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广式」城市更新,你值得拥有!

1/6图片工作室 丈量城市 2022-05-21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城市布局和功能正面临着重新调整的需要。

2020年,「城市更新」被首次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2021年,「城市更新」成为两会关注焦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品质提升」成为各城市未来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

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更新是好的城市更新?广州,是一份不错的答案,更是一份与众不同的答案!




内外兼修,奇迹羊城

广州,别称羊城、花城。

濒临南海,三江交汇。


2200余年的建城史,独特的区位优势,

让广州积淀了广府文化发祥地、千年商都、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等一系列亮眼标签。


▼ 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改革开放40余年,千年古城广州,

如今已蝶变为一个现代化国际都市。


珠江新城、永庆坊等

一个个城市形象代名词不断涌出。

而这些「代名词」,

无一不是广州在历年改造、

重建中所创造的奇迹!


▼ 广州城市更新代表片区——珠江新城


广州城市更新的成功,不是简单的空间重塑,

背后离不开「广式」更新的内外兼修——

内:机制、模式灵活创新,

让城市更新「不简单」;

外:从城市自身气质入手,

让城市更新「不一样」!


▼ 永庆坊「城市更新」标识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

广州城市更新的创新探索,

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是我国最早,

也是最活跃开展城市更新的城市之一。


▼ 广州城市更新代表片区——北京路历史文化街


新世纪以来,

广州城市更新大致经历了三个代表阶段。




01

以合利促合力,开启更新大幕

2000—2008年


MEASURE THE WORLD


21世纪初,广州城镇化快速发展,

人口开始大量涌入,且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

为提升旧城区能级与活力,

广州以危房改造、城中村整治为导向,

开展了危改工程。


▼ 猎德村


在这一时期,

政府以「谁受益、谁投资」为改造资金筹措原则,

创新提出「政府主导,开放引入社会资金」

有效带动村集体和市场力量出资出力,

避免政府单打独斗。




02

聚焦三旧改造,开启政策实验

2009—2015年


MEASURE THE WORLD


成片拆建、开发增量用地的

发展模式并非长久之计,

广州为了提升低效存量用地的使用效能,

针对三旧(旧村庄、旧厂区、旧城镇)

开展改造试验。


▼ T.I.T创意园


2009年,

于全国率先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

成立三旧改造办。


▼ 羊城创意产业园等大批工业遗址探索了活化利用


这一时期,

政府通过让出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给业主与市场,

以破除权利主体对土地再开发缺乏动力的困境,

换来了市场主体和业主的积极响应。


广州在此期间的实践,

不仅为广州进入系统性城市更新打下良好基础,

还为后续全国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推进城市更新政策创新,

提供了丰富经验参考。


▼ 在探索中,羊城创意产业园积极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吸引荔枝等100余家相关企业入驻




03

微改造来袭,开启城市文化磁力

2015年以来


MEASURE THE WORLD


①. 创设专属机构,强化顶层统筹


「三旧」改造打开了广州「全面改造」的局面,

但「三旧」在各自政策牵引下缺乏整体性。


2015年,广州面对改造方式基本趋同、

效果相对单一等实际问题,

参考香港、新加坡城市更新专门机构——

重建局的做法,

成立了国内首个「城市更新局」,

统筹城市更新工作。


▼ 创新体制机制,成立城市更新局



②. 创提更新方式,功能活化改造


大拆大建绝不是城市更新的唯一策略。

2016年,广州首次提出

与「全面改造」同等重要的更新方式——

微改造:维持现有建设格局基本不变,

以局部拆建、修缮提升、功能置换为重心,

提升城市更新灵活性。


▼ 广州城市更新实施方式分为全面改造和微改造两类



③. 创推PPP模式,推动落地实施


为解决多重主体利益矛盾、资金难筹等问题,

广州推出容积率奖励、协助贷款等系列政策,

成立广州城市更新基金

重点支持PPP模式的城市更新项目

多管齐下,推动城市更新举措落地实施。


▼ 政府统筹,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


在大刀阔斧的城市更新中,

除了有不断推陈出新的硬核政策与灵活机制,

对「乡土」的「百般呵护」

则是广州城市更新特色的灵魂所在!





