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郎谷公共艺术学术研讨会”日前召开|『艺周快讯』

方言 艺周快讯 2023-12-07


 

2021年11月13日,《当代公共艺术》丛书编委会主办的“夜郎谷公共艺术学术研讨会”在贵阳花溪夜郎谷景区召开,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北京、广州、长沙、成都、郑州、西安等地的专家学者线上参会。

研讨会由乔迁教授担任学术主持,文山教授和李勇先生策划并任现场主持。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委员、四川省雕塑学会会长邓乐,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公管学院院长蔡劲松,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邹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魏小杰,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乔迁,清华大学清尚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何布,广州美术学院潘鹤艺术馆馆长潘奋,河北美术学院雕塑院教授文山,西南交通大学美术学系副主任舒兴川,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吴灿,文旅专家、《艺周快讯》主编方言、中国红十字会乡村振兴基金办公室陈平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王青春,《雕塑》杂志副主编徐永涛先生,中央美院雕塑系赵磊老师,佛山三支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清美女士等专家线上论道。来自多所院校的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参与了线上活动。



会议特邀贵州著名艺术家、夜郎谷主宋培伦,著名艺术家蒲国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雍,著名当代艺术家李向明,作家、《宋培伦传记》作者周开迅,著名诗人、画家李勇,贵州省雕塑院院长、贵州省雕塑艺委会主任李钢,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雕塑雕刻委员会会长曹智勇,安顺经开区城乡建设督导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郑兴华,当代艺术家幺哥(陈启基)在贵阳夜郎谷现场参与研讨。



会议围绕夜郎谷公共艺术的特点及其美学价值;夜郎谷公共艺术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公共艺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以夜郎谷·藤甲谷模式为例)三个方面展开。

此次研讨会学术主持乔迁教授对宋培伦先生及其倾力打造的夜郎谷予以高度评价,他说“在学界还在争执于公共艺术概念的时候,宋培伦老师已身体力行地进行着公共艺术的创作。他是先知先觉者,他清楚的知道如何把人文、把历史、把人的情怀与时代契合,在时代发展到呼唤公共艺术时,他成为一个先锋”。

八十高龄的宋培伦先生结合图片视频,操着贵州方言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花溪夜郎谷景区,和大家分享了夜郎谷发生发展的过程。

宋培伦先生倾注二十余年心力,以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创意,以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创造了夜郎谷景区这样一处独一无二的公共艺术的文化样本,引发了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感动了与会专家,大家围绕会议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精彩发言。

研讨会的成果,将整理刊登在即将出版的《当代公共艺术》丛书第二辑《公共艺术与区域发展——理论和案例》一书中。宋培伦先生再次邀请与会的专家学者,疫情过去后能莅临夜郎谷现场指导,继续“公共艺术与区域发展”的交流探讨!

 



·花溪夜郎谷·


位于贵州贵阳花溪的夜郎谷景区,孕育在峡谷之中,占地约300亩,是喀斯特地貌的神秘山谷。与之相对的斗篷山据传是古夜郎国道府夜郎邑的辖地,是夜郎王后继金竹司的住所。山顶上仍保留着古夜郎屯堡的遗址,夜郎谷也因此得名。
宋培伦先生以古代夜郎国为背景,在这处山谷中倾心倾力打造出他心目中的夜郎古国城堡。原始张力的图腾雕塑,厚重古朴的石屋、挺拔苍翠的松林,抛珠撒玉的溪瀑,鬼斧神工的崖谷,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漫步其中好像穿越历史神秘的隧道,感受着夜郎文化的魅力,融汇了一个现代人对古夜郎的想像。












雕塑  绘画 设计 书法 摄影 装置  公共艺术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扫码关注    艺周快讯









【 往期回顾 】


2021中国民勤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艺周快讯』

庆祝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陶艺、雕塑作品展

性感,时尚、简洁的摄影作品|『艺周影像』

十月艺术赛事资讯 |『艺周快讯』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全球征集活动最佳作品揭幕仪式举行

“塑者豪情——林毓豪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XX艺术节·宋庄国防艺术区|『艺周快讯』

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数字化时代公共艺术的可能性”主题研讨会

九月艺术赛事资讯 |『艺周快讯』

沉静的艺术禅修者·熊龙灯

塑说---乔迁谈小头像的写生|『艺周快讯』

厦门澳头-城乡文化建设高地|『艺周快讯』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公共艺术规划

大千世界,公共艺术何为?

『大风起兮』|秦晋豫三省雕塑家作品联展

从“朴”到“初心”,潘松雕塑的意蕴解读

刘艺杰雕塑作品“飞龙在天”的美学意蕴

『万簇生成』| 中国最有影响的女画家闫平

“袭”已为常|从王筱丽到叶永青

《临空之门》扮靓大兴机场 |艺周快讯

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及12位副主席作品欣赏

“丝路驼声” 中国·民勤第四届沙漠雕塑创作营 

『重磅发布』丨2020年中国公共艺术十大事件

时代盛景.大地新生 | 北京地景艺术节琐谈

曹智勇雕塑艺术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798,别来无恙?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人员名单|作品征集说明及往届作品欣赏

归去留兮?——宋庄国外艺术家的2020

体态性感妖娆却又丝毫不觉情色|读懂常玉 便读懂了人间向往高洁的灵魂

身在宋庄|变迁时代的痕迹

走进藤甲谷 走进歪寨古村

《当代公共艺术与区域发展》视觉下的夜郎谷模式

◎生态文明+低碳雕塑研讨会在兰考召开








QQ:656214113   

 主编微信:13685122899

合作、投稿:656214113@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