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丨王海军:梦也不想竟成真,有趣的78级

王海军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王海军,1950年出生,1966年初中毕业。1968年从北京到内蒙古插队。1978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任中学语文教师。

原题

梦也不想竟成真

有趣的78级


作者 | 王海军




2011年5月3日,为了欢迎小邵从美国回国探亲,内蒙古师大中文系78级在京部分老师、同学举行了一次聚会。


1978年时,我28岁,已嫁为农人妇,孩子已4岁。我们班80位同学,最小的18岁,如邵旭东(上图,前排左一)、吴志强(吴楚克后排右一),最大的大概32岁。据统计,80人共有60个孩子。包明德老师(前排左二),岁数和我们差不多。老老少少,各行各业的人凑在一起,怎能不“妙趣横生”。不过,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考上大学,大家自我感觉都不错。如今,当年的小弟弟也50出头了。难忘的四年啊!

 

上面是我2011年写的一篇博文,就作为下面我2011年写的系列博文的序吧。


梦也不想竟成真

 

1977年的冬天,村里到一伙年青人到我家来。说是他们想去参加高考,可是没出过门,不敢去,想让我带他们去参考。我吃惊地说:“高考?!你们给我看孩子啊?”可他们说,听说这次招生特别喜欢知青。我的人生哲学是:没有机会时不强求,淡然度日;有机会时不放过,大胆一搏。因为我先生在呼和浩特出版社改稿子,我就把孩子的姑姑找来给我看门、哄孩子。我带着一队人马,踩着一尺多厚的积雪,浩浩荡荡的奔向县城。结果,只有我一个人上了线。

 

体检后,陆续有人收到录取通知。我等不到通知,就又报名参加了78级高考。这一次,下着瓢泼大雨。我们趟过过膝深的小河,奔赴考场。这次我考了全武川县第二名,比第一名少两分。我第一志愿报的是当时最高的北大,第二志愿报的当时最低的集宁师专。当时我想,如果政审不卡,我就上北大;如果政审卡,就看看让不让我上集宁师专。


没想到,我却收到了内蒙师大的录取通知。(听说那年的政策是家里有被关、管、杀等严重问题的,不能上重点大学。我作为特例,被直接放到当时非重点的内蒙古师大。)接到录取通知时,我正在大队戴帽中学给学生上课。接到录取通知,我就像电影《牧马人》里一样,手哆哆嗦嗦拿不住粉笔,磕磕巴巴说不清话。学生一明白我要走了,有的就抽抽搭搭哭起来。

 

回到家,对着我先生有点发愁地说:“四年呢,太长了,怎么办呢?”我先生“英勇”地说:“去吧,家里有我呢!”于是,我就走进了内蒙师大中文系的课堂。


别样师生情

 

做梦一般的考上大学,走进了内蒙古师大中文系78级的课堂。有的老师知识渊博,讲起课来广征博引、滔滔不绝;有的老师思维敏捷、言语犀利,总有自己的观点;有的老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就像是我们的长辈。初中毕业,已在农村插队10年的我,对各位老师又是尊敬,又是佩服。不过,当你的身份被定位为学生,尽管你已近而立之年,尽管你也当过老师,你都会做一些只有学生才会做的事。

 

我们会在宿舍里模仿每一位老师的口头语、惯用语,模仿他们的“经典动作”。我模仿能力很强,可以做到惟妙惟肖。还会给老师起外号。我们起的外号都很有文学色彩,很能抓住各位尊师的特点。在这里就不敢举例说明了。对年龄和我们差不多的包明德老师、侯攀峰老师,我们会追着他们的夫人叫“师娘”,常到他们家去吃饭,吃饱喝足后就天南海北的神聊,忘乎所以的开怀大笑。回想起来,说是师生,更像是“哥们”。

 

不是我们不尊敬老师,抓住人生中一个难得的机会,聊发少年狂罢了。

 

毕业快30年了,还是常常想起各位老师,想起许多许多小事。因此格外想念他(她)们。

 

学子之子

 

女儿小小的摇摇晃晃的身影出现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操场上、食堂里、宿舍甚至是教室里,吸引了各种各样的目光,成了我们78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开学时,我的农民丈夫和孩子送我到学校。分别时,女儿在长途汽车的窗口,高兴地向我挥手……两个月后,我先生带着女儿到呼和浩特参加农民业余文学创作会议。我一看,孩子的小脸脏兮兮地像个小花猫,小裤腿破成一条一条的。男人带孩子!唉!我赶紧给孩子洗脸,上街买衣服。这时,女儿好像才知道什么叫离别。只要我要离开一会儿,她就会嚎啕大哭。

