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老美也开始吃鱼头、吮鱼骨……

小淕 纽约遇上花生屯 2022-07-20



Sun10/6



如果你在餐馆里看见一个美国人发脾气,原因是在鱼肉里发现了一根细小的鱼刺,而且Ta当即要求退换,而且服务员二话不说——别觉得奇怪。大部分美国人都认这个“理”:太靠近鱼刺必是等而下之的肉。再说了,如果不小心吞下刺,刺破食管危及性命怎么办? 

 

肉里挑出刺来,说明这家店太小气,不舍得多切掉一点靠近骨头“不好”的肉。店家当然只有唯唯诺诺赔不是。 


超市买的冷冻鱼片,小葱咖喱随意做。/淕

上超市买鱼也一样。冷冻柜里拿一袋无骨冷冻鱼片(frozen fillet),买回家裹一层薄饼干、面包屑、干椰片、调味品、面粉和牛奶搅拌而成的包浆料,下油煎炸——老美钟爱的做法,总之,拒绝带刺上桌。 

 

至于河钓海钓尝个鲜,大多也是去骨去皮还去头——不然怎样?鱼头上桌,人眼瞪鱼眼,不觉得可怕? 



美国人喜欢去头去骨吃鱼。 /YouTube麦克老师频道


美国人吃鱼那么“挑刺儿”,初来乍到的老外会觉得他们有点“事儿”,再一想,一片肉干干净净进了嘴,吃相是好看些,显得文明些。可再一想,似乎又少了那么点意思——对着一副鱼架吸吸吮吮,那滋味儿才带劲不是? 

 

浪费是真!一条鱼去掉皮骨头内脏,已是去掉一小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年来大力呼吁吃全鱼。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鱼骨、鱼脑、鱼脂富含维生素A、欧米伽3脂肪酸、铁、锌和钙。从环保角度说,当把这类鱼副产品摆上人类餐桌,会减少加工处理厂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别提站在经济层面上有节约食物资源的好处。 


鲨鱼、红罗非鱼(图)、箭鱼和一些金枪鱼的头可能含大量汞和其他有毒元素,不应该吃。 


在美国穷人都吃得大腹便便的同时,世界上还有不少地方受饥饿威胁。一些非洲国家的老百姓会跟东南亚食客一样啃鱼头,除了认它是一道美味,用意更在珍惜食物。维多利亚湖周边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人,会把尖吻鲈(Nile perch)鱼片运到欧洲,留下鱼头等部分供自己享用。 

 

这些非洲人到了美国,即便已告别穷困,即便是第二代移民,吃鱼头的习俗依然保留。不能不说,舌尖上的传统是强大的。 


三文鱼配绿叶蔬菜和土豆。/淕


在旧金山的农贸市场,不仅三文鱼的鱼排鱼肉片受欢迎,其他部分也卖得动。当地菲律宾人会把三文鱼头买回家,做一锅名叫sinigang的菲式酸汤;华人则会把鱼尾烤得喷喷香。 

 

在西雅图亚洲食品超市Foulee market的熟食店,炸得嘣嘣脆的红鲷鱼(snapper)鱼尾是华人、印度人和津巴布韦等地移民都喜爱的美味。 


印度喀拉拉邦人油炸沙丁鱼,炸到鱼骨入口酥。 

 

至于全鱼餐,在中餐馆吃得到,地中海菜系的西班牙菜、希腊菜、意大利菜里也吃得到。年轻一代西班牙裔虽不像老一辈人那么爱吃黑线鳕(haddock)的鱼头,但面对整一条鱼绝必是胃口大开。 


西班牙海鲜饭之全鱼饭。/淕 


吃鱼的不同习惯似乎恰恰反映了美国这个多族裔国家餐饮文化的多元性。在一家中餐馆,你既可以吃到连头、带刺儿如假包换的传统西湖醋鱼,也能吃到它去头掐尾的美式做法。尽管主流超市很少卖活鱼,但在亚裔超市,人们从充气水缸里挑选鲜活水产,这场景犹如在热气腾腾的中国菜市场,可能不太整洁,却生机勃勃。 


西湖醋鱼入乡随俗做成了鱼片儿,不带头。/淕 


一些较开明的美国人其实也愿意训练味蕾体验鱼身其他部位。吮鱼骨的动作似乎不雅,但像薯条一样有嚼劲的香脆鱼骨可算是对舌尖的馈赠。啃鱼头貌似有点过火,然而大鱼的鱼头肉够厚,用刀叉挑出或切下吃,无需直接上手,更不至于去啃。事实上,在法餐和俄餐中,一道入味又不破碎的全鱼是考验厨师功夫的大菜,常常出现在服务上流社会的特别菜单上。 


纽约市餐馆周宣传海报上的全鱼餐。/淕 


用一副餐刀和勺子,全鱼也可以吃得非常得体,甚至体面: 

 

先后切掉背鳍、腹鳍; 

分别沿锁骨和尾鳍切破皮肉; 

将一侧鱼身沿鱼脊先后将背部肉、腹部肉与骨头分离; 

背腹两片肉都反过来,鱼皮向下,检查并去除鱼肉上残留鱼刺; 

拎起尾鳍,把鱼架连头一起拆下; 

另一侧鱼身肉就留在了盘底,检查有无残留鱼刺。



平心而论,这形同解剖的吃法是机械化了一点,但比之东一筷子西一筷子的随意,把吃全鱼吃出了一份仪式感,也无形中拉近了美国大众与吃全鱼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之间的心理距离。 

 

那么吃全鱼更难避开的千古难题,卡到鱼刺怎么办?美国人的一些土办法,跟中国人还有些相似咧: 

 

喝苹果醋(vs.米醋)——软化鱼刺; 

吞棉花糖或沾水面包团(vs.饭团)——粘住鱼刺一起推入消化道; 

其他还有喝橄榄油让它滑下去;喝可乐等碳酸饮料让气体往上冲击鱼刺,伴随咳嗽一起带出。

…… 


自己钓鱼自己做,全鱼奉上。/淕


这不禁令人感叹,天底下无新鲜事。所以假如有一天你看见身边的美国人爱上了把手吃得脏脏的吮指鱼骨,也别觉得惊讶。只是记得提醒他们,万一不小心吞下了鱼刺,靠土办法不如靠医生。因为如果鱼刺真扎进了食管,饭团或面包团可能将它顶到更深,那就真的危险了哦。 


(图侵删)





你想看的精彩 在这里!





美国特色的食品安全问题
不爱代码爱中餐,微软工程师开整中国第“9”大菜系
错过全美博物馆日 你还有一整年免费福利
民主党等待已久的良机,“乌克兰电话门”能否一举击败川普?
民主党初选辩论第三轮,最大赢家竟是他
“灭顶”中国人的美国移民改革法案前景,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关于作者

小淕

纽约乡下客 上海老土人

喜欢听音乐 读菜谱



关注我们!你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妹儿

如果觉得我还用了心

就请点个「在看」吧~

如果你有因此收获一丢丢快乐

也请随手转发朋友圈吧;)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