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的种族问题为什么如此根深蒂固?(上)

2018-04-16 北山浮生 北山浮生谈古论今

“每周三,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都会在华盛顿特区一间神秘的会议室聚会,来了解上帝。”英国广播公司(BBC)8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内阁打造了美国历史上首个“圣经学习小组”(biblestudy group)。


BBC报道截图


BBC介绍,这一学习小组成员包括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Pence),特朗普新提名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Pompeo),美国新教育部部长贝特西·德沃斯(BetsyDeVos),美国能源部长里克·佩里(RickPerry),美国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JeffSessions)等特朗普内阁成员。负责总统安保的特勤局成员称,学习地点只有小组成员知道,不能向外界透露。

这是什么幺蛾子?特立独行的特朗普除了高喊“种族主义”,“民族主义”,怎么又把宗教作为护身符,这是要唱得那一出?

特朗普的基督教保守主义倾向并不是第一次显露。在2017年度的全美祈祷早餐会上,他说,“我要彻底取消《约翰逊修正案》,允许我们信仰的代表自由地发表言论,而不用害怕报复”。

《约翰逊修正案》于1954年由当时的参议员、后来成为总统的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提出。这项修正案规定,包括教会在内的免税团体在进行某些活动时将丧失免税地位,其中包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干预任何政治运动,支持(或反对)竞选公职的任何候选人,提供政治竞选经费或对其立场发表公开声明。但事实上,教会很少因此真正受到处罚。

有一部分基督徒,如共和党票仓的福音派,或者虔诚而保守的基督徒,认为约翰逊修正案无疑带有压制基督徒的意味,同时也是基督教逐渐被边缘化的推手。

反对者则认为,约翰逊修正案保障了美国长期以来坚持的政教分离原则,同时也能够维护信仰的纯正,粗暴地废除这一法案是非常危险和错误的。

在法律形式上,美国一直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但是实际上,悠久的宗教神权传统正是美国的国家特色,而美国的种族问题的根源,正是来自其宗教神权传统。

你没看错,作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美国也是世界上宗教神权色彩最强的国家之一,可能仅次于政教合一的伊朗,以宗教建国的以色列以及以宗教神权为权力根基的沙特。


中东的“政教合一”四国斗地主游戏

要理解这个问题,要从美国的历史渊源讲起。

美国的宗教渊源

美国的建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不仅仅是思想领域的大变革,并且造成了无数酷刑、屠杀和战争,在欧洲掀起滔天巨浪,带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起源于瑞士的新教加尔文宗的一支流传到英国,他们看不惯混在新教阵营中、却处处体现出天主教做派的英国国教(安立甘宗),主张清除英国国教内保有的天主教仪式,因此这批人被称为“清教徒”。

清教徒的英文为Puritan,源于拉丁语Purus,意为纯洁。清教徒是怀着崇高宗教理想,道德上严于律己,厌恶腐败堕落的一批人。清教徒不仅在宗教会议和教会活动中批判主教制政府,还在议会内外积极进行反对专制王权的宣传鼓动工作,在当时绝对是社会进步力量的代表。中学历史课本上的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通常被称作“清教徒革命”,护国主克伦威尔就是一名清教徒。


发生在英国境内的内战,与清教徒出走北美,其实是清教徒革命的一体两面。克伦威尔本人曾多次表达过对国内状况灰心失望,出走北美的愿望。他在国内搞革命的同时,也在关心北美的清教徒运动,还出资赞助他们。

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之后,对清教徒大施压力,要求他们臣服国王。结果,斯克鲁比小镇的清教徒分离派信徒(Separatists)在1608年逃亡到宗教气氛更为自由的荷兰。不久之后,荷兰的加尔文宗掀起了对同属新教阵营的阿民念派的迫害浪潮,令这群分离派信徒大感不安,于是他们决定离开欧洲,迁往北美洲开创新生活。

可能有读者不明白了,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相互迫害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新教徒之间为什么还不对付呢?

