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圆」名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五)

 李宪之

 著名气象科学家、教育家

 中国气象科学和气象教育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

写学术论文,是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总结研究成果,又综述研究过程;既起促进作用,又有启导力量;既鼓起人们向科学堡垒继续进攻的勇气,又坚定人们刻苦钻研必然成功的信心。

但是在开始写学术论文时,往往发生疑难。下面,我就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参考并批评。

01


写什么?

是基本问题,是选题问题,也是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后摘取什么内容写学术论文的问题。对这种问题,一方面要看全部内容,哪些重要,比较突出;另一方面要看当时客观需要,进行选择,也就是尽量把与四化有较大关系的内容写进去。

02


怎样写?

要根据所用资料和所得结果,进行恰当的论文写作。原则上是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读者用很短时间,得到一定收益。这就需要清晰地摆事实,扼要地讲道理,把来龙去脉讲清楚,而在提要和结论里把文中主要收获提出来。至于所根据的资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观测数据,拍摄图片,计算结果,仪器结构与灵敏程度,以及许多种数字与图表。对这些资料,要深人思考,比较分析,善于运用。

03


怎样布局?

写学术论文,要有计划有结构,也就是有了基本材料,有了主要内容,怎样布局,才能更清楚地更细致地表达论文的内容。有的论文,布局简明,先提问题,再摆事实,然后客观地提出支配事实的可能因素,最后讨论解答,做出结论。

04


重点放在哪里?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有的学术论文,“引经据典”, 生动活跃,文艺性很强,但经过分析,实质性的东西很少,既抓不住中心思想,更不知重点在哪里。这种文章,与其说 “学术论文”,倒不如说是“文艺作品”。与此相反,有的论文或科学书籍,重点就非常突出,全部重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05


说明什么问题或解决什么问题?

这是写学术论文的目的。没有问题,写不出好论文,甚至写不出论文。所以发现问题或拟定学术论文题目,也是研究工作的一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说明问题的意义、价值和重要性,这也是对科学的贡献;当然,重大贡献,还是解决问题或解答问题。这里很容易引起疑问:没有问题能不能进行研究?当然能,不过第一步先在生产实践中、实际工作中、观测中、实验与试验中、书本上、杂志上和报纸上以及报告中与讨论中,发现问题,然后边思考,边查阅,边讨论,边实践,这样,不但有了问题,而且可以解决问题,写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论台风》,李宪之 著,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

06


对象是谁?

写学术论文,也有服务对象问题,或写给谁看的问题。写一般感兴趣的内容,要面对广大群众,用深入浅出的文笔,写出内容重要而通俗易懂的学术论文。对比较生疏的内容,只有某一部分人感兴趣,那就要多引文献,多加解释,既使这一部分人感到满足,又使生疏的内容变为比较熟悉的东西。对专门的而又吸引广大群众注意的问题与内容,更要不厌其繁地列举事实,详细地说明现象,深刻地分析钻研,透彻地说明问题,争取彻底地解决问题,使不同专业的读者都有所收获,有所前进,有所提高。这样照顾各方面读者的写法,既起普遍的提高作用,又起着较大的普及作用。当然,还要看什么内容,什么问题。

07


希望得到什么效果?

这好回答:增进人民的福利,促使四个现代化早日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赛过外国人,为祖国增光,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这些希望得到的效果,说时容易,答问简单,但在写学术论文的实践中,那就十分艰巨。没有像样的内容,写不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来。要知道,在学术上说一句前人(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没有说过而十分正确的话,是不容易的;在学术论文里写出并发表一项重要成果,特别是突破性的划时代的重大成果,既不容易做到,更不容易被人接受,甚至遭到强烈反对。但是只要论点正确,有重大意义,即使暂时被人反对,到头来还是得到证实与承认,而具有卓越效果。学术界还有这样的事:写出学术论文,做了报告,经过讨论,有些人反对;但几年后,许多人模仿着进行研究工作。这不也是原工作预想不到的效果吗?还有下面这种事:学术论文发表了,提出了正确的观点,受到了几个国家有关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但另一个国家的有关学者提出了另一个看法,代替了上述这个正确观点;然而经长期实践特别是最新资料的检验,证实原来的观点是正确的。本来,学术在发展在前进,水平在提高,许多问题,经过长期争鸣与实践,人们的认识,逐渐近于客观真理;不要因为自己的论文没有得到所希望的效果而灰心,应该是相反的,正因为这样而更加努力,争取做出更大成绩,得到更好效果。

08


采用什么方法?

