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冰点丨操风琴:14亿人要一起发,人口红利今安在?

操风琴 新三届 2021-05-16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操风琴,新闻工作者,出生于安徽小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伊拉克战争期间曾任驻中东记者。军人后代。

原题

14亿人要一起发!





作者:操风琴
原载作者公号有风来无声


我在中东工作时,对中东乱局、尤其是巴以冲突忧心忡忡:打打停停几十年了,何时是个头啊?

外国新闻同行调侃说,要想解决巴以冲突,有个不用流血的好办法,以时间换空间——

阿拉伯人生育率高,每家生的的子女能编成一个班,而以色列人的生育积极性普遍不高。这样再等上个几十上百年,以色列的人口越来越少,阿拉伯人口越来越多,以色列“国将不国”,哪里还会发生战争?

原来,这就叫人口红利呀。

01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自我记事起,听到最多的,就是“计划生育”这个词,直到很多年以后,才知道另一个词:人口红利。

中国的“计划生育”,并不是指家庭和夫妇有计划地生育,其实就是“只准生一个”的代名词,就好比以前的“超生罚款”,后来改叫“征收社会抚养费”……

以我家来讲,我本还应有一个弟弟的。

七十年代中后期,母亲带我们姐弟三人随军到河南。那时地方上的计划生育口号还是“三个刚刚好”,但军队里里计生政策已先行一步,不允许生第三胎了。对“计划外”生育的军官,政工干部直接找谈话:你是要“帽子”,还是要儿子?

在军令如山倒、以服从为天职的军队,无疑,几乎所有人都选择要“帽子”。

记得有一天,母亲去医院了。我隐约听大人说,母亲是去做流产,流产的,是个男胎。

如果母亲当时生下那个孩子,我这个弟弟应有四十岁出头了,现在正是中国紧缺的劳动力人口的一分子。谁能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母亲后来常讲:幸亏随军晚,赶在随军前生了你们姐弟三个。当时为什么没有早随军呢?之前我父亲所在的20军驻扎在杭州,在富饶繁华的人间天堂,下级军官想解决家属的随军问题,并不容易。

所以一直拖了好几年,父亲随20军换防到贫困的河南,才解决这个问题。

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否则,我现在的弟弟,可能也被“计划”掉了。

我们母子四人

而我父亲的战友,有的就没这么幸运了。

也是在七十年代后期,父亲一名战友夫妇已生了三个女儿,妻子又怀孕了,夫妻俩一直想把孩子生下来。但在严厉的纪律之下,还是被迫引了产。

妻子在手术台上看到了死去的胎儿,是个男胎,当时神智就错乱了,后来随丈夫转业到安庆后,大脑一直都不太正常,路上看到小男孩就发痴。

如果这位母亲还健在,应是八十岁左右,是队伍日益庞大的老龄化银发族的一员了。她若多个年富力强的孩子来养老,该多好哇。

02

1978年,我们全家随父亲转业回到家乡安徽,地方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这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了。

母亲单位有名男职工,叫项庆生,爱人叫方四平,是乡镇医院的护士,这对年轻的双职工夫妇生了个女儿,取名项曼丽,还不到一岁,专门请了个小保姆带。

夫妇俩租的房子与我家紧邻,夏天的晚上,大家一起在屋外纳凉,项曼丽的爸爸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独生子,政府每个月给5元的独生子女费,如果是独生女,则给6元。一年下来,就是72元,领到十八岁,就是1296元!这笔钱,他们夫妇一分钱都不会花,存下来给女儿做丰厚的嫁妆!

年少的我,在一旁听呆了:这是多大的一笔巨款呀。带小曼丽的农村小保姆,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块钱。

我和这对年轻父母,当时做梦也不会想到,1296元的巨款,几十年后,在年年递增的通货膨胀之下,已缩水到只能在饭店请一次客了。

而直到今天,大多数省份的独生子女费,似乎还是每月5元或6元。以致于很多父母,忘了或者懒得去领。

03

尽管有私下抵触,但当时大多数公职人员(按我奶奶的话说,就是每月拿薪水的人)都很朴实、听话,响应政府的号召:只生一个好。

我家所在的小镇上,供销社当时是好单位,各项工作自然也要走在前面。

一名女职工,1974年左右生了头胎女儿,完全可以趁政策还比较宽松,再生一个娃。但她与几名女同事联名向单位写了决心书,表示坚决只生一胎,主动做了绝育手术,成为计划生育先进个人。

三十年后,已到天命之年的这名女职工,独生女儿因病去世,留下一个四岁的外孙女。夫妇俩的痛不欲生,可想而知。

后来这对失独老人,从再婚的女婿处要到了外孙女的监护权,重新做一次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又把外孙女养大。

时间能冲淡人生的一切悲伤,现在,这对老夫妇慢慢走出了丧女之痛,常去县城的公园,和许多老人一起唱黄梅戏,消磨晚年时光。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相信,这对老人,肯定愿意再生一个孩子。

