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M·训练营 | 徐小明:导演与剪辑的关系

徐小明 


20世纪90年代台湾新新电影代表人物。处女作《少年吔,安啦》被选为1992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的闭幕片。1998年起,担任《侯孝贤画像》制片人,并监制《十七岁的单车》、《爱你爱我》、《蓝色大门》多部倍受好评的电影。2004年导演的《五月之恋》,开启两岸合拍电影同步上映新纪元。




回到电影的影像艺术本质



因为今天来参加讲座的大部分都是准备要做自己第一个长片的导演,所以我想讲一讲导演跟剪辑的关系。


现在这个时代跟我们学电影、做电影的早期不太一样,大部分导演都能够自己拿摄影机,甚至非常着急的时候还时常一边拍一边剪,自己都能动手,一个小的电脑就能剪辑,我觉得有好有坏。好的就是它让我们的创作冲动跟热情可以尽快的视觉化,缺点是这个工具的便利性让人思考的空间变小了。


我有时碰到优秀的年轻导演,他们第一部电影的剧本就非常完整。因为自身的经历,或某一种情感在他心头积压了许久,驱动他写成文学剧本。


在这个起点上,对于我工作是比较容易,因为导演知道他要干嘛,我只要告诉导演从文字到视觉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因为一直跟年轻导演工作,加上现在又多了一个老师的身份,在跟学校学生相处中,我才意识到年轻一代的导演,也包括同学,对于所谓的“影像,也就是以视觉为主要叙事载体的艺术表达的认识与理解,跟我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我看学生的作业,他们创作的“剧本”,除了简单的场景描述、动作指示,剩下的就是大量的对白,他们似乎忽略了,电影创作从一开始就该透过摄影机镜头来书写剧本的重要性。


导演在准备剧本,下笔前,一定要有摄影机意识,透过镜头将你看到的活动和在场景中人物的“状态”与“动作”进行描述。如此,就不会出现大量的人物心理描述,或想当然地去填充大量的对白,也就是要在剧作阶段完成可视觉化的故事。





电影不是小说。

“视觉化”你的内容,

是导演创作的第一步。



小说是非常意识流的。如果去重新翻看你喜欢的小说,你会发现它在前面两三页里,可能出现时间、空间大量的跳跃,但是电影恰恰没有办法这么自如地(像文字一样)在时间跟空间里游走。


所以,怎么去视觉化你的内容,这是第一个你要做的准备。当然,最终这个片子能完成的样子也跟你在做剧本时候的剪辑思考有关。


唐大年老师也讲过,年轻导演常常会把信息过度曝露,造成的问题是让观众对故事的好奇心降低,同时这些信息跟你后面想要说的东西存在重复。你怎么把你想说的东西控制住,这个就跟剪辑的思维是一样的。




认识素材,整理素材,

素材归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十几年前,我开始帮助很多CNEX纪录片做剪辑的工作,陪伴导演们怎么看素材,怎么重构素材。


故事片从你开始有这个构想到你去视觉化你剧本的想法,到最后你的这个素材展示在你的眼前,它中间的变化是什么?


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有的时候素材已经超过导演当时想的,但是导演并没有能力看到,所谓的能力并不是我们说的能力好或坏的问题,而是导演跟素材之间的距离还没有产生。所以他在看的时候还记得他当时创作时候的那个记忆。


有的时候他会错过,有一些场次看素材,会觉得这场戏完成的任务早就超过剧作时候能完成的东西。但是导演可能在处理剪辑的时候还是会回到他当时创作时候的设想。


比较多的时候是素材本身并没有完成导演当时设想的目标,导演把其实没有办法完成的,我们说在陈设上或者在叙事任务上没有达标的段落,按照他原来的设想把它放在这个地方,就会造成导演初期剪出来的版本就不容易让大家看明白他想说的故事,或者不容易打动观众。



所以我想让大家先有一个认识,你要怎么看待你的创作,从你的文字、文本到开始拍摄:拍摄其实就是一个视觉化的过程。


以前我们的训练是在拍摄的时候就尽可能地去收集素材,把你想到的、可用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里把要用的素材给收集回来。现在当然就容易了,因为你拍摄时就可以实时看到画面。在过去的胶片年代,必须先将拍摄好的胶片冲洗印成样片,再把现场的录音带转化成35毫米的声片,然后跟画面套在一起,再按照场次把所有的画面、声带接在一起。


我第一次当导演运气时比较好,第一部片子就是有12万尺的底片可以让我拍,12万尺的底片接起来就近20个小时。第一个礼拜先反复地看,然后才提剪辑的想法,还得先手写一个剪辑方案,然后跟剪辑师和监制讨论。


▲ 徐小明导演处女作《少年吔,安啦》被选为1992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的闭幕片。


例如,开头他们觉得可以,但讲到一个关键场面的时候不行,因为我们还停留在自己的认识里,剪辑师就会说不行的原因是什么,不是说你没拍好,而是说你现在这样的方式不够独特、不够妙。如果前面的几个场景重新调整一下,这场戏可以更侧重在讲什么……等等。这个时候我开始慢慢意识到别人是怎么看我的素材的。


那个时候也没有经验,需要经历过几次的讨论,可能还要再重新看一遍素材。因为剪下去之后万一不对,不像现在可以立即从头来过。想从头来的话,就得把所有的片子重新拆开来,再贴回去,你的画面一动,你的声片也得跟着找到新的位置进行还原。


怎么跟你的素材相处。其实就像写剧本一样,我觉得构思一个东西可能会构思好几年,但是真正动手写得时候,我通常一个月左右就能写完,快的时候三个礼拜就写完了,但是构思时间会非常长。


