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ture聚焦:被忽视的肠道免疫稳态调节通路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0-10-11

今天是第1062期日报。


Nature:IL-2的肠道稳态维持作用受菌群与IL-1β影响

Nature[IF:41.577]

① 小鼠中肠道中,调节性T细胞(Treg )和免疫稳态的维持依赖于IL-2;② T细胞的IL-2产量不影响Treg数量,3类固有淋巴细胞(ILC3)才是小肠中主要的IL-2生产者,生产过程由IL-1β选择性诱导;③ 小肠中巨噬细胞产生IL-1β,MYD88和NOD2介导的菌群感应影响该IL-1β生产过程;④ ILC3产生的IL-2对维持小肠中Treg数量、免疫稳态以及对膳食抗原的耐受具有核心作用;⑤ 克罗恩病患者小肠中由ILC3产生的IL-2显著降低,与Treg数量减少相关。

Innate lymphoid cells support regulatory T cells in the intestine through interleukin-2
04-03, doi: 10.1038/s41586-019-1082-x

【主编评语】低剂量的IL-2有助于缓解肠道炎症,但是IL-2生产和免疫调节机制有待阐释《Nature》近期发表研究,发现在肠道菌群和IL-1β的介导下,由3类固有淋巴细胞产生的IL-2对维持调节性T细胞以及肠道免疫稳态具有关键作用。该结果明确阐释了一条之前被忽视的肠道免疫调控通路,对研究肠稳态调节机制、菌群-免疫互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小肠君)

Nature子刊:口服单域IgA抗体预防乳猪的胃肠道感染

Nature Biotechnology[IF:35.724]

① 开发一种新型的单基因编码的单价IgA样抗体;② 这种IgA抗体由骆驼科动物的单域抗体可变区(VHH)与IgA的Fc段融合而成(mVHH-IgA);③ mVHH-IgA可通过大豆种子或毕赤酵母大规模生产;④ 将冻干或喷雾干燥的mVHH-IGA添加于仔猪的饲料中,可在仔猪模型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感染中起到保护作用;⑤ 由于猪的胃肠道与人相似,这项研究为研发及大规模生产口服抗体提供了新的思路。

Yeast-secreted, dried and food-admixed monomeric IgA prevents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 in a piglet model
04-01, doi: 10.1038/s41587-019-0070-x

【主编评语】《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骆驼科动物的单域单价IgA抗体,可通过大豆种子或酵母大规模生产,乳猪口服后可预防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症状。该成果对细菌感染防控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沈志勋)

肠道丝氨酸蛋白酶扰乱肠道屏障功能并加剧IBS症状

Gut[IF:17.016]

① 纳入39名IBS患者及25名健康人;② 部分IBS患者的粪便蛋白水解活性(PA)较高,高PA患者排便次数更多、症状更严重、结肠通透性更高,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③ 在体外,高PA患者的粪便上清增加细胞旁路通透性,降低闭合蛋白表达,增加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的表达;④ 抑制丝氨酸蛋白酶(而非半胱氨酸蛋白酶)或抑制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可抑制高PA患者粪便上清的作用;⑤ 定殖高PA患者菌群的小鼠,肠道通透性高于定殖低PA患者菌群的小鼠。

Serine proteases as luminal mediators of intestinal barrier dysfunction and symptom severity in IBS
03-28, doi: 10.1136/gutjnl-2018-317416

【主编评语】《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部分IBS患者中发现其粪便中的蛋白水解活性较高,而这部分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失调、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且症状更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引起上述效应的是肠道中的丝氨酸蛋白酶,且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沈志勋)

中农大陈耀星等:褪黑素逆转睡眠剥夺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IF:11.613]

① 睡眠剥夺(SD)小鼠的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褪黑素降低;② SD伴随着抗氧化活性降低、抗炎细胞因子下调及促炎细胞因子上调;③ SD小鼠的结肠粘膜损伤,杯状细胞及PCNA阳性细胞减少,MUC2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ATG5、Beclin1、p-P65及p-IκB表达升高;④ SD小鼠的结肠菌群多样性及丰富度降低,Akk菌、拟杆菌属、粪杆菌属等有益菌减少,致病菌——气单胞菌属显著增加;⑤ 补充褪黑素可逆转SD引起的上述变化。

Role of melatonin in sleep deprivation‐induced intestinal barrier dysfunction in mice
03-31, doi: 10.1111/jpi.12574

【主编评语】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陈耀星团队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睡眠剥夺可影响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多样性、损伤肠道屏障功能、促进炎症并降低抗氧化活性,而补充褪黑素可逆转上述变化。(@沈志勋)

华中农大郑金水等:断奶仔猪的肠道菌群代谢功能

Microbiome[IF:9.133]

