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丨尹中哲:难忘那年的唐河师范

尹中哲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尹中哲,1950年代初生长于河南省桐柏县水湖流村。初中毕业回乡,1977年高考入师范。退休后勤于笔耕,缀成《我的故乡叫桐柏》小集。


原题
难忘,那年唐河师范



作者 :尹中哲


 

紧傍着唐河县城西边,古老的唐河从北迤逦而来,欢快地向南而下,入汉水、达长江,年年岁岁。1978年6月中旬,暖风吹拂,繁花盛开时节,来自南阳地区东部几个县的学子们,怀揣一纸通知,迎着炽热的太阳,背着背包,扛着行李,或步行,或乘公交,穿街走巷,极为幸运地聚集到了一个名叫“南阳地区唐河师范学校”里,青春相伴,同窗情深,共同度过了两个学期零一个月的短暂时光,完成了“两脚灰泥,一头糠皮”向“国家干部”的人生嬗变。


日升月沉,时光匆匆,蓦然回首,四十个年头过去了。悠悠流淌的岁月之河,荡涤了当年那群毛头小伙、黄花姑娘们的容颜华发,然而每每想起,那殷殷的师情,厚重绵长的同窗情谊,情趣盎然的生活,就像一坛窖藏多年的老酒,“嘭”地开启了封盖,浓郁的醇香霎时扑鼻而来,随即弥漫于心田,醉人,难忘……

      

简陋的校舍 盎然的生机

创办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唐河师范学校,坐落于县城的东北角,先后于1958年、1959年、1960年培养了三届教师后,因“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停办。校舍闲置了十几年,突然间要恢复招生,很出乎意料,显得很仓促,显得手足无措。被唐河教育局教研室占用的西院一时无法搬出,学校便推迟学生入学时间至6月17号,然后在学校的东院手忙脚乱一阵子,因陋就简,恢复学校生活。

学校的大门朝南,有两条沙土路可通往县城大街。向南那条路两边,各嵌着一个荷叶田田的池塘,清风徐来,摇曳生姿。向西那条路,信步踱去,沟沟坎坎后向南拐个弯,几百米处,便是巍巍高耸的泗洲古塔了。

与学校大门一排,东西两侧破旧的低矮房舍是部分老师宿舍。校舍是一色的红机瓦房,见证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校时的轰轰烈烈与辉煌。迎着大门,是“工”字型学校办公室;教室坐北朝南,三个陈旧而窄小的教室,手拉着手亲密地连为一排,语文班在东,数学班在西,遥遥相对,分布于校办的东西两侧。再往北的大院,西边是学生食堂和后勤服务区域,东边是男生寝室。寝室里,简陋、粗糙的木板床,一个挨一个地摆放着,十分的拥挤。那些长短不齐的床腿,下面要垫点东西,才不摇晃,才不吱扭。

再往北院的西边,是女生寝室和部分老师们的住室,院子里一块一块的菜地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有些不伦不类。北边与东边布满了沟沟坎坎,几乎是开放式的,现代的教育坐落于僻静的县城郊区,是最佳的学习环境,反映了当局者虑事的用心。

一时间,几百名青年学子汇集到了这里,学习、生活。校园上空传来阵阵琅琅的读书声,悠扬的歌声也不时地飘荡着,特别每当晨光熹微,操场上那“一二一”的口号声,向旷野弥散,更打破了唐河城东北角多年来的寂静,使得陈旧、破乱的学校充满了勃勃生机。
 
殷殷师情 永嵌心灵 

学校停办后,老师们如星星般散落各处,至特殊年代,许多还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学校恢复,一声召唤,他们都不顾自己的种种困难,无丝毫怨言,纷纷从不同的岗位,背着行囊,携家带口,义无反顾地返回了学校,并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之中。

上课伊始,不得不惊叹当年唐师的名气,果真是名校藏名师。

教导主任袁绍美老师,往讲台上一站,如玉树临风,不经意间课本抛在一边,背诵着讲授《岳阳楼记》,把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的宏大气势,把“淫雨霏霏”“春和景明”的两种不同景色和常人的迥异心情分析得淋漓尽致,特别饱含激情地剖析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最终自然又极为巧妙地升华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传颂千古的名句。他还深情地阐释,作者这种前无古人的至高境界和高超的表达手法,常令后来者感慨万千,敬佩不已。一番行云流水般的话语和意味深长的讲解,在我等同学心中掀起了巨澜,久久不能平静,刻下了深深的印痕。