我觉得这跟剪辑的工作很像,我们反复在看素材,归纳这个素材里面特别重要的内容,像我的习惯都会把它写下来,重新再梳理这些重要的信息和元素,然后才会想说那这个故事可以从哪里开始,应该结束在哪里。接下来剪得时候,一口气一直剪到底,如果中间碰到卡住代表我的想法可能出问题了。



尤其拍纪录片的同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怎么整理起你每天拍回来的素材。建立素材、认识素材、归档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你不能只管拍,必须把你的档案进行有系统的编辑。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按照你的拍摄时间、建立场景编码的系统,还有一个电子场记表,能够辅助快速搜寻你的资料。


我有过这种经验,导演已经跟踪拍摄对象七、八年,那你怎么找这七、八年的素材,我们不可能完全看完导演这七、八年的素材,导演把他认为最重要的场次内容挑出来,码成八小时、十小时的内容,我们一起看,聊这个故事主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主要的发展会是什么。管理做得好的导演,我们找他的素材就快。最怕的就是工作期间,大部分时间卡在找素材的等待中。


这个经验我想跟拍纪录片的同学分享,你一定要把你的档案做好,不然将来在剪辑上,尤其是那种时间跨度特别长、素材量特别大的项目。工作有没有效率,就看你的系统是不是能建立起来,不然有人想帮你也帮不上忙,因为找不到素材,磨掉耐心,最后也没有时间。





导演们,

请完整、充分地告诉剪辑师,

你要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大部分时间会提醒导演:你一定要尽可能把你的想法说得很完整,因为最后这个电影到底会是什么样子不是你我能决定的,一定是素材决定的。但是我需要你更完整的告诉我,你当时的这些考虑,在拍摄过程中间,你最强烈的感受,因为那个是可以让我们更快去挑选素材的一个方法。


另外,你一定要了解你作为导演,尤其是现在很多纪录片都是导演自己掌机,所以你对素材的记忆和我们对素材的记忆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在同一个对等的位置上。所以你一定要尽可能跟剪辑师沟通,让剪辑师了解你的想法。故事片也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能自己剪,我还是鼓励同学第一稿一定要自己剪,剪得好与不好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看到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这个故事。最后到剪辑的时候,它其实是一个非常需要经验跟技术的工作,尤其是纪录片。国内的独立纪录片慢慢多了以后,大家开始重视剪辑在后期的角色。其实西方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纪录片这个分类最重要的就是剪辑师,剪辑师很少有年轻的,你去看欧洲的、美国的这些剪辑师,差不多四五十岁到六十岁是主力,他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对素材的认识。





别着急剪,

先找到形成事件现象的动机和原因。




我们现在常常会碰到的是,年轻的剪辑师只看外部,也就是这个素材展示出来的状态,他会迷恋于面上的状态,便急于在这个状态上进行处理。一般我都会跟他说,先不要急。我们需要找到形成这个现象的动机和原因。只有你看到了存在这个现象后面的动机跟原因,你才能够决定说这场戏我应该怎么去编辑它。甚至于后期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在形塑一个角色。


尤其是纪录片,它其实就是一个造型的过程,如果有早期学美术教育的同学都理解,角色需要塑造的过程。你怎么去一点点地让观众认识这个人物、记住这个人物,然后知道他的困境,知道他的渴望,知道他的弱点,这是一个形塑的过程。


所以什么是可以形塑这个人物的素材?是他跟别人相处的过程,利用他跟别人相处互动的素材去形塑这个人物。随着故事在往前推进的过程中间,我们对人物的认识越来越深,而且我们作为观众会有新的发现。



最后,尽量不要用对白!因为对白有时候一讲,它很简单,但是它相对带来的灾难是后面要去解决他因为这句话出现的引导,或者是观众对人物说的这句话的印象,要去改变它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实在没办法了,我们才会用对白。这个我觉得也是在导演,不管是在故事片的导演,或者是在纪录片的剪辑工作上的剪辑,我觉得都是需要注意的。





导演和剪辑师的关系像是爱人,

又像是仇人



导演和剪辑师的关系又像是爱人,又像是仇人。它必须是爱恨交替在进展中,如果都是爱人的关系那也很惨,如果都是仇人那也不行。”


即使导演是自己拍自己剪,你也不要冒然就放过自己,你必须不断地要挑战你自己。虽然你是同一个人,但是你有两个身份,你是要有一个自我问答、自我对话的过程。到一个阶段实在你觉得已经真的可能没有更多的,就是可能性你都试过了。


一般我会让年轻导演重新写一遍他现在剪完这个片子的文学剧本,重新换一个载体。你已经剪完这个片子,你剪完这个故事重新用文字的方式写一遍。它的媒介变了,所以你的感受在观看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你原来没有发现到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可能又会因为一些想法,然后你可能就可以再剪一稿。


现在大家都在电脑上做剪辑,很方便,所以我一般不喜欢一坐下来就剪。因为大部分剪辑师,尤其是年轻的剪辑师,脑子很快,手也快,所以他觉得他们在控制这个素材,客观的感觉,我觉得他们被素材控制了,所以他没有跳跃、没有抽离出来看。


 (END)




关于IMFF



IM两岸青年影展(In Moments Film Festival,缩写:IMFF)是以扶持高校青年影视创作力量为目标,集短片评比推优、论坛、展映等于一体的专业影像节展。

IM是“In Moments”简称,意为“从这一刻起”。作为高校青年影视创作人成长路上的支持与见证者,IM倡导青年创作人以影像为手段,呈现多元时代下社会发展的真诚表达。


In Moments Film Festival(IMFF)is a professional film festival including short filmcompetition, forum and screening, which aims to support youth film creation andprod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 is short for "In Moments", which means "from this moment on". As a supporter and witness to the growth of young film cre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 advocates young creators and filmmakers to present a sincere express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a pluralistic culture era.


点击了解更多IM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