同是沿海开放高地,同在城市革新前沿,

广州、深圳、上海,

是城市更新常年被同框的三大主角。


不同于上海的国际新潮,深圳的青春激昂,

广州城市更新的卓然,

贵在从「城市自身气质」入手,

透露出浓浓的文化味儿、人情味儿和生活味儿。


▼ 改造后的天环广场——除了商业,更有生活


这与其骨子里对厚重历史的保护、

特色文化的传承、城市基因的延续、

民生需求的融合密不可分。


而这些,

正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城市更新内涵,

也是广州之于城市更新无可替代的

「味道」与意义所在!


在此,

我们不妨剖开广州城市更新三个代表阶段断面,

以代表性项目为大家揭示独特的「广州味道」。


▼ 永庆坊室内的装饰呈现的「广州味道」




01

「广州味道」的人情味儿

昔日「握手楼」,今日「地标区」

——猎德村


MEASURE THE WORLD


提起城中村改造,不能不说猎德村。

猎德村毗邻珠江,距花城广场仅1公里。

是广州第一个全面改造的城中村,

也是广州闻名全国的地标区。


▼ 猎德村改造范围


2007年,城中有村,村中有城,

村外现代化,村内脏乱差,仍是这里的景象。

随着珠江新城规划出炉,

无法兑现区位价值的猎德村,启动改造。

2010年,村民实现回迁。


▼ 猎德标志性牌坊


如今这里不仅有小桥流水,还有高楼林立;

从城中村的脏乱差代表到人人称奇的改造典范,

广州为此花了不少心思。


▼ 如今的猎德



①.「政-企-村」合作共赢,

将村民利益最大化


城中村改造,

往往最难解决的就是平衡村民需求,

以及钱从哪儿来。


正如前文所提,

广州在这一时期创新尝试引入社会资本

「开发商垫资、政府出政策、村委会协助」

便是猎德的选择。


猎德将资源整合拆分,除安置区外,

还划出集体经济和拍卖融资地块

不仅收获了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改造,

拍卖资金还用作改造资金

解决村民拆迁安置和集体物业发展要求的同时,

实现了项目自身经济平衡。


▼ 开发建设的写字楼、酒店



②. 民需至上:既要有生态,更要有生活


猎德村拥有900多年历史,

大量古民居、祠堂和猎德涌的沿承,

让这里成为广州极具文化标识性的水乡村落。

对此,猎德从生态、生活两方面出发,

最大程度再现了猎德人依水而居的场景。


▼ 猎德保留的祠堂等村落记忆



生态为基,还绿于民

猎德村自古伴水而生,「水」便是指猎德涌。

猎德注重对原有水乡生态肌理的保留,

大面积、高品质设计了水乡景观复建区


▼ 猎德涌碧道


以宽阔水面的猎德涌为主体,

传统岭南水乡景观文化要素取材,

以青石板路、廊桥、堤岸栏杆、

景观花池等景观元素为载体,

构建了一条突出猎德风情、

营造岭南传统水乡的滨水碧道。


▼ 戏台等元素融入景观节点,唤起人们对古猎德的记忆



以人为本,还城于民

房子可以拆,但文化、生活印记不能拆。

从建筑到公共空间再到公共活动

猎德村充分尊重了民生需求:

以龙母庙为中心,

将祠堂、家塾及其他有价值的民居,

沿河岸进行复建、修缮;


▼ 承载猎德宗族历史的祠堂


提取醒狮、龙船丁等传统文化元素

融入景观设计,

连同文化碑、牌匾石刻等,

形成了一条「历史文化走廊」

并拓宽龙舟池,以延续百年的猎德龙舟风俗。


▼ 猎德历史文化走廊



③. 既要文化传承,更要与「人」俱进


集体经济和拍卖融资地块

当时被富力、合景泰富和新鸿基拍得。


区别于简单的推倒重来,

企业在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文化延续:

