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至德堂:离你越远,祝福越深

四野子弟 星空与内心 2020-09-13

前文:至德堂前传:华夏文明的先声

“至德堂”由何而来?它有怎样的故事?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子孙来传承光大。

渭水边的两位年轻人,与古公亶父是什么关系?

他们的使命,又是什么?

他们,将要穿越十倍于先人的艰难路程,冲破层层险阻,到更为蛮荒、更为敌意、更为陌生、更为恶劣的地方生存下去!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前面迎接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1
仁德家长带出仁德家风


3200年前,经过公刘到古公亶父共九代人的励精图治,周部族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制度已经渐臻佳境。
量变促成质变,家传深厚的古公亶父发扬光大先祖遗志,自尊自强,不问别人可以为自己做什么,多想自己能够为别人做什么!
为此,当面对外敌入侵,处境艰难时,他不怨天尤人,不胁迫部属,不绑架民众的平静生活,有难自己扛,甘愿放弃经营九代的宫室田林,跋山涉水,迁往几百里之外的岐山。深受感动的部属民众纷纷扶老携幼,一路追随。
入侵成功的戎狄部落得意洋洋,可是他们得到的,只不过是空无人烟的田野,不可持续的发展。要知道,那个年代,地广人稀,生产力低下,人口才是生产力,人口才是实力。
失去了人心,终将失去一切!
无论何时,以德才能服人!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安守良心,以德报德,宽以待人。坚守自己的理念没错,但同时也要坚守边界,千万不要将自己的理念强加给别人。即使是为了崇高的目的,如果用了卑鄙的态度和手段,也是对崇高的亵渎。
古公亶父以礼法要求自己,教化族人,率领族人在岐山下的周原兴修水利,开垦良田,蓄养家畜,种桑养蚕,建造城池宫邑,招揽四方人才,因才施用,兴兵备武,攻伐周边的戎狄部落,势力范围渐渐扩大。
“亶”字,本义是“天生的”“天然的”“本来的”。有一种说法,“古公亶父”的“古”“公”是尊称,“亶父”类似后世“国父”的意思。周王朝建立后,古公亶父被追尊为周太王,有奠基之王的意思,这正是对他历史地位的恰当评价。
那么,古公亶父是如何奠定了被孔子盛赞为“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的基石的呢?
从生存环境分析,当时游牧西北地区的戎狄部落群整体实力强大,不仅对周部族形成了致命威胁,而且也对中原地区的商王朝构成了挑战。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同为农耕文明的周和商走到了一起。
相对弱小的周部族一方面避开戎狄部落的锋芒,迁徙到生存环境相对宽松的周原,与世代盟友姜姓部族比邻而居。周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交通便利,便于双方守望相助,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方面,深孚众望的古公亶父接受了商王朝的册封,成为商王朝在西北地区的盟友,承担维护地区政治秩序,狙击、打击戎狄部落的任务。作为回报,商王朝提供政治、军事、经济支持。周商的合作交流,巩固了周部族的政治地位,促进了军事、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做人仁德、做事善成、自强不息的古公亶父,给子孙树立了极好的榜样,深受子孙的尊敬和爱戴。
他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亦称太伯)、次子仲雍(亦称虞仲)、少子季历。按照古代中国的兄弟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如果老三就是最小的,那么也称为季。这三人的名字,其实和排行是连在一起的。
古代的“泰”和“太”都通“大”,表示比“大”还要大。“泰伯”、“太伯”就是对“大伯”的尊称。古代对尊贵尊亲的人,例如皇帝,他名字中的字都是不能使用的。避开名字(所谓避讳)而直接尊称为“泰伯”,可见后世对泰伯此人的尊崇之高!
前文(至德堂前传:华夏文明的先声)所述渭水边的两位年轻人就是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
那么,两兄弟在做什么呢?


