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高考作文为何如此奇葩? | 循迹晓讲

瑞鹤 循迹晓讲 2021-08-05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瑞鹤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6500字 阅读需要17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每年高考都是全民参与的盛事。这里的“全民参与”指的不只是工地停工,交警护送,还有网上关于高考内容的讨论——在这其中,作文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存在


 2021年高考作文题目


对于它的讨论,固然有专家学者一本正经地去讲“怎么才能写好”,但这种“正能量的声音”,每一年都会被淹没在无穷无尽的吐槽海洋之中。“怎么写一篇高考零分作文”,或者是“高考作文题出的非常烂”,成了每年6月初微信微博的搜索热词,而众多参加高考的考生,绝大多数人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忘掉自己高考作文写了啥。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讨论中国高考的作文有何意义之前,拿别的国家高考作文跟中国的比一比是有意义的。


◎ 按照这些人的看法,中国真是太厉害了,那就不妨看看中国高考作文跟其他国家高考作文的区别吧


当然,鉴于某些网友总是说“中国早晚要成为世界第一”,我们就不拿津巴布韦或者赤道几内亚的作文来比了(如果有的话),就挑俩国家,美国和法国,一个是广大爱国青年咬牙切齿的“美帝国主义”,“世界一切祸乱的源头”,另一个,则是被“辱法”笑话讲了无数次,被很多爱国青年不屑一顾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

 

◎ 美国高考作文怎么考?


严格意义上讲,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既不是国家组织,也不是一考定终身。国内说的“美国高考”往往指代SAT考试或者ACT考试。


在SAT考试中,过去是有作文的,但2020年由于疫情缘故,考试变得不稳定,加上大量的少数族裔抗议,说“作文伤害了录取的公平”,所以现在的SAT考试是没有作文了——当然,少数族裔的抗议下,据说以后加州也不要看SAT成绩了。

 

◎  美国不存在国家意义上的高考,命题机构College Board算是个民间组织

 

SAT的作文虽然已经成了历史,但它的考察方式非常有意思。它的作文在2015年经历了一次改革,改革以后不要求学生针对一个话题发表观点(如你所知,这种发表观点的议论文的确比较容易钻空子,背模板,押题啥的),而是给一篇演讲稿或者社论,要求学生在50分钟之内读完,并写出对这篇文章的分析

 

有人说,这怎么能体现出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这其实是一种“标尺比照”,换句话说,用一篇写得不错的文章做标尺,来衡量学生到底有几斤几两。用我经常说的话讲,同样的《红楼梦》,猥琐之人大约只能看到少儿不宜的描写,而懂得文学鉴赏,也会写点东西的人,自然能看出很不一样的东西来。

 

类似的,一篇颇有社会影响力的社论放在学生面前,啥都不懂的人大约只能说“这篇文章写的好啊,就是好来就是好”,一些似懂非懂的人会说出一些套话,比如“文章立意深刻,结构清晰,言辞优美”,其实这样正确的废话并不能让人得高分

 

◎ 一篇典型的SAT作文,阅读材料是1967年马丁路德金的反越战演讲。在阅读之前,考试组织者希望读者去留意作者如何运用证据,逻辑和修辞去说服读者的。

 

◎ 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考生需要去写写马丁路德金如何从证据,逻辑和修辞几个方面说服读者的。这需要考生对“证据,逻辑,修辞”这些基本概念的目的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有最基本的了解,不然写出来的也就是一堆废话

 

跟这些比起来,真正懂了文章的人,会具体分析文章的逻辑,修辞等具体的内容,比如说,这篇文章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从某个“可接受的前提”出发去讲出这个论点。


再比如说,这篇文章用了什么修辞(不是报菜名),他想达到什么目的,他有没有达到这样的目的。能把这样的分析写的头头是道,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写作能力不会很差,阅读别的文章,洞察力也是相当深刻的

 

顺便说一句,SAT的作文是“选考”,但很多大学也都是要求提供作文成绩的,很多我遇到的出国高中生,不得不面对这么一篇“分析性写作”,而这个写作背后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一些基本的常识,都得从零开始准备,原因也是显而易见,因为中国的教育里,从来没有系统地教过逻辑,也没有系统地教过修辞,而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个耐心从零开始,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也是不忍卒读。

 

总结一下,SAT考试的作文是不需要考生发表意见的,但对于学生的逻辑,事实判断和常识有相当的要求。而这些都是在职场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SAT的作文的确有选拔的功能——至于这个作文取消之后怎么办,那至少高中的语言作文成绩也是可以拿来用的。至于这样的成绩,喜欢用小聪明解决一切的学生会不会造假,这就只好交给时间了。

 

至于ACT考试的作文,还是走传统的路子——给出一个话题,让考生发表观点。但是这样的话题是非常具体的社会问题,比如说,法律有时是有害的和不公平的,人们应该违法吗?(2015年的一次考题),再比如说,官方给出的一个样题,比较长,但也说的很具体。

“大多数人想要健康,大多数人想要尽可能多的自由来做他们想要的事情。不幸的是,这两个欲望有时会发生冲突。例如,禁止在大多数公共场所吸烟,这限制了某些个人为了他人健康的自由。同样,汽车尾气排放在许多领域受到监管,以减少污染和对他人的健康风险,这反过来限制了一些人驾驶他们想要的车辆的自由。在一个重视健康和自由的社会中,我们如何最好地平衡两者?我们应如何思考公共卫生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冲突?”