一栋栋广府民居的代表「镬耳屋」,

配以水乡肌理为底,

打造了岭南风情商业街——天德街。


▼ 天德街


除了将传统文化外化于形,

更注重将「内在」与新时代人群进行链接:

不仅集本土、国际、年轻人喜欢的餐饮于一体,

还根据广州夜间消费特点严筛租户,

引入了时下颇具人气的网红店;

举办天德潮会玩、七夕壕粉节等潮流活动,

吸引大批年轻人蜂拥而至。




02

「广州味道」的生活味儿

城市更新与文化基因共振


MEASURE THE WORLD


城市学家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工业遗产便是印记城市工业文化基因

的重要载体。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区域的经济中心,

积淀了大量富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印记。

在「退二进三」与「三旧改造」背景下,

诞生了诸如红专厂、T.I.T、

太古仓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


▼ 由纺织机械厂改造的T.I.T创意园


但工业旧改在全国遍地开花,

而广州何以能「火」到今天? 

关键在于其做好了「生活」的文章与生意!

让园区高度市民化,生活化,

走「亲民范儿」的路线!


▼ 仓库改造的太古仓成为市民新的聚集地


只有让饱经岁月的工业基因成为大众的选择

才能有效与文化基因高度共振,

也才能真正留住、传承工业记忆!



①. 太古仓——文艺范的滨水生活


邻水而建,百年码头

广州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港口贸易的发达,

让码头工业深植在广州的城市基因中。


位于海珠区珠江西岸,

临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太古仓,便是其中代表。

太古仓由英国太古洋行

于1904年—1908年间修建,

供太古轮船公司使用。


▼ 太古仓改造前(来源:Flickr)


作为百年历史的仓库码头,

曾经的国家一类口岸,

它不仅是广州工业发展的见证者,

更是广州「元老级」网红打卡地

2010年完成改造后,

至今每年仍有220余万游客到访。


▼ 改造后的太古仓



靠水吃水——亲水导向,

塑造特色滨水休闲生活

太古仓拥有华南地区仅存的3座T型码头

通过参考国外渔人码头的成熟做法,

引进了「集装箱」等元素,

在T型码头与沿江区域,

打造了众多风情酒吧;


▼ 风情酒吧


再配合这里「广州最佳日落观赏地之一」

浪漫氛围、小资风格的巴士甜品站,

于是,赏夕阳、品美酒、拍美照,

成为太古仓最具代表性的卖点之一。


▼ 甜品车


码头有了,游艇自然不能缺席!

太古仓码头20个泊位长期停靠着游艇,

可提供下午茶服务;


此外,太古仓游艇会

是广州首个按国际标准建设的游艇会,

从游艇租赁、驾驶培训到游艇婚纱摄影,

一应俱全。


▼ 游艇及太古仓游艇会



复合开发——功能多样,

打造商娱一体的城市会客厅

太古仓

保留着在广州近乎绝迹的8个红墙仓库

是广州知名的出片儿地。

仓库巨大且独特的空间属性,

让这里天生更易成为人们

聚集、交流的时尚场所。


春风十里、洛奇先生牛仔餐吧等特色餐饮,

奠定了不少人对音乐餐吧的初印象;

