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辉:被关三年,乾隆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谢承汇
策划:谢承汇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200字 阅读约10分钟
“告御状”估计大家在各种影视文学作品里见过,所谓“告御状”就是过去老百姓因为某些事情实在过不下去了,告状无门,无处申诉,于是乎铤而走险,直接找皇上告状。
◇ 图为1982年,陈又新导演的《詹典嫂告御状》电影
这种万不得已的申诉行为,风险极高,老百姓要不是实在没辙了,也不会干这种事儿,所以在真实历史上,告御状这种事儿其实不多。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乾隆年间告御状的故事,为什么这次告御状值得讲?因为告御状的人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英国人。
此事发生在乾隆24年,公元1759年的夏天。
有一天,天津大沽口来了一艘商船,从上面下来个红头发蓝眼睛的人,找到当地知府。此人自称英国四品大员,名叫洪仁辉。现在要找乾隆告御状。
◇ 洪仁辉(James Flint)是18世纪的英国商人和外交家,曾在广州学习中文,是英国第一个中文翻译。1759年的洪仁辉事件,是清政府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直接原因。
当地知府听洪仁辉说完要告御状的诉求,不敢怠慢。倒不是因为洪仁辉是英国四品大员,而是觉得这是个发财的机会。当时伸出5根手指,表示想让自己帮忙,拿5000两银子。洪仁辉觉得价格太高,不过有求于人也就答应了。当地知府收了钱,把他的状纸层层上交,终于交到乾隆帝面前。
乾隆帝看了看这个状子,里面内容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皇上,您手下两广地区的官员太不像话了。我们大老远来做生意,结果两广地区的官员伙同十三行的人,层层剥削。我们的船从靠岸开始,就得交各种税,就连我们自己带的生活用品都得收税。从两广总督到库房管事儿的大爷,每个人都得收一道。之后我们买了东西还得再交一次,东西搬上船还得交一次。而且来说,当地政府规定,我们只能在指定区域内活动,还不让我们玩体育活动。我们多次向两广总督反映问题,他一直拖着不管,现在没辙了,只能找皇上您伸冤了。请您帮我们做主,惩罚两广总督和其他官员。并且之后做生意的时候,别收那么多税了。请您开天恩,帮我们解决问题。”
乾隆看了这封信,一开始乐的哈哈大笑,怎么呢?现在英国人这么恭顺地来求我伸冤做主,这不正是说明大清朝是天朝上国么?可慢慢的,乾隆笑不出来了,反而勃然大怒,把这封状纸扔地上了。
◇ 影视剧中的乾隆形象
乾隆帝为何变脸变得这么快?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你一英夷,是怎么想到要告御状的?而且这封状纸格式一点儿毛病都没有。这说明肯定有中国人给你出主意啊,这种行为不就是里通外国,妥妥的汉奸么?
第二,就算我自己的奴才干错事儿了,那也得是我开口惩罚,你一个英夷凭什么要求我惩罚我的奴才?这是我大清自己的家事,我乾隆不吃这一套,英国人没资格。这是小问题么?不是小问题!这是涉及到大清国本的政治问题。看来是时候对这帮做生意的蛮夷好好惩治一下了,要不然他们非得骑在我头上拉痢疾不可。
于是乾隆皇帝大笔一挥,做了如下批示:事涉外夷,关系国体,务须彻底根究,以彰天朝宪典。
短短几个字,却反映了清朝和西方人在观念上的尖锐冲突。
英国人认为:他们是来做生意的,既然是生意,那就要公平。大清官吏贪污问题严重,而且我们是外来者,难免受到一些不公平待遇。但长期以来你们不把我们当人,这事儿可不行。
◇ 英属东印度公司
这些西方商人被当地官员层层盘剥勒索也就罢了,就连他们的日常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在当时的英国,有一句谚语:伦敦每磅茶叶的背后,都有无数商人的血泪。这不是夸张的比喻,这是事实。
而当时的英国早就立宪了,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好几百年了,哪受得了大清官吏这么胡作非为。
于是,这些西方商人找到洪仁辉这个“中国通”,让他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再不解决,这生意也就没法做了。洪仁辉不愧是“中国通”,他的实际身份就是就是个商人+翻译。但他知道想要引起大清官员重视,必须自封顶戴,否则根本没人理你。
但这么做显然是个冒险行为,且不说英国有没有冒充官员的罪名,在大清,这叫欺君,是死罪,要诛九族。不过,与其被两广地区的官员盘剥刁难搞得家破人亡,还不如赌一把,看看告御状这招管不管用。
◇ 广州十三洋行画作