瘦弱且眉目显得有些清瘦的窦老师,已年过半百,但只要往讲台上一站,仿佛焕发了青春,两眼放光,炯炯有神,授课时大腔大调,旁征博引间大开大阖,口吐莲花自己还一本正经,时而还不忘穿插着幽默一把,让教室里充满了欢快的笑声。

班主任田老师,颇有“老夫子”之风,管理班级极其负责认真。每逢早操,他还像管理中学生一样,跑到寝室,不管学生年龄多大,不由分说,把躺在热被窝里迟迟不愿起床的同学被子猛然掀起,哪怕是三九严寒,照掀不误,把我们语文一班管理得井井有条。

从南阳临时借调来的侯老师文质彬彬,书卷气十足,讲起课来面赤娇羞,斯斯文文,不敢正视学生,但写作功底深厚,足以令学子们佩服。

讲授现代汉语的胡老师,上课就板书,手不离粉笔,一版又一版。我们便抄啊抄,一刻也不停地抄,以致于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较为系统地从语音、文字、词汇、到语法知识学习了一遍,每每想起,受益匪浅啊!

李老师偶尔代几节写作课,顺口溜一串串的,如写记叙文,“见到题,莫急躁,对象用意要明了;审罢题,要做到,列提纲,打腹稿……”等等,语言生动、风趣,妙语连珠,常常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

为充实教师队伍,考试筛选后,学校调了一批功底深厚的年轻教师。这些年龄与部分学生相差无几的老师,经过了短暂地大浪淘沙,很快能独挡一面,成为了的教学中坚。他们那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诲尔谆谆的教导,朴实、迥异的授课风格,很短时间就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

就连那辅课老师,也不同凡响。教授音乐的冯老师气宇轩昂,往风琴前一坐,手指很随意地在琴键上点击几下,“3-4-5-6”立即如天籁般蹦了出来,音符清晰,节奏分明,使人耳目一新,课后一问,才知是华中师范学院音乐系的高材生。

停课多年,没有资料,没有教材,多亏了这些辛勤的园丁们,从《古代汉语》《古文选读》《现代文选读》到《写作知识》等,都是他们青灯黄卷,挥洒汗水,熬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瞪着一双双肿胀的眼睛,字斟句酌,精心编撰、油印出来的活页。当我们手捧散发着油墨香的一摞摞学习资料时,心里便油然生出感激之情,眼里常常会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中专学生 学专科课程 

十年内乱结束,高考制度恢复,尊重知识、重视知识之风已初露端倪。刚一踏入校门,学校便权威地向我们宣布:目前中学教师奇缺,根据上级精神和你们的考试成绩,本师范虽为中专学校,但是分专业授课,即语文、数学两个专业,学习专科课程,待有关部门向上级申请批准后,你们可享受专科学生的待遇。

对于学校的关于待遇的表态,大家并没有也从没有放到心上,而是以天之骄子般的自豪,把这段时光当作了人生的加油站。

是啊,经过了十多年的的积、压,高考改革的喜讯从天而降,忽如一夜春风,吹绿了大地。霎时,众多“田舍郎”终于有了荣登“天子堂”的机会。于是乎,几百万考生大军,拥挤在窄狭的高考桥面上,最终得以侥幸胜出的只是极少数,堪称百里挑一,凤毛麟角,那是令人多么的骄傲和激动啊!

35年以后,2012年6月8日的《中国档案报》,曾刊登一篇文章,用一组翔实的数字说明了当时竞争的激烈程度。那篇文章说:“1977年全国考生570多万人,录取人数为27.3万人。河南省共参加考生70.59万人,因为优秀考生太多,又向国家争取了近3000个名额,最终录取9374人,录取率为1.3% ”。既然能极为幸运地改变了身份,改变了命运,复又何求呢!

高考,这股扑面而来的东风,唤醒了沉睡的万物,也极大地激发了学子们求知向上的欲望,努力进取的热情。

学习的气氛有序而热烈。三尺讲坛上,老师们抑扬顿挫地讲解,旁征博引地分析,讲台下,年龄参差的学子们听得如痴如醉,如饮甘醪,饥渴的心田得以滋润。课外,学生们更是如蜜蜂一样,忙碌地穿梭于万花丛中,含英咀华。窄小的阅览室里,宽旷的沙土操场间,曲折恬静的校外田间小径上,航船艘艘、碧波荡漾的唐河岸边……常常见到一拨又一拨手不释卷的唐师学子们的朝气身影。他们志趣相投,三五相伴,书生意气,探讨知识,纵论天下大势,寻求教书育人的真谛。

