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世浩 2018-05-21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王世浩,1966年在北京高中毕业,1966年~1968年文革期间在校逗留,1968年~1973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0团5营9连(八五二农场五分场九队)务农。


原题

少年的困惑


 

       十四岁那年,我升入初中二年级。同样的,我也长大一岁,身高长到167厘米,可是粮食定量却沒有长,还是27.5斤,依然是食不果腹、充其量就是个半饥半飽。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用现在的眼光看來,一个初中的少年,一个月竟然能吃近30斤粮食,这简直有点不可思议。这些粮食定量,放在现在,差不多够三口之家一个月的口粮了。


        然而,我们这些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期,当时又适逢自然灾害,各种生活物资都极度匮乏,肚子里一点“油水”都沒有。因此这些定量如果不控制,满打满算夠他们吃十天的。所以每个家庭精打细算、计划安排就成了头等大事,否则寅吃卯粮也就見怪不怪了。


       在那个年代,好像沒有吃饱的时候,只有吃撑的感觉,所谓吃撑就是喝稀饭,但是沒一会儿就饥饿难耐了。

 

“双包学生“

 

       在我的记忆当中,班上有个姓魏的同学,每天上学都背两个书包。一个书包里装文具书本,另一个包里装的是在家煮熟的红薯。那时的红薯也是凭粮票按一定比例折算供应的,他带的红薯其实是中午饭,但是每下一节课总要拿出两个吃。尽管我们议论和笑话他,但是看着他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的发出“叭嗒”声,我们也不免眼馋和咽口水。


        毕竟我们和他一样,也是粮食不夠吃。别看他个子只有160厘米左右,可是饭量之大在班里是出了名的,因此同学们冊封给他一个英文名字“David”(大卫—大胃)。他对此绰号非但不介意,反而还流露出沾沾自喜的神态。并且还向全班同学提出挑战,在那个年代谁肯拿出粮食來做这种事?


      终于有了挑战赛的机会。秋收时节,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郊区农村劳动,一天傍晚收工以后,我们班在晒场上吃晚饭,晚饭吃的是窝头和小米粥。只見“David”右手托举着一大海碗小米粥,左手五个手指伸展开,一个手指套一个窝头,中间还放一个,公开叫号:“敢应战的站过來!”


        看他那架式,全班同学都不在话下。这时只見“Fe”(铁的化学元素符号,是同学的绰号)走过去,端起一海碗粥,伸展开他那像蒲扇一样的大手,往笼屉里一插,一个手指插一个窝头,中间还夹一个。


        这时就听小磊说:“Fe恐怕夠呛,David大早起扒开眼睛就能吃八两,中午吃一斤六两,晚上还吃一斤四两,一天吃三斤八两,这场比赛肯定是David胜。”


      村里的老乡们也不回家吃饭,围成一圈看热闹。最后结果“David”吃七个窝头一海碗粥,稳占鳌头。我们这些眼大肚子小的人,个个瞠目结舌,”Fe”也只能甘拜下风。


       “David”能吃不是浪得虚名,干起活來也是一把好手,尽管个子不高,但却“力大如牛”。一麻袋红薯,至少200斤,不需要别人帮忙,自己就能扛起来,从來沒听他说过累。


       “David”之所以有条件吃这么多,是因为他家有农村的亲戚,自留地里种的玉米、红薯等经常往他家里送,同学们都很羡慕他。

 

禍从口出


       我们的体育课几乎全部安排在上午或是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而这个时间段也正是我们最饿的节骨眼,本来就沒吃太饱,到了这个钟点早已是饥肠辘辘。正如陈毅元帅在他的《赣南游击词》中描述的“天将午,饥肠响如鼓”。同学们个个无精打彩、萎靡不振。


       这天的体育课是双杠动作,老师首先讲了要领,做完示范动作以后,让我们每个人轮流在双杠上照样做一遍。班里大部分同学基本上都通过了,只剩下三个人不合格,老师要求他们每个人再做一次。


        其中一个同学个子太矮,上杠吃力,另外一个胆子太小,老师刚把他扶上双杠,就已惊愕失色、浑身发抖。还有一个同学就是不肯做。老师问他:“就剩你一个人沒做了,你为什么不做”?他说:“老师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体力问题,我沒有力气做。”


        他刚说完,全班同学捧腹大笑,因为“技术”这个词我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搞不清他是从哪学來的。突然老师大声说道:“都不要笑了”,老师走到那个同学面前厉声训斥:“你的思想很成问题,你说这话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不满,是谁教你这么说的?明天早晨叫你家长到学校來”。同学们都对老师的勃然大怒感到大惑不解,顿时都“傻了眼”,体育馆内悄然无声,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会发这么大脾气。


