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冰冷的女王:客观知识如何守护多元思想?

星空与内心 星空与内心 2020-09-13


感谢陪伴我

走出相对主义迷雾的《FROZEN》


伙伴

意象,好似一个奇妙的思维游戏,将看起来互不相关的对象串联起来,就像超距穿越冥冥时空的量子纠缠一样。

七首如梦似幻、沁人心灵的音乐,唤发了灵魂深处的共鸣,沉浸于《FROZEN(冰雪奇缘)》营造而来的世界中,让我们一起倾听冰雪般的回忆吧。(假如文章看不下去,就欣赏音乐吧 :)

在《对知识的恐惧——反相对主义与建构主义》一书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了为什么存在衡量不同知识理论的客观方法,并逐条反驳了那些将知识说成是相对于不同信念体系的哲学建构。

即使不依靠有道德的哲学家进行澄清,绝大多数人凭借着日常生活的经历,也应该能够感受到与事实相关的信念存在着可靠与不可靠、严格与不严格、精确与不精确的差异。

可是,为什么有的人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建构出否定自己日常生活直觉的论证,用于否定客观知识的合理性,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普罗泰格拉式知识观呢?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心智,使得人宁可抛弃常识,也要拥抱世界上唯一的真理,就是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客观、合理的真理,其他一切信念都是相对的这样看似“宽容”却非常极端的观念呢?

也许,是因为那位可怜的人,曾经感受过“知识”的压迫吧——被外人用某条“客观标准”指认为异类,从而被身边的一切排斥和敌视,生活在一团看不见的巨大压力阴影之下……

痛苦、孤独、不被理解,无法反抗的被巨大的异物插进心灵之中,而自己只能选择否定自己、压抑自我,想要变得和给予压力方的“他们”一模一样。

但经历的越多,就越是发现自己终究只能是“他们”之中的局外人,负面的情绪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积越深。

在一个偶然的契机之下,这位拥有精神上异质的局外人再也无法隐藏了,和自己曾经想要融入的“他们”分道扬镳,被迫走上了“客观标准”的对立面,无法挽回的成为“他们”眼中的恶魔和典型反例。

在承受了这一切,认清了自己就是真正的异类之后,人的眼睛忽然间就明亮了,也能够自己分辨起善恶来,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依靠“他们”的“客观标准”。一片新天地突然间展现在人的面前,无法具体言说的自由感涌上心头——过去自己心中想要死死遵守的“客观标准”,顷刻间从神坛上跌落,摔了个粉碎,从一块完美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明镜,化为无数细小粗糙的沙砾。

“不过如此!他们所谓的‘客观真理’也不比我的更为优越!”

“曾经,我为身为异类而苦恼;现在,我因异于常人而自豪。”

普遍的客观标准应声倒下,化为了无数各不相同的小标准。人可以像定制衣服一样,从中找到支持自己的标准,构建属于异类自己的“真理”。

为了防止他人依据任何可能的客观标准,将自己拉回曾经的境地,相对主义与建构主义运用怀疑主义的脚手架构建起了不同标准体系的思想城堡,用以抵御任何大一统的可能,让混乱、粉碎的天空作为唯一合法的共识,从而死死的盯着自己最为喜欢的那一块碎片,并将那块独一无二的碎片作为自己世界的全部。

在自己的城堡里,人终于不用再忍气吞声,可以大声疾呼曾经压迫自己的“他们”才是这片天空下真正的异质。

到这一步,相对主义的“知识”观就生成了:每一条“知识”都只能是对某个特定人群成立,不存在任何评判不同“知识”之间孰优孰劣的方法或标准,如果你说服不了一个人,那人就有“正当的理由”一直坚持自己的“真理”。

然而,这样的“知识”观终究只是幻想中的美好之地,毕竟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并不会随着人接受自我而迎刃而解,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的是实打实的力量。

曾经以为自己解脱的人,实际上很有可能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堕入了精神胜利法的陷阱,需要另一场偶然的契机,才可能发现,想要真正的解决反复出现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寻找到具有超越特定时间空间力量的方法,而不可能是只靠阻止他人的否定和获取社会上的权力。(比如,将人造卫星送进特定轨道需要知道物体运动的规律;阻止传染病的扩散就要知道疾病的传播途径;想要在相同环境下收益更高就要知道更好的管理学方法……)