新教信徒是所有反对天主教的人的集合,实际上是罗马教廷长期倒行逆施、压抑人性的必然产物。新教各派的唯一共同点是反对罗马教皇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宣称《圣经》为信仰的最高原则,不承认教会享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威,强调教徒个人直接与上帝相通,不必由神父做中介,由于新教徒对公教的抗议态度,因此被称为protestants(由“protest抗议”这个词而来)。

除了共同反对天主教这个共同点之外,新教内部也是山头林立,彼此观点不同甚至相互对立,他们出于各自的立场和观点,相互之间斗争也十分尖锐,相互攻讦拆台也不少。三大主流宗派内部还有许许多多不同派别,除了三大宗之外还有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小派别,其中甚至有以反对天主教枯燥乏味圣餐为出发点的吃货一族。

在此,深为这些投胎技术太差的英国吃货感到悲哀,宗教再咋改你们也会失望的。

在16世纪后半期,出现一幅印有路德被加尔文等其他新教改革者杀死的木版画,画中背景是一张桌子,火上架着水壶,预示着晚餐十分丰盛,画中还印有一句话:“看,可怜的路德就是这样被他们的拥护者折磨、分割、绞杀、碾压、切碎、烹煮、炙烤、最终走向灭亡”。如果光看这句话,还以为是一个厨子写得烹饪过程呢,实际上这是天主教会用来对抗新教改革运动的宣传品。虽然这幅画用意十分恶毒,但是对新教的分裂特征倒是一语中的。

可以打个简单的比喻: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就好比《笑傲江湖》中的江湖,天主教就好比是日月神教,自己人称为圣教,外面的人都称之为魔教;新教各派就如同五岳剑派,说是同气连枝,共抗魔教,在不打天主教的时候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斗得也很激烈;而同一派中还要分个气宗剑宗,彼此斗得你死我活。

其实天主教和新教的本质区别在于,圣经解经权的归属。天主教认为,解经权归教会,并且整个教会只能有一种解释,且归于教皇,因此全世界天主教理论上是统一的(其实也未必,例如爱尔兰天主教就跟罗马天主教有差异);新教要求打破教会对解经权的垄断,解经权归每个信徒。每个人对圣经的理解千差万别,所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出现分裂是必然的,不出现反倒不正常。如果将新教的信条推向极端,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读圣经,别人无权干涉,有多少个新教徒就会有多少个派别,这跟信仰自由也就差不多了,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这些宗教改革的领袖们虽然反对天主教对圣经的解释,但是对于别人反对自己的解释,也是不能容忍的。

宗教信仰这东西脱离了客观现实而存在,因此也就不存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条,可不就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么!

所以从一开始,新教就是双重标准的产物:我不能容忍天主教的观点,但我也不能容忍别人不同意我的观点。对于信仰的纯洁性要求越高,则党同伐异的属性就越强!

美国一贯搞双重标准,其双标婊属性,是从根子里带出来的。

对于那些信仰纯洁的清教徒,基本可以理解为极端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分子。至于宗教原教旨主义者是什么,大家心里有数就行了,我就不点明了。

1630年,当后来成为马萨诸塞湾殖民地总督的约翰·温思罗普驾船前往北美新大陆时,他告诫同船乘客,北美应该是一个“山巅之城”,是上帝给予的应许之地,一个为世界其他地方树立榜样和示范的纯粹的基督徒社会。约翰·温思罗普本人也是一名非常虔诚的清教徒。

这个思想,成为日后美国人对自身认知的“美国例外论”,以及极力推销“普世价值”的思想来源。

约翰·温思罗普


虽然从表面上看,马萨诸塞政权是政教分离的,牧师并没有实际权力,也没有设立宗教法庭。但是,统治者的人员构成、执政思想、政策法规,无不打着浓重的清教烙印。宗教界人士被称作老板(masters),而不是牧师(ministers),这些牧师经常出席议会,与官员交谈,提各种建议,殖民地的领导人大多有强烈宗教取向,宗教信仰和政治权利挂钩。

温思罗普本人双重标准玩得贼666。他一方面宣称受不了国王的专制,但是自己却又大搞独裁;他出走国外是因为国内压抑的宗教管制,但是他搞起来管制来更加变本加厉。

他的统治是极为严厉的,甚至可以说有些反人性。刚到殖民地的头几个礼拜,他就一把火烧掉了托马斯·莫顿的房子,罪名是他竖起一根五朔节花柱,并“狂欢作乐”,莫顿被披枷带锁遣送回英国。次年6月,菲利普·雷德克里夫遭到鞭打,并被割去两只耳朵,温思罗普说他对“我们的教会和政府进行了最污秽的、诽谤性的谩骂”;克里斯托弗·加德纳则因为重婚和信仰天主教被驱逐出境,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温思罗普就这样以个人的宗教倾向,大搞神权专制。