2
伟大的父亲培养伟大的儿子


古代农耕社会一向安土重迁,即安守本土,不愿迁徙,原因有三。
其一,交通条件恶劣,筚路蓝缕,跋涉艰难。路途多是荒野草莽,野兽强人,危机四伏;风餐露宿,缺医少药,倒毙于旅途之中是常有之事;
其二,即使到了新的地方,重新开始意味着又是一代人,甚至是好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因为要将森林、沼泽、荒地、山坡变为农田,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家乡的农田、水利系统、道路和房舍等固定资产是搬不走的,迁徙就意味着放弃已有的财富、已有的安定生活;
其三,对未知环境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因为好的地方往往已经为别人所占,无主的地方往往都是危险的或者贫瘠的,能否创业成功,或者能否保住性命,都尚未可知。
因此,迁徙关乎农人自己的身家性命、子孙的传承兴亡等问题,若非极度无奈或者极大理想,谁又愿意背井离乡,远走他方?
何况对于像泰伯和仲雍这样的贵族子弟呢?
两兄弟的离家出走,源于父亲的一声叹息。
周部族实行立长继承制,即首领继承人按理应为长子泰伯,若泰伯不在,则顺位为次子仲雍,如果两人都不在,则才为少子季历。而古公亶父恰恰认为季历才是部族首领的最佳人选。
古公亶父面临的生存形势依然艰难,部族虽有发展,却仍然弱小,和戎狄部落是世仇,双方互相攻伐,弱肉强食,危机四伏,必须要由最强悍最能干的候选人来继任首领才能应对。
一旦继承人选择不当,部族将面临灭顶之灾。
泰伯和仲雍虽然贤德,却不如季历能力全面。季历不仅善于打仗,还有政治外交的优势,他的母亲“太姜”(后世尊称)是盟友姜部族的贵族女子,夫人“太任”(后世尊称)是商王的亲戚。而姜部族和商王的信任和支持,对于周部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面对这个事关整个部族生死兴亡的重大问题,古公亶父忧心忡忡、殚精竭虑。该如何和儿子们商量呢?后来,他想到一个巧妙的方法,借着季历的长子昌(周文王)出生的时机,他按照惯例占完卜,然后对家人叹息:
“我的后代应当有人成就伟业,难道这个人就是昌吗?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
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天命,商周时代的观念。例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命,即指上天赋予的命运。
泰伯和仲雍一向孝敬和热爱父亲,尊敬父亲的为人。他们一听此话就明白了父亲所表达的意思。因为要传位给昌,必须先传位给季历。两人理解父亲的难处和抱负,继承人的事是部族所有人的大事!
两人迅速慎重商议,决定以大局为重,顺应父亲的心愿!为了让小弟顺理成章地继位,必须既要遵循部族传统规则,又要避免内乱,为此,他们制定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计划。
这是一个完全改变自己人生的重大计划,也是一个牺牲自己,成就大家的伟大计划!


3
完美的出走计划


毕竟泰伯和仲雍是部族法定的第一、第二顺位继承人,从小就作为继承人培养,人脉甚广,利益相关者众多,即使两兄弟真心诚意相让,恐怕也会有人基于自身利益或者传统观念而多方阻挠,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继承人交接问题,将会给部族造成内部分裂,甚至流血战争。
那么,怎样才能完美地交接呢?
思来想去,只有一条路:远走他乡!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只要两人渺无音信,时日一长,小弟就可以从容地建功立业,培植亲信力量,逐渐化解大哥二哥在部族内外的势力和影响力。
第二,只要他乡足够遥远,遥远到无法联系两人,两人也无法回归,那么,小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顺位接班,不必承担违反部族传统的恶名。
此计绝妙!
两兄弟找到父亲,诚恳地说明了出走计划。古公亶父热泪盈眶,感动于儿子们的体谅和体贴,他慈爱而愧疚地望着长子次子,为了部族兴亡大计,也不得不如此了!此时,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和儿子们一起规划出行的路线、理由、策略,以及提供人力物力支持了。
要知道,古公亶父拥有非常成功的迁徙经验,当年他率领族人离开世居九代的豳地,渡过漆水、沮水,越过梁山……一路井井有条,经营有方,扎根周原并实现了部族的跨越式发展。
他要帮助儿子像他一样成功!
首先是出行路线。北边和西边是世仇戎狄部落的势力范围,东边是姜部族和商王朝的地盘,只有南边是可行的方向,渡过渭水,就是巍峨的秦岭,穿入茫茫秦岭,找到汉水的支流,顺流而下,经汉水入长江,想走多远就可以走多远了!遇到部落力量薄弱又适合耕作的地方就可以定居下来。
其次是理由。泰伯和仲雍贵为部族首领的儿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消失,若公开出走缘由则会妨碍小弟的名声,以为大哥二哥权力斗争失败被迫出走。如果导致部族人心不稳,说不定会有人从中作梗,节外生枝。思来想去,望着日渐憔悴衰老的父亲,二人心生一计,就以入秦岭为父亲采药的名义吧。
前文提到,部族休养生息的岐山本就是中医的发源地——中医药理论创始人“岐伯”的家乡。中医药文化在岐山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因此,远赴秦岭采药是当地常有之事,儿子亲赴采药更是孝顺之举,为当地人所称颂。
另外,专业采药人游历四方,熟悉各地的地形路线、风土人情,且医疗技术精湛、野外生存经验丰富,名正言顺地配备为向导和助手,也是迁徙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上上人选。
计策已定,两人离开父亲,紧锣密鼓进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不久,古公亶父“病”倒了,然后,出现了前文(至德堂前传:华夏文明的先声)渭水边兄弟俩依依惜别家乡的那一幕。
从此,兄弟俩义无反顾,下定决心终身不返!
为了部族,终身离乡背井;为了生存,终身改变文化。
两人的离家出走,史称“泰伯奔吴”。从周原至吴地(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有3000多里路,其中不乏高山密林,湍流险滩,虫蛇猛兽,强敌猛匪,这个苦难的旅途对于上古人类来说,确实惊人得匪夷所思。