更糟糕的是,如若生活在自己城堡的人,突然鼓起勇气远眺曾经给自身带来压迫的领域,就会惊恐的发现不仅一切未曾改善,反而变得更加可憎。

在曾经给自己带来了压迫的那片天空之下,“他们”也建起了高大的城堡,这片破碎的天空一样为“他们”的“客观标准”留下了合理、富足的空间。一旦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力,他们就会更加心安理得的将“他们”的“标准”再次强加到新占领的天空之下。

客观知识消失了,普遍的价值约束也随风而逝,“他们”可以随意的制造属于“他们”的“客观知识”,再也没有任何公认的尺度可以度量和限制“他们”。大家各自获得了在自己的城堡里排除异类的自由,同时也获得了再次被“他们”运用权力无理由粗暴同化的可能。

此刻,你却只能孤身一人,呆坐在自己冰冷的思想城堡里。

在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为你打造的每一小片天空下,不再是温暖的港湾,而是一座座危机四伏的军事要塞。内部要面对自然产生的各类难题,外部则是伺机环绕要将你再次吞噬的“他们”,曾经的未来看似闪闪发亮,但此刻却变得风雨飘摇。

忽然间,一种熟悉又陌生的东西在人的心中显现,她的名字也叫“客观知识”。最初,她被不同的人所胁迫,打着她的名号却不行她所希望之事;然后,她被仇恨她的人撕裂,成为一切不宽容行径的替罪羊;此刻,被人压制、扭曲、无视、遗忘的她,和一开始被所有人视为异类的人是那么的相似。

不同的是,她——客观的知识,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壮美力量。这力量不是根源于社会权力,更不是来自于任何人的认可和建构,而是像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样,一直无声的环绕在我们的四周。一旦了解了她,人就能预言星辰变化、天气冷暖、生物性状、经济变化……可是,许多家伙却从不在意她所带来的美好,只把她作为实现各类欲望的工具,想尽办法用她的名义为有权力者的臆想正名。

终于,我想重新牵起客观知识的手,祈求与她的和解,将她带离这座冰冷、孤立的宫殿。

她就是那位美丽、强大,却一直受人误解和恐惧的女王,追寻她的脚步,寻见为我们带来严格、准确预言的方法、活动,这正是生而为人的最高道德追求。

而那些只想着用“客观知识”的名号,为自己的生活习惯提供权力支撑的人,则是唯一需要普遍谴责的反道德行为,更不要说借“自然天性”、“天人感应”之名将不同于自己生活习惯的人斥之为怪物的做法了。

作为客观知识的追寻者,我的思想体系应该追寻着她的脚步而运转变化,在她显现的时刻细致欣赏,在她未显现时保持沉默;不让她的名被人扭曲或抛弃,更不可假借她的名将各自的生活习惯视作各自的永恒——如果存在唯一的永恒,那么就是此时此地能够准确再现的方法或预言,在此刻的永恒中,所有的人都如同追星星的孩子,为了寻找更多的、类似的发现而永不停歇。

除了上述可能的永恒之外,除非威胁到自我的存续,没有人可以合理的运用权力否定他人的生活习惯。只有在客观知识的保障之下,在一个真实的、并非某个群体所制造的客观标准之下,多元的思想体系才能得到共同的坚实保障,建立起一条防止无知和歧视的绝对客观标准。而不是像相对主义“知识”观之下“所有思想体系对所有思想体系的战争”,更不是像“地方知识保护主义”那样,将过去不同生活方式之间非理性相伐的历史往事推广成“理应如此”的知识论规范。

也许我们此刻在某些领域还未找到这样的客观知识,也许我们因此而还未能建立起这样的客观标准,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对她的追寻,就如同即使世间不曾存在一位道德上的完人,人也不应该放弃对道德实践的追求。这已经不单单是描述世界的问题,而更加是关乎人们应该如何实践的规范性问题,并且将会决定未来的走向。

对于这项规范性难题的回应,不应继续关紧大门躲进自己的世界,而应跟随她的呼唤走进充满未知力量的远方。

坚冰,晶莹剔透,犹如理性,触之冰冷,闻之无味,却在自然力量的感召下,为有情人搭建温暖的爱之桥。

《冰雪女王》,予我许多……


声明:音像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此致谢!仅供交流,不代表本号观点。

【推荐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