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少,事多,这些百亿私募共同的红字提示

券业点评 券业行家 2024-03-22

人少,事多,这些百亿私募共同的红字提示

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异常经营,指向这家百亿私募》等文中点评的百亿私募,出现了这条共同的红字提示。


相似的红字


话说,紧锣密鼓筹备“共建跨金融机构私募生态圈·西安站”的行家,意外发现,不止一家百亿私募存在“全职员工不足5名”的红字提示。


据中基协私募备案信息,6家百亿私募存在“缺员”提示;50亿到100亿规模的“缺员”私募共有9家;20亿-50亿规模、10亿-20亿、5-10亿规模的私募机构,分别为43家、55家和108家。


考虑到这些私募的规模,为何能以如此少的人员达成的成就,行家颇为好奇。


强大的背景


略翻人员数量不足5名的百亿私募名单,行家首先看到的是股东方和高管层的实力。


上海天岑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天岑资产),登记备案的两名员工分别是执行事务合伙人翁振兴,早年任职于McKinsey、华润集团(香港)和TX Capital HK Ltd (香港);合规总监陈子颖女士,有着多家外资机构任职履历。


同样仅有两名员工的华鼎资本(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华鼎资本),其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熊思危,曾任职于西南证券投行部门,渤海证券北京总部总经理助理,新时代证券副总裁。也因为在券商担任高管的履历,这位资深人士以资格认定方式获得基金从业资资格。华鼎资本的合规风控负责人刘仕洪,曾在海融咨询、和讯信息任职,其后在新时代证券和西部证券投行部门任职。


深圳市保腾盛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保腾盛私募),控股股东为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人保资产),实控人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人保集团)。保腾盛私募备案的4名全职员工有3名持证,包括两名高管: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吕晓女士,曾在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任职,她最近一份履历为人保资产副总经理。


博裕海和(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博裕海和),3名员工均拥有基金从业资格,并且主要高管并不在其中。据备案信息,博裕海和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张子欣,曾在麦肯锡公司任合伙人;此前曾任平安保险执行董事,国开博裕(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违规的公告


同为百亿私募,另外两家“缺员”的机构,存在诚信提示信息。


中信金控旗下的众和锦绣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原名:中信锦绣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众和锦绣),现有3名全职员工,其中2名持证。

据备案信息,众和锦绣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王子辰,早年仅有在北京电视台担任记者的短暂履历;2011年3月加入当时的中信锦绣,并任职至今。合规负责人李蔚女士,目前登记执业于中信聚信(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聚信)。


2021年8月,北京证监局对众和锦绣采取监管警示措施,原因是其管理的个别私募基金未按照规定办理基金备案手续;关于投资人大会表决通过的已生效议案文件,未谨慎勤勉履行有关约定义务。


百亿的落寞


曾经煊赫一时的钜洲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简称:钜洲资产),现有2名全职员工,而登记备案的高管却有3名。


钜洲资产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胡天翔,早年曾在花旗银行、汇丰集团、摩根士丹利任职,目前他在上海钜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钜澎资产)登记执业。据媒体报道,这位传奇人物已经“消失”多时。


合规风控负责人郑庚,此前曾在埃森哲、渣打银行、德勤华永、汇丰银行、大华银行任职。在钜派投资他曾负责合规风控管理。出身平安集团的王秀梅女士,在钜澎资产的职务为“其他”。


对这家百亿私募,中基协的红字提示颇为丰富,其中出现了两份监管函。


2022年7月,上海证监局对钜洲资产及时任法定代表人倪建达分别采取监管警示措施,各罚款3万元。经查,钜洲资产未妥善保存部分基金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资料,钜洲智能制造2018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钜安长江优选国企债专项私募基金1号的部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资料存在缺失情况, 共计涉及相关基金近10%的基金投资者,涉及风险调查问卷、投资者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的书面承诺、投资者签字确认的风险揭示书、金融资产证明等多项适当性管理资料。


2023年2月,上海证监局对钜洲资产采取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的监管措施。原因是未尽谨慎勤勉义务,投前决策不谨慎,投后管理不到位;未按规定办理个别基金备案手续;向投资者推介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不匹配的基金产品;未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如实向投资者披露基金投资等可能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信息,信息披露不及时。

据企查查统计,钜洲资产共有984条法律诉讼信息,并且存在失信被执行信息、限制高消费信息和破产案件信息。


行家意外发现,近期发布的投资者诉讼案中,也出现了钜洲资产的身影。


私募江湖,从来不缺头部机构和顶流人才。因员工不足被“另眼相看”的机构,是否意味着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券业行家,服务券商二十年,携手业内顶尖精英,汇聚国内一流商务智慧,与您共同:


探讨财富管理行业格局变化

解析未来券商业务转型“新赛道”

探索打造差异化优势“新机遇”


券业人的高端人际交流平台

扫码关注了解券业行家

精彩回顾

百亿“映雪投资”,能有几个夏天?

券业行家·热文

交易系统异常竟然“瞒报”,广州金控期货曾“克扣”了这笔钱

券业行家·涉诉

老牌网点七宗罪,申万宏源证券收警示

券业行家·热文

“同花顺”的“牛皮”吹破了?旗下三方领罚,业绩大幅下挫

券业行家·监管

投资者适当性违规,百亿私募中融鼎新连诉连败

券业行家·涉诉

从月薪十万到“低保”待遇,CFO怒诉民生财富

券业行家·热文

递延违规“双罚”金蟾蜍投资,掌门人拥有头部券商研究背景

券业行家·监管


券业人都关注的公众号

数十万同僚的交流平台

期待你的加入

↓↓↓


戳这里,查看更多惊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