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什么是好论文
本文转自“文汇学人”微信公众号,作者为蔡志栋,原文标题为《哲学教授告诉你什么是好论文》。
◉ 文章标题要让读者明白你要写什么,也要和正文高度贴合。
◉ 目录必须和题目紧扣,即题目中的关键词要体现在目录中。
◉ 海面之下还有很多冰山体,作者的任务是展现冰山一角,而不是把整座冰山都推给我们。
◉ 遵守学术规范的中国哲学文章会有着和理工科论文一样的客观性。
◉ 只要是引用,必须给予出处。只要是观点,必须给予论证。
◉ 无论什么文章,都要有综述,差别只在于这个综述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学位论文的综述是显性的,期刊论文的综述是隐性的。
◉ 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而不是自我欣赏的。
◉ 在写作形式上表现为总分(总),永远的总分(总)。不仅仅整篇文章要有观点,文章的每一个部分,都要有观点。
◉ 不要被研究对象牵着鼻子走,不要只使用研究对象自己的话语,而没有对这些话语给予自己的认定。要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它们本质上是你研究研究对象的工具。
蔡志栋
好文章的要素
每到三四月份就会审阅一些毕业论文。平常也会不时收到期刊社或者教育管理部门的审稿要求。每次看完稿子,就会想如果自己写,会怎么写?自己在评判稿件的时候,内心的预设是什么?
这里所说的文章,其实主要是论文,而且是中国哲学史方面的论文。原本想写“好文章的标准”,但“标准”一词显然过于独断。我所认为的好文章或许在别人那里还是狗屁不通。
目前,我也就能形成如下认识:
1、主题明确。这体现在标题上,能够让读者明白你要写什么。当然,也要和正文高度贴合。有的文章,标题漂亮,但是,内容与标题不相应。老实说,我的几本书,有好几本大概有这个问题。比如《个体的时代》,很多读者表示不知道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书的正文基本没讨论“个体”这个概念。或许,这是自己文学化追求的一点残留。我也不想依靠这本书获得点什么。不过,如果一篇论文是要发表的,或者作者依靠它要获得学位的,这种写法就很危险。也许,哪一天作者成为了学界大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过,也要做好接受批评的准备。
主题明确,不仅体现在标题上,也体现在目录和正文中。目录暂且不说,这里说正文。尤其是文章的第一段话、第一句话,最好开门见山,图未穷而匕已见。假设我要写一篇章太炎如何看待恶的论文,怎么写呢?一种写法是把章太炎作为第一句话的一部分;一种是把恶作为第一句话的一部分。哪一种更好?似乎如此抽象的讨论很难有正确答案。但是,如果在章太炎和恶之外再增加一些因素,比如道德论、人性论,等等,我们大概能够发现这就点离题了。要在短短的一段话中告诉读者你要干什么,并且为此设置一个广阔的思想史背景。
《“圣人”的退场:先秦诸子与中国现代自由人格论》
2、论述严密。这就涉及目录陈列,其实也就是结构安排。无论是学位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涉及这个问题,差别只是丰富度的问题。目录必须和题目紧扣。这就是说,题目中的关键词要体现在目录中。它们也不是散乱的排列的,而是内在的有一条逻辑线索。环环相扣。
切忌讲义式的写作。也就是说,不要把论文写成讲义。先是这个人的思想渊源,接着是这个人关于某个问题的看法,最后是这个人的历史影响。这是讲义式的写作。不是说这种写作不可以,而是“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开辟鸿蒙之初,中国哲学这门学科还刚刚草创,这就需要对很多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基本的介绍。然而,中国哲学这门学科发展到今天,除非我们对研究对象作新的开拓,基本上已经很难有新的材料、新的研究对象,这个时候,基本的介绍就没必要了。作者最迫切的工作,恰恰是对研究主题做充分的展开,而不是躲躲闪闪,畏手畏脚。老实说,我个人认为,采取讲义式的写作方式,一方面是作者的思维方式的问题,另一方面,其实是作者偷懒,不肯在最难啃的骨头上下功夫。而为了凑满字数,只能就生平、影响敷衍文字。如果作者的哲学思维水平是这样的,那很是可惜。作为学生,浪费了三年的时光;作为专家,如此混饭吃不觉得丢脸吗?
3、冰山理论。这是接着上文说的。有的朋友会问:既然是研究,难道我只要了解我所要研究的主题就可以了吗?研究对象的生平、后续我都不管了吗?如果我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何正确、深入地展开研究呢?