乾隆这边呢?压根没有什么平等贸易这种概念,脑子里只能想到自己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都是蕞尔小邦。都理应臣服在我的统治之下。能让你来做买卖已经是开天恩了,居然现在不安分守己,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所以在乾隆的批示中,完全没有提到所谓公平贸易,用的词也都是“外夷”这种轻蔑的词。
当然,从此案的最终处理结果,也能看出这个问题。
首先,涉及此案的官员,因为贪赃受贿没有给朝廷上缴好处,被罢官了,而且取消了“生活用品税”这个项目。第二条,就是把曾经的灰色收入合法化,原来两广地区收的很多税种都是私自设立的,钱归地方官员。现在明码标价,收来的钱上缴朝廷。
也就是说,乾隆之所以惩罚这些官员,并不是因为他们贪污,而是没有孝敬皇帝。
紧接着,乾隆开始追查“汉奸”。乾隆不是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人里通外国,给外夷出主意么?查!给我一查到底。
◇ 影视剧中乾隆的形象
效率很高,很快就查到了一个叫刘亚匾的老秀才,就是他帮着英国人写的状子。要不然,不可能格式那么符合制度。而且,这份状子,东印度公司为确保万无一失,还找了一个在噶喇巴(今印尼雅加达)的福建人林怀誊改刘亚匾的状子。此外,还有个叫汪圣仪的人,跟这个洪仁辉关系不错,走得很近,估计是他出的告御状这个主意。这三个倒霉蛋,写状子的刘亚匾被剐刑示众,汪圣仪打了60板子,发配充军。林怀虽远在海外,乾隆帝也下令把他缉拿归案,虽远必诛。如果抓不住林怀,就把他留在国内的家属,拘捕审讯,一个也跑不了。
当然了,洪仁辉也没好果子吃,被罚在澳门关三年禁闭,完事之后护照一撕,没收签证,遣送回国。
这还没完,乾隆帝越想越生气,决心好好修理一下这些搞事的外国商人。
他下令颁布了一个《防范外夷规条》,其中规定,外夷不准学中文,全国只有广东一地可以跟外夷做生意,原来的通商口岸什么宁波厦门、宁波、连云港一律关闭。而且外夷只能每年5月到10月来做生意,时间一到必须滚蛋。并且加大管理力度,原来不是要求他们在指定地点居住么?现在更是如此,每个月只有3天可以外出采买,其他时间只能在屋里待着。还要定期参观孔庙等文化场所,好好学学儒家文化,了解点儿君臣之礼。
◇ 清乾隆时期彩绘,广州城珠江滩停靠的船只
与此同时,乾隆帝特意强调,决不能让这帮外夷接触老百姓。怎么呢?听说这帮外夷“膝盖不能打弯”见了大清官员不下跪,这让大清老百姓看见,有样学样,都不下跪怎么办?
总而言之,乾隆帝一顿骚操作,表面上看,尽显天朝国威,实际上,祸害无穷。
首先,大清朝廷的蛮横不讲理,引起了外夷的仇恨。尤其恨那些外出的大清商人。在东南亚,爆发了很多次对海外华人的报复。根据统计,从乾隆24年,洪仁辉告御状这件事开始,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仅在当时的咖喇吧国(印尼),就至少有五万华侨死于非命。
后来洪仁辉回国后,把自己在大清的遭遇一说,英国人当时就不干了,不少人嚷嚷着要用武力手段换取跟大清的平等贸易。后来著名的马嘎尔尼是当时英国议会对外问题的主要智囊,基本英国对外政策都是他出的主意。要不是这哥们斡旋,可能第一次鸦片战争提前50年就打起来了。关于他的故事也特有意思,这个等到之后再讲。
与此同时,因为洪仁辉的遭遇,使得欧洲人对大清的态度骤变。
在此之前,大清在欧洲人的心中,一直是文明开化的象征。像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认为,大清的儒家思想提倡的道德观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伏尔泰甚至曾经说过:儒家思想简直太完美了,不是人类智力所能想到的。所以他曾经把孔夫子的画像挂在卧室,每天都得仰视。
但乾隆24年之后,大清到底什么样,尽人皆知。伏尔泰也不挂孔子了,孟德斯鸠也不说大清好了。欧洲人对大清的态度180度大转弯。
关于乾隆的事儿,我讲了不少。每次聊他的时候,我都挺惋惜的。甚至在想,假如当年不是乾隆,换一个皇帝会不会好一点儿。仔细想想,不会的,毕竟在传统社会,无论换成哪个皇帝都会做出类似的事。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循游线下活动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ol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添加微信号:readrenxin,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布达佩斯的辛德勒”瓦伦贝格:苏联人为何把这个好人送进卢比扬卡?| 循迹晓讲
“美国海军之父”为啥帮俄国黑海舰队打仗?| 循迹晓讲
为了救人,老中/西医都将管子插进病人的“菊花” | 循迹晓讲
《汴京之围》:客死异国是徽钦二帝最好的归宿 |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