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丨胡盛元:一个新三届大专生的不平则鸣
老编的话:2018年是新三届大学生中的77、78级走进校园40周年。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延续“卌年”“校园”“同窗”等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胡盛元,1949年生,内江二中高中68级毕业。1969年下乡,以后参军入伍。复员后当过工人。1978年考入内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学习,1980年到内江十三中学任教,1984年调入内江教科所,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现已退休。
原题
内江师专怎么了
作者:胡盛元
去年内江师院校庆60周年,据说很闹热了一阵。但闹热是他们的,中文78级的同学回去闹热的没有几个(至今还没有听说参加庆典的同学的准确信息)。内江师院是由我们当时就读的内江师专发展起来的,以后合并内江教师进修学院和内江艺体师范学校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我们现在仍然习惯称我们的母校是内江师专。因为当时的内江师专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感激内江师专和内江师专的老师。当然 因为是专科,出身不显贵,我也曾经遭遇过那些讲究门第出身的“血统论者”的不屑和白眼。
内江师专物理78级毕业留影
1980年代的内江教科所(当时叫“内江地区中小学教研室”),因为是主导地区教学业务的最高业务机构,我进教研室以前,里边汇聚的都是高学历人才,里边搞教学研究工作的,没有一个专科生,就连管理资料的老师和办公室负责的主任都有过“中国人大”和“中国农大”的学习经历。
在那时,每当遇到那种不堪和冷眼的时候,我竟耍起Q哥脾气:想当年,我比你阔多了。要不是遇到十年动乱,凭当年的成绩,我根本不会填三类学校的志愿。就是耽误了十年,恢复高考,我不也考了300多分?比起270分的录取线,我还高出好几十分呢?再说,专科生又怎样?1982年的全省教师教材教法考试,你考了好多?我考了内江地区第一名!年轻气盛,咄咄逼人。自己的气虽然撒了,但把别人逼到了死角。现在想来,虽然好笑,但很幼稚。
搞笑的事还不止这些。1980年代的相当长时间,王楚玉和阙宗仁是四川省教科所的语文教研员。王老师是个忠厚长者,那时他虽然五十多岁了,但工作热情非常高,思想特别活跃;阙老师要年轻一些,干练,热情,做什么都是风风火火的。省里的两个教头,配合默契。他们当时主持的“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研究试验”在四川如火如荼,影响到了全国好多地方。我们这些地市级教研员和个别一线教师就是这项研究的主要力量。两个教头经常以教研员例会的名义召集我们研究试验进展情况,会议地点往往在全省各地轮换。按他们的说法,“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老祖宗训导,语文人更要身体力行,足行千万里,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
那时重庆没有单列,还属四川,自然也是我们例会的常选之地。记得在万县(现在的万州),记不得是1984年还是1985年,会议结束以后,自然要照相留念。集体相照完了,不知哪个吼了一声:“北师大的过来!”他们要以毕业学校为单位照相留影。有人开了头,其他学校纷纷效仿。华东师大照了,川大的照;川大的照了,西师照;西师照了,川师的照。
他们或三三两两,或四五个不等,所有人都轮了个遍,唯独没有人喊“内江师专的过来!”我瞧了瞧人群,不禁大声地喊:“内江师专的过来!”我站在场地中央,我清楚没有人会响应,因为参加会议的就我一个是内江师专。但这样的场合不能缺席,这样的场合也应该有内江师专,我,就是内江师专毕业的。看到我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人群不禁发出了笑声,看他们的神态,不像是恶意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次我可是大大地出了一次风头。
内江师专中文77级短师班毕业留影
如果说我那次的风头有点滑稽,中文78级的其他同学的风头却是劲道十足。单单在文化界,中文78就有矛盾文学奖评委、著名作家付恒,著名剧作人、国家一级研究员张汝宜,还有著名传记作家杨继仁;在教育行当,目前内江五所最具影响力的中学,中文78的郑兴悦和卢忠泽就霸占了两所,资阳市的徐华书、彭家贵等硬是长期在一些有相当影响的学校掌舵;教学教研第一线的中文78同学占据了内江、资阳中学语文的相当一块天地,张广辉还成了享受国家津贴的教育专家。
为了内江师专的名称,我们甚至闹过别扭,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次,我和兴悦在一家餐馆小聚,刚好有同窗方弟也陪朋友在邻桌用餐。他先看见我们,很友好地过来招呼,并表示了友好。同学友好,礼尚往来还是必须的。我和兴悦端着酒杯去邻桌示好。方弟一一介绍了他的朋友,着重介绍其中几个是内江师院的老师后 ,指着我俩说,他俩和我是同学,也是内江师院毕业的。
师院和师专虽只一字之别,但要说我们是师院毕业的,总感觉有些别扭。兴悦嘴快:“我们是内江师专的,不是师院。”“对,我们是内江师专的。”我很快地附和。我们的回答让他们吃惊,那时师专刚改师院不久,在内江,师专师院原本是一家啊。但在我们心中,师专就是师专,师院是师院,二者不能混淆。
那次相聚的时候方弟已经是内江师院的副院长,在那样的场合,当着他的属下那样说话 ,确实有些尴尬,事后,本想找机会和方弟沟通,但又想,我们是同学,本来就是内江师专毕业的,内江师专怎么了?师院师专称谓不同,似有门第高低之别,但 出身的显贵或低微并不能完全决定未来。想来他是不会介意那件事的。