后来马萨诸塞还大搞宗教迫害,猎巫运动。1641年7月,约翰·克拉克和奥布迪亚·霍姆斯因在私宅进行婴儿浸礼而被逮捕,克拉克遭到监禁,霍姆斯被鞭打游街;1660年,玛丽·戴尔等四人因异端罪被处死。另外还有一些女人因为女巫罪被处死。此外,各种各样的道德犯罪都要受到严厉惩罚。至于通奸罪,更是清教徒最常指控的罪行。

最初,通奸犯要被处死,后来,改成鞭打、游街,身上还要永远佩戴表示通奸的A字徽章。美国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红字》讲述的故事背景就是以此为原型。

清教徒们以北美为新的家园,然而北美大陆并不是无主之地,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几千年,拥有上千万人口,是北美大陆真正的主人。随着来自欧洲移民的不断增加,当初印第安人施舍给他们的土地显得实在太小,无法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如果无法解决土地问题,在实现心中崇高宗教理想之前,清教徒就要饿死在这里了。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况且印第安人也不信清教(连基督教都不信),是不折不扣的异教徒,这片上帝给予的应许之地怎能由异教徒占据呢,那就送他们下地狱吧。

可能很多人很不理解,既然前面写了清教徒信仰那么虔诚,道德那么高尚,怎么会做出这种灭绝人性的事,这一定是污蔑,赤裸裸的污蔑。其实,正是因为清教徒严于律己,信仰虔诚,坚持理想,才会做出那些暴行。

那些没有理想,疏于律己,没啥信仰的人来到北美,也找到了他们的归宿,这些人在今天也是大大的有名,就是“加勒比海盗”。

简单的说,新教徒种种道德法则,仅限于同样信仰新教的人,这种信仰越纯洁,对待不同信仰的人,手段越暴虐。新教徒的这种信仰“纯洁性”,也是拜宗教改革中旧教(即天主教)的种种迫害所赐,无数新教徒(包括但不限于清教)的累累白骨,把原本如白莲花一般的清教徒,逼成思想和手段都极为极端的狂信徒(Zealot)。

宗教的极端化

说到这里,不得不解释一下什么是宗教极端化。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三大天启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其中又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大类,具体流派不计其数)、伊斯兰教(分为逊尼派、什叶派,同样的,具体教派不计其数)。这三者是依次传承演化的关系。


天启宗教的教义简单总结,包括一体两面:正面:信仰神(真主是换了个马甲)并成为神的子民,将会在末日审判时得到救赎;负面:如果不信,那末日审判到来时,统统下地狱。

一般情况下,信徒都是温和的,主要偏向正面,例如教人如何向善,如何律己,如何助人等等;但是如果极端化,就会趋向于负面。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的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温伯格(Steven Weinberg) 在1999年一次华府演讲中说:“宗教侮辱人类的尊严,无论有没有宗教,好人还是会循规蹈矩,坏人则会继续做出邪恶之事;但要好人干坏事 - 那只需让他信宗教”。


三者的主要区别是成为“神的子民”从而获得救赎的准入门槛不同。犹太教的门槛最高,除了信仰,还得有血缘关系才行(母系传承),因此是封闭式发展;基督教其次,只要有了信仰,都是上帝的子民,扩张性很强;伊斯兰教的初衷是最博爱的,希望所有人到末日审判的时候都能得到救赎,你不信教,是因为你受了魔鬼的蒙蔽,信徒们会采用种种手段让(逼)你信,但他们的出发点其实都是“为了你好”(因为要是不信的话,将来是要下地狱的)。

天启宗教的出现和发展(包括各种宗教改革),都是受到迫害的人们的绝望呐喊,是他们团结起来战胜迫害他们的反动派的精神武器,在当时绝对都是有进步意义的(清教的出现也是同样的道理)。信仰这东西越是纯粹化、理想化、极端化,爆发出来的力量也就越强,反抗效果越好;但是物极必反,从另一个角度看,其破坏力杀伤力也越强。