对于这样的题目,ACT官方的评分标准是这样的,首要的就是“发展是否有逻辑”,不能跑题 ,主题句要和各个分论点间建立联系 ,要有对主题的分类别讨论,等等,这都是议论文的基本功,也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在正常的社会所必备的能力(总得辩论吧,总得听得懂别人辩论吧,不论在职场上还是等待选举时)。


当然,还是那句老话,因为种种你懂的原因,这些能力在我国的教育中几乎为零。


◎  批改作文的案例一则,许多中国学生可以迅速而准确地用英文写出一篇“中国高考满分作文”,但用我的话说,整篇文章的逻辑论述水平和一些所谓的“高级词汇”极不相称,这决不是个例


笔者过去也教了几年这样的出国留学,见到了不少“语言极其华丽,或自以为华丽,但其实写了啥自己都不知道的作文”,这样的作文我一般会说“这些的怎么跟中国高考满分作文似的”,如你所知,这样的作文在美国高考这里肯定要完蛋,但怎么说呢?按照很多人的说法,“中国学生最努力,中国学生最用功,中国学生最会考试,要是这样的美国高考作文胆敢打低分,这肯定是美帝国主义的阴谋”,嗯,开心就好。

 

◎ “法国高考”的作文


关于法国高考的内容这里不具体展开,但最近这些年,一提到中国高考作文,法国的“高考作文”总是经常被拿来做比较的对象。


和中国高考作文“让人捉摸不透,吐槽不能”的样子比,法国的“高考作文”显得非常具有深度,这样的深度不会因为学生是“文科生”或者“理科生”而有什么差距——之所以把“法国高考”加上引号,那是因为这样作文实际上是法国高中会考的题目,在法国,没有全国统一高考,拿高中毕业会考成绩就可以申请大学。

 

◎  在某乎上,提到法国高考作文,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印象——“有一种差别叫思想”

 

比如2015年的文科高中会考作文,是要求在以下的题目中三选一:

 

1. Respecter tout vivant est-ce un devoir moral?  


尊重所有生命是一种道德义务吗? 

 

2. Suis-je ce que mon passé a fait de moi ?  


我是由我的过去所塑造的吗? 

 

3. Explication d'un texte extrait de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d'Alexis de Tocqueville  


对法国政治哲学家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的一段文本作出解读。 


Les croyances dogmatiques sont plus ou moins nombreuses, suivant les temps. Elles naissent de différentes manières et peuvent changer de forme et d’objet ; mais on ne saurait faire qu’il n’y ait pas de croyances dogmatiques, c’est-à-dire d’opinions que les hommes reçoivent de confiance et sans les discuter...  

 

无论什么时代,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着专断的信仰。信仰产生的方式不同,其形式和对象也会产生变化;但是完全没有信仰,就是说没有人们不经争论、放心接受的意见,那是不可能。

 

同一年的理科高中会考作文,是要求在以下的题目中三选一:

 

1.La politique échappe-t-elle à l’exigence de vérité ?

 

政治与真理无关?

 

2.Une œuvre d’art a-t-elle toujours un sens?

 

一件艺术品总含有一定的意义?

 

3.Explication d'un texte extrait de "De la divination" de Ciceron

 

对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论神性》的一段作出解读

 

Comment peut-on prévoir un événement dépourvu de toute cause ou de tout indice qui explique qu'il se produira ? Les éclipses du soleil et de la lune sont annoncées avec beaucoup d'années d'anticipation par ceux qui étudient à l'aide de calculs les mouvements des astres...

 

任何事件都有能说明其产生的原因或预示其发生的迹象,通过这些原因和迹象,我们就可以对一个事件作出预见。那些通过计算研究天体的人,总是在日食和月食发生很多年前就作出了预告…………

 

这里暂且不谈“怎么写这些文章”,单单只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文章来考高中生”。这些文章的内涵都是指向哲学法国高中必修哲学课的历史悠久,是由拿破仑在1808年下令设立。


直到今天,哲学仍然是法国高中生的必修课,也是高考的第一道关卡。不管学什么科,要想申请入大学,都必须得过哲学作文这一关。

 

根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哲学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 而哲学作文,正是对这一目标的检测,即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拥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从而能够在未来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养成创造性、批判性的思考方式

 

不管哲学有没有用,至少法国人看来哲学很有意义。这绝不仅仅是因为,法国作为启蒙运动的发源地,诞生了一大批哲学家的缘故,还因为哲学的思考方式,对于一个合格的公民来说算是不可或缺


◎  法国大革命处死王后,在此之后,杀戮之风遍布法兰西


法国自己的历史就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启蒙运动的思潮产生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但这样的口号根本来说是没有经过哲学的严密推导