        第二天教导主任到我们班來,给我们进行形势教育,告诉我们,目前的粮食紧张只是暂时现象,希望同学们能正确对待,克服困难,好好学习,不要发牢骚,讲怪话。


        不过自此以后,体育课大多是自由活动,一些同学坐在墙根底下,晒太阳、聊天,一些同学下围棋、打乒乓球,还有的同学回教室写作业。

 

如愿以偿


       进入初中二年级,距离初中毕业也就不远了。寒假里,和我住一个院子里的同学小康,在一起写作业、聊天。他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他妈妈临终前在他脚上咬了一口,至今脚上还留有疤痕。这大概是妈妈对儿子最后的爱,也是让儿子永远不要忘记妈妈。


        小康自幼就很懂事,爸爸每天上班,就他自己在家。做饭、洗衣、整理家务什么都会干。他自己每天煮玉米面粥喝,省下粮食给他爸爸吃。他说:“我爸上班很累、很不容易,他要吃饱才行。”真令人感动,他就像个小大人一样。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天上午,我和他两人在宿舍院子里玩,不知不觉走到职工食堂后门口,门口放了一个大竹筐,里边有一些烂菜叶子,小康走过去,用手把那些菜叶子拨开,底下露出一些帶鱼的鱼头和鱼尾,他找一片大的白菜叶,把一些鱼头和鱼尾放在上面。我问他要这干什么?他说:“回去洗洗干净,放点油、盐、醋等蒸一下,挺好吃的。”


        我睁大眼睛看着他,心里说这也能吃?回到他家,只見他手脚麻利,片刻功夫,就上锅蒸上了,过一会香味居然飘了满屋,然后他又煮了些玉米面粥。我说:“你真棒,简直像一个厨师。”他说:“我就是想当厨师,初中毕业我不考高中,报技校,当厨师以后老做好吃的给我爸爸吃!”他动情地说,我认真地听。


        一年后我们初中毕业了,我考上高中,他上了技校厨师专业。又过了三年我高中毕业,他技校毕业。文革两年后我去兵团,他到火车站送我,他胖得让我几乎认不出了!到1973年我从生产建设兵团回来,他已经是一家酒店的经理了。


 “屡战屡败”


      由于营养不良,很多人身体浮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领导决定给干部发营养券,凭一张券可以领一块黄豆面的发糕。


        那个券印制得很简单,一条大约两厘米宽的白纸条,上面印的三角形的图案,那时是铁笔刻的腊纸,印好的图案就像圆珠笔画的一样。干部们领到营养券以后舍不得吃,都给了自已的子女了,他们拿着营养券到食堂去领发糕吃,这就留下了可乘之机。


        这些孩子们用圆珠笔画了很多营养券,模仿得特别像,不仔细看根本辨不出真假。然后趁晚上食堂灯光昏暗时,去领黄豆面发糕。每天晚饭時,总有一群孩子,每人手中拿着一块黄豆面发糕,围坐在食堂的餐桌旁,边吃、边聊、边笑。


        可是好景不长,只过了三四天食堂管理员就发现了端倪,营养券停止使用,后来就再也不发了。


       这件事过后,食堂十分警觉,凡是小孩打饭,炊事员都特别仔细地查看饭票,唯恐有假。但是这帮孩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发现食堂的搪瓷饭盆是平底的,便在盆底抹上米湯,打饭时把饭盆往收饭票的盘里一放,盆底就能沾上几张饭票,又可以多吃一点。


        然而,这雕虫小技还是沒能逃过食堂管理员的“火眼金睛”,他做了很多木盒,木盒上面开个长条孔,收了饭票直接塞进去,这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仔细想想也是,小毛孩子怎么能斗过老头子呢?


难忘春游

 

       这是我上中学以后的第一次春游,也可以说是我今生今世最难忘的一次春游。


       这次春游并不是因为去什么特别好玩的公园,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关键是每位同学自行解决中午吃饭的问题,这在当时來讲绝对是个大难题。那年代几乎每顿饭都吃稀饭,春游又不能带稀饭。带干粮就要解决粮票问题,可是每人定量就那么多,从哪儿找粮票呢?