4
兄弟奔吴



根据古代文献,吴、鱼、虞同音,其中,吴、虞通用,“虞”字里的“吴”有时也用“鱼”来替代。由此推测,吴地水网密布,鱼类繁盛,当地部落的图腾多为鱼类,“虞”字在“吴”(或“鱼”)字之上加了一个“虎头”,作为图腾更为威猛,说明当时原始森林密布,老虎横行。吴地的人在没有文字时就已经自称或者他称为“鱼”(音),有了文字之后为了便于区分含义就造了不同的字(在有些古籍中,二哥仲雍又名虞仲,虞仲就是吴老二的意思)。至今的吴语和客家话仍然保留了“吴”“鱼”同音,其中客家话发音为【ng2】。
吴地,基本上处于太湖流域和周边的丘陵地区。那个时候,铁器还没有得到应用,而青铜器珍贵,主要用于礼器和武器,因此,生产工具主要还是用石头、木头制作,由于这些生产工具无法开垦丘陵地带的大片森林,农耕部落就主要选择江湖边的平原或者丘陵地带的谷地进行耕作了。
泰伯仲雍两兄弟率领部属渡过渭河,一头扎入秦岭北麓,越过茫茫秦岭进入南麓;从发源于秦岭南麓的汉江(又称汉水,长江最大、最长的支流)顺流向东南而行,从武汉进入长江,继续顺流而下。
兄弟俩一直走到临近大海的吴地,几乎进无可进了,才停下千里迢迢的漫长旅途。
“父亲、小弟,够远了吧。
回望茫茫远方,两人默然自问。
这里离家乡实在太远太远了,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风土人情、生存环境完全不熟悉,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千里之外的家族已经帮不上任何忙了,只能完全靠自己。
不过,虽然前途不明,至少可以安定下来,不再漂泊了。此时,心中有辛酸,有欣慰,有迷茫,有期待,真的是百感交集。正所谓:
离你越远,祝福越深!
由于史料记载不详细,泰伯仲雍究竟选择哪个地点登陆定居,目前尚未有定论。传统的观点认为在无锡、苏州一带的太湖平原地区;有的学者认为,定居地点应在南京、镇江一带的丘陵地区,兄弟俩建立的句吴城则在镇江市丹徒区。
本人倾向于后一种观点,第一代的落脚点和后世的兴盛之地不一定就是同一个地方,因为当时条件不同,所以选择也会不同。
太湖平原属于富庶之地,原有的部落实力势必强大,几百人规模的新移民是没有实力与之抗衡的。太湖离长江较远,在情况不明、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一旦起冲突,被围而歼之的可能性大。
丹徒北靠长江,地貌复杂,有山有谷,有丘有圩,有洲有湖,是一个合适的根据地,因为这种地貌不会有大规模的当地部落,而且与家乡周原一样,靠山靠水,小块平原也足以耕种,容易适应。新移民在这里没有强劲的对手,既利于休养生息,也不惹人注目,一旦有争斗,逃避起来也比较方便。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事实证明,泰伯仲雍兄弟俩的仁德理念,以及较先进的政治、经济、技术能力,在当地很快就打出名声,就像周部落迁徙到周原一样,周围的民众也纷纷归附,合计一千多家,估计有上万人。于是,这个新兴起的部族自称为勾吴,成为长江下游地区冉冉升起的明星。
为什么在“吴”前面加上“勾”呢?有学者认为“勾”字为当地语言惯用的发音词,没有特别含义。本人倾向于认为“勾”字代表“强”和“大”的意思,因为在有些甲骨文或者金文中,勾吴也写为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等。