独生子女家庭,犹如赤手空拳走钢丝,万一失独,就是跌下万丈深渊。如果家中有第二个孩子,就算跌下深渊,会多一条保险带系着,多一张安全网托着。


当然,城里人,也会想出种种办法偷生二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要想正大光明地生二胎,就走后门给孩子搞个虚假医学证明,证明孩子智力残疾,或者身体残疾。这在北方地区比较多。

南方管得严,公职人员也能想出五花八门的办法。我家乡的一名公务员,把下岗的妻子送到乡下,偷偷生了个二胎,孩子的户口上在自己务农的弟弟夫妇名下。

现在这孩子现在二十多岁了,但可能终生只能喊父亲“大伯”。否则“大伯”的铁饭碗就得丢。对违反计生政策的公职人员的的处理,是可以追溯的。

计划生育,有时还被个别心术不正的人用作害人的毒箭。皖北的阜阳,宣传系统一女官员,多年前眼红同事要提拔,向纪委诬告这名同事超生。后来虽经组织调查还了此人清白,但提拔还是受到影响,推迟了一两年。

04

而在多子多福思想根深蒂固的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难度大得太多!

我刚参加工作时,老家在河南的一名领导,在办公室总是接到老家亲戚的电话,说因为超生,家里的牛被计生干部牵走了,房子也危险,计生干部马上要上房扒瓦。能否请我这位领导对县长或者乡长说个情,把牛牵回来,房子别拆了。

我的领导接到这些电话,头皮发麻,但还是硬着头皮找家乡的官员说情。

如果家里没有关系,农村超生游击队的标准动作,就是“出去躲”。只要能把儿子生下来,牛可以不要,房子也可以不要。

家乡一名农村妇女,生了两个女儿又怀孕了,从家中被拉去引产,她挣脱计生人员的胳膊,跑到婆婆面前跪下,哭着对婆婆说:我对不起你家,没能生个儿子!

对我讲述这事的计生干部说:当时,她自己也流泪了。可这是硬性政策呀,他们也没有办法。

 以现在的眼光看,农民这种朴实的思维很符合社会学和经济学原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才是所有经济要素中,最最根本的驱动力。

农民,才是最早理解“人口红利”的人,比起一些经济学家、政府官员,他们早就从生活中琢磨出了这个道理。

我家乡的一名老板,早年为了“躲”,大隐隐于市,在安庆市里的居民区租房,生下了三个孩子。

老板太太对我说:当时,那些城里人,看到我带着三个孩子,不屑地议论:看看,农村人,素质低,就只知道生孩子!现在倒过来了,他们可羡慕我了,这三个孩子,就是我们夫妇一生最大的财富!

可不是嘛,城里人,如果单位好,退休工资拿得多,或者子女孝顺,晚年可能还马马虎虎;如果是城市的底层工薪者,或者下岗内退,只有一个子女,晚年生活之艰难,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

我年少时,读到过高层一名官员对国家计生委主任讲的话,大意是:“我们在这头拼命发展经济,你们那头(指计生委)一定要把笼子(指人口)扎紧!否则我们白费劲了,经济发展得再好,给人口一平均,人均又在全球垫底了。”

那时,我觉得这话讲得很有道理。可年长一点后,我做了个纵向比较:六十多年前,三年“困难”时期,,那时中国只有五六亿人,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吃不饱、甚至饿死呢?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人口始终没有低于10亿,现在则是14亿多,按说应该比六十年前更穷困、吃穿更紧张、住房更困难。可事实恰恰相反,中国已一跃而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朝鲜油画中的当代中国

人口大大增长了,为什么创造的财富反而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反而富裕了呢?

前总理温相最近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说:“我心目中的中国,应该是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国家,那里永远有对人心、人道和人的本质的尊重,永远有青春、自由、奋斗的气质。我为此呐喊过、奋斗过。”

四十年来,正是制度解放的红利,让亿万中国人焕发了无穷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摆脱了贫困和贫穷。

人口红利的本质,是制度的红利,是对人道和人本的尊重。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是141178万人。

期待它的谐音,能早日实现:14亿人要一起发!


人口话题

蔡昉:警惕老龄化的灰犀牛,
尽快实现家庭自主生育
宁向东:警惕“超老龄社会的来临”
蔡昉:从中等收入陷阱到门槛效应
徐世平:多生娃娃多发钱,
我也支持梁建章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插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老编

王骥:你不喝酒,就是不拿我当朋友

刘长乐:铩羽凤凰,祸起互联网金融
高考之际,还记得那些
拐进中专的寒门子弟?
谢新茂:初中毕业上中师,
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
牛二给杨志挖坑,结果把自己埋了
顾土:从非典到新冠,谁白过了
袁晞:政审材料装进如影随形档案里
徐世平:不惹事不怕事才会平安无事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