谁也没有想到,不经意间,历史阴差阳错地开了一个玩笑。这一届的准教师们,走出校门,不长的时间内,在改革的大潮中,发奋进取,成绩斐然,由教育起步,逐步历练成为了社会的中坚,有的甚至担负起了重要的职责。人数之众,涉足行业之广,实属唐河师范所仅见,还真有点“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味道,使78级这届学生有了“南阳地区干部培训班”的声名。
 
校园花絮一束  

唐师复校后,众多有识青年聚集这里生活,很快便给校园带来了生气,一连串的花絮,把校园装点得异彩纷呈。

艺术品般的黑板报:颇为值得骄傲的是,积了十多年之久,这群“泥腿子”中选出的秀才们还真是藏龙卧虎,个别的还怀揣独门秘籍,让人惊羡。我们班Y君,天资聪颖,兴致来时,拈起粉笔,随心所欲地在黑板上划拉一气,很快就是一行极具艺术特色的“空心字”,让人叹为观止。

语文一班教室外西山墙上沉睡了多年的一大块黑板,一些能写善画的主们,便倾其智慧与汗水,挥洒其上,一周一换。内容丰富、新颖,版面被彩色粉笔勾画得条清理晰,犹如一位美女,着上了一袭极为得体的服饰,愈发显得典雅端庄、风姿绰约。那跳跃闪烁着的粉笔字,更极显功夫,间架结构近乎硬笔书法字帖般完美,撇如兰叶,捺如大刀,点如滴珠,竖如悬针。

这些经妙手化作的壁上观,让人充实知识的同时,得以赏心悦目,惬意无比。而完成这些盛举的准艺术家们,则在蜂拥的旁观者们啧啧的赞叹声中,手中不停地转动着粉笔,谦虚的微眯着双眼,故作一副不在意的姿态,面庞非笑又笑,但那种得意之情,挂在脸上是怎么瞒也瞒不住的呀!

迷人的歌咏比赛:一次,学校歌咏比赛,当语文二(3?)班集体合唱时,只见一身着燕尾服,着白手套者(Z君),左右手间很轻巧地捏着一根明光发亮的指挥棒,徐步走上台前。面向观众深鞠一躬,然后转过身,面朝合唱队,右手的三个指尖紧捏着那棒,徐徐抬起,一阵歌声便从一群人的喉咙中发出,顿时,校园里便洋溢着憨声憨气的歌声。接着,那棒上下轻摇,歌声便如平缓的流水。待那棒左右抖动,歌声随之进入了顿挫状,如雨打芭蕉般噗噗哒哒。待那手中的银棒陡然抬起,瞬间,歌声便飞到了到空中,钻进了云彩里。正当人们沉浸在激越的歌声里不能自拔时,只见那银棒猛然划过空间,做个点号,歌声便戛然而止,人们困惑的目光全都盯在了合唱的队伍里,接着,便是一阵哗哗的掌声。这是我们在校期间唯一的一次歌咏比赛,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亲眼目睹到的场面,让人愕然的同时,也令人开了眼界。

爱看电影的故事:当时,改革开放的大幕虽未全面开启,但一波接一波的新鲜空气已扑面而来,久违了多年的禁锢正陆陆续续在解禁,“伤痕文学”已经铺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在全国进行着广泛的大讨论。一批传统的戏剧、电影开始重新上演。当县影剧院上演电影越剧《红楼梦》时,唐师学生一阵轰动,压抑了十年之久的学子们一看再看,看而又看,看之不已。人们痴迷,人们欢呼,以致那两天晚自习个别教室里空位甚多,缺习者甚众,令校方管理者颇为震怒。

为维护校纪,严令如有晚自习再看电影者,“杀”无赦。但仍有一些胆大妄为者依然顽固,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校方不得不密谋采取断然措施,夜半三更校门突然紧闭,分兵布控,然后来个“守株待兔”。尽管有几只机灵的“狡兔”漏网,逾墙潜回,但还是有个别的因猝不及防被抓了现行,按破坏校纪论处,大会点名批评,张榜公布黑名单,以儆效尤,一时校论哗然。

偶尔的吃饭场景:十多年的积淀,使得大批才俊跨入了校园,同时,也把一些不协调的陋习带了进来。刚踏入校园,虽说这群人改变了身份,但长期的吃不饱形成的顽固饥饿感仍时时笼罩在人们心头,一时难以抹去,更何况大多数都还是颇有饭量的大肚汉,便会不时地演绎出了一些令人脸红的场景,回想起来,犹如一抹生活中的调味剂,其中还不乏朝天椒般辛辣味十足,余味悠远,现采撷予以回放……


