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因为签订《广场协议》导致的吗?| 循迹晓讲

天息灾 循迹晓讲 2020-09-04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天息灾

图片/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5300字,大约需要15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在简体中文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日本被美国“强迫”签署“广场协议”,所以日本经济陷入了20年的停滞期,这段时间被日本国内成为“失去的20年”。


而在日本国内,不论在经济界还是在学界,这种“传说”却没有什么市场。


只要动手查查日本历年的GDP增长,即可知道日本没有所谓“失去的二十年”。

 

▲上图是美元计算的日本GDP,85年日本签署的广场协定,而日本经济走入衰退是在92年。图片源于网络

 

所以,如果“广场协议”真是美国人使了一个阴谋手段要搞日本,那么,美国这一拳打上去,六年后才出现伤害,这延迟不是一般的厉害。


更最重要的是,美国人选的是总统,不是圣人。而这六年时间里,美国总统都从罗纳德·里根换成老布什了,他们根本不可能知道一个《广场协议》居然在华人世界有这么强大的影响力。


世界经济错综复杂,哪怕哈佛大学的经济学终身教授也不能告诉你一个汇率协议签订后会有什么经济后果。


至于“广场协议”本来就不是阴谋,而日本经济陷入停滞是其经济架构出现了问题,即便没有签署这份协议,日本社会的潜在危机迟早也会爆发。


至于为何,请听我一一道来。


01
缘起


上世纪60-70年代,战后的日本经历了黄金发展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出口大幅提升,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其中主要是对美国的顺差


在最顶峰的时候,以丰田和本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20%,年出口额达到24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汽车国家。


而在日本汽车的冲击下,在八十年代初美国汽车行业就有6万工人失业。

▲美国铁锈带覆盖传统制造业基地 图片源于网络


日本产品的影响不仅在汽车行业,在美国传统制造业基地五大湖区的企业同样出现了破产潮,大批工人失业。


“铁锈带”(Rust Belt)这个名称正是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巨头英特尔能有今天甚至要“感谢”日本厂商。英特尔原先的主营业务并不是集成芯片,而是DRAM存储芯片。但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在日本厂商的价格打压下,英特尔的DRAM业务大幅积压,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英特尔被迫转型发展集成芯片。


而美国总统不懂经济学的表现就从下面的行动中可见一般。


▲1982年,两位美国人在一场印第安纳州钢铁工人发起的运动中狂砸一辆报废的日本汽车 图片源于网络


此时主政白宫的是罗纳德·里根总统,他先迫使日本主动限制汽车出口,接着对日本摩托车征收高达45%的重税,1985年,美国迫使日本增加进口牛肉和橙子等美国农产品;1986年,美国迫使日本设置半导体对美出口价格下限,保证不在美国销售廉价芯片,还要日本保证进口半导体的市场份额;1987年,对日本电视和计算机征收100%的关税;1995年,对日本豪华轿车征收100%关税。


美国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同当下几乎差不多,就像很多经济学家警告的,动用关税等措施并不能促进顺差改善,反而让日本对美国顺差屡创新高。


因为经济学规律,日本反而提高了商品的附加值,从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


但是里根总统不听,继续采取高利率政策,以吸引大规模外资流入,一方面为赤字国债融资,另一方面维系国际收支平衡。


但高利率的结果是加剧了美元升值趋势,美国制造业及出口面临更加巨大的困难。


▲1946-1985年美国对日本的双边贸易金额(百万美元)图片源于网络


1982-1984年,美国出口额连续出现负增长,其中,1984年贸易逆差高达1090亿美元,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约占一半。


到了1985年初,强硬的詹姆斯·贝克成为里根政府的财长。


贝克强调需要用强有力的国际合作和多边汇率协调来解决贸易争端问题,他甚至要求日本、联邦德国等国家必须大幅度扩张财政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以减少出口。


于是,美国政府决定,联合英、法、(西)德、日等主要西方工业国家对全球汇率价格进行一次大干预。


当时日本央行行长澄田智在大藏省(日本财政部)的压力下,主动表示可以接受升值10%。


因为此时的日本政府判断,日元的升值将不会动摇日本的经济命脉,反而会增强日本的市场并购力。


于是,一场签署一个涉及美、英、法、(西)德、日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汇率协议势在必行。

 

02
短命的协议


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


五国集团达成了通过密切合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的决议。这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 Plaza Accord)。


该协议旨在使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有序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


▲签署广场协议的德、法、美、英、日五国财长 图片源于网络


因此,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尤其是作为英、法、(西)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共同的最大出口市场,解除美国进出口失衡所可能导致的经济危机之虞,实际上也是解除这些国家自身的潜在危机。


在主动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日元进入了快速升值的轨道。


在协议签订之时,日元兑美元汇率为250左右,在签订协议3个月内,日元快速升值20%至200,1986年年底进一步升值至150左右,到了1987年升至120,至此美元对日元贬值超过50%。


