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白”入围作品特辑】陶艺家眼中的冷暖人间

Kelly BlancdeChine 2024-03-31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BLANC DE CHINE

中 国 白

国 际 陶 瓷 艺 术 大 奖 赛

【中国白入围作品特辑】系列微信分专题收录前两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150余件入围精品,旨在为更多对艺术、文化和陶瓷感兴趣的人,敞开一个异想天开、感官丰富、妙趣横生的白瓷艺术空间。


■ 【中国白入围作品特辑】  第 6 期



艺术家应该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物吗?


艺术家可以反映不那么理想的社会现实吗?


艺术家能够以个体的观点或情感呈现作品吗?


......


这些艺术之问在今天来看都不是问题:


艺术家当然要充分体验和融入这个世界,饱含真诚与爱意地从生活的任意角落中汲取灵感,并以自我的方式向世人诠释这平凡的人间。


但在几千年的人类艺术史中,艺术的使命却并非一直如此。


从古典时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艺术大致上经历了从神圣向平凡的转换。


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距今15000年左右


在食不果腹的原始时期,艺术往往与巫术相伴,成为人类向自然祈祷的方式,而到了农耕封建时期,艺术大多与宗教和权力相伴,反映社会上层的审美和统治需要。这两个时期的艺术,前者多依靠自然的本能与天性,后者则创造了相对统一的集体性理念和审美标准,当时的艺术家受到时代的局限,相对而言也没有太多个人发挥的空间。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的雕塑


直到近现代工业技术和商业文明的崛起,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而艺术与审美的概念也一步步走下了崇高的神坛和宫廷,进入市民和大众的视野,开始具有了现代的人文关怀。


19世纪法国涌现出了一批背离“学院派艺术”的艺术家,他们转变了艺术历史的风向。


库尔贝、米勒、马奈等现实主义艺术家以自然写实的风格对普通人和日常事件进行描绘,从此将市井乡村、劳苦大众正式纳入艺术家的题材库;紧随其后,莫奈、德加等一批印象派又以松动的笔触、色彩和光影推翻了严格的古典写实技法;至于梵高、塞尚、马蒂斯等后印象派艺术家则更加放飞自我,他们有意识地脱离对自然的模仿而突出主观感受的真实性。


让·弗朗索瓦·米勒,《拾穗者》,1857年


到了20世纪,艺术家更是越发地以主观的心灵关注社会现象与问题。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巨大灾难,让西方人对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理性的标准感到失望,转而对人性与无常寄以极大的渴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关注战争带来的精神苦难,审视现代工业社会的僵化和冷酷,消费主义的迷狂,探寻精神与潜意识世界的深渊,艺术家对于社会问题、生活日常以及人类情感的关心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自从杜尚将小便池摆进博物馆,生活中的“现成品”、人的观念和行为乃至自然景观都逐渐进入了艺术的空间,概念和体验成为评判艺术的重要标准,而材料、形式和技巧的重要性则逐渐退后。艺术从此真正拥有了融入并影响社会每个角落的可能性。


理查德·汉弥尔顿 (Richard Hamilton)

《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非凡迷人》,1956年


一个多世纪以来,艺术的边界早已趋于无形,直白地说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绝对不能使用的材料、不能涉及的题材和不能表现的形式了。艺术家面对前所未有的自由,由此个体的视角和选择的重要性也更直接地凸显了出来,相较于传统艺术家,今天的艺术家不缺乏创作的素材,但要在庞杂的艺术史背景下深度探索自我感受并进行有个性的创作,也绝非易事。


罗伯特·劳森伯格,《he 1/4 Mile or 2 Furlong Piece》,1981-1998年

这幅作品耗时17年,由190块面板组成,总长度约为四分之一英里的装置。作品中包含了艺术家在旅行期间的诸多事物,如纺织品、大众媒体图像、艺术家的照片与绘画,日常用品如椅子、纸箱和交通灯等,甚至还包括声音。


现当代陶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今天许多陶艺家与艺术家一样,同样会思考作品的观念、题材与表达等问题,只不过他们选择以陶瓷为媒介进行表述。