内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77级毕业留影
(老编补注:内江师专最有名的新三届学友,当属中文77级的黄济人。他在校期间完成的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1982年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风靡一时。黄后来长期担任重庆作协主席,继有《崩溃》《重庆谈判》《命运的迁徙》等作品问世。)
外一篇
笑对考试
作者:胡盛元
说到考试,心里总会荡起层层涟漪,泛出一片温情,涌动某种自豪。因为考试,我找到了自尊,改变了命运。我爱考试。
读小学、初中到高中,处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那时,大家都很苦,物质生活极度贫乏,尤其是我们这些家住农村的孩子。我们不仅要为每月6元钱的生活费发愁,更为兑换粮食伤透了心。城市的孩子吃定量粮,他们可以拿着粮票直接买到饭票,而农村户口没有粮票,每周只得背着家里的红苕或包谷到学校,交给食堂换成饭票。有时明明在家里拿的红苕是硬的,到学校生活老师一检查,好多红苕是干疤(坏的),生活老师转眼盯着我,似乎责怪我欺骗他,那眼神,至今都记得。保证下周拿好的补起,才拿到了当周的饭票。如果遇到荒月,家里断粮,没有到学校食堂交换的东西,那种尴尬哦,现在想起来都难受。
学校生活艰苦,一些同学常常带点家里的东西来,有时也拿到饭桌和大家分享。老吃同学的东西,自己都不好意思。一次,我找了一个装“宝塔糖”的瓶子,在土里摘了一点青海椒,切碎加点盐,拌匀装进瓶子带到学校,请同席品尝,同席看了看瓶子里乌黑的海椒,竟然没有一个人动手。这件事让我伤心了好久,那可是我家当时能够拿出的最好东西哦。
家境的清寒和出身的贫苦常常使我自卑,感觉无奈,但考试却让我兴奋,找到自尊。那时,无论小学,中学,都要考试,每期有期中考,期末还有期终考。我从乡村小学读起,而后进城读初中,初中毕业考入当时的四川省十四所重点中学之一的内江二中。一路考来,基本没有败绩。
记得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内江二中的校长章添(文革后四川省教科所的第一任所长)在学校大搞教学改革,除了组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还在考试方面进行改革:语、数、外和物理、化学都有20分附加分。一次考试,我7科公然考了700多分,不仅在班里,就是年级也是好成绩。老师表扬,同学祝贺,那时,我的感觉真好,我感谢考试。
人这一生,起点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你无法选择你的童年在哪里度过。出身的高贵,平凡,富裕,贫穷,早在出生之日就已经注定。万幸,还有学习,还有考试这条路,让我们有机会,去分享这个世界上的璀璨光芒。
人的一生,看起来很漫长,但实际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有几个关键点。 我永远忘不了改变生活的两次考试。
一次是40年前改变多少人命运的那次高考,我参加了。当我去当时设在内江地区招待所的地区招生办公室拿成绩通知单的时候,那个工作员接过考号,查找到成绩单,微笑地看了我好一会儿:“你就是……!?”“祝贺你!”感谢他的祝贺,我居然考了300多分,高出当年的录取线50多分。因为种种原因,填报的几所大学没有录取我,还好,在补录阶段,内江师专接纳了我。我的生活开始发生根本性改变。
第二次改变命运的考试是1982年的全省教师教材教法考试。毕业分配的时候,太自信:以为按自己在班上的成绩,随便也该到比较理想的学校。肉食者不是吃素的,十年动乱,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没有关系,事情不好办。拿派遣单的时候,我被派遣到一个从来没有印象的乡区中学。我耍赖,坚决不去。高中时候的班主任,当时已经担任城区一所中学的书记,她知道我的情况,毫不犹豫地收留了我。
1980年代初期,为了整顿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省上决定对全省教师摸底,组织了一次全省范围的教师教材教法考试。一不小心,我竟考了当时内江地区(八县一市)语文教师第一名。成绩亮出来了,领导让我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原本不愿接收我的一个重点中学校长动员我去他那里,好马不吃回头草,我拒绝了;地区教育局一个部门喊我去,要改行,我说算了。
最后,以后工作单位的一个副所长对我说:“你到我们这里来,还是干你的本行。”“我们这里比学校好。”末了,他还补充一句。没有求任何人,人事关系都是领导们操劳。我就糊里糊涂到了以后的单位,一干将近三十年,一直干到“下岗”。
我感谢那次考试,他给了我公平竞争的机会,给了我展示的机会和条件,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见识了更多的人,过上了相对好的生活。
考试拼的是实力,讲的是公平,考试是好事。当今社会 ,唯有考试是最公平最直接的,她不论出身,无论富贵,不管高富帅,也无论富二代,大家平起平坐,统一一把尺子,使用一个标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对于没有李刚类父母的寒门,对于普通人家的大多数人来说,考试是最值得去拼的一件事。
人生处处有考试,只要做好准备,无论结果如何,你我都能从考试中受益。
我们应该笑对考试。
内江师专数学79级毕业留影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图片选自网络
卌年:校园忆往
姜虹:我与小提琴的情与爱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