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题组|践行新发展理念 强化风险防控——上海市松江区加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上海市法学会 上海市法学会 东方法学 2022-11-11

上海市松江区委政法委

陈晓军、朱玉标、赵剑平、欧阳火生

陈晓军(课题负责人)

上海市松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朱玉标 赵剑平

松江区委政法委副书记

欧阳火生

松江区委政法委综治室副主任

要目

引言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二、松江区加强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可行性
三、松江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取向

市域社会治理作为社会治理中观空间层面,在社会治理的三大空间维度中承担着起承转接关键功能,是近年理论界和实践界热议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松江区自开展加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探索以来,已经积累了系列有效的经验做法。新时期新时代,国内外发展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亟待深化推演这一重大命题。据此,系统梳理总结近年松江区实践经验,深度研判新情况新问题,力争前瞻性考量并设计好未来进路取向。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全局战略发展高度,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中,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策略。其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又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使得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党的纲领文献中。市域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在市域层面的空间表达,本身蕴涵国家治理宏观和市域治理中观双重内涵和外延。

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空间层面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松江区进入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关键时期,其社会治理的历史推演和时空环境均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型问题、现代性问题交互混杂,并与转型期共栖共生,平安松江建设的复杂性不断凸显。在变革中松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产生过诸多治理问题,相应地在市域社会治理方面也积累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如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怎么治”,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治什么”,围绕市域社会治理“靠什么”等方面,这些实践经验在松江市域社会治理层面已经探索出了有效的新经验和新做法。继续创新市域社会治理已有了一些先发优势和基础。

新时期新时代松江区面临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全球公共安全风险大爆发、经济新常态以及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上海卓越全球城市、松江G60科创走廊正式进入30大发展背景下,松江区市域社会治理暨平安松江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与挑战,亟待深化探索这一时代重要命题。

本文拟就松江区市域治理现代化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创新展开研究,将阐释明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其内涵并由表及里挖掘本质特征,深入研判松江区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可行性,总结松江区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实践中经验做法,对当前未来一段时期松江区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作出判断,提出相应的思路建议。

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其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现代化。包括三方面:一是从政府层面,打造真正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二是从社会层面,社会治理不是政府独角戏,而是多元协同主动参与理念。

其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政治、自治、法治、德治体系现代化。以此形成有序的社会约束和社会链接。

其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统筹谋划能力;二是提高为群众工作能力;三是与时俱进科技管理能力;四是预见和研判问题的能力。

二、松江区加强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可行性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在市域治理层级内容的强化和拓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四中全会主要议程,都提出了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其后,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给予了“既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高度站位。为此,松江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松江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顶层设计新时代新任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层级内容在松江治理层级的强化和拓展,是实现松江区域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

解决城市高质量发展与传统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低效能矛盾的需要

人们的需求层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上升,社会矛盾表现为新的内容、新的性质,对于超大城市区域来说,治理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传统的社会管理经验、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例如,如何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流入,如何破解群租、日租,如何破解部门分割、各自为政,增强凝聚合力,提升治理效率问题等,这些都迫切要求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能级,改革不适应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各种制约、束缚,提升至城市高质量发展所需高度。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解决快速发展留下的问题以及应对现代治理难题的关键举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深入和经济社会、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性风险、现代型风险、输入型风险等交互叠加,政法工作进入深度维稳时代。从松江区的实际情况看,松江区市域社会治理既有历史遗留下的一些老问题。如,动拆迁问题。也有新时期出现的一些新矛盾。如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劳资纠纷等领域的矛盾不断涌现,成为影响当前经济社会问题的主要难点。又有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课题。各种新老问题叠加,转型期社会问题的不可预测性,必须通过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对现状充分把握,对问题风险进行科学分析研判和前瞻性考量来化解。

松江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与外在条件基本具备

1.不断成熟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为引

改革开放40余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形成了独特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治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治理等理论体系。进入新时代,理论的发展更加聚焦时代性、前沿热点性,这些理论对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治理目标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2.已经形成的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基层实践经验与典型案例

比如,中山街道探索出了“三级社区”综合治理模式、九亭镇探索出了“1+X巡查制”治理模式、泖港镇探索出了“一带一路一到”治理模式、佘山镇探索出了“做好大客流保障”治理模式、车墩镇探索出了“靠前搭台大型居住社区显格局”治理模式、小昆山镇探索出了“一居一品创特色引导农民变市民”等治理模式,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积累了宝贵的基础经验。