▲1981-1999年美元兑日元汇率  图片源于网络


但是出现了两个意想不到。


第一个意想不到是,“曲线效应”下,日本对美国贸易的逆差还在扩大。理论上,一国货币贬值之后,出口增加,贸易逆差缩小。但是,现实世界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本国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


▲1979-1999年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  图片源于网络


第二个意想不到是,美国人自己撤销了广场协定


美国人没有意料到美元会贬值如此之快如此之大,弱势美元难以吸纳到足够的国际资本购买其国债来为财政赤字融资。


1987年2月,美国财长又号召七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多边协调会议,并达成同意采取联合措施稳定美元汇率的协议,史称“卢浮宫协定”。



03
日本泡沫的起因


随着日元不断升值,对于日本出口企业的打击是巨大的。


但是日本当时处于一个特殊的风渡口,即经济要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型为内需导向型经济,并且日本长期执行的国家指导经济的模式需要被打破。


在J曲线效应下,日本和美国的美元计算的顺差依旧在增长(日元计算是下降的),而日本的对外资本输出,却在“强大日元”的支撑下牛气冲天。实现了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双增长的成绩。


日元升值降低了进口消费品价格、增加居民实际收入,使民间消费支出明显上升,并且带动了投资增加,从而拉动了国内总需求的快速扩张。


同时,日元升值后,日本政府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开始由“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的转变。


1985年10月,大额定期存款利率实现自由化,同时债券市场的期货产品开始交易;1988年11月,银行间市场的短期利率也实现了市场询价、还价的决定机制;1989年6月,小额定期存款利率也开始自由化。


大约用了一年半时间左右,日本经济就恢复增长。


▲1954-2019年 日本GDP年度增长率走势图 图片源于网络


1987年,日本经济出现快速增长,截止1991年10月,日本经济出现了51个月持续增长的局面,是为“平成景气”。


到了1989年,富裕的日本人购买美国资产达到了顶峰。


这一年的6月,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购买了美国娱乐业巨头、美国文化象征之一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此前,三菱公司已经以14亿美元购买了更重要的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


当时的日本人觉得自己能买下整个美国,“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四十一个县”。而在“买下美国”的梦呓背后,是日本社会无法忽视的空前泡沫危机。


由于本币升值,压缩了外贸的利润,日本制造业出现了很大的困难,所以日本又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货币宽松政策,疯狂的印钱。


▲日本国内银行的放贷结构 图片源于网络


1986-1987年,短短一年时间里,日本就连续五次调低了贴现率,资金成本大幅降低。


但由于制造业成本过高,多出来的资金并没有流入制造业,而是疯狂流入了楼市和股市,才最终出现了1989年的超级大泡沫。


在此期间,日本的股市上涨了三倍,地价平均上涨四倍,核心地区地价甚至上涨接近十倍。


▲日本30年地价走势 (来源:日本国土交通省)


1990年,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了约90%。


当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制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


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更能反映日本房地产泡沫有多严重:在东京,有一位学校的看门人在传达室干了40多年,一直收入微薄。退休之后,他准备返回乡下安度晚年。于是托人把他在东京的一所小房子卖掉,没想到这所房子竟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看门人瞬间成为百万富翁,衣锦还乡。然而同一时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


由于地价快速上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实体工业的发展。


首先建筑用地价格过高,使得许多工厂企业难以扩大规模;其次过高的地价也给政府的城市建设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最后高昂的房价更是让普通日本人买不起属于自己的住房。


日本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已经越走越远。

 


04
错误的改革不是改革


此时的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泡沫,从1989年5月开始,日本央行连续3次提高贴现利率。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日本银行利率从2.5%上调至海湾战争前夕的6%


日本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刺破了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1月12日,是日本股市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1980-2005年 日本房价股市走势 (来源:日本国土交通省)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石油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陷入极度恐慌之中,日经股指大幅下挫。随着海湾战争结束,日本股市又强劲反弹,但已无法达到原来的高度(1989年年末,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


几乎绝大多数的股票投资者和投机者的预期都落空了,日本股市从此一路狂泻,跌至1992年8月18日的14304点(2003年4月最低跌至7607点)


累计跌幅高63.24%,创造了日本股市历史上最大的下跌幅度。


随后,日本政府及时出手,在房价下跌的时候推出房产税,全面提高了房屋持有成本,让很多炒房客不得不割肉出盘。


1990年还能买一个半美国的东京,1993年竟然连一个纽约都买不起。


▲1954-2019年 中日GDP年度增长率走势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日本经济的“硬着陆”,其国内的GDP增长速度也跟着急转直下,1991年只有GDP增长只有2.9%,而随后的十年中,日本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不足1.5%。