5
“吴”字隐含的文化密码


甲骨文和金文的“吴”字,描述一个人仰望“口”,就如前文(至德堂前传:华夏文明的先声)分析,“周”字的“口”代表“城池”(以及“祭坛”),象征政治、军事、生产的三位一体文明。
“吴”字的“口”,在此处就代表“周”,因此,“吴”字的构造,象征泰伯仲雍兄弟俩虽然不得不放弃“周”(父母之邦和礼仪文明),来到“天涯海角”(按照古人的视野应为最遥远的地方了),为了在蛮夷之地生存,只能接受并顺应当地文化(以“断发纹身”为代表),但是内心深处依然思念故土,依然尊崇“母体”文明。
一个“吴”字,隐含了兄弟俩多少思念和无奈啊!


6
父子兄弟情深


在“商”王朝的支持下,泰伯的小弟季历率领军队四处征伐夷狄部落,为“商”维持西部地区的平安,但是,随着夷狄部落势力的衰落,“周”部族势力的增强“商”王朝为了保持外部力量的均衡,必然会对“周”实行遏制
商王朝拥有娴熟的青铜器制作技术、成熟的文字系统、高效的政治军事组织(崇尚武力)、强大的生产和动员能力、狂热的文化自信(祖先崇拜和鬼神祭祀制度)、旺盛的活力(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占据了经济富庶和交通便利的中原地区(主要在河南省),以商业贸易和军事讨伐为依托,在周边地区建立了星罗棋布的殖民点,通过殖民点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情报渗透,是当时东北亚地区唯一的超级大国,就像现代世界的美国,而“周”部族在某种程度上就像现代新兴大国中国。
“商”王朝一警觉,“周”部族就会困难重重。古公亶父富于谋略,未雨绸缪,让小儿子季历娶“商”贵族女子,就是为了分化“商”,争取“商”内部的支持;让泰伯仲雍选择长江下游作为离家根据地,就是为了形成对“商”王朝的夹击之势。“泰伯奔吴”事实上一举解决了横亘在古公亶父面前的继承人和军事战略两个问题。
下面借用春秋时期的地图说明各方态势,当时的“周”部族大致在“秦”地,“商”王朝在“宋”“卫”“郑”“曹”“陈”“蔡”等地。“周”在西北,“吴”在东南,将“商”围在中央。
“吴”据有长江天险,“商”的势力难以穿透,比较安全。“吴”活动于东部的“夷”部落群和南部的“蛮”部落群的结合部,通过外交谋略,鼓动两大部落群分别从东、南两方向袭扰“商”,减轻“周”的压力,让“商”无法下决心集中力量对付“周”。因此,及至古公亶父去世,“商“周合作快,“周”的根基越来越深厚
古公亶父病重期间和去世之后,按照部族传统,小弟季历屡次三番派人通报泰伯仲雍回来继位。二人遵守和父亲达成的默契,为了部族的未来,抑制感情,坚辞不就。理由是已经断发纹身,违背了周礼,自动失去了首领资格。因为周礼认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得自行损毁,断发纹身属于不孝失德的损毁行为。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以天下,民无得而称焉。
根据《论语》第八篇的记载,后世吴姓族人自豪地将“至德”和“三让第”作为堂号,以纪念先祖泰伯和仲雍的高尚行为。
远离故土,开辟新天地的泰伯仲雍,给子孙留下什么?他们的子孙,又将留下什么样的故事?
(未完待续)

山长水远,感念先人……

五星常留心,清泉善养灵;

鸡笼息安魂,永乐伴随行。


【推荐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