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评论 || 尚力沛:警惕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过度化和虚假性
尚力沛(1992— ),男,山西永济人,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依托南京师范大学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攻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体育科学》《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主持国家教育考试科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2021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
“你的衣服真好看,你的身材真好,你怎么最近变胖了”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带有评价色彩的话语,评价影响着社会中生命个体的心态、认知、行为及价值取向,如一个人被别人消极的语言评价后郁郁寡欢,一个人被积极的语言评价后自我满足,这个例子要说明的是评价可能是有风险的。移植到基础教育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中的评价更是无处不在,各种评价方法及理念的层出不穷更是激发出教育主体的评价欲望,因为我们被预设在了这样一条评价的路向上:“没有评价就没有一切”。教学不评价怎么知道是否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学习不评价怎么知道学习效果如何?教学过程中不评价怎么去反馈?我们也会想体育教学中没有评价怎么可能、怎么得了呢?之所以用这样的口吻来说不是去否定评价,而是要去思考教学中的评价,更是《国外体育教学中系统观察工具的运用与启示》(刊载于《体育学研究》2021年第3期)一文引发的思考。该文系统梳理国外体育教学系统观察的14种工具,分为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人际支持、师生之间的言语特征、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和教学时间有效利用等4类,其作用可以强化师生支持行为、减少学生受控行为、强化师生有效互动、提升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增加学生课堂有效学习时间等,现有的研究结果为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确有其贡献,国外对各种评价技术和工具的精准把握给我们打开一扇评价窗户的同时,需要结合教学评价的现实来对当前的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作以思考分析。面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理念及教学改革的要求,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要求、内容、手段及方法是越来越多,越是如此,越是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产生警惕性,以防范评价的风险。
第一个需要思考的是,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越多越好吗?评价运用的工具多、方法多及手段多让我们的教学感觉更加先进,如语言行为的观察工具、人际支持观察工具等的运用,能分析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语言表述、行为动作及其与同伴、群体、教师的互动,但是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是一个集知识、态度、行为及情感综合运用和变化的过程,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看到的是学生身体行为的变化,但更多都是学生内在心理过程,学习过程中很多内容是难以借助工具去评判的,不能说一个孩子没有参与比赛就没有团结精神,也不能说一个没有完成体能练习组数的孩子就是差学生。当我们迫切地想去使用更为丰富的工具观察和评判学生体育学习各方面的时候,风险就可能产生,那就会给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带来更多的潜在压力。评价者产生评价压力,为了全面观察学生的学习,课堂记录、量表评价、问卷填写、仪器测量等方式好像各种“手术刀”,来修理一批“病人”,看看这个怎么样、那个有什么问题,生怕课堂中忘掉了什么,殊不知体育学习中有很多内容是难以评价的,就算评了未必可靠,更不要说实践中体育教师的评价素养是否能跟得上评价理念的步伐。学生得知他者在评价自己多方面的时候会产生学习压力,使得轻松愉快的体育学习变得紧张刻意,很多时候发生的体育学习并不是学生的真实表现,如体育课上学生跑800m可能没有什么,但是老师一讲要测试一下大家的800米成绩,学生马上就会压力剧增和内心排斥,测试也就打破了跑步原本的灵动、自由与愉悦,这是评价可能带来的风险。况且各种评价工具的过度使用可能分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及态度的整体性,课堂上无论评价技术动作还是评价情感都只是一个局部,当评价这个局部的时候就会失去“评价这个局部时学生所在的学习整体”。第二个需要思考的是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虚假性。尽管体育教育主体关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方法日益增多,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也是日益丰富,但是课堂上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所用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是真实的吗?现在较为提倡的学生自评、互评及群体评议是真实的吗?学生课堂上自评是基于什么样的学习片段来展开的,自评的形式及内容是什么?学生自评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个体基于自身运动技能学习实际对课堂上自我的情感、技能及认知等方面作以客观分析,学生自评是课堂上学生自己说一说、心理想一想,还是纸笔记录一下,学生是否清楚自评哪些方面,学生自评是否会有持续性等,很多时候提出的理念很好,但是实践中要是深究的话这种评价又有可能显得十分模糊了。还有,学生互评是否能评出一个结果,尽管有结果体育教师去重视这个结果了吗?能否积极反馈给学生呢?还有,提倡学生参与情境学习中的评价、游戏活动中的评价及其相关体能比赛中的评价,体育教师是否能够创设相关的情境、情境和活动中又是否能够使用相关方法客观分析学生的学习?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我们现在也提倡体育教师对学生评价采用档案袋、质性访谈、学期长期监测记录、采用量表测验或者相关知识的纸笔测验,但到底是否对每个学生进行长期跟踪了吗?课堂上的学生各种类型测评是否及时反馈给学生了?反馈之后的学生体育学习是进步还是退步?这些都是教学中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果没有后续跟进的评价跟踪和监测,那就极有可能陷入虚假的评价,评完了就了事,“理念到位了,实践中有个样子就行了”,这个问题在学生学习评价中也非常值得警惕。
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是教育和育人。体育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作以评价,但是这种评价不应该过度化且要警惕评价过程中的各种虚假性。评价在于育人,是体育教师基于育人的情怀与学生深度有爱的交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而不是评价了给出一个等级、一个分数和一串的语言警告,真正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不能为了迎合某种理念而评价,应能够使用适宜的评价来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进步且促进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现实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当一个班级上的学生上完体育课个个满头大汗、个个欢声笑语,下体育课了还想多玩会的时候,对这样班级的学生体育学习再进行评价的时候,我想这极有可能是多余的,因为学生已经给出了答案。
长按二维码
阅读全文
张宝根,唐炎,辛飞,范卉颖,袁强,梁坤《国外体育教学中系统观察工具的运用与启示》
注:如需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