3.发达地区的经验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深圳从改革开放前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今天我国人均GDP最高和专利授权数最多的城市,堪称中国发展的奇迹。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1756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1169万人,占66.57%,是我国外来人口比重最高的城市。一个城市要成功地吸引与利用各类人才,需要一个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和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作为人才政策的基础。依托这个基础,深圳区域环境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松江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松江区委、区政府和区委政法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战略布局为牵引,全面推进“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建设,唯实唯干,拼搏奋进,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点、符合治理规律的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一些亮点经验还产生了示范引领效应,也产生了巨大的治理成效。迄今,松江区已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旗)”,连续八年被评为“上海市平安示范城区”。2019年,中央第16督导组下沉松江督导以及“回头看”期间,对松江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给予充分肯定,并总结“三条经验”在全市推广。同时,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圆满完成两届进博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重大安保任务,以及取得反恐工作、国保工作、交通安全管控工作考核以及命案、“两抢”案件破案率居全市第一的优秀成绩,十万人命案发案率0.27%,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保持全市前列,近年松江区没有发生负面清单列出的问题。其主要探索经验如下:

以增强市域社会治理聚合力为着力点,积极构建适合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怎么治”,区委区政府统筹谋划,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设,把分散的资源凝聚起来。

1.健全党委统揽、政府负责、监督约束的体制机制

区委始终坚持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作为党委工程来抓,建立区、街、镇平安建设协调机制,落实平安责任领导责任制,纳入区委对街镇园区目标责任工作考核指标。全面落实政法领域机构改革,稳步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区18个街镇(经开区)政法委书记全部配备到位。

2.健全政府联动联合体制

针对部门分割、各自为政问题,健全完善工作联动机制。将平安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平安建设职能,推动各行业、各系统平安建设活动深入开展;组建区社会治理联动指挥中心,建立社会治理“大联动”、网格化管理等工作机制,打造全天候、全覆盖的社会治理网络。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开通“上海松江”“平安松江”等政务服务APP。

3.完善社会协同体制

拓宽社会组织发展空间,积极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组织,推动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创造性地培育了松江区法学会、见义勇为基金会、人民调解协会、反邪教协会、街镇综治工作协会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助推平安中的重要作用。人民调解协会针对热点、难点、重点领域多发性矛盾调处,先后设立了驻区人民法院民商案件委托调解工作室、驻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委托调解工作室、驻区人保局劳动争议委托调解工作室等专业工作室,以及医患纠纷、房地产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公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有效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为全区98%的信访结案率作出了突出贡献。茸城社区平安服务社和安置帮教协会在做实禁毒、矫正与安置帮教、社区青少年事务、特殊人群管控等基础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预防源头,将社工服务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的审理中心、看守所、拘留所延伸,对羁押人员定期开展心理测试、个别访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服务,社会反响良好、效果明显。

以增强市域社会治理驱动力为关键环节,推动治理方式革新

突出政治引领,创新基层自治的实现形式与载体,运用法治思维破解治理难题,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搭建信息互联、数据共享、高效运转的治理平台。

1.政治引领把关定向

把政治引领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注重将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加强区域性党建工作,全区党建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

2.“三治融合”驱动治理方式革新

一是加强基层自治。注重加强居村“两委”换届候选人街镇联审机制,常态组织群众意识、民情恳谈等协商活动,已组建27家产业集群党组织,畅通企业职工参与方式途径。依托社会资源,推进平安松江建设。建立群防群治队伍组织网络和运行机制,加强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建设,目前有1.3万余名平安志愿者。全区平安志愿者在扎实做好街面巡防、治安和反恐信息收集、单位内部防范、看家护院等常态化、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先后参与了烟花爆竹管控、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等重大活动。基层街镇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纷纷创建基层治理特色品牌,泖港镇的“一路一带一到”,车墩镇的“联楼共治”,佘山镇的大客流管理等,成为平安松江的一道道亮丽风景和名片。

二是强化法治保障。成立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及其协调小组,健全依法治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执法司法运行机制和监督制度机制,积极开展全国法治城区创建。主动推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全面落实《政法工作服务保障G60科创走廊建设30条措施》,依法确保重大工程项目和涉及民生项目建设,积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意见》,举办依法行政轮训等法治培训,带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抓实青少年法制教育。区政法各部门选派100余名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兼职担任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30余家律师事务所选派优秀律师与135所学校结对。抓好依法维权工作。为解决职工法律疑问等,成立“松江区职工法律援助中心”。

三是推动“德治”建设。区委政法委每年组织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单位的命名和表彰。连续二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城区,入围全国文明城区,全面启动文化名城建设,人文松江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深入,市民文化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3.固本强基,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一是做实基础网络。进一步加强综治中心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创新市域社会治理前沿阵地。对标《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全区17个街镇综治中心实现一体化运作、实体化运行。有序推进居村综治工作站建设。创造性地实施“四站合一”工作模式,把居村综治工作站、社区警务室、网格工作站、消防工作站等四个职能站点统筹起来,实现资源整合、功能互补、人员集中办公、硬件设备保障到位。着力打造基层平安联创平台。延伸工作触角,在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商业中心等城市重要功能区,设立平安联创工作室,整合资源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力争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把治安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做实基层力量。大力推进“雪亮工程”“智能安防”,建成感知终端25类2万余个、完成“微卡口”建设的535个小区,有效覆盖了主要道路、重要部位、复杂场所,将区综治办、街镇综治中心、村居综治工作站、住宅小区监控系统进行联网。不断提高视频图像信息的综合应用水平,全部实现可防性案件“零发案”,城市网格化管理考核位居上海市郊区第二。