我们这届学生,语文、数学每个专业各3个班,招了6个班共计300人。300人在一个食堂里搅稀稠,那可是要排队等待的。

入学伊始,每当吃饭时,这群未来的准师长们多数还能微微点着头,示意着“你先来,你先来”, 谦谦君子一番,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彬彬有礼的排着队,保持着“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从容与矜持。但长期的肚子空瘪,使人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饥饿感,吃抢饭更是那时集体生活中见多不怪的常事。

随着时日的推移,一些体形硕大的壮汉,不到饭时就饥饿难耐,肠鸣漉漉,虽“长衫”加身,但抢先吃饭的旧习很快复萌,举止恢复到入学前的社会上那种集体生活时节。下课铃“滴”的一响,立即抄起碗筷,大步流星直奔伙房,个别的甚至还“手拿碟儿敲起来”。

一到食堂便蜂拥而上,相互之间不再礼让,甚至连假惺惺的虚让都没有了,闹闹喧喧,隔着人群,擎着碗的手高高举过头顶,往打饭的窗口传递,颇有群猪争抢拱食之态,挤挤抗抗,争相购饭,有时还与“短衣帮”炊事员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斯文尽扫,以致令炊事员们极为错愕,先生们大跌眼镜。
 
难忘的寝室逸事

我们“下榻”的寝室毫不例外的是红机瓦房,三间窄小的房子一下子蜗居了十七个人,可谓是“挤挤一堂”。来自众多的行业,农民、民师、临时工、退伍军人等,经历各异,是语文一班最为活跃的寝室之一。每当课余饭后,总有新闻轶事如朵朵花絮,从这里诞生,逸出,成为经典,以致几十年后仍画面历历,仿佛就在昨天。

梅溪河的传说:Y君,来自大科学家、文化名人张衡的故里,见多识广,博闻强记,嗓音独具特色又口齿伶俐,能说会道,常有惊人之举,很是活跃。每每讲古今中外,逸闻趣事均言之凿凿,有板有眼。记得该君曾有鼻子带眼地讲起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探案的故事,(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听说福尔摩斯的故事)说此人观察事物有独到之处,并对化学情有独钟,破案时能敏锐地观察到一些蛛丝马迹,并从中进行有条有理的的分析、推断,常能在他人山穷水尽之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终致水落石出等等,让我等孤陋寡闻者倍感汗颜,简直就是蛙坐井中。

一次闲暇无事,众室友齐聚寝室,Y君又不经意间打开了话匣子,讲了一个《梅溪河的传说》,滔滔不绝说了半个多小时,口不打结,语言优美,犹如播音员在用一副公鸭嗓播送着一篇动人的传奇故事,让我等听得有滋有味,引来了一阵阵欢呼声。后该君又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讲述了该故事,引起了全校轰动。

“鹳鹤”:Z君是个嗜烟如命的瘾君子。每天的早饭后,总要回到寝室里吞云吐雾一番,然后在缭绕的烟雾中,猛地爆发出一阵脆而响的“咳、咳”,虽不响遏行云,但也如缕绕梁,天长日久,成为了寝室里这一时段必不可少的经典点缀。

后来,恰值声音洪亮的窦老师讲《石钟山记》,节奏分明地讲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者中,或曰‘此鹳鹤也’”。翌日早饭罢,Z君刚一过足了烟瘾,又履行着“正点播报”,刚“咳、咳”出口,一向反应过人的Y君立即抓住节点,脱口而出“此鹳鹤也”,寝室里立即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经久不息。

从此,该仁兄就被冠上了“鹳鹤”这响亮的雅号,即使分别几十年后的今天,大凡一听到有人咳嗽,便联想到了此典故,笑意涌出,永远、永远。
 
红学:“文革”后期,毛老人家曾号召领导特别是高级领导熟读《红楼梦》。一时间,“红”遍全国,“红学”知识得以广泛地深入人心,极大地普及和提高,以至于余波震荡。我们入学以后的一段时间,课余饭后,寝室里仍弥漫着浓厚的谈“红”之风,其中尤以R君为最。

R君来自文化底蕴深厚的宛城,饱读诗书,又在解放军的大学校里经受了锻炼,见多识广,酷爱“红(红楼梦)白(纸烟)”二事,常手夹香烟,于吞云吐雾中滔滔不绝讲解《红楼梦》,特别林黛玉的《葬花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等诗词文章,更是随手拈来,出口能诵,同时还能把背景、出处、用典、相关意义予以广征博引,逻辑严谨,前因后果说的天花乱坠,俨然一红学大家光临陋室,令我等山野来的一干粗人目瞪口呆。能与该等同窗共学,让人荣幸,让人仰视并肃然起敬,继而拍手叫绝。