在百年历史仓库里看电影、

看脱口秀的古今对撞,

则成为人们纷至沓来的必体验项目。


▼ 旧外观新内容的红墙仓库


如今,这里还在一直紧跟潮流,

不断嵌入live house、葡萄酒展销、

创意设计办公等新鲜功能,

成为了集观光、娱乐、商务于一体

城市会客厅。


▼ 活用仓库,植入创意设计、酒品展销



②.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

接地气的潮玩生活


要细数广州80年代的回忆,

珠江啤酒算一个。

而琶醍的前身,

正是老广东人熟知的珠江啤酒厂,

2016年改造,2019年完工。


▼ 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风貌


从老广州引以为豪的记忆地标,

到新广州创意生活的潮流坐标,

被誉为广州「退二进三」标杆之作。



文化印记巧留存

酒——琶醍的「魂」所在,

琶醍对此进行了最大化的「守旧与创新」


▼ 琶醍风貌



【设立文化地标,突出文化内涵】

琶醍以酒桶为造型,设立了文化地标——

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

集展示、研究、娱乐等功能体验于一体,

啤酒文化内容从世界到中国,

再到珠啤企业,应有尽有。


▼ 华南最大啤酒博物馆——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


将原生产车间改造为啤酒体验中心

通过糖化、发酵罐等各种生产设施,

带领人们感受珠江啤酒的独特魅力。



【活用工业风貌,实现人群引流】

为破壁旧工厂与大众的心理距离,

琶醍借势「工业风」的原始风貌优势,

将这里打造成了多风格的出片儿圣地。


无论是斑驳老旧的货架,

还是纵横交错的工业管道,

琶醍予以了最原汁原味的保留;


▼ 遗留的工业遗迹成为景观


针对珠啤的象征——麦芽仓

简约白色漆料,足以出品INS美片;

以工业符号为元素的入口地标烟囱、

艺术雕塑、彩绘壁画,

都在创造着邀请力,让这里吸睛又吸金。


▼ 麦芽仓——珠啤标志物



生活坐标潮塑造

琶醍虽然不再生产啤酒,

但却「遇酒弥新」,

实现了啤酒文化牵引下的生活再输出!


▼ 观景平台聚集大量露天餐吧



【放大酒文化社交属性,打造夜生活网红地】

琶醍不仅以啤酒文化为核心,

在时尚、运动、音乐等领域,

不断开发与啤酒有关的新业态;


还放大了啤酒自带的「社交」属性,

利用麦芽仓特殊建筑形态、

拥有无敌江景的露天观景平台,

发展特色酒店、风情Club等魅力夜生活场景,

设置「酒吧优惠日」


▼ 沿江酒吧夜晚将化身人们的夜生活社交场


夜幕降临,音乐响起,

与猎德大桥、广州大剧院等地标性建筑

隔江相望,别有一番情趣。


▼ 琶醍拥有夜观珠江的绝美角度



【从锈到秀,构建「创意生活」展秀场】

利用艺术,赋能空间利用,

琶醍实现了创意与活力同行:

将糖化车间、麦芽发芽干燥间等,

改造为国际品牌旗舰店、

艺术画廊、时尚商店;


▼ 生产车间变身时尚商店


同时,

开办创意集市、手工匠人课等公共活动;

让室内外空间变身时装show、

Teamlab艺术展等创意活动的展场。

从锈到秀,赋予了这里全新的时尚创意文化。


▼ 创意集市颇受大众欢迎



【不断升级年轻文化IP,塑造潮生活新坐标】

年轻人喜欢什么,这里就做什么。

撸猫、汉服、无人机,

时下最前沿、新潮的内容不断在这里上演;


▼ 猫咖


除了狂欢节、电音节等基本动作,

琶醍还会在七夕节、万圣节等特色节日,

推出定制活动;

举办明星怀旧演唱会、

创意摄影展等潮趣体验。


▼ 纪念张国荣专场演唱会



③. T.I.T创意园——创新中的生活美学


广州纺织业享誉全国,

T.I.T前身便是建于1956年的广州纺织机械厂。

其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

广州塔往南走不远,

便会发现这处闹中取静的世外桃源。


▼ T.I.T——闹市中的文艺后花园,可触摸的情怀,不可估量的创新创意


园区2007年停产后,没有选择「另起炉灶」,

而是定位「时尚、创意、科技」主题,

通过融合互联网、创意产业力量,

对「老本行」进行提升。


如今,除了大名鼎鼎的微信广州总部,

这里还吸引了MO&Co、ESMOD等一众机构进驻。


▼ 汇集微信、ESMOD(法国高等服装设计学院)等机构



创意、美学,不止于服装,还有生活!

