辩论又是筹款又是走访各地。


虽然布隆伯格不缺钱,但他若要参加民主党的下一轮辩论,还是得达到20万个人捐款者和四项民调超过4%的要求。


纵使有过管理纽约市这一大都会的成功经验,就全美范围而言,布隆伯格的名声还不够响亮,在一些民调中,仍有大量选民表示从未听过这号人物。


如果真登上辩论舞台,他作为亿万富豪,也会成为沃伦和桑德斯的核心主张——「对富人宣战」的枪靶。


现在就描绘布隆伯格VS川普的战局还为时尚早,若真有那天,七旬老人对抗是没跑了,只希望布隆伯格不会忘记当初所说,自己不会为了迎合民意而改变观点,面对不同,他会选择讲实话,给老百姓拿出实际、合理的方案,去解决真正的问题。

(图片来自NYT、Unsplash,侵删)





你想看的精彩 在这里!


当美国人问你How Are You?
民主党等待已久的良机,“乌克兰电话门”能否一举击败川普?
那个要选美国总统的“网红”杨安泽,会成为亚版奥巴马吗?
嘿,这儿是纽约!(附女神版New York, New York)
这一回,咱跟老美真穿同一条裤子
当老美也开始吃鱼头、吮鱼骨……

关于作者

大白

国关半路生 媒体圈外人 海漂多年 

自由的灵魂 只想看星辰大海



关注我们!你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妹儿

如果觉得我还用了心

就请点个「在看」吧~

如果你有因此收获一丢丢快乐

也请随手转发朋友圈吧;)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