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R电催化三剑客铁钴镍(II): 导电性和基底的影响
前言:
在第一部分中[OER电催化三剑客铁钴镍 (I): 活性位点],我们着重分析了Ni和Co的催化剂掺杂Fe后,文献对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讨论。事实上,除了活性位点,Fe的掺杂对于该类催化剂的导电性也会产生影响。此外,基底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电荷分布,也对催化剂活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简要介绍电化学条件下,Fe, Co, Ni hydroxide/oxyhydroxide OER 催化剂导电性的测量方法,以及基底(substrate)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催化剂的导电性:
在关于OER的文献中,Fe, Co, Ni的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可以通过电沉积(阴极沉积和阳极沉积),以及光化学等多种方法制备。但具有OER活性的相态是oxyhydroxide. 以Ni为例,Ni(OH)2会在一定的正电压下被氧化成NiO(OH), N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从2价变成3价:
Ni(OH)2是绝缘体,但被氧化后的NiO(OH)就具有导电性。Mark Wrighton课题组在80年代利用这一性质,将Ni(OH)2做成了可由pH控制的电化学晶体管。(pH-sensitive Ni(OH)2-based microelectrochemical transistors. J. Phys. Chem. 1987, 91, 1834−1842.) 如图1所示,Ni(OH)2连接着两个微电极,因为Ni(OH)2 绝缘,即使电极间有电压差也没有电流通过,当Ni(OH)2 被氧化成导电的NiO(OH)时,利用微电极之间的电压-电流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电阻/导电率。
图1. 基于Ni(OH)2 的电化学晶体管
和此方法类似,测量OER催化剂在电化学条件下的导电性,可以采用双电极。比如,用interdigitated electrode(交指电极)或者dual working electrode (DWE, 双工作电极)连接OER催化剂(薄膜)(如图2所示),WE1和WE2先处于一个相同的电压(比如可以使金属原子氧化的电压),然后其中一个电极增加5 mV-10 mV的电压(假设WE1的电压增加),根据催化剂薄膜在不同状态下的不同导电性,电流会从一个电极流向另一个电极,此时WE2的电流变化主要源自于催化剂导电的电流,由此可以推算出不同的工作电压下,催化剂的导电性。文献Chem. Mater. 2017, 29, 120−140 (Figures 6-7)总结了关于不同OER催化剂的原位导电性。其中,CoOOH的导电性最好,FeOOH的导电性很差,NiOOH居中,当少量Fe掺杂在Ni(OH)2中催化剂被氧化后,导电性比不含Fe的Ni(OH)2好,提高了大约2个数量级,Fe掺杂在Ni(OH)2/NiOOH使其活性提高,有可能也和催化剂导电性增强有关,使得空穴传导效率更高。
图2. 左:interdigitated electrode(交指电极);右:dual working electrode (DWE, 双工作电极) 示意图。图片改自J. Am. Chem. Soc. 2015, 137, 3638−3648和ACS Energy Lett. 2018, 3, 961−969的supporting information.
基底(substrate) 对催化剂的影响:
2011年Alexis Bell 课题组(http://www.cchem.berkeley.edu/atbgrp/)报道了Au作为催化剂基底,能极大增强CoOx催化剂在水氧化中的活性。此增强效应对于少量的催化剂作用更明显,当沉积在Au上的CoOx只有0.4分子层时, 和体相的Co相比,turnover frequency提高了40倍. 作者同时比较了其它几种金属基底Pt, Pd, Cu等,发现基底对催化剂的增强效果和基底的电负性顺序一致,提出了Au的高电负性是催化剂活性增强的关键。(Enhanced activity of gold-supported cobalt oxide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evolution of oxygen. J. Am. Chem. Soc. 2011, 133, 5587-5593.)
Au对于催化剂的促进作用不仅仅局限于CoOx, 斯坦福大学的Jaramillo课题组(http://jaramillogroup.stanford.edu)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合成了一系列Au-MOx(M=Ni, Co, Fe)的纳米核壳结构,包括Au@NiOx, Au@CoOx, Au@CoFeOx,以及Au@FeOx, 有Au作为内壳时,OER催化剂的过电位均降低了,但是每种催化剂被增强的效果不同。更多关于纳米颗粒的尺寸的影响的细节,可参见原文 (Core-shell Au@metaloxide nanoparticle electrocatalysts for enhanced oxygen evolution. Nano Lett. 2017, 17, 6040-6046.)
为了更好的研究Au对于OER催化剂的影响和性能增强的机理,近期的一篇JACS报道中,作者结合了实验和DFT计算,研究了单原子Au与单层的NiFe double hydroxide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表征表明单原子Au可以极大增强单层的NiFe hydroxide, DFT计算给出了有Au单原子负载时,催化剂的电荷分布(如下图所示)。研究结果主张Fe原子是活性中心,负载的单原子Au对NiFe催化剂的增强作用来自于改变活性位点Fe原子和周围原子的电荷分布,同时CO32-负离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Single-atom Au/NiF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electrocatalyst: probing the origin of activity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J. Am. Chem. Soc. 2018, 140, 3876-3879.) (编者注:CO32-负离子应该来自于空气中溶解的CO2,关于阴离子和阳离子(ion intercalation)对催化剂的影响也有很多课题组在研究,此处不具体分析)
图3. 有Au原子和无金原子的NiFe hydroxide的电荷分布。图片摘自J. Am. Chem. Soc. 2018, 140, 3876-3879.
结语:
除了本文中提到的催化剂的原位导电性和基底与催化剂的作用外,还有很多编者认为有趣的研究没有涉及。举些例子(1)关于Fe, Co, Ni OER催化剂的原位机械性质(形貌,张力,稳定性等),利用采用原位AFM观察电化学条件下Fe掺杂对NiOOH形貌的影响以及原位测量Ni(OH)2氧化过程中表面张力的变化。(2)离子嵌入(ion intercalation)对催化剂的影响, 比如Co-Pi中的phosphate和Ni-Bi中的borate, 还有碱性溶液中Li+, Na+, K+是否影响OER的性质的研究。(3)利用pair distribution function(PDF)表征和比较通过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原子分布。(4)原位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QCM) 表征催化剂在电化学条件下的质量变化等。
相关内容链接:
4. Boettcher组最新Chem. Mater. : 一步一步教你如何做OER
5. Nature Materials最新综述:光解水体系(PECs)异质界面的理论模拟研究进展
6. Yang Shao-Horn最新Nat. Chem.:氧化物晶格氧vs.OER
9. 创新源于一个简单的想法——叶金花老师课题组最新JACS赏析
10. 氧气析出反应(OER)的测试要点
研之成理电化学专栏招聘:招聘锂硫电池,锂空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CO2电化学还原,氧析出(OER)、单原子催化剂、非金属电催化剂、光谱电化学等电化学方面的专栏作家,如果你认为自己精通其中某一个方向,不要吝啬,大力地将简历扔向小编吧!(rationalscience@163.com)。或者加小编QQ(1226440167)详聊。
要求:每月1-2篇自己方向知识的分享,分享形式包括该方向的综述解析、定期热点文章盘点、人物介绍、经典文献精读赏析、基础知识总结、测试方法总结、数据处理总结等。
温馨提示:后台回复电化学就可以快速获得研之成理相关往期内容!
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