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股民之殇!“投教”,被遗弃的“私生子” | 大咖解密
在竞争激烈的证券行业保持优势,
除了不懈努力,更要不断创新。
不同于体制内券商的光鲜,他们没有执牌,称为“地下金融”;没有“名片”,靠江湖义气游走在法规的边缘。
“投教”,被遗弃的“私生子”
文 | 李宏图
编 | 券业行家
本文是券业行家『大咖解密』系列第1篇,
走过路过的好汉们,求关注,求转发!
承
蒙伟海咨询所邀,让我从《杭州顶点财经被证监会重罚》一文谈谈我对“投资者教育”的认识。(回复【顶点】查看详情)
先要表明,此“此投教非彼投教“。本文所指“投教”并非监管层所指专对新入市股民所做公益型“投资者教育”,而是专指民间股民培训的收费模式。
1
引言:地下金融
我不曾想过,有一天我会混迹于“地下金融”,行走于曾经被我等不待见的“江湖黑嘴”。
恰恰在2017年我的人生道路不知不觉走入了这个圈子。今天,我讲一讲他们的故事,我是如何由瞧不起到拜师学艺的人生体验。希望这份亲身体验能给“阳春白雪”的券商带来一些启迪与思考。
行走江湖,这一年是我人生难得的一段经历。
进入这个圈子,恰好是全国整顿互联网金融风暴的开端,也是做“大宗交易”纷纷关门、跑路的开始。
2017年,可以经常在网上遇见,一群群年轻男女从大楼被带出。这样的场景与“扫黄”几乎一样,只是发生在白天,不是灯红酒绿的夜场,而是高档写字楼。
大宗、微盘、炒汇、配资、分成、黑投------,这些曾经在2015、2016年称为暴富的“地下金融”,演义了不少传奇。尤其是在互联网引流与电销、微销上,“创新”了诸多模式。
只因不执牌而导致非法经营,也因非法经营不可持续而赚快钱,演变成一个个骗局。大有持牌金融集团的庞式骗局,小有未执牌的地下金融对赌骗局。
“行走江湖,这一年”是我人生难得的一段经历。
不同于体制内券商的光鲜,他们没有执牌,称为“地下金融”;没有“名片”,靠江湖义气游走在法规的边缘。
今天就谈谈没有执牌的“地下投教”,下一篇再谈券商的投顾与投教。
2
投教:官办 VS 民办
“天授人权”,但只要与金融两字沾边,就需要人为“指定“或“特许”,这就是金融!
自打全国取缔“现货交易所”(俗称“大宗”),自从证监会倡导投资者教育,市场或明或暗刮起了一阵投资者教育之风。
对投资者进行教育,既有官办指定全国级或省级投资者教育基地,也有民间自发办起股民培训机构也称为投资者教育,即“投教”。
之所以称为“官办”,是因为绝大部分授予的全国级或省级投资者教育基地,由原本已具有金融资格的执牌机构来承办(公益性质)。
相比而言,民间未被“指定”“特许”,仍杠着投资者教育旗帜的机构,只能是“私生子”了(经营性)。
没有了“名份”,也就没有了社会地位,没有了保障,只能成为新社会的“地下工作者”!
3
奇葩:三不管,三都管
民间股民实战技巧的培训业务(投资者教育)究竟合不合法呢?
是不是不荐股,就不违规呢?
股民培训这个细分行业,至今都处在三不管、三都管的地界。
教育部门不管,认为涉及证券是证监会的事。证券监管部门不好管,因为“老师”讲课不荐股,不测大盘。工商税务也管不着,因为都是正常缴税。
然而,早年“殷保华案”的阴影始终提醒着这个地下行业。
因为现有法规没有明码规定,加之事前或表里也不清楚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杠着投教培训的旗帜,干着证券投资咨询甚至代客理财的分成,所以自发形成 “民不告、官不究”这个地下金融的自我“合规”的潜规则。
没有媒体曝光,我们很难了解到这个行业的生存状况。(有时很想拍一部电影,讲述在农村没上大学的一群90、00后,在金融行业打拼,在城市艰难生存的故事。)
在当前从严监管形势下,如果遇到证券监管层的执法,因为解释权的种种,多认为需要持有证券投资顾问资格方能做投教。如果遇到公安经侦扫楼,不幸被查,不排除给你一个“非法经营”或是“集资诈骗”。即便取得工商执照,没有教育口或人社口下发的培训资格,或有培训资格没有证券培训专项,也会受到冲击。
反正是被遗弃的“私生子”,人人都可以管,人人也不管!
