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取钱时银行柜员错将4千取成4万,客户却不肯还,法院判了

法者心声 2022-12-05



图片源于网络


山东某银行分理处职工赵某,在为党先生办理取款业务时,误将4000元取成40000元,对于银行自身的失误,党先生是否可以将多余钱款据为己有?日前,潍坊市寒亭区人民法院对这起不当得利纠纷进行宣判,判决被告党先生返还原告赵某不当得利,并支付利息。


2019年10月18日,党先生到某银行分理处办理取款业务,并在取款凭证上写明取款金额4000元,但因银行柜员赵某粗心大意,误将40000元支付给了党先生。根据银行内部规定,赵某将党先生多支取的36000元先行向银行偿还,该银行分理处承诺由赵某代为向党先生追要。后赵某多次找党先生协商,要求其退还多余36000元,但党先生在退还10000元后,对剩余的26000元以种种理由推脱,迟迟不予返还,无奈之下赵某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在银行分理处办理取款业务时,取款凭证上写明取款4000元,但因原告工作失误,实际提取了40000元,被告多提取的36000元,已构成不当得利,应向银行分理处返还。现原告已先行向分理处返还了36000元,分理处出具证明允许由原告本人代其向被告追偿,故被告应向原告返还,并支付利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之规定,判决被告党先生返还原告赵某不当得利款26000元,并支付利息。


图片源于网络


法官说法: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使得他人遭受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一种法律关系。不当得利制度对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流转关系有调节作用,目的在于恢复民事主体之间在特定情形下所发生的非正常的利益变动。本案中,党先生因为银行工作人员失误无故获得36000元,银行遭受经济损失,银行的损失和党先生获得利益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党先生获得的利益也没有合法根据,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所以党先生应将不当得利返还。

来源 | 山东高法


推荐阅读1:借条约定“有钱时再还”遭赖账,法院:先证明被告具有偿还能力再说
推荐阅读2:“给我拿万把块钱纯粹是打发叫花子”:国企董事长受贿现“雷语”
推荐阅读3:在超市喝完饮料再付款构成盗窃吗?
推荐阅读4:【证据分析】王书金案因一起奸杀案现新证据发回重审,与聂树斌案无关
推荐阅读5:月利率高达22%,民间借贷的原告变成不当得利的被告!
推荐阅读6:最高院:原告先以不当得利纠纷为由起诉,被法院驳回诉请后,又以其他案由起诉的,不构成重复起诉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有时您可能长时间没有看到我们的推送,所以没能在您的微信里显示。如果喜欢本号或本文章,请将“法者心声”加“星标,或点右下方的在看,这样本号推送的文章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谢谢您的厚爱。

长按下方二维码,欢迎关注“法者心声”

觉得不错,下方 分享 点赞 在看 三连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