可这个时候日本政府却又“一脚刹车”停止了自由化过程,让大量的政府工程上马企图挽救GDP(例如新干线)。


然而由日本政府一手主导的大规模工程,不仅没有让国内GDP增长有所起色,反而让日本政府的财政赤字屡创新高。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政府财政还保持盈余状态,在发达国家中是最好的,但从1993年后就一直走下坡路,赤字幅度不断扩大。

 

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阻止经济下滑,多次增发国债。


▲2000-2015年 日本政府财政赤字率变化及国际比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1998年之前,日本每年的国债发行额基本控制在20万亿日元之内。但随着日本经济危机的深化,自1998年度至2000年度,小渊内阁发行国债额达到高峰,分别为34万亿、37.5万亿和33万亿日元,日本财政赤字问题日趋严重,国债依赖程度都在40%左右。


这期间,日本降低利率,挤占了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加之不良债权问题严重,日本不得不依赖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按照桥水公司创始人雷伊·达里奥《债务危机》中的说法,应对这种债务危机不是搞什么维护信用,就是要敢放水,敢赖账,大不了玩破产。


可是日本成功逆练,小泉内阁以自由化改革为名义,拒绝帮助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对于债务置换也被拒绝。银行无法对市场提供足够多的贷款,继而拖累了投资。


而且日本政府还将消费税提高到5%,抑制了民众消费。在投资和消费双重打击下,日本经济陷入萧条。


如果说美国对日本经济的长期衰退负有一成的责任,而剩下的九成可以算在日本政府头上。


▲美、日、德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非金融企业债务/GDP)变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和日本疯狂泡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


由于对一战后,魏玛时期恶性通胀深刻记忆,所以,德国对宽松货币政策持保留态度,而是把重心放在国内,尤其是,稳定国内物价、产出上。


在广场协议后,德国也下调存款利率,但下调幅度要小于日本,总体来说德国货币政策比日本更稳健,而德国并没有像日本那样疯狂刺激经济。


所以,德国股市、房地产尽管有起伏,但并没有造成巨大的波动。


而且,德国始终重视实业发展,还积极引导新兴产业发展,鼓励企业研发。1991—2017年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基本上都在20%以上(除2009年经济危机期间)。相比较的是,房地产不超过12.5%。金融业也维持在6%以下。


正因为重视实业,始终避免经济脱实向虚,才没有导致德国整体经济动荡。



05
福兮?祸兮?


虽然日本政府的日子过的不好,但日本人民的日子却变好了。


从1991年起,日本设立了国民年金基金,扩充《国民年金法》中规定的自营业者、农业人员、学生等被保险者年老以后的资金设计,缩小年金差距。凡是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居民都必须加入。


而日本也随后改变了公基发展经济的局面,但是日本的社会福利却开始被补充。


▲1997-2009 日本社会保障费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0年,日本社会保障费增加到11.62兆日元(相当于1970年度的10.1倍),2000年度和2013年度又先后增加到19.79兆日元和29.63兆日元。


与此同时,日本企业界也从中获益良多,不少公司开始向利润更为丰厚的高端行业转型。


例如,日本NEC公司是一家半导体企业,在60年代该公司就造出了日本第一台电脑,并且在过去20年当中,无论在工业用电脑,还是家用电脑领域中一直占据日本首位。


而就是这家公司,在2009年宣布退出亏损严重的电脑产业,这在整个日本产业界引起轰动。


但NEC公司在把电脑业务出售之后,却保留了大量的半导体业务技术人员,开始研发人工智能。


▲NEC(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官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日本国内本田、丰田、日产的全自动驾驶系统,都采用了NEC的人工智能系统。而世界人工智能领域70%的传感器,均来自于日本。


虽然在简体中文世界里,日本国内的经济下滑是美国人搞得阴谋,日本人被美国人的一纸协议坑的家破人亡。


但事实上,日本是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是世界上网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日本电视台早已经进入到数字时代,不再播放模拟信号的电视节目;以高速公路、铁路、新干线和航空运输构成的交通网络,几乎覆盖了日本的每一个角落,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无缝连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提并论。



结语


一个基本常识,在两个社会、经贸、制度等方面具备相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的国家之间,不可能存在你死我活的经济和贸易动机,因此一份“广场协议”也不可能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主因。


日本社会经济之所以遭遇泡沫危机,正是源于日本社会没有真正重视“广场协议”带来的潜在影响,以为凭借“买下美国”的豪气就能一往无前。


在危机爆发前,日本政府没有对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转型,这才是所谓日本经济“失去二十年”的真正主因。


“广场协议”已经成为历史文件,而日本社会所经历的惨痛教训离我们并不遥远。


(完)


《佣兵传奇》:这部战争片为何这么好看?| 循迹晓讲


白俄罗斯的「父亲」卢卡申科:等待他的会有几种结局?| 循迹晓讲


“五百健儿齐殉国”:惨烈的宝山之战 | 循迹晓讲


《八佰》的背后:孙元良真是民族败类吗?|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