① 断奶仔猪的肠道菌群变化由年龄和饲料共同驱动;② 宏基因组分箱得到360个高质量基因组,代表了11个原核生物和1个古菌门,其中厚壁菌门216个、拟杆菌门96个、放线菌门11个,变形菌门16个;③ 厚壁菌门的胞外α-(1→4)葡聚糖分支酶、拟杆菌门的周质新支链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负责淀粉的发酵;④ 拟杆菌门和乳杆菌属的胞外β-(2→6)内切-果聚糖酶降解果聚糖;⑤ 厚壁菌门表达的胞外和细胞质β-半乳糖苷酶负责乳糖降解。

Metagenomic reconstructions of gut microbial metabolism in weanling pigs
03-26, doi: 10.1186/s40168-019-0662-1

【主编评语】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郑金水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断奶仔猪的肠道菌群宏基因组进行分析,鉴定出了菌群中负责代谢各类营养物质(包括淀粉、果聚糖、乳糖等)的酶,对研究肠道菌群功能具有参考作用。(@沈志勋)

长海医院等:一种新的胃癌风险预测方法

Gut[IF:17.016]

① 纳入14929名40-80岁的接受胃镜筛查的受试者,开发一种新的胃癌风险预测方法;② 该预测方法中包含7个变量:年龄、性别、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PGII、胃泌素-1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腌制食品摄入、油炸食品摄入;③ 在训练组中,低/中/高风险受试者的胃癌发病率分别为1.2%、4.4%及12.3%;④ 在中/高风险受试者中使用胃镜,可检测出70.8%的胃癌及70.3%的早期胃癌,并可在低风险受试者中降低66.7%的胃镜检测需求;⑤ 该预测方法的AUC为0.7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rediction rule for estimating gastric cancer risk in the Chinese high-risk population: a nationwide multicentre study
04-01, doi: 10.1136/gutjnl-2018-317556

【主编评语】来自长海医院的团队在《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一种新的胃癌风险预测方法,可有效地鉴定出应做胃镜筛查的胃癌高危个体。(@沈志勋)

HIV感染对肠道菌群α多样性的影响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IF:9.117]

① HIV感染是否影响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存在争议,对已发表研究中的16S rRNA基因测序原始数据进行荟萃分析;② 纳入22项研究(共1032份样本,721份HIV感染者、311份未感染HIV者),结果表明HIV感染与肠道菌群α多样性的降低显著相关;③ 分层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与肠道菌群α多样性降低的相关性仅存在于女性及与女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MSW)中,而不存在于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中;④ 女性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高于MSW。

The Impact of HIV Infection on Gut Microbiota Alpha-Diversity: An Individual Level Meta-analysis
03-28, doi: 10.1093/cid/ciz258

【主编评语】《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对超过1000份样本的原始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HIV感染与肠道菌群α多样性的降低显著相关,而性别及性取向影响了这种相关性。(@沈志勋)

Nature Reviews:肠道菌群与肾脏疾病(综述)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IF:14.101]

① 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影响宿主肾脏疾病的发生;② 菌群失调导致肠上皮屏障功能障碍和有毒物质移位进入体循环;③ 高血压和肾结石或与肠道菌群的组成或功能变化有关;④ 菌群产物短链脂肪酸可促进肠道屏障功能、肾素释放和血管扩张或收缩;⑤ 而抗生素可扰乱菌群,影响其对草酸的代谢和运输,过量草酸摄入可增加肾结石风险,诱导炎症和肾功能衰竭;⑥ 应用菌群-表型三角定位法和病原菌鉴定手段,有助于确定驱动疾病进展的因果菌群。

Immunity, microbiota and kidney disease
02-22, doi: 10.1038/s41581-019-0118-7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可影响肠道以外的器官,包括肾脏。《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近期发表综述,介绍了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并重点回顾了关于肠道菌群与肾脏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和肾结石)的研究进展,值得参考。(@李丹宜)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小肠君,沈志勋,米见对,this little piggy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403 | 以毒攻毒?抵御肠道病毒感染,病毒组干预或有助益

0402 | 《自然·医学》背靠背:菌群特征检测大肠癌不是梦

0401 | 3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0331 | 抑郁与肥胖:同源病?共治疗?

0330 | 关注未成年人营养:吃得饱了,亟需重视怎样才能吃得好

0329 | 社交,传递的不仅是信息,还有共生菌群

0328 | 《自然》:超越菌群结构分析!聚焦微生物基因多态性与人类健康

0327 | 请注意:益生菌在体内能变异

0326 | 共生定植还是感染致病?端看肠道真菌如何“变脸”

0325 | 益生元研究进展小汇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