广州城市更新走「生活化」路线,

T.I.T绝对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 T.I.T划定6大功能分区,集创意、文化、商业、旅游体验于一体


这从其规划的6大功能区便可看出:

除了打造创意人才的梦工厂,

时尚创意的注脚,还标入了生活——

植入了大量可与人们生活互动的新潮业态,

发展了旅游休闲。


▼ 园区内新潮小店随处可见


创造生活美学,实现创意生活,

翡冷翠小镇,便是体会这一特点最好的地方。

这里拥有人气火爆的斜杠式店铺——

树德生活馆

其倡导「设计改变生活」。


▼ 树德生活馆


集结了生活美学书店、独立电影院、阳光花房、

手作实验室和设计师工作室等空间,

创意生活方式的展售场

周末,翡冷翠小镇还会经常性举办

小型音乐会、手工市集等。


▼ 开放式阶梯剧场常有原创影片、小型讲座上演



是创业园,更是市民公园!

园区秉持「修旧如旧」

最大限度保留了

老厂区原始风貌与纺织工业元素,


▼ 园内建筑多为五六十年代厂房,老式墙画、黑板报,让上世纪工业快速发展时期的怀旧感与创意感扑面而来


但更注重「生态恢复」

打造了一个自然、舒适的「公园式」创业园。


首先,严控整个园区容积率小于0.5

同时引水入园,打造亲水景观;

原来老厂区内的300多棵老树?全部保留!

绿化率从原来60%提升到了80%。


▼ 园区容积率低,多为独栋式办公空间


对于精英人才,

大面积红砖、白墙、绿叶、蓝天,

加之落地玻璃窗的独栋工作空间

让他们可以在风景中办公、交流创意;


▼ 精英人才的创意与灵感在这里激荡碰撞


对于市民,这里向公众完全开放

是他们日常娱乐休闲、丰富文化生活的好去处。

「每天早上8点多左右,

很多人都喜欢提着录音机来这里跳舞」

风景,既是吸引力,也是生产力!




03

「广州味道」的多元融合

城市更新是不同需求的更新


MEASURE THE WORLD


城市发展步入存量时代,

城市更新作为老城的新课题,

一直是一块「好看的肉,难啃的骨头」。

全国都在摸索前进。


▼ 广州老城改造的代表性片区——老城市中轴线北京路的改造


2016年,

广州给出了它的解题方式——微改造


不搞大动作,不动大手术,

但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建筑更新,

没有人流,没有产业动能,

不解决新旧融合的问题,依旧是失败的。

永庆坊,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经验。


▼ 永庆坊的「微更新」



永庆坊位于百年历史恩宁路中段,

广州西关文化圈核心区域。

这里有广州保存最完整的骑楼建筑群,

大量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

传统民居和文保单位,

但同时也是广州危旧房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 恩宁路风貌


2006年起,恩宁路地区启动了改造工作。

由于是历史文化老街,

改造方案在十余年的探讨中,六易其稿,

最终,确立了

「修旧如旧,新旧融合」的微改造理念。


▼ 永庆坊一期风貌


项目分两期开发,

占地约8000㎡的一期如今早已是打卡目的地;

10倍于一期面积的二期,

8个片区也有5个已开放,

将于2021年底前完成改造。


▼ 二期已开放部分区域


四位一体,永庆坊实现了「历史保护」

「老城盘活」的双向变现。



①. 改「头」——

模式创新,与公众共商共建


新老「居民」如何共生,

是老城更新顺利推进的关键。


人民城市人民建,

永庆坊十分重视公众参与的作用——

决策和执行主体由政府一元为主

向多元协商转化,

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

模式推进。


以BOT(建设-经营-转让)方式,

引入万科改造、建设和运营,

15年运营期满后交回政府。


▼ BOT模式


在二期改造中,还首创了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共同缔造委员会」

构建公众议事沟通平台,

成员涵盖专家、居民、商户、媒体,

且居民占比过半,

有效保障了新老居民达成文化和价值共识。



②. 换「面」——

因地制宜,「绣」出岭南特色风貌


能留尽留,能修尽修。

永庆坊用「绣花」功夫,重塑了街区风貌。

房屋修葺上,基本保持原有建筑轮廓不变,

沿袭传统工艺,更新、保护、整饰立面,

强化岭南建筑整体风貌特色;