        好在一星期后才去春游,所以从现在起每天省二两就够了。开头两天还行,省了四两,到第三天饿得受不了了,不但沒省还把前天省的吃了二两。当时下决心明天一定要省二两,还好当天沒有体育课,省了二两,就这样折腾,最后到春游那天就省下四两。


        在那时四两粮票根本就无济于事。如果吃稀饭,四两肯定能把肚子撑饱,但是四两在外边小店里也就是买两个火烧,三口两口吃到肚里就如同掉到无底洞一样。同学们饿得一点游玩的兴趣皆无,只是坐在一起聊天下棋。 

 

半个窝头


       我背上书包,从楼上下來,推着自行车准备上学。这时只見妹妹背着书包,哭哭啼啼地往回走。我问她:“你哭什么,怎么不去上学呢?”她抽泣着说:“我的窝头刚吃了一半,让人给抢走了”。我说:“你别哭了。在这等着,回家再给你拿一个。”


        我跑到楼上拿來一个窝头,让她坐在自行车上,我骑车带她去学校,她在后座上吃完那个窝头。她说,抢她半个窝头的人是一个老头子,头发很长,穿的衣服很脏、很破,像是一个叫花子(乞丐)。 路上我对她说:“以后在家里吃完再去上学”。


        在那个年代,小孩手里拿着吃的食品被抢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成年人手里食品也有被抢的情况发生。尽管只是半个窝头,充其量也就一两粮票的事,可是在那时候多少也能充点饥。吃的东西被抢是小事,关键是把小孩吓得够呛。


        自从那次半个窝头被抢以后,妹妹不敢自己去学校了。沒办法我只好每天早起半小时,在家吃完早饭后,用自行车带她去学校,然后我再去上学。

 

 “奔向农村”


       那次下乡劳动,给同学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干的活是刨红薯。傍晚收工后,有好多人带着锄头和麻袋到地里拣红薯,你还别说,真能拣到不少。自从发现这个秘密,几个要好同学相约,星期六下午放学后骑自行车,去附近郊区农村拣红薯。


        不知道是我们沒找到窍门和沒有工具,还是农民们收得太干净了,或许是这块地已经被人拣过了,总之我只拣到几个,所获不多。


        天快黑了,我们也饿了,于是找一些树技和野草,向其他拣红薯的人借來火柴,点火烤红薯。尽管烤得半生不熟,但是我们几个人吃得还是很起劲,如同享受珍殽美味。


        别瞧拣红薯又累又饿,而且收获也不大,但是我们却很高兴,它给我们带來无限的愉悦。我们用土把火埋起来,然后骑上自行车唱着《打靶归來》,就像是度过一次愉快的“郊游”,欢歌笑语踏上归程。


        星期一早晨刚到学校,就把我们去拣红薯的事向同学们“显摆”一番,沒想到又有几个人也要加入我们的行列,而且有人还知道哪儿有红薯地、哪儿有枣树。这样一來我们的队伍不但壮大了,而且“根椐地”也多了好几处。只是红薯收获期就那么几天,所以我们的“郊游”也就随之结束了。


       那是一个十分美妙且充满乐趣的少年时代,然而,伴随它的还有忧伤、困惑和无奈。天真无邪的同学和玩伴们,所演绎的那些古灵精怪的“恶作剧”,似乎违背了他们的年龄,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一抹记忆。这记忆已逐渐淡化,渐渐远去。尽管如此,想要忘掉它,却总也挥之不去!


     相信,现在不会有这种困惑了!


作者2012年在南京中山陵


王世浩之页

一份红卫兵大串联的真实记录

最后一位绅士消失在时光隧道的那一头

兵团老战士肖竹文

10岁那年我差点成为小右派

北大荒的第一天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大跃进专题

蔡善康:饥饿年代的个人体验与记忆标本

蒋国辉:大饥荒记忆

明瑞玮:社员忆苦思甜不忘“三年困难时期”

大饥荒时期出生的中国人,中年后容易失忆

老鬼:1960年代爹亲娘亲没有粮票亲

"成都会议"毛泽东强推急躁冒进的总路线

南宁会议毛泽东为何亲自提不准录音

张宝林: 读高汾的《北大荒日记》

开往北大荒的右派专列

 冯印谱:我家办过“人民公社的大食堂”

冯印谱:自留地——公社社员的命根子

湖南女子在中南海贴“打倒人民公社”标语

董国和:大饥荒中的大吃大喝风

郭美春:我在南宁陪毛泽东刘少奇跳舞

林蕴晖:高干右派——反右中的“党内战场”

钱理群:发生在未名湖畔不应忘记的往事

蔡家麒:北大"五一九"参与者的结局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