勤研究,慎发表;边写作,边学习;既虚心,又坚定;深思索,探真理;这些是写学术论文的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支配下,有的学术论文,虽然有了资料,有了思路,还要经过一两年甚至几年的查阅、思考、学习、提高,才写了出来。当然,也有的灵机一动,很快写出一篇论文来。这是两个极端,而不是一般。一般要经过辛勤的劳动,如搜集、整理、查阅、试验、计算、实践等以后,得到了一些具体成果,在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再参考有关前人的研究成果,反复地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同理(类似)、比较等方法,进行讨论,最后得到研究成绩。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应当着重提出:根据同样现象,也就是用同样资料,却得出不同结论。如同样根据地球面貌,有的得到大陆漂移学说,有的得到地壳平移理论(学说),有的得到板块构造学说;研究同样的卫星云图,有的发现了半球间宏观天气系统和一些规律,有的可能持怀疑态度甚至反对;根据同样的月球面 貌和转动规律,而对“月球为什么同一面永远向着地球”这个问题,有的得到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结论,有的得到合乎辩证唯物主义的结论。这些都是什么原因?简单地说,主要是由于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不同而发生的。

实事求是的精神,唯物的观点,辩证的方法,辛勤的劳动,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整理,耐心地写作,反复地思考,是写学术论文的必备条件。写中学,学了写,写了查,查了改,如此反复多次,才拿出来,讨论,修改,这是写学术论文应有的过程。目的是:要“千锤百炼”,尽量提高论文水平。

最后,还要提到写学术论文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写理论方面的学术论文,不要忽略与实践结合;写实践方面的学术论文,更要注意基本理论。一般地说,文理法要较多地注重基本理论,农工医较多地注重生产实践。但在探索理论中,要密切注意实际效果;在生产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理论的主导作用。这样紧密结合,多方联系,才能更好地提高,把学术论文写得更好,对四个现代化的贡献更大。

09


附记

写完这篇文稿以后,听到了这样一点意见:“关于自己的经验太少了”。实际上,写了一些,不过没有明确指出是自己的经验。这里补写三点,附记在下面。

第一点经验是:问题越写越多。

前面曾提到可能有时找不到可以写学术论文的问题。但是经过学习,主要是看书听报告、整理资料、参加讨论、交流心得、实际观测等,可以发现许多重要而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点经验是:范围越写越广,计划越写越大。

第三点经验是:写学术论文的“策略”问题。

写学术论文时,自己得到了一点新内容、新发现、新看法,特别是和一般不同的但比较正确的重要的新看法,写出来,不容易或不能为一般人接受,这里难免要进行讨论,要争鸣,在这种争辩过程中就要注意策略。

写学术论文,绝不应为“出论文”而写论文,更不要为写学术论文强拉硬凑,一定要实事求是地为探索客观真理而写,还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策略”,免去不必要的无意义的争论。

《怎样写论文:十二位名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王力、朱光潜 等 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李宪之(1904 -2001),河北赵县人。气象科学家、教育家,中国气象科学和气象教育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27~1930年参加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负责水文气象考察。1930~1936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到清华大学地学系任教。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任教授。1946年任清华大学新建的气象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随气象系合并到北京大学,执教物理系、地球物理系。出版《塔克拉玛干沙漠对若羌天气的影响》、《东亚寒潮侵袭的研究》、《台风的研究》、《季节与气候》、《降水问题》、《论台风》等论著。

本文选自《关于理科学生写学术论文问题》,《怎样写论文:十二位名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王力、朱光潜 等 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有删减。




往期推荐


方圆

名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四)

方圆

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三)

方圆

名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二)

方圆

名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一)

刊界

《Nature》栏目面面观

观点

如何客观评价CSSCI

撷英

高被引期刊公号热文(5月)

数迹

普通高校学术期刊的布局与结构

智汇

国家高端智库系列报告出版概览(一)

书简

在旧传统和新时代之间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扫描二维码关注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