▼ 整饰建筑立面,再现岭南风貌特色


保留岭南传统民居空间肌理特点的基础上,

万科通过对片区近60栋老屋逐一考察、梳理

制定出每栋建筑改造方案。


并利用大规模拆迁产生的废料

如瓦片、青砖、麻石等设计景观,

全息化营造古朴氛围。


▼ 永庆坊现已开放的一、二期均保留了传统空间肌理


通过拆除部分质量差的建筑,

增容公共空间,植入文化活动,

利用「场景重构」实现从空间到场所的转变,

有效创造了社交增量。


▼ 设置大台阶,打造公共活动人气场



③. 注「芯」——

文化坚守,唱出「最广州」腔调


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做好文化传承,

是老城更新的时代使命。


永庆坊的微改造与粤剧曲艺、武术医药等

本土文化进行了紧密结合,

让这里成为「最广州」的一张名片——

不仅保留、还原李小龙祖居、

銮舆堂等老建筑和传统功能,

以现代手法进行展示;


▼ 李小龙祖居等文物建筑得以修缮还原


还依托「三雕一彩一绣」、

粤剧艺术博物馆等,

活化文化体验;


▼ 展、演、售一体的粤剧艺术博物馆


并将极富地方特色的

百年老店、老字号「请进来」,

汇聚广彩、醒狮等非遗文化打造非遗街区

设计岭南风情民宿……

吃、住、游、购、娱的一站式体验里,

满是广府味道。


▼ 非遗街区汇聚醒狮、广彩等众多本土非遗文化体验空间



④. 填「瓤」——

产业重构,激活老城新活力


旧城之所以会旧,

往往是因为业态和人群已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永庆坊通过产业重构,引入创新业态,

接轨年轻人生活方式,

破解老城空心化困局的同时,

实现自身造血


星巴克、喜茶、钟书阁等出圈IP不断吸纳;

岁月邮局、西瓜剧场等

更受年轻人欢迎的强体验业态强势植入;

网红餐厅、滨水酒吧、潮玩店铺密集「上新」

文创、科技企业主动导入……


▼ 钟书阁


再配以丰富的艺术展览、

生活艺术节等文化活动,

在永庆坊,正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停留,

向全世界输出广州的活力新声。


▼ 永庆坊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如今,广州又开启新一轮城市更新——

注重产业主导

于全国首设产业建设量最低占比;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

统筹配建政策性住房,

强化公共配套资源引入;

同时,创新「异地平衡」新政,

注入社会资本活水……


让「城市更新」

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并驾齐驱,

更是被写入广州十四五!

推动产城融合,

广州再次成为城市更新创新方案的全国探路者!


▼ 「一江两岸三片区」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正在进行整体片区更新


正如「主战场」之一的鱼珠片区,

金融、航运、总部经济联姻高新科技,

昔日木材市场,将变身广州「第二CBD」

科技企业创新高地!


▼ 金融城和鱼珠合体打造第二CBD



保利鱼珠港、宜家家居等重量级项目鱼贯而入,

商业配套和产业集群正在密集兑现,

一个集办公、休闲于一体的活力创新区,

正蓄势待发!


▼ 保利鱼珠港被称为「广州金丝雀码头」,已吸引拉卡拉等企业入驻


一路走来,

广州的大胆实践让我们清楚看到:

只有更新,才能「更新」!

但想要驱动城市发展,

城市更新绝不只是冷冰冰的空间建设。


▼ 建设中的保利鱼珠港


好的城市更新,

要与城市市民高度共情,

要与文化基因高度共振,

与时代需求高度共鸣,

——这是广州城市更新交给国家的优秀答卷。

温暖又舒适,包容又自信,

——这是广州城市更新留给人们的广州味道。


「广式」城市更新,你值得拥有!







1/6图片工作室出品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文章版权或相关权益一律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所有,非经本公司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以摘抄、改编、复制、发行、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本刊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及传播,否则,可能面临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本公司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