三是以新思路新方式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制定了《上海市松江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工作指引》由共性工作指引即“规定动作”、区域特色工作指引即“自选动作”两部分构成,形成可量化、可操作、可考评的指标体系。

聚焦解决市域社会治理突出问题,提升市域社会治理实效

1.严守政治高地

成立国家安全领导小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领导小组,制定“松江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机制”总体方案,建立政治和社会稳定、意识形态等八个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依法防范打击各类渗透破坏活动,扎实做好涉邪教育风险预警处置,持续开展“蓝盾”系列反恐演练。建立维护大学城稳定专项工作机制,防止高校不稳定因素。

2.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努力将社会矛盾在市域范围化解

一是坚持把科学民主决策作为推进依法治区、预防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保障来抓,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决策程序,不断完善科学决策制度,源头预防社会稳定风险。坚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全区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项目的前置条件和刚性门槛,贯彻“四个不出台、一个最低限度”原则,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发生。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建设,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行干部领导下基层接访和包案制度。成立区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推进协调、仲裁、行政裁决、形成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稳定实施“110”非警务分流处置工作,多元化纠纷化解有力有效,实现“零进京非访、零倒流、外围零发现”目标。坚持立体化、法治化、智能化方向,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经常性专项打击整治机制,实现了“命案全破”“抢案全破”,2019年全区报警类“110”下发数同比下降12.5%。

3.着力提升市域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水平

狠抓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提升工作方案的精细化、精准化,做到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乱必治。在整治中,松江逐渐形成了一套创新思路和方式。如:

九亭镇提出了“河长、街长、片长”三制并举。全镇推行三级“街长制”,一级街长由镇党政领导担任,二级街长由各居委会负责人担任,另有城管队员作为专职街长,全镇道路全覆盖。“片长”包干到块,专治疑难杂症。一级片长由镇领导班子担任,二级片长由各居委会负责人担任,三级片长由居委会的其他干部或工作人员担任。79个住宅小区及周边区域共划分14个片区。片长制约请片上资源,指挥条块联动,解决点上难题,形成片区综合治理和长效管理机制。

泗泾镇形成了“无违”六方确认服务制度。该制度在五违四必乱象整治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该规定为凡向政府提交改扩建、反担保、股权转让等服务申请的,必须出具《无违确认单》,《无违确认单》由规土、安监、房管、市场监管、网格中心、拆违六部门6个部门现场确认。政府法律顾问团全程参与整治工作,确保各方利益诉求得到依法依规解决,如对企业合理诉求依法妥善处置,对个别无理诉求依法采取措施。这些方法和策略有效攻克了多年存在的顽症,遏制了各类违法行为,挤压了黑恶势力的生存空间。

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取向

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及中长期加强推进松江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1.从国际经验看:国际大都市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社会转型最为艰难

区域规划和经济发展是国际大都市在转型发展中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此外,由于国际大都市人口虹吸效应,国际大都市面临着巨大人口规模的有效治理问题。以纽约为例,全球城市美国纽约37%的居民出生在外国。纽约10个最大的移民来源国是多米尼加共和国、中国、墨西哥、圭亚那、牙买加、厄瓜多尔、海地、印度、俄罗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均不属发达国家。旧金山湾区是美国最大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2020年,湾区居民的40%出生于外国。硅谷近四分之一的高科技公司由华人(或华裔)或印度人(印度裔)担任首席执行官,其中中国人占17%,印度人占7%。移民为纽约城市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纽约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影响,但也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如,不同来源地的移民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科学文化等等不同,带来的心理和文化上的排他性,有可能带来暴力增加和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近半个世纪时间里,纽约的社会治理主要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为主。

2.从实际问题看:当前松江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向社会传导以及社会预期不稳定性强的巨大挑战,同时又有既有历史、渐进式改革探索以及新技术出现后新的现实问题也是亟待破解的攻坚课题,亟须完善和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能级和水平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和高度不确定性以及松江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经济下行有可能向社会领域传导,将对市域社会治理带来巨大挑战。

二是客观维稳定压力大。第一,街镇社区结构复杂化。与上海主城区相比,松江区面积广、资源少。社区结构农村社区、商品房社区、单位老旧小区以及几个上海市政府规划建设的大型居住社区,不同社区的物质形态、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加大了治理难度。第二,城乡结合地带等方面容易形成社会治理的真空期、断裂带、空白点。