欲戒还吸的烟:我们这群学生,不同程度的社会上混搭了几年,历经人生风雨,多数已嗜烟成性。现在,猛然间端坐在教室里当起了学生,烟瘾也随之带到了学校,寝室成了吞云吐雾的最佳场所。渐渐的,受同寝不吸烟的学弟们良好习惯影响,加上平时嗓子有鸣锣音,吐痰发黑,经济还增加了开支,我有了戒烟的念头。

不巧的是,我的左寝右寝都是嗜烟如命的瘾君子,每每,当我刚实施戒烟这行动时,不是左邻就是右邻,会不失时机地亲昵地用胳膊碰碰,紧接着便手捏着一根烟递过来,十分诱人,如若我不接,他就会“啪”地把烟点着,热情万分地凑到身边,笑眯眯地望着,硬塞到我的嘴里,“吸吧,吸吧,做个伴嘛!”那种“盛情”实在难却,让人欲罢不能。到我们离学时,我的烟瘾反倒是与日俱增了,令人啼笑皆非,极大地推迟了我的戒烟时间,这是后话。
 
待月西厢下 

我们这届学生多是大龄青年,虽早该谈婚论嫁,因“文化大革命”等原因错过了时机,都待字“闺中”。故入学之初,坊间就有传言,有人要捋起了袖子,摩拳擦掌,暗中立下在同窗中选一志同道合者建立恋爱关系,以揽得美人归,实现“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宏伟目标。可惜的是,到了学校,男女8:1的严重比例失衡的残酷现实,直接导致了僧多粥少的不堪局面,令一些抱有幻想的大龄男们大失所望,只能隔岸观火,望“女”兴叹。

一些痴迷于此的大龄学兄们,在很远处只要一窥见女同窗,双目如炬,虎视眈眈,正在进行的举止言谈条件反射般立即中止,变戏法似从衣兜中摸出一面小圆镜,捋头发、拽衣角、普通话,彬彬有礼,极尽腼腆、儒雅之能事,俨然一副纯天然“谦谦君子”做派,令在旁的小弟们掩口葫芦,甚感好笑。

确有几个仁兄仁弟,明知“追求”的道路充满千难万险,但仍然咬定青山不放松,追不上也要追,牢记“只要肯登攀”的名言。邻班一位学弟T君,但凡见有女同学在场,总是千方百计地腆着一副异样面孔,眼里放光,趋过去寒暄,哄哄一阵。但不知问题出在哪里,该君虽然执着,很长时间之后仍只是干哄哄而已,事倍仍未见功,临近离校也不见花开,被我们班一眼观六路的学弟侦知到了“实情”, 风趣的冠以雅号“T干熏”,传为笑谈。

尽管山重水复,仍挡不住一些契而不舍之人,极尽有心人之能事,排查“摸底”后果断选定目标,平时不显山不露水,潜伏得巧妙,出击时手段极为隐秘,只隔墙传书而不行“后花园”之实,蒙蔽了众多的潜心苦读者,未能窥出他们的庐山真面目,终致毕业后出双入对,让人慨叹“真神人也”“手段了得”!
 
翌年暑假,相处了仅一年多一点的我们,依依不舍地挥着手,泪眼朦朦地相互告别,离开了那所学校,分赴各县实习,然后,或教书或谋事,天各一方。

一眨眼,几十年倏忽而过。每每想起,是泗州塔下,唐河岸边的那所唐河师范,让我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同窗情谊,并由此改变了命运!

那是一段令人留恋的岁月!

更是一种不期而遇的幸福!

如今,当年的校舍已被宽敞明亮的现代设施所代替,年轻的老师们早已过了花甲,老教师们大多都过了耄耋之年,有的甚至已经仙逝。但是,那巍巍的古塔,悠悠的唐河,却仍在见证着唐河师范当年的那段历史:传授我们深邃、厚重的精神,赋予我们开拓、进取的智慧,滋润我们向上的蓬勃、旺盛活力。正是这些,引领着我们的人生,从这里启航,跨激流,越险滩,一往无前,驶向胜利的彼岸……

难忘,那年唐河师范!

作者近影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中专岁月

夏德仁:他被中专录取却峰回路转走读大学
李振亮:1976,我们在本溪钢校启航
特木热夫:退学中专,追逐心中的大学梦
池渡客: 我没资格报中专,只好考大专院校
还记得那些拐进中专的寒门子弟?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