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诡异的政策失灵:宏观调控怎么了?

星空与内心 星空与内心 2020-09-13

今天,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这是我在投资市场的第二次“死里逃生”了,而上一次,2020年3月16日,星期一,那一切也还是记忆犹新。黑色星期一啊!

对于我来说是幸运的,由于对风险的极端厌恶,我分别在这两次黑色星期一的上个周五赎回了所有股票基金,因而没有遭受严重损失,但却依然陷入了深深的不解之中。因为,这一切是如此的诡异,市场再一次向所有人展现了深不见底的不确定性。

“2020年上半年,股票的整体趋势会持续走低”这一点是很容易推出的。因为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受到百年一遇大流行疾病的侵袭,大量依赖线下的经济实体受到严重冲击,这一点必然表现在证券市场的大幅下跌上。只要产能回不到疫情之前,市场的低迷就不会有实际上的缓解,较长一段时间的熊市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真正诡异的地方不是股市跌了,而是在有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情况下,依然在短期内狂跌不止。

按照正常的宏观经济学模型,也就是在非极端的古典或凯恩斯模型之下,当中央银行释放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的信号,市场都会像打了一针激素那样进入一阵短暂的上升期。这是因为按照宏观经济学的经济模型,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为企业提供更加充足的现金流量,从而缓解短期的资金危机;而财政政策则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订单,提升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预期。

可是,这个月可以说是全乱套了。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市场里造成的影响也就是抖了一抖,有时甚至连一点面子都不给,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反复出现了几次,好似形成了某种“新常态”。无论是美联储QE大招后,美股依旧第三次融断,狂降10%;还是在央行宣布降准、降息、新基建之后,A股依然继续下跌1%左右,上证指数险些再次触底2700点。

这样的现象从模型上来解释,就如同往旱地上泼了一大盆水,然后再上去一摸,居然发现地更干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方法是认为现在的宏观经济学模型是有缺陷的,需要进一步的修补,找到一种新的外挂定理来做补充;另一种是认为经济学模型本身没有问题,而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导致模型的要素不足或错误,从而输出了错误的结果。

在这里,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处理方法。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更为普遍,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更大。何况修改现有模型不仅难以操作,而且效用可疑——现有的模型已经获得了许多巨大的成功,解释了过去许多的经济现象,并且缺少与其在简洁程度、解释能力上旗鼓相当的替代选择。

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了人们,不要太相信模型输出的结果,特别是那些非常精确的数值。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干扰因素的普遍影响,使得精确的预言难以出现,所以,在投资活动中更应该把握整体的大趋势,依据大趋势来进行决策,而不是“剑走偏锋”——花大量的资源去预测某一个极值点——这简直就像尝试开到了悬崖边才去踩刹车。对于信息获取渠道极少的小投资者而言更要谨慎,要学会见好就收,切忌贪杯。

声明:音像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不代表本号观点。

【推荐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