三是人口结构复杂,老龄化问题突出。第一,人口结构复杂。松江区上海制造业大区,吸引大量来松务工外来人口(截至2019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77.19万人,其中,外省市来松常住人口106.31万人,比上年增长0.2%)、以及由于松江相对较低的房价吸引来的在城郊结合部买房和承租的大量年轻白领人群、从中心城区动迁过来的城市居民,不同的生活和文化背景的人群短时间市域集聚,容易产生一些矛盾冲突,同时带来小摊贩集中、占道经营情况严重,土方车超载、建筑垃圾乱盗、社区偷窃等违法违规乱象和环境污染、交通混乱等治理难题。第二,农村地区外来人口管理挑战大。市场低租金偏好的吸引,大量的外来来松务工人员,选择租住在松江一些农村自建房分割成若干小房间,这给外来人口管理带来很大挑战。农村参与治理的基本都是老年人或者妇孺,效率低。第三,老龄化问题。60周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近30%,农村地区占了也有40%左右,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由此产生一些社会问题。老年人往往成为金融诈骗和金融不当行为侵害最严重的群体。

四是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发生重大变化,利益关系更趋复杂。

五是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矛盾风险防范难度加大。网络时代“无边界社会”特征凸显。许多社会问题从线下快速向线上蔓延。各类新型社会问题借机不断滋生。网络传销、微信传销、智慧传销,网络诈骗、“套路贷”等犯罪不断升级。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一些网络造谣、网络诈骗和影响社会稳定的言论、事件在互联网呈现蔓延扩展趋势。

六是应防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渡期可能带来的涉黑涉恶问题的放大。比如,松江经开区内企业数量多,招工人数大,是很多“黑职介”非法行骗的重要据点。一些城中村、违法建筑……这些区域都易成为黑恶势力的落脚点。多年来,松江区按照党中央部署,对黑恶势力保持高压态势,成效明显。随着黑恶势力向新行业、新领域扩张,追求非法利益最大化,依然必须警惕黑社会发展壮大。

松江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方向

1.正确认识松江区作为超大城市上海有机组成部分,社会治理进入新阶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系列新战略、新命题,这预示着我国社会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6年,松江区面对市委提出的“松江要大刀阔斧推进转型发展,走出一条新路,体现郊区的实力和水平”的战略使命问题,区委确立了“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的目标、“三大举措”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顺应松江区发展趋势和要求,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置于提高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体系之中,持续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打造与现代化新松江地位相适应、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成为松江区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的新任务、新方向。

2.努力形成超大城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松江样本”

尽管松江区市域社会治理水平处于上海乃至全国前列,但在治理实践中依然面临着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待增强、智能化数据割据有待整合、基层民众参与渠道有待完善、条块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等诸多不足,尤其是在面对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国内外各类风险有增无减、老龄化趋势持续加剧等新形势下,松江区的市域社会治理需要充分借鉴吸取西方发达城市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更加成熟、定型的社会治理制度,形成21世纪全球超大城市治理的“松江样本”“松江经验”。

3.未来松江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理顺四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更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市域社会治理的正向促进作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每个人的心灵家园。特别是在村民自治方面,重视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提高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加强外来人口组织化管理和综合素质培训。

二是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创新的关系,形成一批更加成熟、稳定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制度和标准。

三是处理好部门与部门、条与块、块与块之间的三重关系,形成统筹协调、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超大城市社会跨界治理新体制。

四是处理好治理和服务的关系,构筑多层次、多样化、数字化、品质化的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在加强城市治理、政府监管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多元群体的差异性服务需求,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开放力度,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让生活在松江的每个人都能提高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4.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开新立新、创新有为的紧迫感筹划抓部署抓落实。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党政领导、统筹协调、考核督查等工作机制,充分认清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常抓常新的课题、系统推进的项目和平安幸福的工程,强势推进各项工作。

三是细化工作指引。把各项指标任务分解到各街道、有关部门单位,通过“定部门、定领导、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的五定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街道、有关部门单位的任务职责。

四是抓住重点项目。着力发挥“一网通办”“一网通管”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实行项目化管理,以精细化、法治化和信息化支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五是保持务实作风。进一步以唯实肯干、拼搏奋进、善作善成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抓落实,下足“绣花功夫”、画好“工笔画”,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

往期精彩回顾

陈玲|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立法发展与教义适用——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相关规定为中心

戚建刚等|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数据要素保护的行政法规制

刘双阳|网络智能时代破坏型数据犯罪的法益定位及其解释机能展开

目录|《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1年第15卷

课题组|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村联勤联动站深化升级的探索与思考

课题组|社会力量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机制研究——以上海市崇明区人民调解工作为视角



上海市法学会官网

http://www.sls.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