这是个问题,也不是个问题。我说的是文章的写作,而不是研究的过程。这是两个过程,虽然可以高度重合。就像你做饭或者做菜,当然要准备许多食材,但端上桌子的,不可能是全部。可以把猪下水端上桌子,但也必须做成卤煮或者别的什么好吃的。也没必要在餐桌上播放你做猪肉的视频,更没必要播放你如何养猪的视频。冰山理论认为,冰山一角是整个冰山的很少的一部分,有的说是三分之一,有的说是九分之一,总之,海面之下还有很多冰山体。作者的任务是展现冰山一角,而不是把整座冰山都推给我们。海面之下的冰山体是作者为了展现海面之上的冰山一角必须暗地里培育的,但这种努力不该以最终文章的方式告诉大家。反过来,老练的读者也能看出作者为了写这篇文章究竟花了多少功夫,作者推出的究竟是一角还是全体,是菜肴还是原料。
4、客观规范。这说的是学术规范的问题,但我还要加上一个客观性的问题。什么意思?我认为,遵守学术规范的中国哲学文章会有着和理工科论文一样的客观性。也就是,只要读者根据文章提供的参考文献、注释一起思考,就会得出和作者一样的结论。
只要是引用,必须给予出处。只要是观点,必须给予论证。观点的论证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论证,这也正是写作的目的、作者的任务;一种是他人论证。有的作者喜欢陈列很多观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的自己的观点,这并非不可以,但他们中很多人忘了对作为前提的观点提供论证或者注释。至于有的作者把文章所要论证的观点和作为出发点的观点混淆起来,处处以断言的方式出现,那只能说他要么还没入行,要么已经是学界权威,不需要论证,只需要提示。
在此我还要说综述的问题。无论什么文章,都要有综述,差别只在于这个综述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学位论文的综述是显性的,期刊论文的综述是隐性的。综述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为了敷衍字数,而是为了让文章活起来。没有综述意识的文章,哪怕是长篇大论,其实是不合格的。作者在那里自言自语。如此而已。对于和自己相同的观点,作者当然要吸收;不同的观点呢?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重视,并且进行对话。如果面对不同的观点,一味坚持自己的立场,那就必须给出强劲的说明。
事实上,对话的过程正是论证的过程,正是写作的过程。所以千万不要躲避,不要以为读者只读你的文章。虽然部分读者的确只读这篇文章,不把自己的专业当回事,但你总会遇到认真的读者。这个时候就危险了。你可能会被退稿,也可能会被给不及格,影响毕业。学术之路为什么是学术的?道理之一恐怕也在这里。
5、读者意识。永远替读者考虑。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而不是自我欣赏的。论文不可以是“私人语言”,也就是说,只有自己懂得在说什么;甚至,过了一个月,连自己也不知道当初要说什么。
在写作形式上表现为总分(总),永远的总分(总)。不仅仅整篇文章要有观点,文章的每一个部分,都要有观点。众多小观点整合起来,逻辑的论证出了大的观点。把观点放在第一句话,当然,有时候也可能是第二句话:这个时候,第一句话是为了承上启下。
至于任何观点都要有支持(有论证或者有出处),这个不用我多说了。
别以为很多名家没有使用这个结构。他们只是使用起来已经出神入化了,让你感受不到总分(总)。想想看,为什么有的文章读起来你马上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呢?因为他是按照人的正常的接受程序写作的。正常人说话也不是丢给你一堆密集的观点,它们之中其实有核心观点,有辅助观点。至于混在一起讲的人,要么脑子糊涂,要么想耍花招。
《个体的时代: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研究》
6、研究范式。记住,你的论文是研究,而不是复述。研究某个人显然需要复述这个人写的东西,但不要忘记,你还要更进一步,把他的东西放在某个视野中加以阐释。这个视野,也可以说是结构,也可以说是问题意识,总之,已经不是这个研究对象本身了,而是要让研究对象显示出不同的意义来。
以往我们的研究存在着“以马解中”、“以西解中”、“以中解中”等范式。目前为止,前面两种范式有着第三种范式尚未增长出来的优点,那就是研究者无论是心悦诚服还是潜意识中,都知道写作不是复述,而是要以研究的方式展开研究对象。此刻,研究对象自己话语和结构不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不是能够直接呈现的,而必须在作者自己的视野下展现。必须被肢解,必须被说明,必须被解释。当然,肢解不是断章取义,而是赋予研究对象以意义。简而言之,不要被研究对象牵着鼻子走,不要只使用研究对象自己的话语,而没有对这些话语给予自己的认定。
这就给作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你要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它们本质上是你研究研究对象的工具。这套话语体系可以是学界流行的,也可以是你逐渐摸索出来的。很难,也容易受到批评,但在这方面有自我意识比浑浑噩噩要好,那就是两个层次的问题。
比如冯契先生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作为其研究范式的不仅有马克思主义,而且还有西方哲学。他用感性、理性、自然原则、人道原则、知情意等一系列研究范式来重新刻画中国古代哲学史,并且让其构成两个逻辑的圈。虽然这种做法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但是,这和被研究对象牵着鼻子走的做法还是有本质的不同。我们回看那些批评,核心也在冯契所使用的研究范式的有效性如何,而不是必要性如何。
《章太炎后期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蔡志栋,1978年生,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暨哲学系副教授。著有《个体的时代: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研究》、《章太炎后期哲学思想研究》、《“圣人”的退场:先秦诸子与中国现代自由人格论》等。
往期推荐
观点
文学教育的当代命运
方圆
刊界
一文了解十四种蒙古文学术期刊!
书简
学术出版规律的探寻
智汇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就《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答记者问
数迹
撷英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