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M·评委手记三 | 去表达那些自己真正想表达的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今年的评审工作,也在短时间内观看了大量高校学生的短片作品。在IM这样主要面对高校学生群体的短片展中,短片成为观察国内外影像教育的窗口。


教育资源、创作理念、毕业作品制作模式、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差异对短片成色的影响是显著的。两岸暨海外不同教育体系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不同制片传统与文化脉络对创作者选材、美学风格偏好也有明显影响。如果说当年DV普及带来了令人欣喜的影像民主化,那么今天,创作者可以接触到的教育资源依然是影响其创作的重要因素。


其中最关键的或许还是创作理念。影像创作是一种对话,创作者观看什么、钟爱什么往往决定了其创作什么、如何创作。不少短片在主题内容上扎堆、在影像风格上雷同、或呈现出对院线作品和少数现象级作品的模仿、亦步亦趋,也部分说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观看到的作品(或许特别是短片作品)类型与样态比较有限,视野有待拓展,想象力有待激发。这似乎也提示着短片节展在组织高校展映、为海内外学生提供交流对话平台等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尽管如此,从少数优秀的短片作品那里,或许可以发现当下华语影像创作中真挚、自由而具有活力的表达。而屡屡打动我的,是在地的风土、个人的经验、对现实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追问、以及直面自我的赤诚。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具有探索精神、打破边界的青年影像。




本分一点、真实一点、勇敢一点。


曾经有一句用来形容中国独立电影和纪录片的玩笑话,“妓女小偷黑社会,穷山恶水长镜头”,这是圈外观众的善意嘲讽,也是圈内从业者的某种自嘲,但这说明了一个现象和共识,那就是纪录片要注视问题、聚焦问题、提出问题,要见证那些真实存在却被有意无意遮蔽的东西、要注视生活和人性中广阔的灰色地带,而不是呈现最表层的、矫饰的、鲜艳的装饰物。在我目光所及的这些纪录片中,很遗憾没有看到冒犯。更多的甚至都不算岁月静好,而只是像地方宣传片一样的浮光掠影。


再说剧情片,相较于纪录片,倒是在剧情片单元中看见了一些有趣的想象力,也看见了一些年轻电影人在简陋的条件下也无法被遮蔽的才华,看见了一些对形式的探索,也看见了一些对诗意的追求。当然,囿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一些想法无法百分之百地完成,但这没有关系,在一个针对年轻人短片的节展上,我更愿意透过技法看见创作者的个体意识和精神,是这些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让人们相信,这个人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作者。


这个年纪的创作者是没有负担的,没有演员撕番,没有投资方胁迫,没有政策的条条框框,没有观众的指指点点,也没有前作成败的压力,在这样轻装上阵的情况下,是最应该拿出本真作品的。去表达那些自己真正想表达的,去冒犯那些看起来不可动摇的,不要在内心给自己设限,如果想讲一个故事,就好好去讲一个故事,不要假装深刻,当故事讲好,意义会自然浮现,但不要事先设定意义。本分一点、真实一点、勇敢一点。这几乎就是想说的全部了。



很荣幸担任 2022 IM两岸青年影展的初审评委。对于短片创作,我的态度一直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那些花钱就能改善的技术问题,对于青年创作者来说都不是根本性的问题。我最看重的还是青年创作者在短片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想法」。这些想法代表了年轻一代影人是如何思考「电影是什么」这个终极问题的,而且也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创作趋势和可能性。


很高兴在这次的剧情短片中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想法,以及充满活力的表达方式。当这些新鲜血液补充进中国电影体系后,我们就有机会看到更有趣的未来。


而对于 IM两岸青年影展这样一个平台来说,我也希望它能够发掘更多的年轻创作者,尤其是非科班院校出身的草根创作者,让他们有机会被更多的观众看到,被行业注意到。年轻创作者身上的才华和天赋非常珍贵,也非常脆弱。


每一个年轻创作者都是手捧小火苗独行在狂风呼啸的黑暗旷野,如果有机会,我们要呵护这个小火苗继续燃烧。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独行者才有机会抬头看到,就在身边的不远处,还有同行的人正在彼此接近,并有机会让这些小火苗变成可以传承的火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