在1789年,急不可耐的法国人将这些口号付诸实践,发动法国大革命,由此导致了“断头台的黄金年代”,人头滚滚落地“自由的法兰西”却并没有得到新生,反而让拿破仑篡权了。


这之后,法国在19世纪屡屡动荡,每次革命,漂亮话都是震天响,但每次革命,那些“救世主”根本不能让法国焕然一新,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救世主”们的漂亮话缺乏哲学的审视,很轻率地被大众所接受,“不假思索的激情”造成了许多的社会悲剧


既然如此,对任何观点进行哲学上的审视就非常必要,美国国父杰斐逊也说,“自由的代价是永恒的警惕”,其原因就在于这里。


◎  最终,拿破仑称帝,彻底终结了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的杀戮

 

既然如此,法国高考的作文以这样的形式考毫不奇怪。这绝不仅仅是“为什么法国出文豪”这么肤浅的问题,也不是很多人看到的“法国人会在咖啡馆讨论哲学”,这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实在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不仅仅是法国,美国的ACT作文也是以这样的形式来考察的。


美法两国的共同之处在于,好的作文题应该蕴含思想深度的,在思力上也应有无穷可能性,至少在命题者和国家层面上,他们做了这种引导,而不是让这些青年都去简单重复那些一目了然的公共结论,用华丽的辞藻报菜名却啥都没说。

 

◎  中国高考的作文


对中国高考的作文,吐槽之外,需要澄清的问题是,“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子”。

 

可能很多人以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但在愈发内卷的时代里,高考已经失去了选拔的功能(反正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嘛),或者说,它创立的本意其实也不是选拔。它所做的,只不过是分配。蛋糕就这么大,那么多人想要,那么总要用一种形式淘汰掉一批人。在这种情况下,淘汰的理由是什么,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中国的高考被赋予了太多沉重的含义,而这样的高考里,又必须考作文(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文人以文章优劣定等级,这个传统延续至今),这就很为难了。

 

每年高考前,命题组要反复斟酌,即使挨骂也得小心翼翼,作文不能有明显的政治问题吧(这算是中国的悠久传统),作文不能明显让一部分人写不了吧,作文过于具体,过于尖锐,都会有问题,于是,作文命题只能越来越虚,越来越风花雪月,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在高考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要改出结果,就要以高考的分数去指导诸位应届生去填志愿选学校,这么多的作文必须在很短很短的时间内改完,能够做到阅卷时读一下开头结尾和脉络,看一看字迹是否工整、是否跑题、是否有一定的文采和思考,而不是在45到50之间随便给分(满分60),就已经不能苛责了。评分标准里划分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具体细则是做不到完全落实、逐条审视的。

 

◎  高考作文不管是不是40秒看完,但“看的很快,大家都没时间”这是肯定的

 

那怎么办呢?虽然我们总说,文章的思想性是第一位的,文以载道,这都没错,但是看看新课标考纲里作文这一节,基础等级的六个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都不过是在强调形式,而与思想无关。发展等级的四个标准中的三个: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也都是指向了形式层面。唯一和思想性有点关联的要求“深刻”,也只要求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样的深刻,跟美国和法国要求的那种,还有相当的差距

 

换句话说,思想不是被高考作文需要的考察目标,遣词造句才是。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考生会写出一大堆辞藻华丽,言之无物的作文了。这样的高考体,有人说是“政治化的歌功颂德”,不能说没道理,可问题是,这么多年,高考作文题目去政治化的趋势也那么明显,还是有一大堆这样的高考体作文,这就不能说是“政治化歌功颂德”了。


 

◎  既然如此,这样的作文被判为“满分作文”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这样的示范效应,后果断不是写作者可以预料

 

说到底,高考体制这样子,阅卷形式这样子,决定了中国高考作文只能是这样子。它不是表面的“政治化歌功颂德”,却跟更深层次的政治有关


这些更深层次的政治,有些是不可言说的房间里的大象,有的是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传统,无论哪些,都是非常宏大的话题,都不是走上考场的考生们应该承担的。

 

只不过,当考生们走下考场的时候,作文写了什么,大概率会被遗忘。因为高考作文所谓的遣词造句,如果以后不从事文字工作的话,能用到的概率是很低的。


唯有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唯有逻辑能力,才是许多行业都会用到的,遗憾的是,高考根本不会给机会考这些。

 

 高考某满分作文,读起来真是让人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


本文写到这里,关于中国高考作文,许多自己想说的,已经说的或者不能说的话,大约已经讲完了,临了,忽然想到,或许读者当中,总会有人会在以后高考,或者有人的孩子以后高考的,对于这些将来的考生,我也实在没什么别的话想说,希望诸位“在制度下,就按照制度的规则玩制度的游戏”,至于在制度之外,要不要做个体面人,那全看诸位的选择了。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从韦东奕到“韦神”:中国人为何特别爱制造“天才”?| 循迹晓讲


衡中的“乡下土猪”能拱到“城里白菜”吗?| 循迹晓讲


中国父母为什么喜欢贬低孩子?| 循迹晓讲


科举制度真的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吗?|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