本期选取的陶艺家都十分具有当代性,这种当代性就体现在他们从各自的视角、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抒发了对于社会日常生活的观察、感受与领悟。作品中的主题、概念和形象都来自于社会与日常,妇女、儿童、花朵、塑料袋、抹布......每个艺术家选取的形象都是具象而直接的,没有宏大的叙事或讴歌,也非执着于艺术形式与工艺技法的探索,只是结合身边日常的人与物,表现不太完美的真实那或有趣、或深沉一面。


有意思的是,本期的陶艺家分别采用了艺术史上不同时期流行的艺术手法来进行创作。


郑博用传统的写实技法塑造了一位优美的中年女性的身躯,她面部细微的皱纹透露出沉默坚韧的神情,沉稳身躯中隐藏着柔弱的姿态,结实而有力的双臂暗示着日常的操劳,而触目惊心的刨妇产伤疤又体现出生育的伟大。他像一位古典时期的雕塑家,带着对女性的观察与崇敬,刻划并设计出了理想中的母亲形象,但不同的是,这位母亲身上的特征又只属于这个时代。


左:《Eve》罗丹,1881年,法国现实主义雕塑,罗丹博物馆

右:《Madeleine I》亨利·马蒂斯,后印象派雕塑,1901年


Marja Hooft的小雕塑则满满是后印象派时期带有表现性和写意性的雕塑手法,充满表现力的造型令人联想到马蒂斯的雕塑小稿。客观的再现不再是艺术家关注的核心,这些人物更多是艺术家脑海中概念、印象与情绪的结合体。这里观者仍然能辨认出具体的形象,但与自然世界的客观形态相去甚远,而与现实世界形态的距离,也正是艺术家的感受力与表现力的发挥空间。


黄国銮的作品中则隐约透露出现代主义的形式构成与转换。他正试图远离具象而游走于抽象与感知的空间形式之中,女性躯干的结构已然抽象成起伏的线条,在白瓷的莹润的质感下特意营造出布料般的柔软,极富表现力,也具有了装饰的意味。


《吻》布朗库西,现代主义雕塑,1907-1908年


Saana Riikka Kristiina Murtti和林冰的作品则少了些表现性,更具有后现代艺术的狡黠。他们巧妙地利用瓷土模具成型的复制属性,借用日常现成物品的形态,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观念和感受,对其进行挪用、置换与拼接。


Murtti的作品另人联想到60年代意大利贫穷艺术的杰作《破布维纳斯》,艺术家皮斯特莱托将一件经典的罗马式维纳斯大理石雕塑埋没在了一堆破衣烂衫之中,古老的高贵与现代的庸俗碰撞,给予人关于时代、社会和女性的无限遐想。而Murtti的作品就好像是《破布维纳斯》的背面,同样令人浮想联翩。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破衫中的维纳斯》,1967年


林冰的作品将装满的塑料袋直接复制,并替换成白瓷的材质。当塑料袋的形态与白瓷的质感结合在一起时,廉价与珍贵的组合便令人产生出荒诞虚构的错觉,重新思考价值的定义。这种做法可以追溯到波普艺术家杰夫·昆斯举世闻名的《气球狗》,艺术家以严谨的金属工艺高仿随处可见的气球玩偶,并将这些真假不分的“气球”变成了昂贵的艺术商品。


杰夫·昆斯《气球狗》,1994-2000年


透过艺术史,我们可以看到现当代陶艺与其他艺术类别的关系是如此相通,除了材料和工艺的不同,陶艺家在艺术的构思与呈现上与其他艺术家有许多相像之处。泥土原是取自于自然,并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伴随人类生活的有温度的材料,当艺术家捧起泥土变身陶艺家时,他们在自然与历史的双重感召下更加会不自主地关心社会,同情他人,从生活与时间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体味这鲜活的冷暖人间。









