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正祥《草原帝国:拓跋魏王朝之兴衰》出版(附:序言)

编委会 中古史研究 2021-09-30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1-7
页数:240
定价: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203118046
作者简介:     

陈正祥(1922—2003),国际著名地理学家、生态学家。祖籍浙江海宁。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1945年之后,留学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国,获地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台湾大学任教,并创办敷明产业地理研究所和“国际研究中国之家”,后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学讲座教授(第一位被任命为英制大学讲座教授的中国人)、东京大学特级教授等。陈正祥虽多年远离故乡,但始终心系祖国,密切关注着祖国建设。1984年,阔别祖国40年后,陈正祥应国家主席杨尚昆邀请,率团回国考察,受到国家领导人、农业部等部门负责人的热情接待。

陈正祥教授研究广泛,著述丰富。据统计,1932—1992年间,他中、英、德、日等4种文字的著述共计624种,其中专著和专刊256种、论文368篇,这在国际地理学界绝无仅有,其早期关于祖国西南、西北、海南岛等地的著作,至今仍是研究这些地区的宝贵历史文献。国际地理联合会前会长卡尔•特罗尔(Carl Troll)称其为“中国地理学界第一人”,并推崇其为“东方的亚历山大•冯•洪堡”。


内容简介:     

本书从拓跋鲜卑的“祖宗之庙”嘎仙洞开始,讲述了拓跋魏王朝几百年间的兴衰沉浮,特别是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及其深远影响,并呈现了几位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人物富有传奇色彩的面貌。此外,作为国际著名地理学家,作者不时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水热、地势条件对北魏迁移、扩张、迁都之影响,使这一段历史展现出了更丰富的面向。

本书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水热、地势条件对北魏迁移、扩张、迁都之影,使这一段历史展现出了更丰富的面向。既全面论述了北魏王朝几百年的兴衰沉浮,又通过故事呈现了关键人物富有传奇色彩的面貌,点面结合,可读性强。

目次序 言 01
一 拓跋鲜卑的崛起 001二 力微率众进入土默川 016三 猗卢与什翼犍 022四 道武帝拓跋珪的登场 029五 太武帝统一黄河流域 042六 平城的营建 053七 孝文帝时代的改革 063八 三长制与均田制 077九 迁都洛阳 094十 北魏洛阳的繁盛 121十一 佛教•寺院•石窟 146十二 统治阶层的腐化 163十三 柔然与北方六镇 175十四 内乱•分裂•灭亡 200参考文献 217
序言

在我所拟的研究著述项目中,从未列有《草原帝国》这一条。中国历史工作者,或者说靠历史吃饭的人那么多,我这门外汉怎么敢呢?十多年前在东京出版了《中国历史与文化地理图册》,事先曾一再向史学界呼吁:此类地图很有用,可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你们如果再不做,我就要自告奋勇了。好在地图到底事关地理,我就放胆让它出版。出版后,各方反应之佳,远出个人意料。

对于大唐帝国,日本人至今还甚崇敬。那图册中约有20幅唐代地图,朋友向我建议,把此等富有特色的地图加以演释,便可写成一册新颖的《唐代地理》。我赞赏他们的好意,但觉还得读些有关的书:首先细心重读《隋书》,发觉隋唐两代的许多规章制度,包括土地政策及户籍,皆起源于北魏的“均田制”和“二长制”。于是又向《魏书》追踪。在这以前,我读过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这两部书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著者皆为北魏后期人,反映了北朝文化的灿烂。公元5世纪后半期和6世纪初年,是北魏王朝最承平昌盛的时期,而此一时期最突出的两位统治者:冯太皇太后和孝文帝元宏,亦为南朝所无。

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水热条件,至少对农作物生产来说,愈到南方愈好。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总对南方存“好感”,最好是能入主中原,否则作不定期劫掠。拓跋鲜卑自从走出大兴安岭森林,一直在草原地带活动,而且逐步向南发展,到达江淮地区,然后才停顿下来,不能任意继续南下了。因为活动性较强的骑兵,至此不能再发挥它的优越性。从公元396年(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道武帝拓跋珪正式称帝,到557年西魏恭帝拓跋廓灭亡,这个强大的政权持续存在了161年。它的全盛时期,疆域和中国草原地带最相符合,可视为典型的草原帝国。

这个帝国从崛兴到衰败,曾一再迁都。一则表现了游牧民族的本性,更重要的是基于政治的需要。关于北魏王朝的迁徙经过,最好引孝文帝拓跋宏自己的话来说明。当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南迁洛阳,在太和十八年(494)北巡回到平城时,元老重臣皆亟言迁都不妥,孝文帝回答他们说:“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昭成皇帝更营盛乐,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而独不得迁乎?”他如此一说,臣下便不敢再反对了。他顺利地把国都迁到了中原的核心。