 

奇怪的是,孩子来了之后一句话也不说。可我先生说:孩子在家有说有笑的,都会背《卖炭翁》了。几天后,在很多同学面前,女儿忽然宣布她要背《卖炭翁》了。一开口,居然是标准的普通话,一字不差!背完后又说:我爹爹是这样背的……(又用内蒙古武川话背了一遍)原来,女儿几天不说话,是怕别人笑话她的内蒙古话,是在“翻译”《卖炭翁》啊!天啊!这是4岁的孩子吗?女儿是我的牵挂,更是我的骄傲!

 

不久,我母亲从干校回到了北京,我先生带着孩子住到了北京。我女儿从老农民杨二丙的孙女变成了大名鼎鼎的王力的外孙女。

 


如今,这“学子之子”正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读博士。(现在,这“学子之子”正在弗莱堡大学读博士后)

 


严师高徒

 

现代汉语课不同于文学课。它比较枯燥,又比较严谨,容不得半点差错。教我们现代汉语的是蒙族女先生哈森老师。哈森老师很认真,也很厉害。有一次,哈森老师气愤地让后排的两个男同学站起来。这两个同学低着头,努力想作出认错的样子。老师气得满面通红,大声质问他们。可他们只是使劲捂着嘴,好像怎么也忍不住要笑的样子,就是不说怎么回事。


一下课,大家都围拢过去。原来是这样:这两位同学给xxx同学传了个纸条“xxx同学,请你把鞋穿上”xxx同学回条“伟人是不拘小节的”。哦,哈哈……从那以后,大家(包括被训的二位和伟人同学)都收起了满肚子的怪主意。我们一边唱着:“这老……一点面子也不讲。”一边老老实实地学起来。

 

结果呢?我毕业以后到乌海市一中教高三语文。我的学生考上了我的母校——内蒙古师大。在共同课大学语文课上,我的学生屡屡考100分。老师说:“你们中学语文老师太厉害了。”学生答:“我们语文老师是内蒙古师大中文系毕业的。”这时,我是多么感谢哈森老师啊!当然还有古汉语老师秦松岭老师。

 

哈森老师近照(左二)

 

乱中有趣

 

A同学说:“诸位,今天下午全校卫生大检查。”“查就查呗。”B同学翻了个身,继续午休。E和F也翻了个身。C和D可能睡着了,没有一点反应。A也爬到上铺午睡了。就这样,我们把真实面目展现在了检查宿舍卫生的师生面前。

 

只见他(她)们一个个皱起眉头。一位老师说:“桌子怎么摆的?人都过不去?” C同学摇头晃脑地解释着:“曲径通幽处,里面是小姐们(指没结婚的同学)的闺房。”一位学生会干部说:“也太乱了,还女生宿舍呢!”D同学点头哈腰地搭讪着:“乱中有趣,乱中有趣。”我开始一直躲在一边偷笑,最后不得不挺身而出:“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下次检查见!”A还不忘对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喊:“事先给个信啊!”

 

A同学又带来了要卫生检查的消息。这次,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首先重新摆放了桌子、柜子和床,接着清扫了各个卫生死角。然后各自整理了自己的床铺和物品。最后,贴、挂了我们中文系特有的“装饰”。宿舍焕然一新,干净豁亮,温馨雅致。这次,我们一举夺得了卫生红旗。

 

这下,谁往下铺一坐,就会被拽起来拂平床单。地上掉个纸屑,就赶快捡起来。B同学叹了口气说:“你们说现在好,还是原来好?”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还是乱中有趣,乱中有趣呀!”


王海军读本

插队十年,她结婚生子一路走来

王海军:女知青和她们的农民丈夫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内蒙古高校新三届

记住那个冬天和春天的故事

吕丁倩:冰天雪地绝处求生的高考之路

吕丁倩:我经历的1976年高招

工农兵学员是如此推荐的

吕丁倩:那个坑坑洼洼的多事之秋

吕丁倩:女儿从耶鲁走到剑桥

钱江:实习生采访美国前总统,

改写了我的新闻生涯

王平平:天地悠悠思无限

纪敦睦:一位本应该成为大师级的人物

何友中:放牧边疆十载整,惊雷唤醒大学梦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人生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咳嗽的克星

比冰糖炖雪梨更好喝

更有效的化橘红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