郑博

中国

1981



《母亲》

85 cm × 50 cm × 127 cm

2019年



母亲是孕育生命的载体,是天生的哲学家,母爱是世间最真挚的爱;母亲赋予我们生命,用爱与智慧伴随我们成长。母亲并不单单只代表了人类,也代表了这颗蓝色的星球和我们的祖国,以及脚下孕育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本作品以作者的母亲为原型进行创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写实手法塑造了一个坚强中国女性的形象,希望母亲勤劳、坚毅,又默默无闻的高尚品德得以体现,结实干练的身材、手上突起的青筋是长期劳作锻炼的印证,剖腹产刀疤是诞下生命的证据,平静又慈祥的眼神是对痛苦和磨难的坚强的回应。本作品人体部分用白瓷材料完成,底座部分用木制树根切割衔接,来烘托伟大母爱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颜晋端

中 国

1988



《童年的你》

24 cm × 24 cm × 42 cm

2018年



还记得你第一次偷偷穿妈妈的衣服是什么心情吗?

以3到5岁小女孩来表达作品最纯真的爱美之心。也是刚刚懵懂审美意识的年纪,看着妈妈每天穿着漂亮的衣服也想美美的心情偷偷穿上妈妈的衣服,有点小紧张,有点小羞涩,有点小兴奋的心情~

用不同衣服来表达每件作品的不同风格。

运用德化白瓷的干净洁白,纯洁的材质刚好呼应了作品纯真的美好。







Marja Hooft

荷 兰

1946



Fish,

Freedom Woman,

Power Woman

《鱼,自由女人,强悍女人》

2017年



树,鱼,鸟,蜥蜴,花,叶,蝴蝶等自然之物与人类的关联是我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鱼寓意着自然美,“自由女人” 展示了一位与飞翔的鸟相连的半裸女人,灵感来自2016年德国科隆的一场大规模女性抗议活动。 抗议的妇女用赤裸的身体表达:裸露的身体不是女性遭受侵害的理由。“权力的女人” 蒙着双眼正踏浪而行,波浪亦是一个女人的身体。 她不害怕脖子上的蜥蜴,也不在乎脚下的浪。







黄国銮

中 国

1975



《无相万象》

36 cm × 36 cm × 32 cm

2017年



作品以看似无形的柔软布纹错落在一起,细看其中却是女性柔润而富弹性的皮肤和丰满的身躯交错叠加,似有形与无形中。通过光和影产生的细微变化,来表现皮肤的质感,以女性的“背部”表现坚毅与生命力度的象征,肩膀、手臂的线条,腰际线到腿部的曲线,在一具具饱满的躯体中,看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女性伟大的颂扬。







Saana Riikka Kristiina Murtti

芬 兰

1974



Beyond preconceptions

《超越先入之见》

48 cm × 58 cm × 48 cm

2019年



人很难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真正了解他人, 主观的先入为主和归类的倾向会造成我们与他人和世界产生距离。 正是由于对方独立于你的个体而存在,那么他作为未知的事物才能与你构建出对话的可能性。 在系列雕塑“超越先入之见”中,隐藏的人物形象试图传递这种对话的过程,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将会带来不同视角的解读,而这些解读又来自于我作品中对身份和背景的暗示。  







林冰

中 国

1973



《皮囊系列 3》

102 cm × 58 cm × 22 cm

2018年



日常物品在使用中会呈现不同的状态,体现着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品通过白瓷的单纯属性强调物体当下的姿态与放射的过程与空间。





2021

Blanc

de

Chine

艺术家是伟大的创造者

欣赏者亦是


让我们与创造者同行

捕捉真实世界之上那有趣而独特的灵魂


- END -



*本系列微信包含第三方主观分析与理解,

请读者理性客观看待,作品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文 | Kelly

图 | 艺术家、大奖赛组委会、网络

审核 | 大奖赛组委会




第三届“中国白” 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报名火热进行中

欢迎各位艺术家踊跃参赛



 BLANC DE CHINE

"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咨询邮箱

contact@blancdechineicaa.com

扫描左侧二维码进入官网



往期推荐


01

【中国白入围作品特辑】另辟蹊径的瓷土实验

► 点击阅读

02

【中国白入围作品特辑】摩登时代,城市之殇

► 点击阅读

03

【中国白入围作品特辑】文人之心,点石成瓷

► 点击阅读

04

【中国白入围作品特辑】山语无言,道无界

► 点击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