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到底要怎样才能摆脱苦难的诅咒

如是大牛哥 第五十六区 2023-06-22

人不是不可以经历苦难,而是要学会质疑苦难。苦难本身没有价值,认清并找到走出苦难的方式才有价值。

在前文里我说到,很多人之所以会视苦难为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是被“幸存者偏差”忽悠了;另一方面是从来没有分清过什么是挫折,什么是苦难。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原本三观比较一致的朋友,在二舅的故事上出现分歧甚至是撕裂。挫折和苦难,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挫折确实可以为人带来经验。而经验,是奠定成功的要素。苦难,字面上解释为“困苦与灾难”。挫折,往往是短期的,而苦难是持久的,甚至可以传宗接代。挫折通常作用于个人,而苦难既可以适用于个人,也可以适用于群体。


举个例子。一个人不小心用锤子砸伤脚,导致他失去了赢得某场比赛的机会。这就叫挫折。而如果成千上万的人都把自己的脚打断,然后互相欣赏彼此断脚后畸形的美,就是苦难。想想看旧社会那些裹小脚的女人们。自己是苦难的承受者,同时也在不遗余力的把苦难传递给下一代。


有些“苦难”甚至会大到成为整个人类或者某个族群共同的创伤、遭遇、磨难、苦恼、灾祸,不幸和忧伤。例如二战时期的犹太人。例如生活在1994年-1999年的北半岛岛民。而一个时代的苦难,就是所有人的共有悲剧。


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的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的做作。


我非常理解有些朋友确实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苦难,并且作为苦难的幸存者在日后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于是很容易的将自身所受的苦难和日后的成功进行联系。谁如果否认这种联系,就有否认他的人生价值的嫌疑。于是乎“你没经历过所以你不懂”就经常成为被挂在他们嘴边的话。这其实是陷入了一种“循环论证”的逻辑谬误。结论即前提。我认为,所有人的经历都值得尊重,而与是否经历过苦难或者“含苦量”无关。或许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不是把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和苦难作斗争,包括二舅在内的他们原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苦难,本质上是浪费了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赞美和怀念苦难呢?


很多时候,苦难还会变成一种情怀。是的,情怀。所谓情怀其实是属于理想世界的东西,会促使你去做一件别人看起来很难理解,或者本质上毫无意义,甚至与潮流背道而驰,而你却乐此不疲的事。当理想世界和现实出现脱节的时候,情怀也通常被拿来忽悠人。例如老罗和他的锤子手机。我必须承认,老罗是个有情怀的人,但买单的却是他的粉丝们。所以,情怀是个好东西,但先要搞清楚这个情怀到底是不是你的,别一不小心成了实现别人情怀和理想的代价。

我的老父亲今年已经快九十岁了。每次家里有什么剩饭剩菜总是拦着不让倒掉。我很怕他吃坏了肚子。但他会说:“我年轻的时候啥苦没吃过。这也扔那也扔,你就是没挨过饿!”我想,这种话应该不会只有我听到过。我想说的是,我确实没挨过饿,但我为什么要挨饿?事实上,即便是在上个世纪后半叶,人类社会的粮食生产能力也足以满足整个地球的需求。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里的人们,更不应该为饥饿忧虑。曾著有《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的阿马蒂亚森认为:正常来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食物交换的权利,拥有生产的权利,拥有劳动的权利,最后拥有获得的权利,那么便不会导致饥荒。历史上的大饥荒往往是因为将市场剥夺,实行配给,在这个过程中,资源是低效交换的,人和食物之间的渠道受到阻碍,那么饥荒便容易产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当患严重急性营养不良的索马里儿童大幅增加的时候,摩加迪沙的富豪们却依然可以过挥金如土的生活。这才是我们真实所在的世界。恰如阿马蒂亚森指出的,"饥荒其实不是粮食问题,而是权力的问题。"作为亚洲首位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他被国际社会誉为"经济学的良心"。他曾说过:“你不能凭富裕和繁华程度来判断一个社会的快乐程度,你必须了解贫困阶层的生活。”


2019年,有一部西班牙电影《饥饿站台》曾引发激烈的社会讨论。影片中有一座垂直设立的巨大监狱。监狱管理局赋予了它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垂直自我管理中心”。这里的每一层都关押着两个囚徒。一座巨大的升降平台为这座监狱里的每一层输送食物。而平台仅仅会在每一层停留有限的时间,然后就会下降到下一级平台。下面的人只能吃到上面一层剩下的食物。因为平台一层层的停留,所以越到下层,平台上的食物就越少。当送完食物后,电梯又会快速上升。对于侥幸被分配在较上面楼层的囚犯来说,不仅可以享受到丰盛的食物,还可以肆意妄为的在剩下的食物上吐口水。因为“无论如何下面的人都会吃的”。这被视作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行为。而越往下,食物就越少。监狱的最下面几层则完全就是炼狱。在这座监狱中,任何偷食物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对规则的破坏,导致囚室的温度迅速升高直到把人烤死。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l3349fgmnq2

监狱里的人每隔30天被随机分配到新的楼层。谁也不知道自己下次出现的时候是“上层人”还是“下层人”,亦或是“落下去的人”。在这里,善良是一种奢侈品。苦难的承受者也是苦难的帮凶。有些人明明自己已经很惨了,还要去压迫比他们更惨的人。辱骂他们,在他们的食物上吐口水。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命运被拿捏得死死的,却反而拥有一种主人般的优越感。他们不敢对骑在自己头上吐口水的人有任何怨言,反而是在对付起同属食物链下游的同类的时候从不手软。