从监管角度来看,2010年发布的“投顾暂行规定”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新的规则又迟迟不出台,对民间持牌机构的监管原则是限制发展、存量管理、暂停新增。对非持牌的“地下工作者”基本上叫作遇到了就给“灭了”,对有些大V参与纵操市场者则给予从严执法。
这个行业就这么奇葩!
官办“投教”服务对象多为新入市的股民(投教内容多为A、B、C)。却忽略了那些“资深”股民——已经是遍体鳞伤、缺胳膊少腿、为证券市场作出巨大牺牲的1.2亿个炒股账户。他们最需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却被“官办”的“政治工程”所遗忘。
为这群股民提供能力提升的民间自发机构,因为得不到“特许”却成为了“地下工作者”。
问题是,在三不管、三都管的监管环境下,有哪个没有保障的“地下工作者”是愿意细嚼慢咽而不是吃快餐呢?有谁从教育角度去做“百年育人”的经营呢?
为生存之需要,“地下工作者”的培训也干着荐股,荐股的也干着行骗,只要不被抓,赚一笔就换个地方。
一场全国性的打着投教旗号的“地下工作者”遍地开花。有投教配资的、有投教分成的、有投教期权的、有投教卖私募产品的。一切以营销为优势,“十面埋伏”围剿“缺胳膊少腿”的股民!
其实监管层要思考一个问题:
自从有了股票市场,建立了证券公司,为何民间“代盘分成”的“地下金融”长久不衰、打而不绝?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股民“愿意”上当受骗,正规的“国家队”干什么去了?
4
底层:规范还是湮灭?
也许有人抱怨国人浮躁,真的么?
一年薪水不够买几个平方的房子,涨薪追不上房价上涨的幅度,你是什么心态?
理财渠道越来越窄,大部分给了富人(100万起点高净值人群)。积累的财富天天缩水,做生意没大本钱、做项目没人脉,炒股成为绝大多数中下层人群唯数不多的低门槛选择。
炒股、炒楼也许还有希望不被社会的高速度拉下,“不炒”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这是中国底层老百姓的刚需,它遵循购买力平价与丛林法则!
最近,诸多城市出现摇号购房,杭州“失控”两个楼盘,两天冻结资金300亿,万人抢购“华夏四季”488套房。大家都在讨论的是这么多有钱人。
摇号体现了政府的公平举措,但却不能掩盖背后的真相——
因为限购限价,一手房价格比二手房低了20%,这可是银行定期存款近10年的收益。只要中签,节省十年打工辛劳,这不是鼓励炒房又是什么呢?
房子天天限购、证券非法经营年年严打,没见过房子不涨的,没见过“地下金融”绝迹的!
投资者教育这一正能量的刚需,却变成群魔乱舞的局面,值得监管层反思!
市场的巨大需求,毋需置疑。关键是,在发展中规范,还是在规范中湮灭?
回头再和行家说说券商的投资者教育的现状!
券业人都关注的公众号
数十万同僚的交流平台
期待你的加入
↓↓↓
精彩回顾
最贵的东西,以前是地段,现在是流量,未来是粉丝! | 行家·说
券业行家
营业部发展转型思考 | 行家·说
券业行家
零售业务转型不就是MAU和AUM吗?招行为啥这么牛!?| 行家·说
券业行家
人工智能助力证券经纪业务增长 | 行家·说
券业行家
伟海
精英
金融精英的信息交流平台
关注
扫码关注了解券业行家
戳这里,打开军师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