有信仰的人,被逼得越陷入绝境,信仰就越坚定,手段就越极端,而且一旦冲突开始,就会不断升级,最后的结果就是以极端对极端,以暴制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就不用说了,宗教战争打了上千年,这两个教派内部各种派别也是争端无数,血流成河。包括一向被认为没什么杀伤力的佛教(佛教徒在宗教冲突中经常是被屠杀的一方),在东南亚某些国家陷入理想化(极端化)泥潭后,佛教信徒们立志要将西天极乐搬到人间,建立“地上佛国”,引发一系列针对异教徒的屠杀事件。

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和发展,也是类似的道理。马克思的父亲是一个脱离了犹太教的犹太人,马克思强烈批判犹太教和犹太人,马克思主义可以看作一种“反犹太教”,将“上帝拯救犹太教信徒(犹太人)”,直接取反,变为“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砸碎锁链,解放全人类”。

中国人本来只有兼容并蓄的实用主义,没啥坚定的纯洁信仰,然而在近代中国遭遇的巨大危机面前,在一百年中尝试了各种道路,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快要走到亡国灭种的边缘了,才选择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确实焕发出巨大威力,拯救了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因为这种虔诚信仰会变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将懦夫变成战士,将一团散沙的农民变成纪律严明的军队。

但是,在革命成功后,虔诚的马克思主义者进入了极端化歧途,负面效应就越来越明显。幸好,邓小平及时地将“实现共产主义”修改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共产主义目标不断前进”,不要小看这几个字的改动,这就将理想主义变为向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实用主义

要是今天的极端穆斯林能领悟到“走阿拉伯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向着天下大同的目标不断前进”,也就没有恐怖主义了。(当然这么说话也是站着不腰疼,现在的阿拉伯穆斯林世界,基本没有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客观条件了)

我们再回到十六世纪的北美。如果那些清教徒当年能想到“走北美特色的发展道路,向着建立纯粹的基督徒世界的目标不断前进”,也就没有后来这么多问题了。

纯粹的基督徒世界,是没有给印第安人留下任何位置的。

清教徒信仰的纯洁性,落实到对血统纯洁的狂热痴迷。因此,这些信仰坚定的清教徒们,为了获取这片上帝给予的“应许之地”,以便能将其建设为心目中的“流淌着蜜与奶”的美好家园,毫不犹豫地向当初的恩人印第安人举起屠刀,这就是世界文明史上骇人听闻的“印第安大屠杀”。

据统计,从十六世纪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的这场大屠杀中,由于疾病、战乱、饥荒等等因素,欧洲人造成的美洲原住民非正常死亡总数高达千万!

作为对比,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虽然对印第安原住民的统治也是极为惨无人道,也制造了不计其数的大屠杀,但是天主教徒并没有清教徒这种极端的种族主义思想,因此在南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白人与黑人、印第安人混血的情况,最后彼此不分混为一体,成为拉丁美洲人。

拉美人



美国的种族问题是如何演化的?为什么说美国的政教合一倾向,将越来越深?明天接着说。


(未完待续)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北山浮生谈古论今(BSFS_View),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帖推荐:



南海军演、突袭叙利亚……围棋与德州扑克的较量!

从美团大战滴滴,看互联网帝国的兴替与未来

今日头条整改,一场新时代的“禁毒战争”已经打响!

以史为镜:美国人当年是怎么玩转知识产权攻防战的?

特朗普为什么要怒怼亚马逊?

内鬼”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居然会导致亡国?——知春路风云录之七

特朗普减税,中美命运对决时刻加速到来?

以金融视角看世界: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大国衰落的轮回又将重演?

马云和刘强东不约而同开始谈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一带一路与《战狼》:中华觉醒的两个符号

《建军大业》没有告诉你:为何当初的革命同志会反目成仇?

从2017回望1927:中共军队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宋江为何造反?我们都被《水浒传》骗了!

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历史的轮回?

东方“罗斯柴尔德”是如何灭亡一个帝国的?

寒门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得感谢一个山西女人

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居然跟一个山西商人有关?

荷兰的“东林党”如何以人民的名义把强大帝国玩残的?

被难民摧毁的文明帝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