孝文帝元宏坚持彻底汉化,把国都搬到洛阳,主要受到冯太皇太后的影响,要他作真正的中原之主。唯洛阳在草原帝国的位置,已颇偏南,接近草原地带的边缘,环境条件和他们的原始活动地区,迥然不同,勉强想再向南推进,就要遭遇较大困难了。北魏最能征善战的太武帝拓跋焘,是典型的超级武夫。他曾孤军南下,直趋瓜步,声言要渡长江。宋军沿江戒严,准备迎击;魏兵深入,粮食不继,士卒水土不服,前面是天堑长江,为北兵从所未见,背后又有不少宋军坚守的城镇,结果只得退去。后来文质彬彬的孝文帝欲亲征南朝,在淮河沿线就碰到困难,最后因战事胶着,终于抱病劳累而死。

他的儿子宣武帝元恪,不再存征服南朝的企望,改取守成的策略;把淮河看作帝国南边的界线,沿河分置重兵,励行屯田。正始元年(504)九月丙午下诏:“缘淮南北所在镇戍,皆令及秋播麦,春种粟稻;随其土宜,水陆兼用,必使地无遗利,兵无余力。比及来稔,令公私俱济也。”那个时代,淮河就成了小麦和水稻的分界。在这条境界线的南北两侧,不时有南北将吏互相投降,文化人奔走交流。草原帝国总的军力从此衰微,地方性的叛乱增多,不久就分裂成东西魏了。

自从西晋末年以来,北方遭受长期战乱,人民流离死亡,出现了大批无主的荒地。拓跋鲜卑进入中原,掳掠人口,大规模强制人民迁徙;兼以许多土地的主人因犯罪流配,于是土地荒芜的现象更加严重。等到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安定,流亡人户返回乡里,无地的农民自行开发无主的荒地,豪强也乘机霸占,使土地关系紊乱,产权纠纷层出不穷。豪强地主情愿让大批侵占的土地荒着,也不肯分给农民耕种。农民得不到土地,无法谋生,或成了豪强者的隐户,或流亡山泽聚众作乱,形成社会恶性循环。无业游民所走的两条路,都威胁着拓跋氏政权。故均田制的产生,实有其特定的历史地理背景。《魏书·食货志》:“太祖定中原,接丧乱之弊,兵革并起,民废农业。方事虽殷,然经略之先,以食为本,使东平公仪垦辟河北,自五原至于棝阳塞外为屯田……既定中山,分徙吏民及徒何种人、工伎巧匠十万余家以充京都,各给耕牛,计口授田。”这说明早在正式建国之初,也就是拓跋珪时代,便感觉农耕的重要。

太和元年(477),孝文帝下诏重申课田之令:“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余力,地有遗利。”这当然不会是孝文帝拓跋宏本人的命令,而是冯太皇太后借他名义颁发的,因为他当时还只有11岁。认真普遍推行均田制,则是太和九年(485)的事,这一年的十月丁未,正式颁布了均田令,以国家的名义对土地实施分配和调整。

均田制为中国古代土地政策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巨大贡献。从北魏开始,经过北齐和北周,以至隋唐两代,制度的具体内容虽有若干改变,但一直被沿袭施行,并在广大的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效益。作为封建时代土地所有制的一项形式,均田制在中国持续了将近300年,直到唐代中叶才告终止。而孝文帝实为推行此制的第一人。他不仅是南北朝杰出的君主,并且也是全中国最著名的皇帝之一。无论他为何人所生,总是由冯太后亲身抚养、严格训练成人。她为了教导小皇帝,曾制作《劝戒歌》300余章,又撰《皇诰》18篇。两人关系亲爱,史书诸多记载,中国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例子。

冯太后是汉人,也是整个南北朝最能干的太后。《魏书·皇后列传》称为文明皇后,死后谥“文明太皇太后”。这个谥号很有意思:大致在她执政时期,此一野蛮的草原王朝,才开始文明起来。她原是北燕的皇族,祖籍冀州长乐郡信都县,却出生在长安。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她被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同书接着说:“高宗崩,故事:国有大丧,三日之后,御服器物一以烧焚;百官及中宫皆号泣而临之。后悲叫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苏。”说明她作为皇后,对皇帝丈夫的情爱坚贞。当时她27岁。

……

(感谢本号编辑提供。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等编:《北朝研究》(第十二辑)出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等编:《北朝研究》(第十一辑)出版
刘璞宁《386-535年的中国北魏:立国合法性之争研究》出版窪添慶文《北魏史:洛陽遷都の前と後》出版
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北魏的迁都与改革》出版
任艳艳《慕容氏与北朝社会研究》出版(附前言)
李振峰《鲜卑简史》出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