对这座监狱里的人来说,需要面对的并不仅仅是饥饿,还有随时被杀死的威胁。处于最底层的人为了活命,甚至要化身为野兽相互屠杀,唯一的食物就是别人的尸体。面对早就空空如也的平台,很多底层的人就是靠吃其他人的血肉才坚持到下一次楼层分配。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基本规则就是要么“吃人”,要么“被人吃”。而这样的经历只要有一次,就会使人对别人的生命毫无怜悯。


男主角有一次遇到了一个曾经担任监狱管理者的女人。据她说,这里的食物原本是够用的,但是因为上面的人吃得太多,下面的人就没有东西吃了。这像极了人类社会。人被分为不同的社会层级,享受着不同的资源分配。越是上层,可以在享受丰盛的资源的同时,肆无忌惮的对下层喷口水。而混在底层的人只能在痛苦中挣扎求生,饱受饥饿和绝望的煎熬。在这样一座监狱中,虽然看似人人都有机会,但人人其实都没有选择的权利。落到底层也只能怪自己命不好,投胎模式选错了。很多苦难之所以“苦”是因为“无解”,特别是当“好人”也必须受苦的时候。


其实对于影片中的囚徒来说,需要的不是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机会抢到上面一层,更不是用曾经更苦难的经历说服自己眼下还过得去,而是应该质疑到底是谁制定了这该死的规则。人不是不可以经历苦难,而是要学会质疑苦难。苦难本身没有价值,认清并找到走出苦难的方式才有价值。至于试图从苦难中寻出自信和美好,那就是最愚蠢的了。

在影片中,男主角无疑是具有革命反叛精神的人。他为了打破这种苦难的诅咒,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用暴力的方式干预食物的分配。他和黑人室友一起乘坐平台到最底下去,并企图唤醒沿途的那些楼层的人。就像冲向风车的堂吉诃德。而这一幕似乎也是在预示我们,其实监狱里面的人是有机会逃出去的。但绝大多数人只是盼望自己能在下一次分配中换到更高的楼层。人之所以无法摆脱苦难的诅咒,概因没有打破诅咒背后的规则的勇气。如果总是抱着“你尽管吃肉,我只想喝口汤”的心态,终究是不可能有任何改变。恰如男主人公所说,“改变永远不是自发的。”

细想一下,在这座黑狱里面其实并没有大家看到的那么多楼层。归根结底只有两个楼层。即,第0层,和以下的所有楼层……在这里,苦难的源泉在于制定规则的人自己从不用遵守规则,而必须遵守规则的人却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而男主角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努力最终也毫无作用。连作为唯一被传递到第0层的信息载体,布丁蛋糕,也没有实现让外面的人了解这里发生的苦难的目的。这说明,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信息才是最珍贵的资源。没有信息的通畅,就无法形成共识。这就导致每一个人都只能屈服于“规矩”,而非受益于共识形成的“规则”。事实上,哪怕上面降下更多的食物,在经历过一层层的暴食和破坏后,到达底层的时候台面上依然会是干干净净。作为一部包含了太多隐喻的电影,无法在很短的内容里讲清楚。况且我也不是专业做影评的自媒体人。朋友们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找片源来看。


影片的导演把电影描述为,这是一部关于“如果你处于某一层,你自己会做什么”的电影。而这句话,令我汗流浃背。其实影片所讲述的一切,鲁迅当年早已经做过鞭笞。在我数次引用的《灯下漫笔》中曾有过更为尖刻的描写。

这个世界上,唯一毫不费力就能得到的只有苦难。而如果不知道造成苦难的根源,则很难逃出苦难的诅咒。


本文3800字,感谢读完。原文首发在主号上,仅两个小时就无辜蒸发。经认真消毒并补充更多有价值内容后重发。朋友们且看且珍惜。作为一个非主流自媒体人,我保证每一个字都是用良心写出来的。我愿用深度思考换取对世人的些许启迪;而不是自甘堕落为某些识时务者,一边吃一边冲着下层吐口水。


引用阿马蒂亚森在《正义的理念》一书中的名言作为文章的结尾:我们需要超越,而不只是停留在对于不公正的直观感受上;我们必须通过理智的审思来对我们日常感受到的不公正进行批判性考察,以确定我们目睹的悲剧是否可以成为谴责的依据,才能将不可抗阻的灾害与本可预防而未能阻止的人祸区分开来。


关联阅读:

正能量满满的“二舅”,怎么就翻车了

鲁迅,灯下漫笔

所谓的愚蠢,就是看不到别人的灾难和自己的联系




~END~


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的公众号

求是大牛哥

wgct-001

提示:鉴于不言自明的原因,请还没有加好友的朋友添加好友。请勿重复添加。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图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好的内容可以分享给朋友哦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wgct-002


大牛哥精选原创文章

1

俄乌之战的反思:一个人的改变,从愿意接受真相开始

2

徐州事件的一小步,将是社会的一大步!

3

让7亿农民重回公有制?你这是在玩火!

4

塔利班永远也不可能成立阿富汗的合法政府

5

神秘的凯勒奇计划,阴谋论还是大预言?!

6

打M国捐5个月工资?这样的教师应该除名!

7

病重的英国首相约翰逊,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8

两千年前,我们和西方早已分道扬镳

9

中国历史转折,一场流氓战胜规则的悲剧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点赞、在看和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